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6,(8):1011-1013
目的:观察舒筋除痹壮骨膏联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膏摩组39例和推拿组39例,膏摩组给予舒筋除痹壮骨膏联合推拿治疗(称为膏摩疗法),推拿组给予单纯的传统推拿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膏摩组有效率为100.0%,推拿组有效率为97.4%;膏摩组治愈率89.7%,明显高于推拿组治愈率(64.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3d、7d、14d、30d时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用舒筋除痹壮骨膏联合推拿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推拿结合膏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膏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综合组32例采用推拿结合膏摩治疗,推拿组30例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膏摩组30例采用单纯膏摩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15次)。结果综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推拿组为80.00%,膏摩组为56.67%;前两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后者(P〈0.01,P〈0.05),但前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拿结合膏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推拿疗法是人类最古老的医疗和预防的方法之一,推拿疗法早在我国殷商时代就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防病治病方法,后来随着中药学的进步,到了汉代推拿疗法与药物的结合———膏摩法,促进了推拿的发展。膏摩不仅有助于推拿疗效的提高而且也拓展了推拿的适应症范围。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发掘的早期汉墓中,就有“千金膏摩方”,并对膏摩的具体方法均有说明。人体的软组织包括骨骼肌、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脂肪组织等,软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世界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1]。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特征是疼痛和功能障碍[1]。急性软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膏摩对脑瘫幼鼠胃泌素以及胃动素表达的影响,探究其是否能够改善脑瘫幼鼠的消化吸收功能。方法:选取SD幼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推拿组、涂膏组、膏摩组、假手术对照组,每组10只。推拿组采用摩肾俞进行干预;涂膏组将六味地黄膏涂于肾俞穴部位;膏摩组将六味地黄膏涂于肾俞穴部位并采用指摩法摩肾俞穴;每日1次,共28天。模型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给予禁食处理。干预28天后处死取血,检测血清中GAS及MTL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GAS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血清MTL未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涂膏组血清GAS、MTL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膏摩组血清GAS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及推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膏摩组血清MTL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幼鼠缺血缺氧损伤后GAS分泌减少,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六味地黄膏摩能够促进脑瘫幼鼠GAS的表达,改善其消化吸收功能;单纯摩肾俞或涂六味地黄膏未能改善脑瘫幼鼠的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常规牵引推拿治疗和膏摩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推拿牵引治疗和膏摩法治疗,在治疗1疗程(10次)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膏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高于常规治疗组5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膏摩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推拿牵引组。  相似文献   

6.
小儿推拿与膏摩疗法皆属于中医外治法。膏摩疗法的特点在于药物与手法的综合效应,与小儿推拿结合使用,不仅能起到介质保护皮肤的作用,还能通过推拿手法的操作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发挥。参考文献20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陈元膏膏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配合推拿手法为对照组和陈元膏膏摩配合推拿手法为试验组,疗程结束后采用目测疼痛评分法(VAS)、中医证候疗效及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积分分值相结合观察治疗前后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缓解症状和改善体征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缓解膝关节疼痛和改善功能活动度等方面更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陈元膏膏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膝关节膏摩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膏摩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膏摩配合手法治疗和单纯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0次,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o%、6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膏摩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推拿。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目的:观察推拿手法中膏摩法的运用,对于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病例来源皆为2016年01月—2017年05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的推拿科病房,选取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膏摩法结合传统推拿治疗本病的方法。对照组为传统推拿疗法治疗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结论:带有介质的按摩,其止急性期痛效果好于无介质参与的按摩。膏摩疗法的运用对于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其疗效明显好于传统推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介质与摩膏     
介质,即递质,本是“神经传递介质”的简称,是指传递神经冲动的特殊化学物质。有人将这一词列入按摩疗法中,认为“介质”即“摩膏”,如现行高等中医教材《推拿学》指出:“推拿时应用递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应用各种药物制成的膏作为推拿时的递质,称为膏摩。”其实细穷起来,二者不尽相同。从剂型方面说,介质有水液、粉剂、油膏、药汁、药酒等,而摩膏虽然仅指油膏剂。从作用扣理方面说,介质主要是为手法操作服务,具体说,第一是润滑和保护皮肤,第二是加强手法,提高疗效;而摩膏不  相似文献   

11.
初步整理有关推拿治疗中风病的古代文献,探讨古代医家对中风病推拿介入时间的认识,分析古代文献中有关中风病康复的导引方法,从推拿治疗中风先兆、膏摩推拿、器械推拿、推拿取穴等方面详加阐述,旨在加深对推拿治疗中风病的系统性认识,探索今后推拿治疗中风病的文献研究方向和现实指导意义,使之具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膏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股直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冬青膏膏摩,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定疗效、股直肌肌张力测试。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体症状、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功能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股直肌肌张力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的WOMAC各项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WOMAC总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股直肌肌张力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法配合冬青膏膏摩和单纯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均可改善股直肌肌张力,且手法配合冬青膏膏摩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手法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一指禅手法配合膏摩治疗髂骨致密性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30例用一指禅等推拿手法,配合患部膏摩法治疗,对照组18例,口服美洛昔康等,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00%和55.56%(P<0.05).结论 一指禅手法配合膏摩法治疗髂骨致密性骨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王成  李楠 《陕西中医》2016,(10):1303-1304
目的:分析并探讨推拿结合膏摩治疗对不同年龄段(0~12月)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165例,按年龄段将其分为3组,采用相同的推拿结合膏摩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均取得较好疗效。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率为94.34%,研究组患儿治疗显效率为73.68%,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率为54.55%。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推拿结合膏摩治疗12个月以内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临床效果显著,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运用推拿手法配合扶他林乳胶剂作为膏摩介质治疗膝骨关节炎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金贵  李华南 《新中医》2011,(12):84-86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3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推拿手法配合膏摩、局部热敷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7%,对照组为82.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越早就诊,治疗效果越好。肿块型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效果较好。随访6~12月2组治愈的患儿均未出现复发。结论:推拿配合膏摩、局部热敷综合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浅谈推拿膏摩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膏摩之名,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后在武威出土的汉代医药简牍以及西晋王叔和《脉经》、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清代赵学敏《串雅内外编》、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等历代医著以及推拿专著中均有记载。是将中药膏剂涂于体表的治疗部位,再施以推拿手法,借以药物的治疗作用来共同防治疾病的推拿方法,因叠加效应故膏摩疗法甚得临床医生推崇。  相似文献   

18.
周志锦  陈鹏  黄选美 《中医杂志》2008,49(12):1142-1142
膏摩疗法是指在人体体表涂上中药膏剂,然后再施以各种推拿手法,使手法和药物相得益彰,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季远教授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以推拿为主治疗各科疾病.本研究介绍了季远膏摩治疗小儿遗尿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非器质性颞颌关节紊乱病的方法。方法:60例非器质性颞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0例采用推拿结合膏摩治疗。一组30例采用美洛昔康片结合氨基葡萄糖胶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标准的变化。结果:60例治疗后随访3个月。依据中医病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推拿结合膏摩治疗非器质性颞颌关节紊乱病疗效优于药物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