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ASAⅡ级行全子宫切除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A、B和C三组。术毕PCIA为A组:芬太尼1.0mg,格拉司琼6mg;B组为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100mg、格拉司琼60mg;C组患者在麻醉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PCIA,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50mg、格拉司琼6mg。镇痛泵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10mL。记录术后4,12,24,36,48h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PCIA按压次数与各时点的VAS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组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良好,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镇痛药液为氟比洛芬酯100 mg+芬太尼0.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Ⅲ组芬太尼0.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术毕接电子泵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记录各组疼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均获良好的镇痛效果。Ⅱ组4 h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Ⅰ、Ⅲ组明显低(P<0.05);Ⅰ、Ⅱ组的恶心及头晕患者例数明显少于Ⅲ组;Ⅰ、Ⅱ组的芬太尼用量较Ⅲ组显著减少。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广泛性根治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并能减少芬太尼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组(F组)、氯诺昔康组(L组)和曲马多组(T组),各组术毕进行静脉术后镇痛.观察各组患者术后2、4、8、16、24小时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记录并统计各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嗜睡、黑便的发生率和对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三组镇痛效果相近,三组药物对病人的凝血时间无影响.F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最低.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4.
<正>氟比洛芬酯为新型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目前国内外对氟比洛芬酯用于甲状腺手术镇痛仅停留于临床镇痛效果评估,关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报道少见。本研究旨在观察氟比洛芬酯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行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术后细胞因子改变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SA)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氟比洛芬酯脂组)。2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于老年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采用双盲法分别于气管插管后(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ml(A组)或脂肪乳剂5ml(B组),2组术后均辅以PCIA静脉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2、12、24h的镇痛评分(VAS值),不良反应及芬太尼用量。在麻醉开始前(TO)、手术2h(T1)、术毕(T2)及术后12h(r13)术后24h(T4)采取外周静脉血5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6、IL一10、TNF—a和IFN一1水平。记录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输液量及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结果术后2、12hA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按压次数,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ID比较,2组T1,T2,T3时点血清TNF—a,IFN-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Tl时点达高峰。与B组比较,A组T1,他,耶时点血清TNF—a含量降低(P〈0.05),IFN一1含量升高(P〈0.05)。与11D比较,2组T1,他,T3时点血清IL_6、IL一10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他时点达高峰。与B组比较,A组T1,T2,r乃时点血清IL_6含量降低,IL一10含量升高(P〈0.05)。2组患者四项指标在T4时点均接近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减少了芬太尼的用量,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降低老年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腔多模式镇痛对妇科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子宫切除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吗啡5mg+罗哌卡因125mg+氟哌利多2.5mg),术毕时连接PCEA泵;B组:采用吗啡硬膜外腔镇痛,术毕时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18h后硬膜外再追加吗啡2mg,拔出硬膜外导管;C组:采用吗啡单次硬膜外腔镇痛术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术毕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后拔出硬膜外导管,18h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8h后重复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观察记录3组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明显少于A、B组(P〈0.05)。结论:3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是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方式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持续静脉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两组,每组20例.氟比洛芬酯组于手术结束前半小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镇痛泵内加入氟比洛芬酯200 mg,并用生理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曲马多组于手术结束前半小时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镇痛泵内加入曲马多1 000 mg,并用生理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两组应用PCA镇痛(0.5 mL·次-1,2 mL·h-1).术后两组行疼痛评分(BCS)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氟比洛芬酯组与曲马多组术后B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静脉持续镇痛,其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与曲马多相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时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B、C、D组分别于切皮前、缝皮时、切皮前和缝皮时均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4组开启同样配方的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h(T1)、4h(T2)、8h(T3)、12h(T4)、24h(T5)、48h(T6)的VAS镇痛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24h内患者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B、C、D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在T1、T2、T3时间点的Ramesay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D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患者静脉自控镇痛c组(P〈0.05),在T1、T2、T3时间点的Ramesay评分均显著高于B、c组(P〈0.05)。B、C、D组患者在术后24h内的PCIA泵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患者在术后24h内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B、C组(P〈0.05),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于手术切皮前和缝皮时均静脉给药,获最佳妇科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凯纷)与芬太尼配伍及单纯芬太尼用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7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芬太尼20μg/kg(A组),凯纷50mg+芬太尼10μg/kg(B组)分别于术后6、12、24、48h记录生命体征、VAS评分、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结果:术后两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VAS评分、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凯纷与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齐宁  丁慧 《中国医药》2009,4(2):143-14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物为氟比洛芬酯50mg+芬太尼0.5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至100ml;对照组术毕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芬太尼1.2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至100ml。记录术后4、12、24h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和24h测凝血酶原时间、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结果2组镇痛效果和凝血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静度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两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B组给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用VAS疼痛评分评价术后4、8、12、24、48 h镇痛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在术前和术后第二天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指标.结果 A组VAS评分低于B组(P<0.01),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血小板计数和APTT较术前减少和延长(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腹腔镜手术前静脉使用氟比洛芬酯50 mg能有效缓解全麻术后疼痛和咽喉部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脊柱患者121例,18~65岁,ASA Ⅰ或Ⅱ,随机分为4组。术毕均使用PCIA泵,PCIA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2 μg·kg-1+托烷司琼10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其中,泵中氟比洛芬酯含量为F1组150 mg,F2组200 mg,F3组250 mg,C组为空白对照。患者术后2,4,6,12,24,48 h静息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及术后6,12,24,48 h运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并对各组采用最小成本法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成本最低。结论: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复合同样剂量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且单纯舒芬太尼治疗方案具有更大的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13.
侯振环 《首都医药》2013,(22):51-52
目的本研究拟将氟比洛芬酯应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以观察其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全身麻醉下接受妇科开腹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术后开始应用不同配方的镇痛泵,分别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组(SF组)。于术后1h、4h、8h、24h和48h随访患者,记录两组镇痛效果,累计镇痛药消耗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的人口统计学无显著差异。术后各个时间点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SF组的舒芬太尼消耗量从术后4h开始明显少于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镇痛泵中加入氟比洛芬酯可以使术后舒芬太尼的用量减少,而疼痛评分和副作用发生率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4.
王克满  桂波  周钦海  韩传宝  钱燕宁 《河北医药》2009,31(19):2587-258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胆囊切除术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疗效。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依据术后镇痛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0例,A组:芬太尼15μg/kg;B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12μg/kg;C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9μg/kg;D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6μg/kg,各组均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术后使用电子镇痛泵行PCIA,定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4h,A、B、C组的VAS低于D组(P〈0.05),PCA按压次数,A、B、C组少于D组(P〈0.05),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A、B组高于C、D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胆囊切除术PCIA,效果确切,可减少芬太尼用量40%左右,同时明显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一种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镇痛配方为芬太尼0.6mg+氟比洛芬酯150mg+阿扎司琼10mg/100mL;B组未用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配方为芬太尼1.0mg+阿扎司琼10mg/100mL。PCIA的设置均为: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术后6h、12h、24h的镇静、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A组术后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B组,A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术后PCIA镇痛效果好,且明显降低了芬太尼的用量,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女性患者全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使用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纯使用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女性患者,ASAⅠ~Ⅱ级,全麻手术后行PCIA,随机分为2组。A组:术后PCIA给予芬太尼1.0 mg+雷莫斯琼0.6 mg稀释成100 mL;B组:术后PCIA给予芬太尼0.5 mg+氟比洛芬酯100 mg+雷莫斯琼0.6 mg稀释成10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24、48 h的镇痛效果(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期间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和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全麻术后女性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与单纯使用芬太尼镇痛效果相似,但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麻醉(ASA)Ⅰ或Ⅱ级择期行LC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各组均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A组于手术开始前10min注射50mg;B组手术结束前10min注射50mg;C组手术开始前10min与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注射50mg;D组手术前后均注射生理盐水5ml。分别于患者清醒时(Oh),术后1、3、6、12、24h观察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0h时,4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显著性(P〉0.05);1、3h时VASD〉A、B、C;B〉A;6、12h时VAS:A、B、D〉C(P〈0.05);24h时,四组VAS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内使用芬太尼例数D组明显大于其他3组。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前与术毕前分别静脉注射50mg,镇痛效果能维持至少12h,是LC后镇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和吗啡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以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吗啡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组(C组)行术后镇痛。观察3组镇痛效果并测定麻醉前和术后24h静脉血清皮质醇、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术后视觉模糊评分法评分及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显著性;C组患者PCA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小于B组(P〈0.05);3组患者术后24h时的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明显减少术后吗啡的用药量。能有效缓解术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阿片类药物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ICA)已被广泛用于术后疼痛的预防和治疗,但随之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等使得术后镇痛不尽人意,因此提高术后镇痛质量和减少副反应成为麻醉医生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术后镇痛中氟比洛芬酯对吗啡用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后镇痛:A组,吗啡40 mg+阿扎司琼10 mg+生理盐水100 ml;B组用氟比洛芬酯50 mg超前镇痛,术后吗啡40 mg+阿扎司琼10 mg+生理盐水100 ml;C组氟比洛芬酯100 mg+阿扎司琼10 mg+吗啡40 mg+生理盐水100 ml。观察术后吗啡的用量,患者自控镇痛(PCA)总次数,术后4、8、12、24 h的VAS疼痛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C组术后122、4 h吗啡用量减少,PCA总次数减少,VAS评分降低(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50 mg超前镇痛或镇痛泵中氟比洛芬酯100 mg与吗啡配伍,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吗啡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