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眼视光学杂志》2010,(5):370-370
一般情况起止数、范围数的数值间宜用“浪纹号”(或称“起止号”、“范围号”)“-”,少用或不用连接号“-”或连字号“-”。通常应将较小数值写在前,较大数值写在后,  相似文献   

2.
《眼视光学杂志》2011,(3):235-235
一般情况起止数、范围数的数值间宜用“浪纹号”(或称“起止号”、“范围号”)“~”,少用或不用连接号“一”或连字号“一”。通常应将较小数值写在前,较大数值写在后,其间加“~”即可;但当两数值带%,%o,×l0“,万、亿等时,则前后两数值均应同时标出,决不能只标后者,如20%-60%,不能写成20-60%;3%。一5%。,不能写成3-5%o;(6.5-7.4)×l0”,不能写成6.5-7.4×l0^12;60万-90万不能写成60~90万等。  相似文献   

3.
《眼视光学杂志》2010,(5):352-352
严格来说,约数(概数或约略数)也应属于起止数(范围数)的范畴,但因起止范围较小,多不加“~”,而采用下述方式之一表示:  相似文献   

4.
《眼视光学杂志》2011,(3):240-240
严格来说,约数(概数或约略数)也应属于起止数(范围数)的范畴,但因起止范围较小,多不加“~”,而采用下述方式之一表示:①当为一位数时,用相邻的两个中文数字表示。如“十之八九”、“产量提高二三成”等,应注意相邻的中文数字间不能加“、”。更不能加“~”;②当为较大数值时,多在阿拉伯数字前加“大约”、“约”或在数字后加“左存”、“上下”等表示,但应避免概念重复,如“约增加二三成”、“不宜超过200~300字”等的表达方式均欠妥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 ,不同公式预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的准确性及其校正方法。方法 应用第二代经验公式、第三代理论公式和BinkhoistⅡ公式 ,分别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前、后测算 6 0例 (12 0只眼 )近视患者矫正至正视眼所需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 ,并应用F值计算与术眼原晶状体屈光力等值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 ,即等值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度近视患者3个公式计算结果LASIK手术前、后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中、高度近视患者 3个公式计算结果LASIK术后均小于术前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3个公式计算的LASIK手术前、后等值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差值 (differenceofequalintraocularlenspower,EILD)均与LASIK实际矫正屈光度数呈高度相关性 (P <0 0 1)。回归公式 :EILD =a +b×手术实际矫正屈光度数 ,其中第二代经验公式 :a =- 1 2 3,b =0 72 ;第三代理论公式 :a =- 1 0 3,b =0 5 2 ;BinkhoistⅡ公式 :a =- 1 4 4 ,b =0 5 0。结论 对于中、高度近视患者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使用现有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测算公式 ,其结果均偏小 ,应用EILD校正可提高准确性。对  相似文献   

6.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选择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Tang P  Pan YC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5):290-293
目的 比较SRK T(Sanders Retzlaff KvaffT)和SRK Ⅱ (Sanders Retzlaff KvaffⅡ )公式的特点 ,以提高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lens ,IOL)屈光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方法 (1)使用相同的生物参数 (眼轴长度和角膜屈光力 )和A常数 ,比较SRK T和SRK Ⅱ公式理论计算值的差异 ;(2 )对 86例 (130只眼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分别采用SRK T和SRK Ⅱ公式计算IOL屈光度数 ,记录并比较不同眼轴长度患者按照两公式计算结果植入IOL术后实际屈光度数与预期屈光度数的差异。随访时间 3~ 2 4个月。结果  (1)角膜屈光力为 4 3 0 0D时 ,两公式理论计算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且两公式计算的屈光度数差值与眼轴长度无相关 (P>0 0 5 ) ;角膜屈光力为 39 0 0、4 1 0 0、4 5 0 0及 4 7 0 0D时 ,两公式理论计算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0 0 5 ) ,且两公式计算的屈光度数差值与眼轴长度呈中、高度线性正相关 (P <0 0 5 )。(2 )按照SRK T和SRK Ⅱ公式计算结果植入IOL术后 ,术眼实际屈光度数与预期屈光度数差值分别为 0 0 8D和 -0 79D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选择IOL屈光度数的计算公式 ,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眼轴长度和角膜屈光力等因素 ;其中  相似文献   

7.
刘钊臣 《眼科新进展》2001,21(5):369-370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的简易检测方法.方法以SRKⅡ公式为基础,探寻角膜直径与角膜屈光度的换算方法,推断出角膜直径与眼球轴长为线函数关系,并依此建立坐标.结果25例生物测量数据通过SRKⅡ公式输入计算机程序计算系统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结果与查坐标结果对比.经t检验,P>0.05,说明两方法测定结果无本质差异.结论查坐标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准确、快捷,可广泛用于临床,亦可用于分析统计等.  相似文献   

8.
《眼视光学杂志》2010,(5):348-348
医学论文中次数的数值.应注意正确表示。一般情况下,两个相邻的整数表示次数时,数值之间宜用“或”字,不应用范围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预留屈光度数人工晶体眼的伪调节力。方法120只眼(91例患者)被分为四个年龄组,每组随机分为Ⅰ、Ⅱ、Ⅲ亚组,并相应采用三种预留屈光度数:(0±0.25)D、(-0.5±0.25)D、(-1.0±0.25)D,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进行远、近视力、屈光状态、瞳孔直径、视远、视近前房深度等检查,并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测定伪调节力,及在未矫正屈光不正的状况下测定近点调节距离。随访时间在3个月以上。结果Slataper视标法120只眼平均伪调节力为(2.08±0.04)D,动态检影法为(0.46±0.03)D。两种检查方法均表明随着年龄增加伪调节力有降低趋势,随预留屈光度数的增加伪调节力略有增加。伪调节与人工晶体移动度呈正相关(r=0.307,P<0.01),与瞳孔直径、年龄呈负相关(r=-0.454,P<0.01;r=-0.323,P<0.01),但与预留屈光度数有较弱的相关性(r=0.219,P<0.05)。结论人工晶体眼自身存在一定的伪调节力;不同年龄组预留屈光度数对人工晶体眼的伪调节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人工晶体预留屈光度数的恰当选择应该趋向个性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高度轴性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本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330例(372只眼)高度轴性近视并发白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植入低度数人工晶状体372只眼,眼轴长度为25.99mm-34.37mm,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为-10D- 15D,术后视力≥0.5者186只眼(5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轴性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视力较差的原因为高度近视所致的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1.
Qi H  Xia Y  Chen Y  Zhu X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2):72-75
目的 探讨再次手术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度数欠矫和回退的疗效。方法 将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7月在我院近视激光治疗中心行再次LASIK(re LASIK ,RLASIK)矫治残余近视度数患者 6 3例 (88只眼 ) ,按首次LASIK(firstLASIK ,FLASIK)术前等值球镜屈光度数分为Ⅰ组 4 1只眼 (≤ 10 0 0D)和Ⅱ组 4 7只眼 (>10 0 0D) ,分析导致再手术的因素 ;观察RLASIK术后屈光度数、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手术并发症情况 ,统计术后屈光度数 <± 1 0 0D的发生率。术后随访时间 >1年。结果 在行RLASIK者中 ,FLASIK术前屈光度数>10 0 0D者超过 5 0 0 % ,同时行散光矫正术者占 73 9%。RLASIK术后Ⅰ组无屈光度数欠矫和回退现象 ,Ⅱ组存在屈光度数欠矫现象。RLASIK术后 1年 ,屈光度数 <± 1 0 0D者Ⅰ组为 6 8 3% ,Ⅱ组为5 1 1% ;全部病例RLASIK术后不同时间裸眼视力≥ 0 5者均超过 90 0 % ,最佳矫正视力较RLASIK术前下降 >2行者 8只眼 (9 0 % )。RLASIK术后Ⅱ组 3只眼 (3 4 % )发生圆锥角膜。结论 导致LASIK术后再手术的危险因素为高度近视、合并散光、个体反应差别。对于FLASIK术前屈光度数≤ 10 0 0D者 ,RLASIK的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及准确性均较为理想 ;对于F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光量子数蓝光长时间间断照射对豚鼠屈光发育及视网膜损伤作用.方法 将56只普通级英国短毛三色健康雄性豚鼠分成7组:白光组(8只),实验组(48只).白光组应用光量子数为3.0 μmol·m-2·s-1的白色光间断照射;实验组应用不同光量子数的蓝光间断照射,分为蓝光A、B、C、D、E、F6组(每组8只),分别接受3.0 μmol·m-2·s-1、4.5μmol·m-2·s-1、6.0 μmol·m-2·s-1、7.5 μmol·m-2·s-1、9.0 μmol· m-2·s-1、12.0 μmol·m-2·s-1的光量子数照射.每2周对豚鼠屈光度、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进行一次检测.并在光照20周后,对豚鼠视网膜及巩膜组织进行HE染色及TUNEL细胞凋亡检测,观察各组视网膜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 实验前各组屈光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光照20周后,白光组和蓝光A组屈光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光组屈光度随着实验的进行趋向于近视方向发展,变化幅度为(-1.84±0.35)D,蓝光A组趋向于远视方向发展,变化幅度为(1.17±0.47)D;不同光量子数照射下的蓝光各组中,蓝光B组屈光度变化幅度最大,为(1.52±0.63)D,与其他蓝光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光照20周后,各组豚鼠眼轴及玻璃体腔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光照20周后,白光组和蓝光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光组变化幅度为(1.24±0.13)mm,蓝光A组变化幅度为(1.10±0.05)mm;不同光量子数照射下的蓝光各组中,蓝光B组眼轴长度变化幅度最小,为(1.05±0.06) mm,但与其他蓝光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光照20周后,白光组视网膜各层清晰,局部可见皱缩,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紧密,局部可见细小间隙;蓝光A组和蓝光F组与白光组的改变差异不明显.结论 蓝光长时间间断照射可以抑制豚鼠近视形成,光量子数为4.5 μmol·m-2·s-1时抑制作用最强;不同光量子数的蓝光长时间间断照射均会对视网膜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技术在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的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临床效果。方法: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的白内障患29例31眼,接受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其视力变化及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改变。结果:所有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328眼占90%,最佳视力≥0.521眼占68%。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6%~8%(平均7%)。结论:低角膜内皮细胞数患在一定程度上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4.
该检索系统内含1986年至今十余年眼科中文文献,共计60余万字,检出内容包括“文章名”、“杂志名”、“期刊号”、“作者”四部分,数分种可完成检索,并可打印,定价:200元,免费邮寄。本软件每年将增加一年文献,286及其以上微机均可运行。联系人及地址:汪东生,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邮编067000;电话:0314-2065222  相似文献   

15.
《国际眼科纵览》2006,30(6):I0001-I0004
说明:1·作者姓名顺序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作者、文题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文章的起止页码。A安喜艳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弱视中的应用(4):273-276B白雪晴白内障术后早期曲霉菌性眼内炎(6):397毕颖文原发性眼内淋巴瘤(6):389-394细针穿刺活检在眼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  相似文献   

16.
LASIK术后屈光度数回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闫媛媛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7):1262-126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度数回退的原因。方法:患者152例287眼,男62例,女90例,年龄17~50岁。全部患者LASIK术前屈光度数为-6.00~-15.00D,按屈光度数分为A组142眼(-6.00~-9.00D)、B组101眼(-9.25~-12.00D)和C组44眼(-12.25~-15.00D)行LASIK,记录术后不同性别、年龄、屈光度数、角膜厚度、角膜屈光力和角膜激光切削区直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平均随访1a。结果:A组:术眼的屈光回退率为3.1%,平均屈光度数为-1.01±0.56D,术后1a平均角膜床厚度正常术眼为457.1±30.1μm,回退术眼为396.2±32.0μm,术中平均切削区直径正常术眼为6.22±0.37mm,回退术眼为5.73±0.38mm,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B组:术眼的屈光回退率为10.2%,平均屈光度数为-1.69±0.81D,术后1a平均角膜厚度正常术眼为443.1±32.9μm,回退术眼为303.4±29.0μm,术中平均切削区直径正常术眼为6.02±0.16mm,回退术眼为5.66±0.21mm,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C组:术眼的屈光回退率为11.3%,平均屈光度数为-1.96±1.76D,术后1a平均角膜厚度正常术眼为439.1±30.1μm,回退术眼为279.0±28.0μm,术中平均切削区直径正常术眼为5.87±0.21mm,回退术眼为5.51±0.15mm,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LASIK可有效治疗-6.00~-15.00D的近视。高度近视术前角膜厚度薄者和术中激光切削直径小者术后较易出现屈光度数回退。  相似文献   

17.
说明:(1)本索引主题词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标引,并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  相似文献   

18.
说明:(1)姓名顺序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作者、文题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3)限于篇幅,仅收录前两名作者姓名。  相似文献   

19.
说明:(1)姓名顺序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作者、文题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3)限于篇幅,仅收录前两名作者姓名。  相似文献   

20.
说明:(1)本索引主题词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标引,并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