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晓丽 《当代医学》2014,(25):94-94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彩超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宜阳县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38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彩超诊断的价值。结果 临床经彩超诊断可以得知,在138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结石单发单侧患者共有36例,结石多发多侧患者为102例,其中膀胱结石8例,后尿道结石11例,输尿管结石42例,肾结石41例。结论 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应用,不仅诊断正确率高,而且能够明确显示发病部位,对病情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肾脏是大多数泌尿系统结石的原发部位,结石位于肾盏或肾盂中,输尿管结石多由肾脏移行而来,肾和输尿管结石单侧为多,双侧同时发生者约占10%。  相似文献   

3.
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统结石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我县城镇居民高尿酸血症(HUA)和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人数有所增加。从2007年至2009年,我院结石病人占住院总人数的10%。而许多研究表明,血清尿酸升高是尿酸结石的发病原因之一,Gutman报道1394例痛风患者中22%有排石史,84%的结石为纯尿酸结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致儿科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所收治的44例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内科补液、碱化尿液治疗前后肾结石的变化。结果平均住院14d后复查肾脏B超未见结石者24例(54.6%),结石较入院时缩小者18例(40.9%),无明显变化者2例(4.5%)。结论4个月~2岁婴儿为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引起泌尿系统结石的主要发病人群。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统结石密度要低于其他性质的结石,结构松散,容易排出,内科排石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其他性质的结石。  相似文献   

5.
泌尿系统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中医科李燕飞(百色533000)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多数原发于肾与膀胱。临床上多数病人以肾绞痛就诊而查出,属于祖国医学“石淋”的范畴。我科于1992~1996年收治6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对三聚氰胺相关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筛查情况。方法随机抽取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个乡的2 095名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超声检查。结果三聚氰胺相关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超声检出率为18.09%(379/2 095)。13~24月龄者的结石发病率最高,男童高于女童,并以患右侧肾结石婴幼儿为多。结论超声是筛查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与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连续4年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相关性进行统计。结果4年体检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病率为12.6%。尿酸正常组发病率为2.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规范治疗的高尿酸治疗组发病率为3.5%,与高尿酸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统结石呈正相关,是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的危险因子,但是早期发现并且及时规范治疗,控制血尿酸水平可以减少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分析来我院进行泌尿系统结石检查确诊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6例膀胱结石、3例后尿道结石患者;最大结石:5.0×3.0cm。结论: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特点,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见结石停留或嵌顿于输尿管的3个生理狭窄部。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者约占54.4%,上段约占35.4%,中段者约占10.2%。输尿管结石对管壁的刺激可致输尿管局部黏膜损伤、水肿及并发炎症,引起输尿管梗阻和痉挛性收缩,导致钝痛或阵发性腹痛,并伴有肉眼或镜下血尿。我院自2004年以来共检查了临床疑诊为输尿管结石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研制的排石颗粒对泌尿系统结石的排除效果。方法:根据中医中药传统理论组方,多年研制排石颗粒,选择临床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多部位结石)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三组,每组40例,分别用排石颗粒(观察组)和排石饮液(中药对照组)及友来特(西药对照组)治疗,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中、西药分别为80.O%和95.0%。排石颗粒比排石饮液稍好(P〈O.05)。结论:排石颗粒对泌尿系统结石有排除作用,但没有西药友来特明显(P〈O.01)。  相似文献   

11.
肾脏是大多数泌尿系统结石的原发部位,结石位于肾盏或肾盂中,输尿管结石多由肾脏移行而来,肾和输尿管结石单侧为多,双侧同时发生者约占10%。本病为临床常见病,难以根治,易复发。笔者临床观察治疗3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的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度。方法通过追踪对比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例连续3年体检高尿酸患者中新发泌尿系统结石有21例,发病率为7.0%。而对比组300例血尿酸正常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9例,发病率为3.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尿酸血症组中血尿酸≥500μmol/L有189人,新发结石15例,发病率7.9%,血尿酸≥420μmol/L且≤500μmol/L有111人,新发结石6例,发病率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统结石关系密切,且尿酸水平越高患泌尿系统结石可能性越大。重视高尿酸血症对降低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 64 排螺旋 CT 检查在泌尿系统结石性质评价中的临研究值。 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本院高度怀疑泌尿系统结石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60 例,对照组予以 B 超检查,观察组采用 64 排螺旋 CT 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B 超及 64 排螺旋 CT 检查对泌尿系统结石性质的诊断价值。 结果 104 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泌尿系统结石,结石部位分为单纯肾结石、单纯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并输尿管结石,肾盂肾盏内结石主要沿肾盂肾盏塑形,呈点状、桑葚状、鹿角状,输尿管内结石呈类圆形、棱形,边界清晰,部分伴上方尿路扩张或炎性狭窄,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结石位置、大小与形态;观察组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红外光谱仪分析结果为准,观察组诊断草酸钙结石及总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成分结石 CT 值、CT 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成分结石 CT 值、CT 差值从高至低排序分别为混合结石>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胱氨酸结石>尿酸结石。 结论 64 排螺旋 CT 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可较好判断结石位置、大小与形态、成分及性质,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4.
肾结石约占上尿路结石的35%,左右两侧发生的机会基本相等,双侧结石约占10%。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非侵袭性或微创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肾结石开放性手术的机会已大为减少。1临床表现肾结石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当结石引起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患者可出现严重的腹部疼痛,伴或不伴有恶心、呕吐。如果合并  相似文献   

15.
尿石症西医称泌尿系结石,是指由于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而阻塞尿道的一种常见病。形成的结石按停留在泌尿系统的不同部位,分别命名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本病属于中医"石淋"、"砂淋"等范畴。尿石症可引起尿路损伤、梗阻,并发感染,导致肾功能受损,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据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16.
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泌尿外科患者住院的首位原因。近些年,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泌尿系统结石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使诸多先进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得以应用,有效改善了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文从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等方面对现阶段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排泄性CT尿路造影(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B超检查提示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28例.其中结石性病变23例,非结石性病变5例.对所有病例均实行全尿路平扫、动脉期、肾实质期增强扫描及排泄期扫描.扫描的所有数据由影像工作站完成图像后处理获得全尿路排泄期完整影像.结果 CTU对23例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诊断准确,其中10例为肾结石,7例为输尿管结石,3例为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3例为膀胱结石.5例非结石性病变中,CTU明确诊断双肾盂、输尿管畸形1例,CTU诊断肾癌、输尿管癌各1例,膀胱癌2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CTU能够清晰地获得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以及膀胱在内的完整的泌尿系统图像,对诊断结石性病变准确率高,对于肿瘤病变可以通过多期扫描帮助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质,且能显示肾癌、膀胱癌及其邻近组织的受侵情况,为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具体和可靠的依据,是—种值得进—步推广的实用性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18.
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属中医“砂淋”、“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研制了中药制剂新品“泌尿排石颗粒”,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泌尿系统结石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维超声进行检查,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泌尿系统结石的检出率。结果: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的25例患者中,肾结石的检出率为100%,第一狭窄输尿管结石和第三狭窄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均为53.3%,位于第一、第三狭窄之间结石的检出率为80%。在使用二维超声进行检查的25例患者中,肾结石的检出率为84%,第一狭窄输尿管结石和第三狭窄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均为53.3%,位于第一、第三狭窄之间结石的检出率为40%。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进行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使用二维超声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进行检查的检出率,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进行检查的确诊率高,它能够确定患者结石的大小、位置和质地,而且具有简便、经济、精准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小儿泌尿系统结石症的发病率低于成人,在尿路结石患者中,儿童约占2%-3%。小儿尿路结石常与特殊的代谢疾病及先天性解剖畸形有关,或者说是继发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如胱氨酸尿涉及到胱氨酸、鸟氨酸等的输送问题;特发性草酸钙尿是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阳性家族史。尿路结石发病较早的小婴儿,提示先天性酶的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