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12):2890-2895
目的 探讨痛经患者的相关特点及体质分布,探索痛经体质及情志因素对痛经的影响,为不同体质类型痛经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提供康复、体质调节方案。方法 采用自制痛经调查表,国际焦虑调查表和国际抑郁调查表以及王琦的《中医体质量表》对收集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筛选出有效病例158例,将所得数据录入Excel表,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偏颇质占91.1%,平和质占8.9%,其中偏颇质出现频率最高的体质为痰湿质,占25.3%。气郁质,占19%;②不同体质类型的情志失调程度比较:不同体质类型痛经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有差别,其中平和组较气郁、湿热、痰湿、阳虚轻(P < 0.05),气虚较气郁、湿热、痰湿、阳虚轻(P < 0.05),气郁较痰湿、阳虚、阴虚重(P < 0.05);③痛经疼痛程度的分布结果 可以忍耐29例(占36.7%),坐立不宁33例(占41.8%),卧床休息12例(占15.2%),痛到昏倒3例(占3.8%)。发现痛经患者多数坐立不宁(41.8%),其中,轻度可以忍耐的患者在抑郁程度上,明显小于其他3组。结论 痛经与中医体质分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中医药在治疗FGIDs上具有独特优势,并逐渐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同。本文系统综述了FGIDs的病名、病因病机,并对近年来FGIDs中医现代诊治、中医药治疗、临床试验研究、临床结局评价进行了归纳总结,强调了在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对于FGIDs辨证辨病的认识刚好体现罗马Ⅳ共识FGIDs的“多维度”诊疗特征。提出目前FGIDs中医临床研究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近20年中医证候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0年-2020年发表的证候测评工具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V5.5以作者和机构为对象绘制合作图谱,分析值得关注的科研人员或机构;以文献和期刊为对象分析研究主题的演变;以关键词为对象绘制共现图谱,配合突变词功能,分析研究热点及研究现状;对关键词绘制时间线视图和时区视图,以展现文献的更新和相互影响,分析发展趋势。结果共检索到证候测评工具相关文献849篇,每年呈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收录最多的期刊为中华中医药杂志;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和机构存在广泛的合作关系;研究中普遍运用德尔菲法,近期关注关联规则、中医证候积分等研究,神经心理学测评工具的研究持续不断,腹膜透析、肺功能、肺癌等研究是新兴领域。结论本文初步揭示证候测评工具研究领域的领军者、可合作机构及研究现状,为后续深入探索证候测评工具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IGR)四象体质类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的122名成年人分为太阳人、太阴人、少阳人和少阴人(因太阳人人数较少,忽略不计)等四种体质,测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血脂四项等指标,半年后未经治疗,再次测量这些指标,计算糖尿病转化率。结果 IGR者中太阴人所占比例为55.8%,少阳人为21.7%,少阴人为22.5%。其中,朝鲜族的IGR占比明显高于满族和汉族。太阴人与少阳人、少阴人比较,FBG及2hBG、血脂四项、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超重及肥胖人数太阴人中占61.2%、少阳人中占53.8%、少阴人中占29.6%。半年后复查,太阴人与少阳人、少阴人比较,FBG及2hBG、血脂四项、收缩压、舒张压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糖尿病的转化率为太阴人32.8%,少阳人23.1%,少阴人3.7%。结论 IGR者中太阴人所占比例最高。IGR太阴人的FBG及2hBG、血脂四项、收缩压、舒张压、体重偏高,半年后复查,太阴人的DM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中医体质近10年以来的发展概况、研究热点,预测研究前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近10年收录的相关期刊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绘制其知识图谱,分析核心作者、研究机构、热点及前沿。结果 纳入符合研究文献6915篇,得到王琦、王济、李玲孺、李英帅、朱燕波等14位核心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相关性”“中医体质辨识”以及“治未病”3个高频关键词,“气虚质”“健康管理”“阳虚质”“痰湿体质”“中医体质分类”及“体质辨识”6个高中心度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3个突现关键词。结论 根据VOSviewer和CiteSpace研究表明,当前中医体质研究逐步标准化、科学化,机构间的交流合作需跨越地理因素,进一步加深,核心团队影响力显著增加。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热点集中于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研究,今后,亟需革新社区健康管理中体质辨识的方法及技术,以丰富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功能、增加老年群体对体质辨识系统的适应性、提升移动终端体质辨识系统处理数据的速度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概述近年来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相关研究进展。对体质理论演变进展、中医体质与基因学以及中医体质与健康评价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阐述;同时对血脂异常近10年控制目标变化、不同人群血脂异常差异包括种族差异进行了总结;重点概括了血脂异常人群中医体质特点、血脂异常临床分类与体质分型之间的相关性及血脂异常中医体质干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中医体质辨识”为主题开展系统的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体质辨识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相关文献,并将所得数据文件导入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得到相关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1099篇文献,通过CiteSpace共现分析找到中医体质辨识领域研究的高产机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以及高频关键词。研究发现各个研究者及机构缺乏沟通合作,研究热点主题有体质研究、治未病、健康管理、与现代生物医学相结合。结论 中医体质辨识领域的研究逐年增加,知识图谱揭示了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与现代生物医学相结合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苏占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12):2840-2848
临床实践中,对于神经疾病的中医疾病诊断,存在着难诊、误诊等比较突出的问题。中医病名数量远较西医少、水准远比西医低是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对基础理论、教材标准、临床科研等方面作以分析后,建议扬弃众多低水准中医病名,中医疾病诊断采用西医诊断,这样中医病历的诊断就大多直接简化为西医诊断+中医证候诊断,西医诊断的融入体现了发展,中医证候诊断的保留则反映了传承。这一诊断范式在临床上更加切合实际,有助于解决难诊、误诊等问题,还可以与时俱进、接轨国际;理论上将推动中医对脏腑(尤其是脑)的认识回归其本原,并确立辨病治疗理论。与辨证论治相比,辨病治疗对于疾病更具有针对性,其一旦完成,将会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确立以来治疗范式的重大变革,并将使中医突破传统、步入现代,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医面诊作为望诊中较易获取且包含信息最多的诊断方法,从古至今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对古代面诊内容的梳理总结,从面部皮肤颜色、形态、皮损分布的角度展开详述,为面诊在现代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发展基础。在此背景下,文章探讨了借助现代技术进行的各类面诊仪器研发成为面诊走向现代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当前舌象仪相关文献的发布情况,总结舌象仪的研究现况。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式为“舌象仪or舌象分析仪or舌诊仪or舌象采集or数字舌图or舌象分割or舌体分割or舌象分析or舌诊客观化”,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作者、第一作者所在地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期刊情况、资助基金来源、主要研究内容、舌象仪型号及舌象仪研发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舌象仪相关研究的文献366篇,前期年发文量逐年增长,但近年来年发文量增长缓慢。舌象仪相关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及核心期刊。其主要的资助来源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各类厅局级项目。舌象仪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技术、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分析技术、舌象仪的临床应用及舌象仪的实验室应用等内容的研究。目前应用较多的舌象仪有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BOX型舌象仪和DS01舌象仪,DS01舌象仪包括DS01-A和DS01-B两种型号;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发的TDA-1小型舌象仪和DKF-Ⅱ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和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ZBOX-Ⅰ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TP-Ⅰ舌象仪;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YM-Ⅲ中医舌象采集仪;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Smart TCM-I舌象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TIAG 舌象仪;天津中医药大学研发的3D舌象仪。结论 舌象仪的相关研究虽然前期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进入平台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12.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体质与并发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体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左室肥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对49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在发生率最高的3种体质中各随机抽取30例患者,进行心脏、颈动脉彩超检查,测定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PV)、心脏左室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严重程度;抽血查血脂、肾功能和尿β2微球蛋白等。结果阴虚质组SPV最低,左侧颈总动脉为(55.73±13.66)cm/s,右侧颈总动脉为(55.42±8.61)cm/s,与痰湿质组、气虚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依次为阴虚质组〉痰湿质组〉气虚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质组患者左心功能改变明显,而痰湿质组患者肾功能改变、尿β2微球蛋白增加又较气虚质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并发症的发生与体质有关,辨识体质并加以干预有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公务员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0至2011年度在我院参加体检的公务员人群3700例,并对筛选出的原发性高血压中的174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分类方法进行中医体质评估分析,并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质与非痰湿质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公务员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以痰湿体质比例最高(21.84%),痰湿质组BMI明显高于非痰湿质组,而痰湿质组HDL明显低于非痰湿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湿体质是公务员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体重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痰湿体质者的主要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体质者主要通过干预体重指数的健康管理方式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亚健康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及现状,探讨亚健康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亚健康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为传统中医功能声称的保健食品功能研究提供方向。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重庆维普(CQVIP)、PubMed及EMBASE数据库,纳入所有评价亚健康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R version 4.0.4软件进行单率Meta分析、OR值(odds ratio)及其95% CI (confidence interval)表达效应值。结果 共纳入31项研究,研究总样本量为55 059例,其中亚健康人群43 707例,一般人群11 352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亚健康人群占比前四的体质,比例分别为21.4%(95% CI:16.2-27.2%)、21.2%(95% CI:18.0-24.4%)、16.2%(95% CI:13.7-18.7%)、13.5%(95% CI:11.2-16.2%)。对亚健康人群及一般人群进行比较,发现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平和质发生亚健康风险的OR值分别为4.97(95% CI:3.03-8.15)、3.99(95% CI:2.17-7.31)、2.30(95% CI:1.52-3.48)、0.15(95% CI:0.10-0.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偏颇体质是发生亚健康的风险因素,而平和质是发生亚健康的保护因素。从性别来看,亚健康男性和女性的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的比例相当,而女性的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的比例要高于男性。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整体偏低,漏斗图分析显示存在发表偏倚风险。结论 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是亚健康人群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也是发生亚健康的风险因素。建议今后研究进一步探讨3大偏颇体质与亚健康的关联性,为亚健康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确定该病常见的高危体质类型,为今后的临床和科学研究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所有评价糖尿病前期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Strata 14.0软件进行横断面研究的单个率的Meta分析,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用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描述效应值。2位独立的评价者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41项研究,样本量总计9 611例。痰湿质、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分别占糖尿病前期人群的22%(18%~25%)、17%(13%~20%)、16%(13%~19%)和11%(11%~15%)。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痰湿质、阴虚质人群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的OR值分别是2.86(1.84~4.45)和2.33(1.48~3.68)。糖尿病前期人群在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方面,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湿质、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最常见的体质,其中痰湿质、阴虚质可能是糖尿病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平和质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身体质量指数等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2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分类,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血清HCY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痰湿质、湿热质的患者吸烟多见,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阴虚质、痰湿质患者糖尿病发病多见,与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BMI以痰湿质及湿热质患者较高,与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患者的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与平和质、特禀质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血瘀质、痰湿质、平和质、湿热质患者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气虚质、气郁质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1);痰湿质、血瘀质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与阳虚质、湿热质相比差异显著(P0.01);血瘀质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与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相比差异明显(P0.01);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患者平均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平和质、特禀质、气郁质相比明显增厚(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体质分类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的分类,并对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5月的31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311例患者中腻滞质的占55.3%;燥红质的占22.2%;倦白光质的占5.8%;正常质的占16.7%。腻滞质组吸烟、血脂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腻滞质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以及尿酸(UA)等指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燥红质组总胆固醇(TC)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患者的舒张压、肌酐(Cr)、尿素氮(BUN)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以腻滞质和燥红质为主,其中腻滞质的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更高,应该尽早给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患者进行体质评分,评定体质类型,采用微软ACCESS数据库软件做频次以及关联性分析,非参数指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医体质调查中,阳虚质出现的频次最多44次,其次为阴虚质29次,气虚质25次,血瘀质24次,气郁质18次,平和质17次,痰湿质13次,湿热质9次,特禀质8次。9种体质出现频次的差异,经过非参数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人群中阳虚体质的人最多,其次为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