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春花 《光明中医》2023,(21):4178-4181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扶正健脾汤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方法 将南阳市中医院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及扶正健脾汤,治疗4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穴位贴敷联合扶正健脾汤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能降低肿瘤标记物CEA、CA199,改善患者KPS评分,改善中医证候体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积分,提高胃镜及CT评价的有效率,降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扶正健脾汤可提高晚期胃癌有效率,降低晚期胃癌患者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脉饮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化疗方式,治疗组化疗后予生脉饮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血常规的分度、治疗前后行为状况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7.5%,对照组为55.0%,2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比较,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行为状况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饮联合穴位贴敷防治气阴两虚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食疗治疗脾肾两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脾肾两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病例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食疗治疗)和对照组(黄体酮治疗)各6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β-HCG、孕酮、E2值变化和中医证候积分,B超检查2组孕囊发育及胚芽、心管搏动情况以评断其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β-HCG、孕酮、E2均上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食疗治疗脾肾两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寿胎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肾两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脾肾两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予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用加味寿胎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P0.05)。结论加味寿胎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肾两虚型早期先兆流产具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袁宇红 《河南中医》2016,(4):691-69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脾肾两虚型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两虚型剧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贴敷贴敷神阙穴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6、复方氨基酸液等静脉补液以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脾肾两虚型剧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观察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补益脾肾的穴位贴敷对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止痛、营养支持等最佳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遵循子午流注理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每日2 h,共14 d,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行补益脾肾的穴位贴敷,能有效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低频脉冲电疗法联合临床心理指导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58例胃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9例予常规术后临床指导,治疗组79例予穴位贴敷、低频脉冲电疗法联合临床心理指导,共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 06%(4/7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 19%(12/79),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GC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SAS、SD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穴位贴敷、低频脉冲电疗法联合临床心理指导可提高胃癌手术后患者舒适度,减轻疼痛,改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8.
陈晶晶 《河北中医》2020,42(3):375-378
目的 观察盆炎Ⅱ号方口服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穴位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气滞血瘀型SPI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盆炎Ⅱ号方口服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盆炎Ⅱ号方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盆腔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0. 0%(12/40),对照组15. 0%(6/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 05)。2组治疗1、2、3个疗程盆腔痛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1、2、3个疗程盆腔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5)。结论 盆炎Ⅱ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SPID疗效确切,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穴位贴敷可明显提高治愈率,优于单纯口服盆炎Ⅱ号方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具有补益脾肾作用的扶正防癌方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脾肾两虚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月2016年1月北京中医医院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胃癌晚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实体瘤近期疗效、体重及Karnofsky评分、生命质量QOL-C30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体重及Karnofsky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生命质量QOL-C30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组实体瘤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防癌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实体瘤疗效上虽无明显优势,但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提高生命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是晚期胃癌患者可选择的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方"穴位贴敷治疗乳腺癌化疗期间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乳腺癌化疗并符合癌因性疲乏的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32例("温阳益气方"穴位贴敷+基础药物治疗)和基础治疗组32例(仅予基础药物治疗),疗程为1周,评价治疗前后其疲乏程度、焦虑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①疲乏程度:经治疗后穴位贴敷组在总疲乏程度和行为/严重性维度、情感维度、感觉维度、认知/情绪维度这四个维度的评分均有所下降,均比基础治疗组低(P0.05);②抑郁焦虑程度:化疗期间穴位贴敷组中26例(81.25%)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阳性,基础治疗组则有25例(78.13%);治疗后穴位贴敷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比基础治疗组低(P0.05);③生活质量(KPS):治疗后穴位贴敷组KPS评分上升(76.6±11.8),比基础治疗组(68.8±10.7)高(P0.05)。结论 "温阳益气方"穴位贴敷可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疲乏程度,缓解焦虑和抑郁,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除痰方穴位贴敷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因性疲劳(CR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NSCLC并伴有CRF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按原定抗肿瘤方案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除痰方穴位贴敷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 MFI)、卡氏量表(KPS)评分、血常规指标、血肝肾功能指标和大小便常规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MFI、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G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其他血常规指标、血肝肾功能指标、大小便常规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1.3%(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益气除痰方穴位贴敷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劳,可改善疲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对症治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当归补血汤预防肿瘤DP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采用DP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治疗组予艾灸联合当归补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1周、2周、3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水平及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并采用卡氏(KPS)评分表评估2组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结果:2组患者化疗结束后1周、2周、3周WBC、ANC、PLT均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回升的趋势,治疗组这种变化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当归补血汤预防肿瘤DP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相似,且能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序贯治疗联合DA化疗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减毒增效效果。方法将60例成人AM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DA化疗方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序贯治疗。2组均30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食欲减退、呕吐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反应程度较对照组轻(P 0. 05)。化疗过程中治疗组出血、感染及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化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本组化疗前降低(P 0. 05),化疗后治疗组WBC、Hb及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骨髓抑制时间较对照组短(P 0. 05),WBC减少持续时间及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短,机采血小板量及升白药、悬浮红细胞、红细胞输入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序贯治疗联合DA化疗方案治疗成人AML能提高近期疗效,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北中医》2021,43(3)
目的 观察展筋活血方穴位贴敷联合百笑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展筋活血方穴位贴敷联合百笑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膝关节运动功能Lysholm评分变化,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 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77. 14%(27/3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疼痛、功能活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膝关节运动功能Lysholm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展筋活血方穴位贴敷联合百笑灸治疗寒湿痹阻型KOA疗效优于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邵剑琴 《新中医》2016,48(10):166-16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超声波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恶性肿瘤进行化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2组均予内科常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昂丹司琼止吐治疗,观察组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超声波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4天。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胃肠道反应情况,进行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及化疗消化道症状量表(CGIS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患者KPS评分均提高,CGISI评分下调,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上调及CGISI评分减少更加明显,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超声波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道不适反应,有效保护机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肾康贴穴位敷贴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中药新肾炎康颗粒剂及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贴穴位敷贴。疗程共2月。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观察肾康贴对慢性肾炎患者蛋白尿、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Scr、BUN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肾康贴穴位敷贴能显著提高脾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尿蛋白,从而延缓肾功能的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阳虚哮喘敷贴方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有效率、缓解天数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 ACT评分)。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缓解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ACT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阳虚哮喘敷贴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疗效确切,有助于缩短支气管哮喘患者达到完全控制标准的时间,更好地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ACT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七紫汤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预防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对不同中医证型疗效的差异。方法 93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穴位贴敷同时服用七紫汤,比较2组1年内累计发作时间、急性期临床症状积分及对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1年内累计发作时间缩短、急性期临床症状积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肺肾两虚型症状积分降低大于肺脾两虚型。结论缓解期联合七紫汤和穴位贴敷治疗减少1年内急性发作时间、减轻症状,对肺肾两虚型的疗效优于肺脾两虚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参菝抗瘤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菝抗瘤液+化疗组)和对照组(化疗组)。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参菝抗瘤液30 m L/d口服,连用1周,2周为一周期。结果:1)治疗组肿瘤近期客观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KPS评分升高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体重增加及稳定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骨髓抑制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消化道反应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不良反应小(P0.05)。结论:参菝抗瘤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有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饮经验方防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标准DA方案诱导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化疗后加用自拟扶正抗癌饮经验方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记录骨髓抑制的发生时间、恢复时间,统计骨髓抑制发生率,评价其发生程度,监测化疗后外周血象变化,评价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比较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骨髓抑制的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而骨髓抑制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7. 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 3%(P 0. 05);化疗后观察组WBC、PLT、Hb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 05);观察组其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 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 9%(P 0. 05)。结论:扶正抗癌饮经验方有助于延缓骨髓抑制的发生时间,促进骨髓抑制的恢复,降低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减轻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