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蔓延迅速,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理想的冶疗药物和有效的预防疫苗。全世界到1997年已有3060万人感染此病,艾滋病的死亡人数已达1170万。目前,全世界每天有1.6万人感染艾滋病。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到1996年6月巳报告HIV感染10676人,专家估计实际感染人数为10-30万人。艾滋病在我国经历了传入期,播散期.现巳进人快速增长期,流行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我国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 方法 对常宁瑶族地区的高血压发病率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运用图文式CP对社区50例高血压患者和50例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及各生化指标. 结果 常宁瑶族地区人群高血压发病平均水平为16.5%;高血压病人和高危人群经护理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均有明显减低,而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 CP对于高血压病人和高危人群具有明显地降低血压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非药物干预,有效地配合药物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以机关体检管理的198例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2年对该人群进行非药物干预,包括:有计划有组织健康教育,对不良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结果嗜盐〉6g/日干预前41.5%,干预后17.5%,P〈0.01;饮烈性酒干预前41%,干预后10.8%,P〈0.01;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平均下降13.05mmHg±6.09,舒张压平均下降7.14mmHg±4.37,经配对T检验,干预前后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非药物干预是控制和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很多转变,其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国民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与吸烟、酗酒、缺乏活动、膳食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正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素质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高血压的病因是多因素的,主要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环境因素约占60%,遗传因素方面,虽然有关高血压的遗传基因研究报道很多,但是还没有一个基因被肯定为高血压的相关基因。由于饮食结构改变、精神应激、长期处于焦虑恐惧及压力状态、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了高血压的并发症大幅度增加,高血压是多种心脑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辖区两个社区35岁以上人群进行健康普查。检出的627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一个社区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照《深圳市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结果:经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后,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升高(P〈0.01),生活方式、行为及防治的依从性显著升高(P〈0.01),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用于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年平均费用降低(P〈0.01)。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在社区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石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2):1605-1606,1609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施行单纯的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施行药物干预的同时施行非药物干预治疗。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血压均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压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行药物干预的同时施行非药物干预后,与单纯的药物干预相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也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苏秀颜 《吉林医学》2014,(36):8184-8185
目的:研究与探讨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63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全部患者非药物治疗。干预12个月后对每位患者进行血压追踪监测,详细记录监测结果并分析。结果:非药物治疗干预12个月后血压明显比实施干预前稳定,并且干预后患者的健康情况显著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对于高血压的控制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孙倩倩  夏颖 《现代医学》2022,(12):1608-1612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如何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尤为重要。非药物干预近几年正发展为慢性病管理的一种系统性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证据的实践,旨在帮助个人和家庭采取和维持能够改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行为,而健康行为改变会对死亡率、发病率和医疗成本产生巨大潜在影响。因此,作者从运动、饮食、戒烟限酒、压力管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综述了高血压非药物干预措施,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建立系统性的高血压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活方式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已成为影响全球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估计每年可导致700多万人死亡,约占全世界总死亡人数的13%。其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高钠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普遍认为药物依从性不高,因此,实施生活方式干预,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之一。2006年6月至2007年5月我们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并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患者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效果。方法:由广外大街站选取辖区内50例血压在正常高值及临界高血压患者,且未服用降压药物,列为高血压高危人群,有计划的进行行为干预活动,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后高危人群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通过1年的行为干预,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高血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是预防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辖区两个社区35岁以上人群进行健康普查,检出的627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一个社区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照《深圳市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结果:经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后,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升高(P<0.01),生活方式、行为及防治的依从性显著升高(P<0.01),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用于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年平均费用降低(P<0.01)。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在社区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是造成心、脑、肾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全国目前有1.3亿高血压患者,与1991年全国高血压调查结果11.88%相比,增长了1.29倍.“亚洲国际心血管病合作研究”2000~2001年调查数据结果表明,我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2%,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14.
罗钢 《河北医学》2012,18(7):979-980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和心脑血管的预防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对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采用饮食、运动、心理以及药物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合理完善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老年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从而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探讨改进高血压病患者社区不良生活方式干预的可行办法.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选取本社区50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初期指标异常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和收缩压指标改善率分别达到77.8%、70.0%和60.0%;初期指标正常组干预后血压和血脂仍有92.0%到100%保持在正常水平.结论 应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的覆盖率,尤其应加大在青壮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推广力度;应充分利用全科医生,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减少靶器官的损害,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常见病,又是人类死亡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的最重要的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相关因素除遗传、性别、职业环境外还与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大量饮酒等。目前提倡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视。除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外,着重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现将我院对8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通过对高血压的病因及其预后的危险并发症分析,阐明预防高血压和早期治疗高血压的实质是疾病康复的第一阶段。结果 制定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将延缓和避免疾病的进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结论 只要以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病情的发展为前提,就能达到预防的目的和防止病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国外一些高血压权威机构发表声明说,不推荐高血压前期人群采用药物治疗,但建议进行必要的行为干预,改变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调查社区高血压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以指导规范用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于2009年3月—8月对我院所管辖的社区4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病史资料搜集及问卷调查,对用药名称、类型,联合用药等进行分析。结果在452例高血压患者中,343例患者服用降血压药物(75.88%),其中151例单用非复方制剂(44.02%),89例采用2种药物联用(25.95%),11例采用3种药物联用(3.21%),采用复方制剂92例(26.82%)。服用钙离子拮抗制剂(CCB)184例(53.6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61例(17.7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66例(19.24%),β受体阻滞剂51例(14.86%)利尿剂11例(3.2%),氨氯地平及复方降压片处于排序前两位。结论规范社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干预各种危险因素,提高降压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