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李飞  刘晓妍  陈红君  余自成 《中草药》2018,49(24):5803-5811
目的为解决白藜芦醇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研制白藜芦醇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脂质粉雾剂。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藜芦醇DPPC脂质体,冷冻干燥得粉雾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并对其粒径、包封率、电位、体外释放及肺部沉积进行研究。采用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活性评价并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DPPC与胆固醇的质量比3∶1、药物与DPPC的物质的量比1∶3、水化时间15min、甘露醇与DPPC质量比2∶1制备得到白藜芦醇DPPC脂质粉雾剂,其包封率为(69.8±1.6)%,载药量为(2.4±0.9)%,粒径为(191.5±4.5)nm,Zeta电位为(12.4±1.5)m V。粉雾剂的空气动力学粒径为(3.2±0.2)μm,体外肺部沉积率为28.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抗菌活性评价,测得白藜芦醇原料药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链球菌均无抗菌活性,而白藜芦醇DPPC脂质粉雾剂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有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4.0、2.0mg/mL。结论制备的白藜芦醇DPPC脂质粉雾剂粒径小、分布均匀、稳定性良好,肺部沉积率高,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有抗菌活性,有望成为替代传统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肺炎合剂与西药联合治疗肺部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疗效及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将80例肺部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手段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肺炎合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的第3日、第5日、第7日后,血清WBC和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情况优于对照组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中药肺炎合剂与西药联合治疗肺部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千金苇茎汤加味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7例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9例予千金苇茎汤加味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动脉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IL-6、TNF-α及CRP水平变化情况,并观察比较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88%,不良反应发生率9.64%,对照组治愈率85.42%,不良反应发生率29.17%,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CPIS评分及p(CO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O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PIS评分及p(O2)、p(CO2)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IL-6、TNF-α及CRP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千金苇茎汤加味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疗效确切,可更好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同时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8种中药材(五倍子、黄连、五味子、金银花、山茱萸、柴胡、白头翁、杜仲)及其免煎颗粒对2种眼表菌的抑菌效果的研究。方法根据中药抗菌药的相关研究,选取了8种中药水煎剂和其相应的免煎颗粒,取从患者眼表分离出的两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置于血平板中,采用常规的中药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测量抑菌圈长度,比较各组的抑菌结果。结果黄连、五倍子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明显好于五味子、金银花、山茱萸、柴胡、白头翁、杜仲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P0.05);仅五倍子对铜绿假单胞菌为中介作用;五味子、山茱萸,柴胡、杜仲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明显抑菌作用。对于相同药物的水煎剂组和中药免煎颗粒组,各个药物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较,每一组间,对于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明显好于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P0.05)。结论 (1)黄连、五味子抗菌效果最好;(2)中药煎出液和中药免煎颗粒的抗菌效果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泻肺通腑方药在治疗ICU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肺炎患者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泻肺通腑方药。比较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细菌学疗效、相关评分及指标。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74.19%(P 0.05)。两组在MDR-PA清除率上差别不大(P 0.05)。两组治疗前临床肺部感染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感染相关指标均差别不大(均P 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及感染指标均较治疗前均改善(均P 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组患者在抗菌药物暴露、ICU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泻肺通腑方药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对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伴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伴感染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细胞清除率及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及原菌转阴时间低于对照组,病感染控制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82.93(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17.10%(P0.05)。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比头孢曲松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伴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清除细菌、控制感染,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院近3年来多重耐药菌筛查结果及耐药性,为我院临床感染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8年10月临床送检8 892份不同标本中病原菌检测结果及其耐药性。结果:8 892份不同标本中共监测出病原菌2 332例,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679株(72.00%),革兰氏阳性菌553株(23.71%),真菌100株(4.29%);以大肠埃希菌326株(13.98%),铜绿假单胞菌279(11.96%),肺炎克雷伯菌256株(10.98%)、鲍曼不动杆菌245(10.51%)检出较高;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309株(13.25%),包括,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2株(0.43%),铜绿假单胞菌73株(23.62%),鲍曼不动杆菌239株(75.7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50株(16.18%)。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株(0.32%)。1679株(72.00%)革兰氏阴性菌中,主要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326株(13.98%),铜绿假单胞菌279(11.96%),肺炎克雷伯菌256株(10.98%)、鲍曼不动杆菌245(10.51%)。533株革兰阳性菌,耐药菌株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52株(6.52%),表皮葡萄球菌83(3.56%),肠球菌18(0.34%),肺炎链球菌157(6.53%)。100株真菌中,耐药菌株主要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98株(4.2%),热带假丝酵母菌18株(0.77)。结论:医院感染病因多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多重耐药均感染率较高,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状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调查并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某中医院检出多重耐药菌住院患者的特点和耐药趋势。结果:共调查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719例次,检出耐药菌799株,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28.85%)、鲍曼不动杆菌(12.66%)、铜绿假单胞菌(8.62%)、金黄色葡萄球菌(7.70%)、肺炎克雷伯菌(7.44%)、表皮葡萄球菌(7.31%);MDRO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32.68%)、手术部位(24.20%)、泌尿系统(20.7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工作,临床医师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816例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对816例小儿下呼吸道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816例标本检出致病菌3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6株(71.5%),革兰阳性菌51株(14.8%),真菌47株(13.7%),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19株,大肠埃希菌5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44株,鲍曼不动杆菌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7株,铜绿假单胞菌16株。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为氨苄西林(97.5%),大肠埃希菌为氨苄西林(80.8%),鲍曼不动杆菌为呋喃妥因(97.4%),铜绿假单胞菌为头孢唑啉(100%),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青霉素G(94.6)、氨苄西林(94.6%)。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的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临床上应及时检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早期判断重症肺炎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肺炎患者78例为肺炎组,另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选择同期住院具有呼吸道症状的非肺炎患者78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肺炎组和对照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肺感染评分、痰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肺炎组和对照组WBC、CRP、肺感染评分以及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症组肺炎患者感染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重症组患者细菌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组PCT阳性69例(88%),对照组3例(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组CRP阳性70例(90%),对照组15例(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组WBC计数阳性67例(86%),对照组14例(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CT、CRP、WBC对肺炎患者诊断灵敏性分别为88.5%,89.7%以及85.9%,CRP灵敏性稍高,但是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特异性为94.9%,CRP为80.8%,WBC为82.1%,PCT特异性与其他2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好转组治疗1 d后血清PCT降至1.63μg/L,治疗5 d后为0.57μg/L,治疗7 d后为0.29μg/L,未愈组治疗1 d后血清PCT升至3.15μg/L,治疗5 d后为5.01μg/L,治疗7 d后为6.37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态检测血清PCT的水平可以辅助诊断肺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1692株革兰阴性杆菌。结果:169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占比率最高,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病原微生物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率为31.03%,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率为38.89%,大肠埃希菌所占比率为18.03%,以第二种所占比率最高,即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所占比率12.05%;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最高药物为复方新诺明,鲍曼不动杆菌的的耐药率最高药物为头孢噻肟,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最高药物为头孢噻肟,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最高药物为复方新诺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最高药物为头孢噻肟,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最高药物为复方新诺明。结论: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且耐药率呈日益上升趋势,因此实施药物治疗前需通过细菌耐药性监测,以便于选择合理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ICU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认识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ICU患者中分离到的1 236株病原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结果1 236株病原菌中G-菌877株占70.95%,G+菌347株占28.07%,真菌12株占0.97%。G-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多数细菌呈多重耐药。在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差。结论应该重视ICU病房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率的定期监测,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一步控制感染并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浸膏粉剂体外抗菌及局部抗感染的作用。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痔瘘熏洗浸膏粉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8种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局部感染实验将24只新西兰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玄痔科熏洗散组和痔瘘熏洗浸膏组,每组各6只。以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家兔损伤皮区的急性感染模型,感染48 h后,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外涂感染区域,每只3 mL,金玄痔科熏洗散组给予质量浓度为49.5%的金玄痔科熏洗散外涂感染区域,每只3 mL,痔瘘熏洗浸膏组给予质量浓度为43.2%痔瘘熏洗干浸膏外涂感染区域,每只3 mL,连续给药5 d。光镜下观察各组家兔感染区的病理组织变化,记录各组家兔感染区炎性相关评分及瘢痕组织评分。结果:痔瘘熏洗浸膏粉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8种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及杀菌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炎性相关评分及瘢痕组织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痔瘘熏洗浸膏组及金玄痔科熏洗散组炎性相关评分降低,瘢痕组织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瘘熏洗浸膏粉剂对8种病原菌有一定的敏感性,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有缓解过多表皮增生、减轻炎细胞浸润、促进幼稚的肉芽组织向成熟瘢痕组织转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不同类型的肺炎细菌性病原(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8年5月16日至2019年5月16日期间收治的96例疑似肺炎细菌性病原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多重PCR技术诊断。结果:从病种类型角度分析,多重PCR技术诊断对肺炎链球菌感染诊断正确率为96.30%,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断正确率为90.00%,对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诊断正确率为96.7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诊断正确率为87.50%,对铜绿假单胞菌诊断正确率为83.33%。同时对肺炎细菌性病原感染灵敏度为93.83%,特异度为93.33%,漏诊率为6.17%,误诊率为6.67%。结论:在诊断肺炎细菌性病原感染时,运用多重PCR技术,可及时确定机体当前菌群感染,为拟定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就中草药及其单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常见泛耐药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进行综素。认为生物被膜是泛耐药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之一,寻找能够有效控制、减少及治疗泛耐药菌生物被膜的化学合成药难度加大,而在天然产物中寻找具有抗生物被膜活性成分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病治肠"理论在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诊治的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白虎承气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探讨对患者炎证反应及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肺部感染评分、WBC、PCT、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原菌的清除率77.08%显著高于对照组52.08%(P0.05)。结论 "肺病治肠"理论在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诊治中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提高病原菌清除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瘟解毒汤对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清瘟解毒汤口服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临床肺炎评分(CPIS)及血清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PACHEⅡ、CPIS评分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且治疗组有效率、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结论清瘟解毒汤能够通过降低炎症水平,改善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增加耐药菌株的清除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诱导痰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紫止咳膏+喘可治穴位注射+针刺”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及诱导痰微生态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老年AECOPD肺功能,可能与其诱导痰微生态环境,降低病原菌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鹰潭市辖区内医疗机构上报的70例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检查资料,分析其痰培养分离鉴定结果以及分离出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70例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经痰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共106株,革兰阴性菌占比最多(44.43%),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4.91%)和真菌(20.75%)。革兰阴性菌中占比最多的几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7.92%)、鲍曼不动杆菌(15.09%)、肺炎克雷伯菌(3.77%);革兰阳性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4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49%);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9.43%)和光滑假丝酵母菌(2.83%);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都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存在耐药性,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无耐药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菌对部分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无耐药性;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常见抗菌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健脾清热化痰法对脑梗死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愈显率为92. 5%,对照组患者临床愈显率为60. 0%,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8. 265,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评分、血清降钙素原与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但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均0. 05)。结论采用中医益气健脾清热化痰法治疗脑梗死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疗效理想,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