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吴门芪藤汤对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的大鼠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活化的影响,探讨吴门芪藤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抗炎和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过度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FA诱导的KOA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各给药组分别用SP600125(JNK抑制剂)和吴门芪藤汤灌胃干预后,观察原代培养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差异以及细胞凋亡和JNK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吴门芪藤汤组明显降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原代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及MMP-3含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过度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著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JNK通路蛋白的磷酸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吴门芪藤汤通过降低CFA诱导的KO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弱JNK通路活化,进而抑制滑膜组织过度凋亡,这可能是其治疗膝骨关节炎潜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的疗效并探究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常组、模型组、电疗组和治疗组4组各8例。经过3周治疗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滑膜液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分泌水平,RT-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软骨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Associated X(Bax)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TUNE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膝骨关节中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内热针能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下调滑膜液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17的表达水平(P<0.01);上调软骨组织中Bcl-2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下调Bax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且能显著抑制膝骨关节中软骨细胞的凋亡。结论:内热针能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大鼠的病理学变化,缓解炎症反应,抑制膝骨关节中软骨细胞的凋亡,这可能与其对Bcl-2/Bax平衡的调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鼠尾草酸对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按照体质量区组化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鼠尾草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鼠尾草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于造模成功第2天起每日清晨灌胃10 mg/kg、5 mg/kg、2 mg/kg鼠尾草酸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同法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组每5 d灌胃1 mg/kg甲氨蝶呤1次,均连续30 d。各组均自灌胃之日起每3 d进行1次关节炎指数(AI)评分,灌胃结束后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踝关节滑膜组织中NF-κB p65、IκB-α、IKK-α、TLR4、MyD8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阳性药组和鼠尾草酸各剂量组大鼠AI评分均于第6天达到峰值,第6天后各组AI评分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阳性药组和鼠尾草酸各剂量组大鼠每个时间点的AI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鼠尾草酸各剂量组AI评分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模型组、阳性药组和鼠尾草酸各剂量组大鼠的血清IL-1β、IL-6、IL-8、TNF-α水平和踝关节滑膜组织中NF-κB p65、IκB-α、IKK-α、TLR4、MyD88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均0.05),阳性药组和鼠尾草酸各剂量组大鼠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鼠尾草酸各剂量组上述指标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鼠尾草酸能够明显改善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合剂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炎症因子及TLR4/NF-κB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关节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兔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阳性药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的Hulth造模法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成模后中药组给予活血化瘀合剂(2.6g/kg)灌胃,阳性药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溶液(15 mg/kg)灌胃,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日2次,连续28d。末次给药后,切除兔右后膝关节软骨用于组织病理分析,分离血清及关节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Westernblot检测关节软骨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兔关节软骨存在浅表层纤维化,软骨细胞成簇、肥大、排列紊乱、部分坏死,滑膜增厚,基质染色丢失等病理现象,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IL-1β、IL-6含量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1),软骨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兔关节软骨病理损伤得以缓解,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活血化瘀合剂能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的损伤,其机制与抑制TLR4/NF-κB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肾益肺消癥方干预肺纤维化大鼠内质网应激和JNK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中药防治组,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以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药预防组及中药防治组造模1 d后开始给予补肾益肺消癥方12.68 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28 d后确定造模是否成功,并处死中药预防组大鼠,观察预防性给药对IPF的影响;造模成功后,阳性药物组给予吡非尼酮53.57 mg/(kg·d)灌胃,中药治疗组及中药防治组给予补肾益肺消癥方12.68 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仍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28 d。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JN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GRP78、IRE1α、p-JNK、TRAF2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肺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阳性药物组、中药预防组及中药治疗组肺泡轻度破坏,成纤维细胞有一定程度增生;中药防治组肺泡结构完整,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模型组肺组织中GRP78、IRE1α、p-JNK、TRAF2基因表达拷贝数比值及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中药治疗组和中药防治组GRP78基因表达拷贝数比值及蛋白含量和TRAF2基因表达拷贝数比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阳性药物组和中药防治组IRE1α基因表达拷贝数比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阳性药物组、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和中药防治组IRE1α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中药防治组p-JNK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通过下调GRP78、IRE1α、p-JNK、TRAF2的水平,调控JNK信号通路,减轻内质网应激,减少细胞凋亡是补肾益肺消癥方延缓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化痰法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清及卵巢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3周龄雌性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阳性组(二甲双胍0.043 g/kg)、高剂量组[补肾活血生药3.0 g/(kg·d)灌胃]、中剂量组[补肾活血生药2.0 g/(kg·d)灌胃]和低剂量组[补肾活血生药1.0 g/(kg·d)灌胃]各10只大鼠,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肥胖型PCOS模型大鼠,对比各组大鼠连续干预14d后的血清及卵巢组织中IL-1β、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的血清IL-1β、VEGF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空白组和阳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的IL-1β、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匀浆液中VEGF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大鼠子宫匀浆液中VEGF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剂量组大鼠子宫匀浆液中VEGF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大鼠子宫匀浆液中VEGF浓度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卵巢匀浆液中IL-1β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大鼠卵巢匀浆液中IL-1β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剂量组大鼠卵巢匀浆液中IL-1β浓度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大鼠卵巢匀浆液中IL-1β浓度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肾化痰法可显著降低肥胖型PCOS模型大鼠血清、子宫及卵巢组织中的IL-1β、VEGF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独活寄生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CI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正常对照组,采用牛Ⅱ型胶原乳剂于大鼠尾根部及颈背部多点注射建立CIA模型。造模成功后,选取2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独活寄生汤组(简称中药组,10只)。中药组大鼠按22.9 g/kg剂量灌胃中药独活寄生汤,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给药30天后,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滑膜IL-1β、IL–8表达,并于给药前后进行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治疗后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中药组大鼠A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IL-1β、IL–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滑膜IL-1β、IL–8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降低CIA大鼠滑膜IL-1β、IL–8表达可能是独活寄生汤治疗CI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2(TLR2)基因表达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4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合方法制作脾肾阳虚型UC大鼠模型。实验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四神丸组,阳性药组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水溶液0.5 g/kg灌胃,四神丸组予四神丸26 g/kg灌胃,每日1次,共21 d。肉眼观察结肠组织损伤情况,并检测大鼠结肠组织TLR2基因表达及血清IL-1β、IL-4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肉眼观察有显著炎症、充血、溃疡形成(P0.01),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LR2基因表达与血清IL-1β含量升高(P0.05),IL-4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组大鼠结肠组织TLR2基因表达和血清IL-1β含量均降低(P0.05,P0.01),IL-4含量升高(P0.05)。结论四神丸治疗UC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免疫细胞因子、抑制TLR2信号避免其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风湿Ⅱ号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4、IL-10 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除空白组外,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于大鼠右后足跖皮内制作AA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雷公藤多甙片)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风湿Ⅱ号胶囊药液0.648、0.324、0.162 g/kg 灌胃,阳性药组用雷公藤多甙片6.0 mg/kg 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每日1 次.用药28 d 后,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关节炎指数,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4、IL-10 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血清中TNF-α显著升高,而IL-4 及IL-10 则明显下降(P <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组及阳性药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快,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且均可降低TNF-α含量,升高IL-4、IL-10 水平(P <0.05 或P <0.01);与阳性药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加AA 大鼠的体质量(P <0.05),降低关节炎指数(P <0.01),降低血清中TNF-α水平(P <0.01),中药高、中剂量组则能显著升高IL-4、IL-10 水平(P <0.01).结论 风湿Ⅱ号胶囊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升高IL-4、IL-10 水平,恢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细胞因子间的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血清TNF-α、IL-1β、VEGF水平以及滑膜组织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RA软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足跖底部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复制RA模型。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分别以伤湿止痛膏和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外敷,模型组以同样方式予以空白凝胶膏剂外敷,正常组不干预;各组均连续干预21 d(3个疗程),观察大鼠AI指数评分、足爪容积和热痛阈,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VEGF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大鼠均出现炎症表现和热痛阈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MMP-9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的关节炎症和热痛阈敏感均明显改善,且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的消肿作用起效更快(7 d),并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VEGF水平和滑膜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P0.05),而阳性药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消炎止痛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1β、VEGF水平,抑制滑膜组织MMP-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风湿痹痛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及滑膜组织Fas/Fas L 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足部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化剂方法建立CIA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和风湿痹痛方低、中、高各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和关节炎评分;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5、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RT-PCR检测滑膜组织Fas、Fas L的m 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风湿痹痛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足部关节炎评分和血清IL-15含量显著降低,TGF-β1含量显著升高(P0.01),风湿痹痛方高剂量组Fas m RNA表达显著降低,Fas L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风湿痹痛方对CIA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Fas/Fas L凋亡系统,诱导滑膜组织细胞凋亡,抑制滑膜增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威骨痹片对骨关节炎模型兔膝关节液内白细胞介素1β(l 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阳性药物组。用Hulth方法复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4周,阳性药物组用双醋瑞因(5.45 mg/kg)灌胃、中药组用参威骨痹片(10.464 g/kg)灌胃,给药4周。正常饲养1周后,ELISA测定各组兔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和参威骨痹片组兔关节液TNF-α含量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阳性药物组IL-1β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参威骨痹片组IL-1β含量有所降低,但数据处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威骨痹片能够降低膝骨关节炎兔关节液TNF-α含量,抑制炎症反应,是其治疗KO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乌梅透骨汤对大鼠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浓度以及关节软骨含水率的影响作用,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0例Wistar大鼠(雌雄数量相同),建立大鼠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以随机试验原则分为六组: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乌梅透骨汤高剂量组、乌梅透骨汤中剂量组、乌梅透骨汤低剂量组,每组均20例,雌雄数量相同。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膝骨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生理盐水溶液(木瓜蛋白酶4%),在此基础上西药组注射美洛昔康混悬液,剩余各组注射不同剂量的乌梅透骨汤,模型组每日蒸馏水3ml灌胃,取样测量各组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浓度及关节软骨含水率。结果:经对各组IL-1β、IL-6及TNF-α浓度检测,正常组各项指标浓度均小于其他组,乌梅透骨汤高剂量组浓度较模型组、西药组、乌梅透骨汤中剂量组、乌梅透骨汤低剂量组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各项指标浓度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IL-6浓度低于乌梅透骨汤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梅透骨汤低剂量组IL-1β、TNF-α浓度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软骨含水率结果显示,乌梅透骨汤高剂量组、乌梅透骨汤中剂量组含水率低于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乌梅透骨汤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梅透骨汤高剂量组、乌梅透骨汤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透骨汤具有降低大鼠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浓度的功效,对关节软骨含水率也能起到降低作用,且效果优于西药治疗,可以作为临床鼠膝骨关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痛经安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该病寻求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痛经安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皮下注射己烯雌酚,连续10天,第10天根据分组每天灌胃相应药物45 min,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0 m L/kg,阳性药组灌胃田七痛经胶囊混悬液1.6 g/(kg·d),痛经安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7.2 g/(kg·d),14.4 g/(kg·d),28.8 g/(kg·d)的痛经安汤水煎液。用缩宫素制备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观察各组大鼠30 min内的扭体反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Serum estradiol,E2)、孕酮(Serum progesterone,P)、血浆β-内啡肽(Plasmaβ-endorphin,β-EP)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平均扭体次数、E2、P、β-EP水平均偏高(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痛经安汤各剂量组平均扭体次数、E2水平均偏低(P 0.05,P 0.01),阳性药组、痛经安汤各剂量组血清P水平均升高(P 0.05,P 0.01),其中中剂量组血清P水平最高;阳性药组β-EP降低(P 0.05),痛经安汤各剂量组β-EP均升高(P 0.01)。结论:痛经安汤能调节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性激素(E2、P)水平并提高血浆中β-EP水平,提示痛经安汤可通过调节机体内分泌、改善机体内环境,发挥缓解痛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痹颗粒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Wnt信号通路Dickkopf1(DKK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通痹颗粒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用牛Ⅱ型胶原诱导CI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通痹颗粒组每日予通痹颗粒20g/kg灌胃,阳性药物组每日予雷公藤多苷片2.4mg/kg灌胃,其余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用药14d。比较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关节炎指数、关节肿胀度变化,治疗后滑膜病理学改变和血清DKK1、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和治疗第7、14天,与空白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和关节肿胀度均显著增加(P0.01,P0.05)。治疗第7、14天,各治疗组关节炎指数和关节肿胀度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和模型组治疗同时期(P0.05),且治疗第14天时数值低于第7天(P0.05,P0.05)。空白组滑膜组织未增厚,滑膜细胞整齐排列,未观察到血管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滑膜组织明显增厚,细胞排列紊乱,血管明显增生,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各治疗组滑膜组织略微增厚,细胞排列较整齐,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其中阳性药物组观察到血管轻度增生。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DKK1和β-catenin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DKK1和β-catenin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痹颗粒可以显著改善CIA大鼠关节滑膜的炎症反应,提示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DKK1和β-catenin表达,从而防止异常血管增生及滑膜的炎症细胞浸润,可能是通痹颗粒治疗CI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2019,(8)
目的:研究痛经安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该病寻求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痛经安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天皮下注射己烯雌酚,连续10天,第10天根据分组每天灌胃相应药物45 min,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0 m L/kg,阳性药组灌胃田七痛经胶囊混悬液1.6 g/(kg·d),痛经安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7.2 g/(kg·d),14.4 g/(kg·d),28.8 g/(kg·d)的痛经安汤水煎液。用缩宫素制备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观察各组大鼠30 min内的扭体反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Serum estradiol,E2)、孕酮(Serum progesterone,P)、血浆β-内啡肽(Plasmaβ-endorphin,β-EP)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平均扭体次数、E2、P、β-EP水平均偏高(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痛经安汤各剂量组平均扭体次数、E2水平均偏低(P 0.05,P 0.01),阳性药组、痛经安汤各剂量组血清P水平均升高(P 0.05,P 0.01),其中中剂量组血清P水平最高;阳性药组β-EP降低(P 0.05),痛经安汤各剂量组β-EP均升高(P 0.01)。结论:痛经安汤能调节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性激素(E2、P)水平并提高血浆中β-EP水平,提示痛经安汤可通过调节机体内分泌、改善机体内环境,发挥缓解痛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通络止痛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中P物质(SP)的干预作用。方法:以AA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白介素(IL-1β)作为炎症活动的指标,以雷公藤多甙片为阳性对照药物,造模成功后,给予不同剂量的中药液、雷公藤多甙片混悬液灌胃治疗30d,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液、滑膜中的TNF-a、IL-1β、SP以及脊髓后角中的SP水平,以观察中药治疗后各组织中SP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和滑膜中的SP、TNF-a、IL-1β和脊髓后角中的SP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30d后,各给药组大鼠血液、滑膜中TNF-a、SP及滑膜中IL-1β水平都显著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脊髓后角的SP水平(P<0.05)。结论:该中药方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除了降低血清和滑膜中的TNF-a、IL-1β水平外,还可能与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和中枢的S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膝痛方对骨关节炎急发期动物模型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调控作用。方法 2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扶他林组、膝痛方组,各7只,于第1、4、7日向右膝关节内注射2%的木瓜蛋白酶和0.03 mol/L L-半胱氨酸混合液0.5 m L(空白组除外)。末次注射7 d后开始治疗。治疗14 d后,测右膝局部皮温,取右膝关节髌下脂肪垫组织处滑膜组织0.3 g,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ELISA测定滑膜匀浆IL-1β、TNF-α、MMP-3浓度。结果模型组右膝局部皮温略高于其他各组,但各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滑膜增生明显,炎性细胞大量浸润,IL-1β、TNF-α、MMP-3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膝痛方组及扶他林组滑膜增生较少,少量炎性细胞浸润,IL-1β、TNF-α、MMP-3降低(P0.05);与扶他林组比较,膝痛方组IL-1β、TNF-α水平与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3则低于扶他林组(P0.05)。结论膝痛方及扶他林均具有抑制膝骨关节炎急性期滑膜炎症反应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IL-1β、TNF-α、MMP-3而实现的。此外,膝痛方抑制MMP-3的作用优于扶他林,提示膝痛方可能在远期抑制软骨退变,延缓膝骨关节炎病理进程方面具有潜在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骨伸筋汤对大鼠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关节液IL-1β及NO含量的影响。方法 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通过改良的Hulth法制成肾虚型大鼠的膝骨性关节炎模型,2周后,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分低、高浓度进行中药灌胃,于灌胃后第7周、13周各组随机挑选一半观察大鼠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关节液IL-1β及NO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后大鼠膝关节软骨评分远高于空白对照组,软骨破坏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评分均有所降低,IL-1β和N O含量有所改善,说明治疗对膝关节软骨有修复作用,健骨伸筋汤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壮骨关节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骨伸筋汤可降低IL-1β和NO含量,有一定的关节软骨保护作用,可一定程度地延缓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抵当芪桂汤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设为空白组,其余70只大鼠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造模,选取成模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常量组、西药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常量+格列齐特组(中西药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后,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2的含量,并观察胰岛β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1β、IL-2含量均降低,其中以中药常量组、中西药组较为明显(P0.05);中药常量组、中西药组胰岛β细胞凋亡程度较轻(P0.05)。结论抵当芪桂汤通过抑制胰岛炎症反应,保护胰岛β细胞结构而达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