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先天性无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为一种少见病,新生儿期作出诊断国内报道很少,生后三天内出现症状罕见。我们收治一例生后28小时发病的新生儿,入院三天后作出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儿,男,生后7天,因发热6天以“新生儿肺炎”收入院。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宫内及产时、产后情况均正常,生后28小时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波动于38.0~39.6℃之间,伴哭闹、烦躁,精神反应好,吃奶好,大小便正常。患儿兄于1996年6月出生,生后第8天无诱因高热死亡。母孕期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其余家族成员无同类病患者。查体:T38.5℃,R35次/分,精神反应好…  相似文献   

2.
许多人认为新生儿黄垣出现时间越早与新生儿溶血症、先天性感染(TORCH综合征)的关系越密切,而忽略了其他原因,为探讨新生儿黄桓的原因,我们对高胆及生后36小时内出现黄泣的病儿进行全面检查,结果发现引起黄垣县多的主要原因不是新生儿溶血症与巨细胞病毒感染,而是窒息、肺炎等原因,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股资料:1993年9月~1994年1月生后36小时内出现黄鱼者50例,男38、女12。入院<1天与>l天入院者各占一半。足月儿36例,早产儿14例。出生体重~15009、~20009、~25009、~300Og、~35009分别为2、8、4、16、20例。治疗…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足底长测量是近几年新增加的项目,通过足底长测量可以了解新生儿的发育状况,掌握新生儿确切身长、体重以指导临床用药和护理。国外(1,2)已有对不同胎龄新生儿足长均值测量的报道。国内尚无报道。我们于1984年6月~12月对出生24小时内不同胎龄的活产新生儿进行了身长、体重、双足底长的测量,并根据其足底长作推算身长、体重及胎龄的回归方程式。分析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青霉素过敏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1,男婴,生后3小时,以新生儿窒息收入院。入院后即在左前臂做青雷素皮试约10分钟后,皮试局部及整个前臂红肿,左手指为黄色透明水疱。开始只限于掌侧,以后水疱变大,波及中指、无名指、整个手指。无其它症状。家族中无任何药物过敏史。母亲近期无用药史。四十小时后水癌张力变大,边缘紫黑色。用无菌注射器针头,穿刺放液,抽出浅黄色透明液体约10毫升,送检,结果为白细胞及脓细胞少许。五天后水疱部位脱皮,红肿消失,无溃疡及渗出。例2,患儿生后三天。因脐炎,给予青霉素80万单位肌注,药液注入约20万单位时,患儿面色苍白,呼吸…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来自母体的细菌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子宫内经胎盘或羊水的感染,或分娩时经产道受到的感染,不包括生后自母体的感染。子宫内感染的症状一般最迟于出生后72小时内出现,但亦有症状可延迟出现者。作者曾见一双胎,其一于娩出后,第3天死于B组链球菌败血症,而另一例于生后第8天始患B组链球菌脑膜炎。本文仅探讨新生儿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等,不包括轻的局部感染,如脐炎、结膜炎,后者虽属常见,但很难评定培养所得细菌的致病意义。  相似文献   

6.
男婴,足月分娩于本院妇产科。出生时重度窒息,其后出现易激惹、抽搐,以新生儿颅内出血收入本科。其母孕期健康。生后1小时查血型为B型(标准血清试管法),出生18小时输B型库血30ml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人工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17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995年12月至199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出血患儿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生后1小时至3天;早产儿11例,足月儿6例;体重1000~1500g6例,~2500g6例,>2500g5例;新生儿窒息8例(含颅内出血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硬肿症1例,胎粪吸入2例。17例新生儿生后均出现肺出血的症状和体征,肺出血诊断符合文献报道[中华儿科杂志,1996:34(1):63]。  方法:经诊断肺出血后,将新…  相似文献   

8.
健康新生儿出生早期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健康新生儿出生早期血清CRP动态变化及其意义,用激光散射分光浊度法测定了100例健康新生儿,首次检测始于生后3-6小时,随后每天至少二次,至生后7天。结果表明健康新生儿在生后36小时,CRP出现降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其水平与分娩过程应激反应和胎盘运转等因素有关,足月新生儿CRP水平高地早产儿,不同性别和出生体重之间CRP水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首次报道双侧叶内型肺隔离症(ILS)和叶外型肺隔离症(ELS)的新生儿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例足月顺产男婴,生于檀香山某医院,生后4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和心动过速,生后48小时症状无明显改善,第8天又出现肝肿大,以可疑CHF住院。入院时呼吸浅促...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丙型肝炎非母婴垂直感染者少见报道,现将本院经治3例报道如下。 例1男,第1胎第1产,双胎之弟,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2.5kg,无窒息,生后次日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无输血史,混合喂养。生后40天就诊,主诉:皮肤巩膜发黄25天,吃奶少,大便不消化,消瘦。当时查体:消瘦,  相似文献   

11.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在母婴同室的一次暴发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产科1997年11月10日~1997年11月26日发生一次新生儿轮状病毒医院感染流行,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流行期间产科共有新生儿43人,发生腹泻患儿17例,发生率为39.5%。男8例,女9例,出生体重最小2500g,最大4450g。发病于生后24小时~生后6天不等。临床表现:17例患儿均为水样便,味酸臭,无脓血,每日大便最少4次,最多14次,平均为8.75次。腹泻持续时间最短1天,最长7天,平均为3.44天。仅有3例病初发生呕吐,17例均合并脱水,其中4例为中度脱水,余为轻度脱水。…  相似文献   

12.
自1897年Tylor 第一次报告1例2天新生儿的睾丸扭转以来,将近100年的历史中,见之于文献报道的新生儿睾丸扭转也仅只100多例,可见新生儿睾丸扭转是比较罕见的。截至1988年5月底,本院33例经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中,3例为新生儿。兹予报道。病例简介例1,入院时6个月。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生后即见阴囊右侧红肿,未作任何处理。50天时第一次来院就诊,当时发现右侧阴囊内有一硬块,拟诊为睾丸扭转梗死机化。家属不愿接受手术而出院。3个月后,该肿块逐渐缩小变硬,于6个月时再次入院,右侧睾丸为1×0.6×0.6cm  相似文献   

13.
0235新生儿败血症79例临床分析罗玉桃广东医学2(9):11,1981作者报道本院于1976~1979年6月共收治79例新生儿败血症。以葡萄球菌败血症为多共49例,占血培养阳性病侧的89%。其中以白色葡萄球菌居多,固紫阴性杆菌较少,仅7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期患阑尾炎较少见,北京、上海各报道一例,日龄分别为10及17天。我院自1953~1984年共收治小儿阑尾炎4017例,其中新生儿3例。例1 男,15天,因生后哭声低4小时,于1984年7月25日入院。患儿系29周早产。体检:体重2250g,呼吸52次,神志清,哭声低,口周微绀,两肺未闻及罗音。心率120  相似文献   

15.
出生24小时内的新生儿皮下坏疽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24小时内的新生儿皮下坏疽7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广州,510080)周李刘唐彬李桂生谢家伦新生儿皮下坏疽是新生儿特有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综合国内文献报道,其好发年龄为10天至3个月,最小年龄为2~7天[1,2]。但本院小儿外科在...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3年—1990年共收治新生儿肠原性紫绀5例。临床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最小11天,最大28天。均以紫绀为首发症状。其中重度紫绀2例,神萎3例,烦操2例,嗜睡1例,恶心欲吐1例,体温<358℃2例,脉搏>160次/分2例。5例呼吸均在42-48次/分,无呼吸困难征。4例发病前4-6小时曾喂隔液蔬菜水,紫组多发生在进食2-3小时。例因不明原因反复紫组人院。经反复询问乳母近期均食用菠菜。本文5例患儿入院后通过使用特殊解毒剂一美兰、大剂量维生素C后紫组分别于2-5小时消失,痊愈出院。讨论新生儿肠原性紫组系指由于食入过量含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17.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性,凝固性,粘滞性和变形的科学。在新生儿早期不同日龄血液流变的正常状态,以及在低温、硬肿、酸中毒的异常状态,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1983年12月~1984年8月12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7小时~6天的血液流变值,以及17例低温硬肿患儿,20例缺氧酸中毒新生儿的血液流变的异常情况,并讨论了血液流变学在新生儿早期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报道沙门氏菌感染日益增多,几乎遍及全国,尤其是新主儿,因免疫功能低下、威胁更大。我院于1989年10月发生一次由该菌引起的腹泻流行,经血清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一、流行情况1989年10月17日我院婴儿室突然发现腹泻患儿8例,18日增至22例,形成流行趋势。当时婴儿室新生儿共计58人,22例患儿大便培养均阳性。一例患儿生后31小时即见脓血便、培养阴性。根据首都儿研所报道潜伏期为8~48小时,与本院情况符合。二、临床表现均以腹泻起病,大便性状多变、开始为  相似文献   

19.
作者测定分析了新生儿出生时和生后5天尿钙与血钙及甲状旁腺功能的相关关系。材料与方法:采集28名足月正常分娩出生新生儿脐血,用集尿袋收集生后6小时内尿液,此期间喂5%糖水,以避免因喂奶引起一过性钙、磷负荷增加,生后5天再取血,同时在喂奶3小时后留3小时尿液,所有标本贮存于-20℃母婴均不供应维生素D,母亲除外妊娠合并症。血标本测定血钙(SCa)、血磷(SP)、血浆总蛋白(TP),  相似文献   

20.
窒息新生儿血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清D -二聚体 (D -D)水平 ,旨在探讨窒息缺氧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 ,且为临床早期应用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正常对照组我院产科生后 2 4小时内健康足月新生儿 2 0例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平均日龄 10 4小时 ,出生体重 25 0 0~ 40 35g ,生后 1分钟和 5分钟Apgar评分为 9~ 10分。窒息组 :本院新生儿科 1997年 6月~ 1999年 9月收治窒息足月新生儿 38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家族性出凝血疾病史。新生儿生后及母亲产前、产后均未使用对凝血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其中轻度窒息组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