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胃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GC823/5-FU,探讨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l-2、Bax及caspase-3与其耐药性产生的关系。 方法:采用反复短期暴露并逐渐增加5-FU浓度的方法建立胃癌耐药细胞株BGC823/5-FU,MTT法检测此耐药细胞株对5-FU的耐药倍数及其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和顺铂的交叉耐药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和柔红霉素积累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耐药胃癌细胞株BGC823/5-FU与其亲代药物敏感胃癌细胞株BGC823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 结果:成功诱导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GC823/5-FU,较其亲代细胞BGC823对5-FU、阿霉素、丝裂霉素和顺铂的耐药性分别提高10.82、2.50、22.23和2.00倍。其P-糖蛋白表达较BGC823细胞增高(P<0.01),柔红霉素积累量较BGC823细胞减低(P<0.01)。与亲代药物敏感BGC823细胞相比,耐药细胞株BGC823/5-FU细胞Survivin表达上升(P<0.05),Bcl-2表达升高(P<0.05),Bax表达下降(P<0.05),caspase-3表达减低(P<0.05)。结论:胃癌细胞株BGC823在5-FU的诱导下可形成多药耐药细胞株BGC823/5-FU,P-糖蛋白、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l-2、Bax及caspase-3可能参与其耐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在肿瘤的化学治疗中,选择有效的药物是化疗成功与否的关键.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一种代谢拮抗剂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胃肠、头、颈、胸和卵巢等部位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于它疗效确切,目前仍是肠道恶性肿瘤的首选化疗药[1],但有些病例对5-FU为主的化疗并不敏感,从而导致化疗失败.为提高5-FU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必要阐明5-FU耐药机制,找出能用于评价5-FU化疗敏感性的指标.近几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对5-FU的耐药机制作了大量研究,认为胸腺嘧啶合成酶(TS)与二氢嘧啶脱氢酶(DPD)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密切相关[2-4],联合检测TS与DPD mRNA水平可以预测5-FU治疗的有效性[5].本文将对TS和DPD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细胞获得性5氟尿嘧啶耐药的机制。 方法: 建立5-FU耐药的结肠癌细胞,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多种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耐药的可能机制。 结果: 反复用5-FU处理结肠癌DLD1和DLD1-TRAIL/R细胞,得到5-FU耐药的DLD1-5-FU/R和DLD1-TF/R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5-FU不能诱导耐药细胞发生S期停滞和DNA损伤。接着发现耐药细胞中有过表达的Bik、Bcl-Xs和Bcl-XL蛋白,而DLD1亲代细胞过表达Bcl-XL后,能够部分抵抗5-FU诱导的凋亡,但仍不能耐受5-FU诱导的S期停滞和DNA损伤。结论: 过表达的Bcl-XL蛋白对结肠癌细胞获得性5-FU耐药具有一定作用,但过表达Bcl-XL不影响5-FU诱导的DNA损伤和细胞周期的改变,这提示结肠癌获得性5-FU耐药还存在着Bcl-XL之外的其它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柔红霉素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和柔红霉素处理结肠癌细胞HT-29,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分别用半数抑制浓度的奥沙利铂、柔红霉素及二者联合处理HT-29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和柔红霉素均可以抑制HT-29细胞增殖(P<0. 05),其半数抑制浓度为:柔红霉素约0. 23μmol/L,奥沙利铂约40 mg/L。柔红霉素、奥沙利铂和奥沙利铂联合柔红霉素处理后的HT-29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细胞中p-Akt蛋白表达降低;PTEN蛋白表达升高。奥沙利铂联合柔红霉素作用高于单纯柔红霉素或奥沙利铂处理(P<0. 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柔红霉素能够诱导结肠癌细胞HT-29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TEN/Akt信号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5.
王小文  吕端 《免疫学杂志》2012,(12):1099-1102
目的探讨沉默多药耐药基因MDR1逆转大肠癌耐药细胞株LoVo/5-Fu细胞对5-Fu的耐药性。方法实验分为3组,转染组(干扰质粒转染人大肠癌耐药细胞株LoVo/5-Fu细胞)、对照质粒组(转染无关质粒)和未转染对照组。构建靶向MDR1的短发夹RNA(shRNA-MDR1)重组质粒后,转染LoVo/5-Fu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靶细胞MDR1基因表达抑制效果,MTT法检测LoVo/5-Fu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及P-gp蛋白表达。结果与未转染组相比,转染组细胞MDR1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细胞对5-Fu的IC50及RI显著降低(P<0.05),敏感性的相对逆转率为71.2%;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G1期细胞数增加8.59%,S期的细胞数减少8.9%,G2/M期细胞数减少3.5%;细胞凋亡率增加9.2%(P值均<0.01)。caspase-3表达增高,P-gp蛋白降低。结论 shRNAMDR1可抑制大肠癌耐药细胞LoVo/5-Fu中MDR1的表达,从而改善了大肠癌耐药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5-FU)抑制小鼠胰岛β细胞(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剂量的5-FU作用于NIT-1细胞,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变化;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ting 检测胰十二指肠同源盒蛋白-1(PDX-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5.0-40.0 mg/L的5-FU作用24 h后,低浓度葡萄糖(5.6 mmol/L)环境下,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无明显下降(P>0.05);而高浓度葡萄糖(16.7 mmol/L)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量可被5.0-40.0 mg/L 5-FU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所抑制(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透射电镜可见线粒体结构改变;经10.0-40.0 mg/L的5-FU作用24 h后,PDX-1 mRNA及蛋白表达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 5-FU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导致β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数量减少而抑制胰岛β细胞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释放。下调 PDX-1 基因表达可能是5-FU在高糖条件下诱导β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TS、DPD表达水平对5-FU疗效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及二氢嘧啶脱氢酶(DPD)转录水平及其对5-氟脲嘧啶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胃肠癌细胞株中扩增胸苷酸合成酶及二氢嘧啶脱氢酶的DNA片段,并与内参照基因GAPDH进行比较.结果:对5-FU敏感的细胞株MKN45 TS和DPD的表达水平较低,而其他对5-FU不敏感的细胞株则无此现象.结论:TS及DPD mRNA水平对应用5-氟脲嘧啶治疗胃肠癌的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耐药前后人大肠癌(结直肠癌)HT-29细胞中透明质酸蛋白聚糖连结蛋白1(hyaluronan and proteoglycan link protein 1,HAPLN1)表达的变化及其对MTX耐药性的影响,并探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构建耐药细胞株HT-29/MTX;RT-PCR检测HAPLN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人HAPLN1和MRP2基因的干扰质粒转染HT-29/MTX细胞并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APLN1、MRP2、IκB激酶(IκB kinase,IKK)α/β、p-IKKα/β(Ser176/Ser177)、p65和p-p65(Ser536)的蛋白水平。结果:HT-29/MTX细胞中HAPLN1和MR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其亲代HT-29细胞(P0.05),耐药倍数高达463.756。抑制HAPLN1和MRP2基因表达使MTX对HT-29/MTX细胞的IC_(50)从15.304μmol/L分别降至6.119μmol/L和7.801μmol/L,逆转倍数分别为2.501和1.962,并增强MTX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敲减HAPLN1基因表达和使用IKK抑制剂IKK16均可下调IKKα/β和p65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MRP2蛋白表达水平(P0.05),但IKK16未对HAPLN1蛋白表达产生影响(P0.05)。结论:敲减HAPLN1基因表达可在体外增强人大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MTX对MTX的敏感性,这可能与其抑制IKK/p65信号通路活化,继而下调MRP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5氟尿嘧啶上调干细胞标记物CD133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通过5氟尿嘧啶(5-FU)对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CD133表达的影响,探讨5-FU对结肠癌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在结肠癌细胞株表面的表达, 磁珠细胞分离的方法分离结肠癌细胞株DLD1中CD133阳性和阴性的细胞群,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2群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新型四唑氮盐方法(MTS)检测2群细胞对5-FU敏感性的差异,qPCR方法检测5-FU处理结肠癌细胞后CD133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结肠癌细胞株DLD1、HT29、SW480、HCT116、Lovo、RKO细胞表面CD133的表达率分别为30.20%、82.00%、0.34%、91.80%、85.30%、0.28%。DLD1细胞中以CD133为标记有2群明显的细胞,MACS方法分离后阳性细胞群中CD133为87.21%±5.33%, 而阴性细胞群中阴性细胞的比例为84.30%±4.65%;CD133阳性的细胞与未分离及CD133阴性细胞相比,克隆形成能力强(46.33%±4.44% vs 31.00%±2.00%,P<0.05),对5-FU的敏感性下降20%,P<0.01。在DLD1和HT29细胞中,5-FU 1 mg/L上调CD133mRNA水平的表达,从1升为1.684±0.012(P<0.01)、HT29细胞从30.702±0.284升为49.379±0.460(P<0.01)。结论: 与CD133阴性细胞相比CD133阳性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强,对5-FU的敏感性下降;5-FU上调干细胞标记物CD133mRNA水平的表达,CD133阳性的结肠癌干细胞在5-FU的治疗过程中被富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结肠癌细胞HT-29所形成肿瘤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方法 体内实验将裸鼠分为3组:HT-29组、BMSC组、BMSC+HT-29组。分别将相应细胞悬液注射到裸鼠皮下,测量形成肿块体积,7周后取材、称重并HE染色;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上皮标志基因E-CADHERIN表达。体外实验将HT-29细胞与BMSC隔离共培养,观察HT-29细胞形态,RT-PCR检测EMT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体内实验中BMSC组未见肿块形成,HT-29+BMSC组形成肿块质量和体积与HT-29组无明显差异,但肿块分化水平较低,E-CADHERIN表达水平较低。体外隔离共培养后HT-29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EMT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亦发生相应改变。结论 HT-29细胞形成肿瘤的分化程度可能与BMSC微环境诱导HT-29细胞发生EMT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药理学机制。方法: 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NCTD处理后结肠癌细胞凋亡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NCTD对结肠癌细胞表面整合素表达的影响;MTT检测多种功能性单抗对NCTD处理后HT-29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NCTD对HT-29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表达量及磷酸化程度的影响;免疫共沉淀检测NCTD对αvβ6-ERK直接连接的影响。结果: NCTD能够诱导HT-29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NCTD能抑制结肠癌细胞表面整合素αvβ6的表达,但对αvβ3和αvβ5的表达无明显影响;MTT实验证实αvβ6功能性单抗10D5能够增强NCTD抑制HT-29 细胞生长的效应,整合素αvβ3和αvβ5的单克隆抗体LM609和F1P6无明显抑制细胞生长的能力;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HT-29细胞经NCTD处理后仅有磷酸化ERK含量随NCTD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免疫共沉淀证实NCTD干扰αvβ6-ERK直接连接的形成。结论: NCTD通过降低HT-29细胞表达整合素αvβ6,阻碍了ERK的磷酸化,干扰αvβ6-ERK直接连接形成,阻断了αvβ6介导的恶性生物学信号转导。NCTD通过αvβ6-ERK信号通路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Bcl-2家族成员在5-氟尿嘧啶(5-FU)和CD3ε介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阐述T淋巴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为相关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CD3ε特异的单克隆抗体(200μg/ml)和5-FU(2.5μg/ml)单独或联合刺激JK、TJK和T3JK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用MTS比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用Western blot检测Bid的表达和活化。用脂质体的方法转染细胞。结果:CD3ε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和5-FU分别单独处理TJK细胞,都能诱导其凋亡并伴随Bid的活化,二者联合使用能显著增加TJK细胞凋亡和Bid的活化。Bcl-2过表达可明显降低TJK细胞对5-Fu的敏感性。结论:Bcl-2家族成员参与CD3ε和5-FU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Bcl-2过表达能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去氢骆驼蓬碱体外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c-Jun N末端激酶(JNK)途径的作用,并观察其联合化疗药物对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联合或不联合使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PI单染检测细胞亚二倍体率;Annexin V-PI双染测定细胞早期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JNK和p-JNK蛋白表达的改变;联合5-氟尿嘧啶(5-FU)或顺铂(DDP)观察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去氢骆驼蓬碱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抑制作用增强,48 h后IC50为9.80 mg/L;去氢骆驼蓬碱能显著抑制细胞克隆形成,并且导致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PI单染检测发现细胞周期的G1期前有亚二倍体凋亡峰,Annexin V-PI 双染检测细胞出现明显的早期凋亡细胞群;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随着去氢骆驼蓬碱浓度增加PARP及p-JNK蛋白表达增加,JNK蛋白表达减少;联合使用SP600125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减弱;联合5-FU或顺铂明显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增敏倍数分别为1.47和5.78倍。结论: 去氢骆驼蓬碱对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激活JNK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同时去氢骆驼蓬碱可以增强HepG2细胞对5-FU和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62在喉癌细胞Hep-2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喉癌耐药细胞Hep-2/5-FU及其亲本细胞Hep-2中p62的表达水平。在Hep-2/5-FU细胞中转染p62 siRNA敲减p62的表达,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存率及细胞凋亡状态;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来反映细胞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因子Bcl-2、Bax、caspase-8/cleaved caspase-8、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及抗氧化通路Keap1/Nrf2的活性。结果:耐药细胞株Hep-2/5-FU中p6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Hep-2;并且在亲本细胞株Hep-2中,p62和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随着顺铂的浓度增加不断升高。沉默p62可抑制喉癌耐药细胞Hep-2/5-FU的生存,促进其凋亡,上调MDA的含量,降低SOD和GSH-Px的活性,同时上调Bax、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和Keap1的蛋白水平,下调Bcl-2、Nrf2及HO-1的蛋白表达。结论:喉癌耐药细胞Hep-2/5-FU中沉默p62可恢复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eap1/Nrf2信号通路的活化、调控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Eph受体A2(Eph A2)在结直肠癌细胞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人结肠癌细胞株Lo Vo及结肠癌耐药细胞株Lo Vo/5-FU中Eph A2的表达情况。转染Eph A2 siRNA干扰结肠癌耐药细胞株Lo Vo/5-FU中Eph A2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的蛋白水平。结果:耐药细胞株Lo Vo/5-FU中Eph A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P0.05);并且在亲本细胞株Lo Vo中,Eph A2的蛋白表达水平随着5-FU浓度的增加有升高趋势。沉默Eph A2可降低结肠癌耐药细胞株Lo Vo/5-FU的细胞活力,增加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抑制细胞的侵袭迁移;同时上调细胞中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并下调间充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可抑制结肠癌耐药细胞株Lo Vo/5-FU的EMT进程。此外,干扰Eph A2的表达之后,Notch和Snail的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沉默Eph A2可部分恢复结肠癌耐药细胞株Lo Vo/5-FU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同时通过Notch/Snail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氟尿嘧啶是胃癌化疗的基础药物,临床上耐药现象较为常见。肿瘤干细胞对化疗药敏感性较低,可能是导致化疗后肿瘤复发进展的重要原因。 目的:探讨胃癌干细胞对氟尿嘧啶敏感性,从细胞生物学角度分析胃癌的化疗耐药机制。 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9例胃癌组织内干细胞标志物CD44和耐药蛋白胸苷酸合成酶表达情况;基于克隆形态的分选策略,从AGS胃癌细胞系内分离胃癌干细胞克隆,检测CD44和胸苷酸合成酶的表达和自我更新能力;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AGS细胞克隆的5-氟尿嘧啶半数抑制浓度(IC50)。 结果与结论:69例胃癌组织标本中,胸苷酸合成酶和CD44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39/69)和61%(42/69),CD44与胸苷酸合成酶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Kappa=0.41,χ2=11.59,P < 0.05)。AGS细胞系的克隆形成率为39%(29/69),其中,副克隆、次克隆、全克隆所占比例分别为 17%(5/29)、69%(20/29)、14%(4/29)。二代克隆形成后,采用胰酶消化克隆并再次低密度接种传代,副克隆均无法传代,次克隆仅少数可连续传代,全克隆均可连续传代。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作用之后,全克隆的生长抑制率均显著低于次克隆和AGS细胞,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以上结果表明胃癌干细胞对5-氟尿嘧啶敏感性较低,其对化疗药物耐受,可能是临床胃癌化疗耐药的产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背景:5-氟尿嘧啶是一种常用的胃癌化疗药物,但临床治疗过程中较易出现耐药现象,影响治疗效果。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对化疗药敏感性较低,可能是导致化疗耐药的重要原因。 目的:体外环境下分析胃癌干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了解胃癌化疗耐药相关机制。 方法:基于克隆形态的分选策略,从人胃癌AGS细胞系内分离胃癌干细胞克隆,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不同克隆CD44和胸苷酸合成酶的表达,克隆形成实验评估不同类型克隆的自我更新能力,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作用下人胃癌AGS细胞克隆生长抑制率。 结果与结论:人胃癌AGS细胞经低密度接种培养后,可形成32个不同形态的克隆,其中,副克隆、次克隆、全克隆所占比例分别为19%(6/32)、66%(21/32)、16%(5/32)。全克隆高表达CD44和胸苷酸合成酶,接种后可再次形成大量二代克隆;次克隆弱表达CD44和胸苷酸合成酶,接种后形成少量的二代克隆;副克隆不表达或弱表达CD44和胸苷酸合成酶,接种后未形成二代克隆。在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的作用下,次克隆以及人胃癌AGS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全克隆(P均 < 0.05)。结果表明,在体外条件下,胃癌干细胞对5-氟尿嘧啶敏感性较低,推测其可能为临床化疗耐药的重要机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茯苓酸(PA)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为空白组、20、40和80μmol/L PA组。MTT法检测HT-29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HT-29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HT-29细胞中细胞周期、凋亡以及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构建HT-29细胞的肿瘤异种移植模型,随后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10、30和60 mg/kg PA组(每组6只),测量肿瘤体积、质量;免疫组化测定Ki-67、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各剂量PA均可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HT-29细胞增殖活力,S、G2/M期细胞比例,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蛋白表达水平和p-Akt/Akt、p-MDM2/MDM2比值(P<0.05),同时升高细胞凋亡率、G0/G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iR-491-5p对人膀胱癌细胞系EJ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敏感性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方法 RT-qPCR检测miR-491-5p在膀胱癌化疗敏感与耐药组织中表达水平。构建5-FU耐药的EJ/5-FU细胞系,并分别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491-5p表达和AKT与STAT3磷酸化水平。将miR-491-5p抑制剂转入细胞系EJ或将miR-491-5p模拟物转入EJ/5-FU细胞,并在5-FU存在的条件下分别用CCK-8法、Annexin V-FITC/PI染色法、划痕法、Transwell小室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活性、凋亡、伤口愈合、迁移、侵袭和AKT与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 miR-491-5p在化疗耐药组织和EJ/5-FU细胞系中表达显著降低(P0.01)。下调miR-491-5p表达后,5-FU对细胞系EJ的细胞活性、伤口愈合、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和凋亡的促进作用均显著减弱(P0.01);上调miR-491-5p表达后,5-FU对EJ/5-FU细胞系的细胞活性、伤口愈合、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和凋亡的促进作用均显著增加(P0.01)。AKT及STAT3磷酸化水平在EJ/5-FU细胞系中显著升高(P0.01);下调miR-491-5p后,细胞系EJ中AKT及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上调miR-491-5p后,EJ/5-FU细胞系中AKT及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下调miR-491-5p表达降低细胞系EJ对5-FU的敏感性;上调miR-491-5p表达抑制EJ/5-FU细胞系对5-FU耐药性。miR-491-5p调节细胞系EJ 5-FU耐药性的过程中伴随着AKT及STAT3磷酸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刘桐  刘佳  逯欣欣 《解剖科学进展》2020,26(3):292-294,298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与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与苦参碱组(0.125、0.25、0.5、1mg/L)。不同浓度MAT干预24、48、72h后,MTT方法检测苦参碱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1mg/L MAT干预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HT-29细胞的凋亡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苦参碱对HT-29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苦参碱对HT-29细胞Bcl-2、Bax、MMP-2与MMP-9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苦参碱均能显著抑制HT-29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1mg/L MAT干预48 h后,HT-29细胞凋亡率升高;侵袭能力降低(P0.01);Bax、MMP-2与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苦参碱能够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与侵袭,并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