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昌英  李凯 《临床医学》1999,19(4):9-11
孕产妇死亡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进一步降低本市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质量,现将本市1996~1997年孕产妇死亡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孕产妇死亡率:1996年本市共分娩49307例孕产妇,死亡15例,死亡率30.42/10万,1997年共分娩36981例,死亡7例(1例死亡地点在外地,情况不明删除),孕产妇死亡率18.92/10万。  相似文献   

2.
刘佳 《华西医学》2007,22(4):760-761
目的:探讨和田地区孕产妇死亡率高的原因及今后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查阅各项登记本、监测报表及死亡评审材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0~2006年活产数194265例,孕产妇死亡313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161.12/10万。2004~2006年经过死亡评审专家组评审孕产妇死亡116例。其中产后出血51例,占43.97%,居首位;内科合并症37例,占31.9%,居第二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3例,占19.83%,居第三位。死亡孕产妇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居民占97.44%(305/313)。死亡孕产妇平均年龄25.18岁。313例死亡孕产妇均为唯吾儿族,均为贫困家庭。结论: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孕产妇死亡率居全国首位,严重威胁本地区维吾尔族孕产妇的生命,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选择贵州省农村2005年-2008年孕产妇死亡报告病例共768例,经省级专家组评审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4例,占全部孕产妇死亡9.64%。现对74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干预措施,以达到减少孕产妇死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锦州地区1996/2005年共214118例孕产妇,死亡59例,占27.28/10万。本次探讨孕产妇年龄、经济状况及文化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的关系,现报告如下。l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6/2005年锦州地区妇幼卫生工作年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及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  相似文献   

5.
周慧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99-6299
目的分析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因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对平顶山市郏县2001-2006年死亡的40例孕产妇个案调查。结果 6 a间活产数31 594例,孕产妇死亡40例,年平均病死率126.61/10万。前三位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控制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是提高基层产科质量及住院分娩率,完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立建全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六盘水地区2015年至2020年孕产妇死亡评审进行调查,了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六盘水市妇幼监测报告系统收集的2015年至2020年六盘水地区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计算病死率及变化趋势,总结六盘水市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及死因构成情况。 结果2015年至2020年六盘水市报告显示孕产妇死亡51例,年平均病死率为20.45/10万;病死率每年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7.01%;死亡原因中前3位分别为产后出血13例(25.49%),羊水栓塞6例(11.7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例(11.76%),可避免及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36例(70.58%)。 结论2015年至2020年六盘水市孕产妇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孕产妇的死亡情况仍然需要重视,医疗机构需要加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及产科合并症的救治能力,同时提高孕产妇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29例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29例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原因,提出对策,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搜集经市孕产妇死亡评审组评审的辖区内上报的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统计。结果同期发生53例孕产妇死亡,其中产科出血死亡29例,占死亡总数54.71%,居死因首位。结论产科出血死亡原因与经济、交通、文化程度、计划外生育、多胎多产及分娩地点、基层医疗设施、人员素质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求我地区孕产妇死亡情况,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对1980~1983年长沙市内四区、郊区、四县的150例孕满28周至产后42天死亡的孕产妇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孕产妇死亡率 见表: 二、死亡原因分析: (一)死亡时间:150例孕产妇死亡中,围生期1(孕满28周至产后7天)死亡者132例,占88%。产后8~42天死亡18例占1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本院孕产妇死亡原因和降低死亡率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2005年42例孕产妇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死因中产科出血28例,妊高征、羊水栓塞各4例,合并重症心脏病、肝炎各3例。结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科出血,防治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是衡量围产保健和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我国孕产妇病死率各地区差别很大,最低为26·0/10万,最高为308·0/10万[2]。为降低病死率,提高我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医疗质量,现将我院7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3~2003年共有孕产妇1·2万人分娩,其中死亡7例,病人最小24岁,最大36岁,平均31岁。2例为城市户口,余5例均为当地农民或外地流动人口,均未在正规医院门诊行产前检查。1·2临床表现孕产妇产后出血死亡与产次情况见表1表1孕产妇七例产后出血死亡与产次的关系产后出血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吉安市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对2001~2006年吉安市131例死亡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吉安市2001~2006年孕产妇死亡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1年54.71/10万降至2006年44.08/10万,下降幅度19.43%(P>0.05)。孕产妇死亡原因前4位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1例死亡孕产妇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占51.9%,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26.0%,不可避免死亡占22.1%;死亡地点县级以上医院占55.0%,乡级医院占22.1%,家中占8.4%,途中13.0%,其它2.3%。结论吉安市孕产妇死亡率仍有下降空间。加强各级医院产科建设,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建设,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本辖区内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南昌市四县五区孕产妇的死亡率及死因变化趋势和相关因素 ,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根据 1998~ 2 0 0 1年南昌市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和全市孕产妇评审会议的资料进行整理 ,对孕产妇死亡分布 ,保健服务 ,就诊地点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南昌市 4年来孕产妇死亡共 6 2例 ,平均死亡率 4 8.5 /10万 ,死亡顺位依次为 :产科出血 32例 ,羊水栓塞 8例 ,妊高征 6例 ,心脏病 5例。结论 :提倡住院分娩是降低孕产妇死亡至关重要的措施之一 ;坚持取缔家庭接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 10 a来孕产妇死亡中产科出血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全省 16个监测点 10 a孕产妇死亡中产科出血 177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a孕产妇死亡中产科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 4 3.9% ,而宫缩乏力仍是产科出血的首要原因。结论 提高住院分娩率是减少孕产妇死亡的首要措施 ,加强医疗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其知识技能 ,是降低孕产妇死亡中产科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和分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孕产妇安全。方法:对11年孕产妇死亡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结果:11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96.8/10万,其中1992年最高为265.41/10万;2002年下降为32.23/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占61.76%,内科合并症,占26.47%,死亡地点首位是家中,占44.12%,在孕产妇死亡中,小学以下文化31例,占91.18%;人均经济月收入小于100元22例,占64.71%;死亡审评可避免死亡21例,占61.76%。结论:产科出血及内科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凤城市1996年至2006年间40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初浅的分析,十年间活产数73613例,孕产妇死亡40例,死亡率54.34/10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27例,占67.5%,造成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滞留共19例,孕产妇的死亡是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进一步搞好妇幼卫生工作,降低农村孕产妇的死亡,促进我市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将40例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滕州市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构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寻求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作者对滕州市1994—2003年26例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了评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社区孕产妇全程陪护健康教育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实施全程陪护健康教育的394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将未实施全程陪护健康教育的59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中期自然流产或引产、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以及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率及孕产妇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早中期自然流产或引产、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以及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孕产妇全程陪护健康教育可降低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率,对于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9-2000年共发生孕产妇死亡2例,孕产妇死亡率为1897/10万。由于加强高危妊娠的科学管理近6年来未发生孕产妇死亡,加强高危妊娠的科学管理在降低孕产妇死亡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就我院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南昌地区1993年1月~1997年12月63例死亡孕产妇的死因进行了调查分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便在制定改善孕产妇保健服务方案中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分析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1993~1997年南昌市妇幼卫生工作年报表及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1.2 方法 按照《江西省孕产妇死亡调查方案》,在当地孕产妇死亡之后一月内,由县(区)妇幼保健所组织人员进行死亡病例的调查,及时写出调查报告,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逐级上报到市卫生局,第二年年初由市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上一年的死亡孕产妇死因进行分析、评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分析河源市孕产妇病死率、死因变化和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切实有效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7年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结果:2000年-2007年河源市孕产妇死亡60例,死亡率为21.6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7年间下降了18.85%。孕产妇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其他。可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8例占80.00%。结论:要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应强化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产科建设,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知识技能,尤其是产科急救技能,加大卫生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