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病毒与肥胖     
近年研究表明,病毒与肥胖有密切关系。迄今为止,经动物实验发现6种病毒与肥胖有关,即犬瘟热病毒、Rous相关病毒-7、博纳病病毒和羊痢疾病毒,另外,SMAM-1禽类腺病毒和人类36型腺病毒可导致人类肥胖。大多数病毒诱导肥胖可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网络和(或)调节瘦素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病毒需要利用宿主细胞为其复制提供原料。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和腺病毒(Adenovirus, AdV)等DNA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和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等RNA病毒均可通过诱导宿主细胞糖酵解,为病毒复制和组装提供能量。DNA病毒HCMV可通过促进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激酶表达、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 GLUT 1)表达,诱导宿主细胞糖酵解,参与早期病毒复制;HSV可能通过激活糖酵解途径限速酶,诱导宿主细胞糖酵解,促进病毒核苷酸的合成;KSH...  相似文献   

3.
据金药网6月15日报道,法国等国科学家已经在猴子身上试验成功一种可抵御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的疫苗,抗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的人类疫苗有望在不远的未来诞生。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该病曾在刚果肆虐,并在非洲和欧美国家引起恐慌。  相似文献   

4.
据Medscape.com6月6日报道(原载Nat Med2005),一种新的重组减毒活疫苗可用来预防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加拿大温尼伯湖的马尼托巴湖大学Heinz Feldmann博士及其同事利用小泡性口腔炎病毒载体制成表达埃博拉病毒或马尔堡病毒糖蛋白的疫苗。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症出血热(EHF)是危害人类比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危害性较大,尤其在中国,姬鼠型和家鼠型EHF每年都有流行,是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过去长春市为低发区,近几年发病人数逐年增加,现已将该病列为重点防治疾病。鼠类是EHF病毒的主要储存动物,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过去鼠类携带EHF病毒以家鼠型居多,但2004年鼠类出血热病毒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以野鼠型居多。并以褐家鼠携带为主。为了进一步了解鼠类带毒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本文报道了2004年采集的621份鼠肺出血热病毒分型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6.
据新华网6月14日报道,由于基因的不同,丙型肝炎病毒存在多个变种,因此有些能杀灭一类丙肝病毒的药,却会促进其它变种丙肝病毒增殖。针一边游弋一边发光,专家根据是否有游动的发光物质,强度如何,判定丙肝病毒的变种及其数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静脉吸毒人群多病毒混合感染病毒载量间的相关性及与CD4细胞计数的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HIV、HBV、HCV病毒载量及CD4细胞计数,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BV和HCV病毒载量分别与HIV病毒载量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0.9195,P=0.0085;r=0.8796,P=0.0008),HCV病毒载量与HBV病毒载量存在负相关关系(r=-0.9703,P=0.0004),CD4细胞计数与HIV病毒载量则存在统计学负线性相关关系(r=-0.8538,P=0.0146;r=-0.9108,P:0.0259),说明静脉吸毒人群多病毒混合感染病毒载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干扰,CIM细胞免疫水平和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H5N1病毒在人禽流感死亡病例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和含量。方法在BSL-3实验室,测定H5N1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TCID50,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制作标准曲线;将人禽流感死亡病例的尸解标本,包括心、肝、脾、肺、肾、脑等组织标本研磨处理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根据标准曲线推算H5N1禽流感病毒的病毒载量。结果心、肝、肾、脑组织标本中H5N1禽流感病毒检测为阴性,在肺、脾组织标本中检测到H5N1病毒,病毒载量分别为10^6.3TCID50/ml和10^4.55TCID50/ml。结论除呼吸系统外,在脾组织中也存在H5N1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到11月,在印度的Gorakhpur爆发了病毒性脑炎。通过对326位位于急性期的临床病人的标本的病毒特异性,病毒RNA和病毒分离工作的分析,病原体已经确认为日本脑炎病毒.种系分析显示这些分离的病毒株属于基因组3.  相似文献   

10.
据医学空间网2月17日报道,禽流感病毒出现了带有地区特征的分支,这意味着各国仅根据一个病毒分支研制出的人用疫苗很可能无效。科学家们从中国香港和内地的家禽、候鸟的1万多份分泌物中,提取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样本,并和东南亚等其他地区的病毒样本进行基因比较。他们发现,这些病毒都源自1996年出现在中国广东的原始H5N1型病毒,但现在不同地区禽鸟身上的病毒基因已经发生变异,分化成了带有地区特征的分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南省虫媒病毒分布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采集蚊虫以及发热病人血清。液氮冻存。标本常规处理,接种C6/36细胞和乳鼠以分离病毒,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同时采集发热病人和健康人血清,用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抗体。结果从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株辛德毕斯(Sindbis)病毒,从澜沧县菲律宾按蚊中分离到1株巴泰(Batai)病毒,从思茅市翠云区和澜沧县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菲律宾按蚊、迷走按蚊等蚊虫中分离到10株Colti病毒。血清抗体检查,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50%(3/120),巴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4.17%(5/120);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健康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93%(11/571),其中澜沧、思茅、景洪、勐腊和勐海的阳性率依次为4.55%(6/132)、0.89%(1/112)、1.25%(2/160)、1.96%(2/102)和0.00%(0/65);西双版纳发热病人和脑炎病人血清中还检测出Colti病毒抗体。结论云南省分布有经蚊虫传播的辛德毕斯、巴泰和Colti病毒。当地人群中也存在该病毒自然感染。今后应加强这3种虫媒病毒病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全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需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而我国HCV感染率占总人口的3.2%左右.总数约为4200万,其中多数为慢性持续性感染。众所周知,病毒性肝炎病情发展有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  相似文献   

13.
保存时间对血浆样本HIV-1病毒载量测定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保存时间对血浆样本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病毒载量测定值的影响。方法应用HIV-1核酸序列扩增系统技术(NASBA)对87份-20℃保存的HIV-1抗体阳性血浆样本分组,分别在第0、3、6、11、12、13、14个月进行HIV-1病毒载量检测。结果-20℃保存3个月的样本病毒载量无明显降低,平均下降0.210Log值(P〉0.05),6个月以后的样本病毒载量明显降低,平均下降0.256Log值(P〈0.05),11、12、13个月以后的样本病毒载量明显降低,平均下降大于0.428Log值(P〈0.05),但病毒载量下降幅度与原始病毒载量无关(P〉0.05)。结论血浆样本在-20℃条件下保存6个月以上HIV-1RNA病毒载量水平降低明显,已不能真实反映原始样本病毒载量水平,用于病毒载量检测的血浆样本在-20℃冰柜中不宜超过3个月。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引起肝损伤的病毒很多,包括嗜肝病毒和非嗜肝病毒。随着新生儿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和血液制品的严格管理,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患者会逐渐减少,而由非肝炎病毒引起的肝损伤会逐渐增加,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据医学空间网11月23日报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感染疟原虫后,其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的危险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现状任红,张定凤目前已发现病毒性肝炎共七种类型,其中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可形成病毒的慢性感染,造成肝细胞持续损伤,加重肝脏病变,常导致病情反复发作,长期迁延不愈,部分病人可以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危害极大。近年来,虽然对于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17.
据Medscape.com5月12日报道,最近由国立感染性疾病基金会举办的第九届疫苗研究论坛年会上有关专家指出,诸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HIV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SARS病毒等感染的发病率和感染后的严重程度在老年人当中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72年Mattern等首次在溶组织阿米巴的某些虫株中发现病毒样粒子后,人们相继在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艾美尔球虫、巴贝斯虫及利什曼原虫等原虫中发现特异性双链RNA病毒,目前原虫病毒已成为寄生虫学研究的热点。蓝氏贾第虫病毒(Giardia lainblia virus,GLV)是继阴道毛滴虫病毒发现后确认的第2个原虫病毒,GLV的发现为贾第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原虫与病毒及宿主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病毒载量应用于抗体丢失AIDS病例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病毒载量检测是否能够用于诊断发生抗体丢失的艾滋病(AIDS)病例。方法 对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结合发现的2例抗体丢失的AIDS病例测定病毒载量。结果 2例发生抗体丢失的AIDS病例的病毒载量检测均为强阳性。结论 在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发生严重丢失影响诊断的条件下,检测病毒载量可以成为抗体丢失AIDS病例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各脏器组织中的病毒核酸含量,了解病毒复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为H5N1禽流感病毒致病机理与防治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法对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不同脏器组织中病毒核酸进行定量检测,观察H5N1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组织中的复制情况。结果利用荧光定量RT-PCR法可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第3d的肺脏、脑、脾脏、肾脏和肝脏组织中检测到不同含量的病毒核酸;而在感染后4d的肺脏、脑和脾脏等组织中的病毒核酸含量开始下降;在感染后第6d,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在肺脏和脑组织中大量存在外.其余组织中均有少量病毒核酸。结论H5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脏和脑组织中病毒核酸含量较高,说明病毒主要在小鼠的肺脏和脑组织中复制。由于荧光定量RT-PCR法可对感染小鼠不同脏器组织中的病毒核酸进行准确定量,可为H5N1禽流感病毒所致疾病的早期诊断、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