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肾消癥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异位囊肿直径3 cm的肾虚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于术前口服温肾消癥汤治疗3个月;选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患者(未经治疗)15例作为空白对照组;手术行子宫肌瘤剥除患者1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不同组腹腔液中TNF-α、TGF-β_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空白对照组中TNF-α、TGF-β_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白对照组Ⅲ期、Ⅳ期患者TNF-α、TGF-β_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温肾消癥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抑制腹腔免疫因子TNF-α和TGF-β_1的表达,阻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途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对患者β-HCG、CK、P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并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β-HCG、CK、P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包块大小、VEGF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完全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38% VS 41.67%,P0.05),而不通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5% VS 33.33%,P0.05);(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 VS 70.83%,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能明显降低患者β-HCG、CK、P水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肾消癥汤治疗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卵巢功能、痛经症状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144例寒凝血瘀型EMT患者分为西药组(n=72)和温肾消癥组(n=72),西药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温肾消癥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肾消癥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温肾消癥组改善效果较西药组更佳;温肾消癥组和西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9.19%(P0.05);温肾消癥组排卵情况改善效果显著优于治疗前和西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l25)、糖类抗原199(CAl99)、8异前列腺素F_(2α)(8-_(jSO)-PGF_(2α))、催产素(O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温肾消癥组下降幅度较西药组更强(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雌二醇(E_2)水平显著升高(P0.05),温肾消癥组改善幅度较西药组更显著(P0.05)。结论:温肾消癥汤联合西药治疗寒凝血瘀型EMT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卵巢功能,改善痛经等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腹腔镜手术之后联合使用GnRH-α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复诊痛经、复发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妊娠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使用GnRH-α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能够有效改善血清相关激素水平,明显提高术后近远期临床疗效及预后,增强妊娠率,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助卵养巢方联合西药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经期紊乱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橼酸氯米芬胶囊联合助卵养巢方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月经紊乱改善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有升高趋势,但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促黄体激素(LH)、LH/FSH、睾酮(T)、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试验组患者月经正常率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助卵养巢方结合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降低患者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进而改善其卵巢储备功能,改善月经紊乱,提高妊娠率,值得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雪  王建芬  陈文俊 《新中医》2019,51(6):220-223
目的:观察补肾逐瘀方联合保留灌肠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力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治疗,观察组予补肾逐瘀方联合保留灌肠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血清癌抗原125 (CA125)水平和中医证候疗效,统计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的妊娠率和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FSH、E2、AM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FSH、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AM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FSH、E2水平低于对照组,AM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CA12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妊娠率为38.10%,显著高于对照组11.9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P 0.05)。结论:补肾逐瘀方联合保留灌肠可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后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A125水平,减少卵巢储备功能的损伤,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肾消癥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醋酸亮丙瑞林)治疗,研究组采用温肾消癥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FSH、LH、E2)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SH、LH、E2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消癥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性激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癥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疼痛(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均口服孕三烯酮胶囊,2.5 mg/次,2次/周,连续服用6个月。对照组口服散结镇痛胶囊,4粒/次,3次/d。观察组口服消癥饮,每日1剂。两组每月服药28 d,连续治疗6个月,经期不停药。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癌抗原125(CA125)和CA199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血清MMP-3,MMP-9,VEGF和TNF-α水平;进行治疗前后疼痛症状、体征评分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质量量表(EHP-5)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模拟(VAS)、痛经、盆腔痛、盆腔压痛、骶韧带触痛结节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A125和CA19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MP-3,MMP-9,VEGF,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EHP-5量表疼痛、情绪状态、控制感、性生活、不孕和治疗效果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癥饮能显著改善EMS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CA125,CA199,MMP-3,MMP-9,VEGF和TNF-α水平,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杜倩  王浜  吴晶晶 《陕西中医》2021,(4):430-433
目的:观察活血消癥方加减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及其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n=60)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将入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n=30)行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活血消癥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血清激素及炎性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包块、腹痛、阴道出血消失时间及血清β-HCG 恢复正常值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β-HCG、孕酮、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且经治疗,观察组CRP及IL-6水平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活血消癥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抑制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癥消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联用化癥消胚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血清β-h CG下降率)、不同时相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0.0%,且其血清HCG在治疗7、10和14 d时下降情况及不同时相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癥消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异位妊娠包块消失及血清β-h CG恢复正常,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终促进输卵管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联合助阳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孕三烯酮口服(于每个月经周期第2天开始用药,2.5 mg/次,2次/周),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隔药饼灸联合助阳消癥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主要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质量量表(EHP-5)评分及癌胚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199(CA19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经行腹痛、经血量少、经色黯紫、乳房胀痛及胸闷不舒积分,疼痛、情绪状态、社会支持、性生活及不孕评分,CA125、CA199、TNF-α、MMP-3、MMP-9及VEGF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联合助阳消癥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显著减轻相关症状体征,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机制可能与下调CA125、CA199、TNF-α、MMP-3、MMP-9及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祛瘀汤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防治糖尿病心肌病(DCM)患者心室重构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DC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以上常规基础治疗上给予替米沙坦片(8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固本祛瘀汤治疗,2组疗程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心脏超声学检查、心电学检查相关指标;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不同性别的心室重构的发生率。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液流变学、血清TGF-β、TNF-α、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LVEF、LVEDD、LVESD、LVMI、SDNN、SDANN、SDNN5、rMSSD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心室重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TGF-β、TNF-α、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固本祛瘀汤联合ARB类药物能够显著改善DCM患者心室重构和电重构,提高心肌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清TGF-β、TNF-α、VEGF水平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达菲林3.75 mg皮下注射,每28 d注射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疗法(包括汤药口服、艾灸、按摩),2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随访24个月,比较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生存质量、囊肿复发率、妊娠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和糖类抗原(CA125)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均0.05),但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4个月,治疗组宫内妊娠率、总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囊肿复发率,提高妊娠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方旭红 《新中医》2019,51(10):183-186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温肾活血汤。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性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80%,对照组68.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经行腹痛、头晕耳鸣、盆腔结节肿块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上述3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雌二醇(E_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上述3项性激素水平及2项炎症因子水平均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肾活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调节性激素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养宫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及对卵巢间质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就诊的140例肾虚血瘀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克罗米芬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养宫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期间排卵、妊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内皮抑素(E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卵巢间质血流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63/70),对照组为68.6%(48/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优势卵泡出现率、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LH、FSH、T、VEGF及E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PI和R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LH、FSH、T、VEGF及E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PI和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养宫汤治疗肾虚血瘀型PCOS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PCOS患者内分泌生殖激素水平和血清ES、VEGF水平,提高患者排卵率、妊娠率,改善卵巢间质血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位消汤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及对相关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服用达那唑胶囊,观察组服用异位消汤剂。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VEGF、Ang-1和Ang-2水平的变化,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痛经、性交痛、附件包块、附件增厚、盆腔结节症状消失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VEGF、Ang-1和Ang-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异位消汤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VEGF、Ang-1和Ang-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杨德鑫  税成愈  李艳 《陕西中医》2022,(10):1373-1375
目的:探讨活血袪瘀消癥方加减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及孕酮(P)的影响。方法:选择93例异位妊娠患者,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袪瘀消癥方加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β-HCG、E2、P、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优于对照组的78.2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HCG、E2、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包块消失时间、阴道停止流血时间、血清β-HCG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均P<0.01)。结论:活血袪瘀消癥方可提高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改善激素水平,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银解毒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VEGF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清银解毒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ASI评分、血清VEGF和TNF-α水平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ASI评分以及血清VEGF和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银解毒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显著,可改善PASI评分及血清VEGF和TNF-α水平,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70.21%)(P0.05);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啰音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啰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GF-β1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VC、FEV1和DLco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IL-6、TGF-β1和TNF-α水平,及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95-98
目的分析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子宫颈瘤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_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低切(LS)、全血黏度高切(HS)、血小板聚集率(ARBC)]、VEGF、COX-2、HIF-1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1、2、3个月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E_2、P、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PV、LS、HS、ARBC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COX-2及HI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桂枝茯苓丸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中,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性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可能与下调VEGF、COX-2、HIF-1α的表达有关,且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