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庆市医院透析室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内毒素及细菌污染情况。方法采集该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透析用水及透析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用ATi动态试管仪测定反渗水及透析液中内毒素含量。结果 8家医院透析用水细菌培养计数均≤200 CFU/mL,1家医院透析液细菌计数2 000 CFU/mL,培养出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透析用水内毒素均2 EU/mL。结论目前重庆市大部分医院血液透析室的透析用水符合国家标准,但仍有部分医院透析液存在细菌污染。应定期检测透析用水、透析液中的内毒素和进行细菌培养,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分析嘉兴市第一医院搬迁前后血透室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状况.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搬迁前后1年血透室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内毒素、细菌培养菌落计数、游离氯和硬度定性.结果 医院搬迁前后反渗水输水管路近端的内毒素分别为(0.125±0.073)、(0.020±0.005) EU/ml,反渗水输水管路远端的内毒素为(0.261±0.008)、(0.128±0.083)EU/ml,透析液入透析器口的内毒素为(0.456±0.178)、(0.256±0.071)EU/ml,浓缩B液的内毒素为(0.219±0.113)、(0.096±0.125)E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搬迁前后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超过干预标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液入透析器口内毒素较其他采样部位高;游离氯和硬度定性全部合格.结论 新医院采用双级反渗装置、管路热消毒及更严格的浓缩B液配制制度使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有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次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细菌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血透室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细菌含量超标的原因,找出污染的途径和环节. 方法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检测细菌含量,并鉴定细菌种类. 结果透析用水(反渗水)平均细菌数为(97.79±11.64)CFU/ml,透析液平均细菌数为(312.33±8.26)CFU/ml,A液和B液平均细菌数为(0.82±2.32)CFU/ml和(207.11±5.56)CFU/ml,反渗水和B液细菌含量严重超标,且培养出革兰阴性杆菌. 结论血液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细菌污染与浓缩B液配制过程污染和透析用水管道细菌污染及反渗透装置未及时更换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含氯消毒剂的化学消毒和柠檬酸热化学消毒对血液透析机的消毒效果。方法使用含氯消毒剂的化学消毒和柠檬酸热化学消毒对血液透析机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和内毒素检测,细菌培养采用国际标准的透析液细菌培养方法,即TGEA培养基,23℃,7d后读数,内毒素检测使用内毒素检测仪,动态浊度法,同时取反渗水和>1周未消毒过的血液透析机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内毒素检测,综合评价血液透析机的消毒效果。结果经过含氯消毒剂的化学消毒或柠檬酸热化学消毒方法消毒过的血液透析机无细菌生长,内毒素均<0.1EU/ml,而未消毒的透析机内细菌检测结果是87CFU/ml,毒素检测结果为34.46EU/ml。结论含氯消毒液在确保原始浓度、消毒浓度和消毒时间的前提下可确保可靠的消毒效果;透析机在加热到85℃以上,同时吸入柠檬酸同样能达到非常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警干预联机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DF)机器透析液、置换液细菌培养和内毒素检测的结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25台On-line HDF机器,对内毒素滤过器更换后不同时间抽检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透析液、置换液内毒素滤过器更换30d后细菌菌落数为(0.4000±0.8700)CFU/ml,内毒素数量为0EU/ml,A组与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液、置换液内毒素过滤器在更换60d即使用120次必须更换;On-line HDF治疗的微生物学质量合格,医院感染控制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研究。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本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HD)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观察组42例在纠正贫血、营养不良基础上联合预防医院感染措施,记录医院感染率,观察管理前后患者营养学及贫血指标,同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对透析液及反渗水进行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检测。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PA、TRF、Hb、RBC指标增高(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宣传、安全防护、卫生消毒及定期护理检测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液和反渗水的细菌培养及内毒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室管理中,在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基础上联合预防医院感染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改善HD患者营养状况,纠正贫血,降低透析液和反渗水中微生物数量,管理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的细菌学监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细菌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检测血液透析液及透析用水中细菌的含量及细菌种类. 结果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的平均菌落数为486 CFU/ml,透析器出口处透析液的平均菌落数为490 CFU/ml,反渗水的平均菌落数为103 CFU/ml,常见细菌为枯草杆菌、类白喉杆菌及某些革兰阴性杆菌. 结论透析液在配制的过程中,有多种环节可能造成污染,应加强透析液的监测工作,并建议修改透析液细菌监测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液细菌含量超标的原因,找出污染途径和环节。方法 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检测细菌含量。结果 血液透析器入口液菌落总数平均为3896CFU/ml,超过标准19.4倍,对透析液配制系统进行监测,结果发现透析用水(反渗水)的浓缩A液无污染,污染来源为浓缩B液,菌落总数为6289CFU/ml。结论 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主要来源是浓缩B液,由于配制容器设备未消毒灭菌导致污染。  相似文献   

9.
梁丽 《中国校医》2019,33(10):779
目的 了解徐州市血液透析用水和透析液污染状况,分析污染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 对2014—2018年徐州市开展血液透析的24家医院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微生物监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集反渗水258份、透析液900份,微生物监测总合格率分别为89.92%、82.89%。反渗水和透析液微生物监测合格率逐年升高。近端反渗水的合格率高于远端(χ2=4.28,P<0.05),透析机入口的透析液合格率高于出口(χ2=4.63,P<0.05),二级医院的反渗水和透析液合格率均高于三级医院。结论 徐州地区血液透析用水合格率偏低,医院及监管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确保血液透析安全。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找出血液透析液细菌含量超标的原因、污染途径、环节,以加强管理。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检测细菌含量,进行查找原因和管理效果观察。结果透析液细菌含量超标,对透析液配制系统进行监测,污染来源为B液、反渗水;经加强消毒措施和严格无菌操作,B液、反渗水、透析液培养合格。结论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主要来源是反渗水、B液,由于水处理系统的消毒不完善和B液配制容器的污染所导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效果,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8年1-12月同时采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结果,对比分析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细菌检出率、单位菌落数、超干预值检出率和微生物合格率。结果 共收集274份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其中透析液131份,反渗水39份,B浓缩液(下简称B液)14份,置换液34份,其他透析用水56份。滤膜法细菌检出率均高于涂抹法,其中透析液、反渗水、置换液、其他透析用水标本使用两种方法的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析液、B液、其他透析用水标本单位菌落数滤膜法数值上低于涂抹法,但仅其他透析用水标本使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单位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P=0.004)。超干预值检出率其他透析用水滤膜法低于涂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6,P=0.010)。置换液、反渗水标本微生物合格率滤膜法数值上低于涂抹法,但仅置换液标本微生物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87,P<0.001)。结论 滤膜法检出细菌的能力高于涂抹法,但其在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检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除用于置换液比较适合外,应用在其余血液透析相关用水微生物的检测效果并不优于涂抹法。  相似文献   

12.
滕朝宇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0):136-137
目的:研究水处理系统中反渗膜及管路对透析用水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统一的透析调查表对2006年度长沙市20家透析单位进行调查。选择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易于取样又能代表水处理污染情况的4点(原水、反渗水1(配制B液取样点)、反渗水2(进入透析机前取样点)、透析器入口透析液取样点)采水样进行内毒素定性检测。结果:管路定期消毒时间的长短,水处理系统是否设计有储水罐,管路设计是否有死腔、死腔次环路、热消毒管道,以及反渗透膜的使用时间等,对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质量均有显著影响。结论:透析用水的卫生质量与水处理系统使用年限、是否及时更换和消毒、管路设计有无死腔与储水罐以及A、B液配制等有关;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双级反渗优于单级反渗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某省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水处理系统管理和维护现状,分析反渗膜及管路消毒等相关因素与透析用水检出细菌菌落总数、内毒素水平的关系,识别风险因素并探讨改进措施。方法 采集18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反渗机组出水口和输水管路回水口透析用水,经薄膜过滤法富集,在20℃下TGEA培养168 h,进行细菌菌落计数,平行水样检测内毒素。同时设计问卷调查水处理系统管理和维护信息。结果 采样距反渗膜更换间隔时长与回水口菌落总数、回水口及出水口内毒素呈正相关。采样距上一次管路消毒间隔时间与回水口和出水口内毒素呈负相关,专业工程师配备与回水口菌落总数及出水口内毒素呈负相关,软管长度与回水口内毒素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投入使用时长、透析机台数、在透析患者数等因素也对透析用水微生物指标有影响。结论 反渗膜的维护更换、输水管路消毒、专业工程师配备、透析中心规模及管路长度均为透析用水微生物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医院的水处理系统管理和维护存在差异,应通过质量控制推进使其达到同质化。  相似文献   

14.
At the haemodialysis centres of nine hospitals in Japan,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treated water (reverse osmosis method), acid and bicarbonate concentrates, and dialysate was investigated. Among these fluids used in haemodialysis, the dialysate was most frequently contaminated and ha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bacteria. Of 40 dialysate samples analysed, 42.5% showed a bacterial count of more than 2000cfu/mL, which was above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AAMI) standard. However, among the 40 samples from 20 dialysis machines, all six dialysate samples from three dialysis machines that used an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in the circuit before the entrance of the dialysate into the dialyser, showed a bacterial count of < or =10 cfu/mL. In addition, when an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was used in the circuit before the entrance of the dialysate into the dialyser for four dialysis machines showing dialysate samples contaminated with 10(4)-10(5)cfu/mL the bacterial count in dialysate samples from these machines became zero. Because dialysis machines are susceptible to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measures such as placing an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into the circuit before the entrance of dialysate into the dialys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一种与血液透析机配套使用的水处理设备,为血液透析系统提供安全用水。方法:采用超滤、反渗透、荷电微孔膜集成膜分离工艺,通过机电一体化设计,研制主要由动力系统、净化系统、检测指示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血液透析水处理设备。结果:水处理设备产水中细菌总数小于1.0 CFU/mL,细菌内毒素含量小于0.1 EU/mL,21种化学污染物指标均符合血液透析用水标准规定。结论:膜法血液透析水处理设备产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staining reagents led to false-positive smears from clinical samples. Piped deionized water used to make up the staining reagents was found to be the source of contamination. The closed loop system supplying the deionized water was decontaminated with hydrogen peroxide and upgraded by addition of a reverse osmosis unit and bacterial filter. No subsequent contamina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注射用丝裂霉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并进行检查。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要求进行试验。结果:注射用丝裂霉素可用灵敏度0.25EU/ml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注射用丝裂霉素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