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推拿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6例缺血性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推拿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推拿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Fugl-Meyer评测法(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分,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血清P物质(Substance P, SP)含量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GRP、SP含量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推拿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抑制血清炎性递质释放,改善患者疼痛、肿胀、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I期患者联合采用推拿康复训练、电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1月~2019年1月本院接收的80例缺血性SHSAS Ⅰ期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上肢水肿、疼痛、肩关节活动度等临床指标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试验组上肢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电针、推拿康复训练联合用于SHSAS Ⅰ期患者中能增强疗效,减轻疼痛与水肿,提高关节活动度,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科及北京小汤山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住院的120例缺血性率中后SHS Ⅰ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无烟艾灸组和艾灸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无烟艾灸...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上肢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上肢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进行30 d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以及症状(活动受限、肿胀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2组治疗后NRS、SHSS、症状(活动受限、肿胀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NRS、SHSS、症状(活动受限、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上肢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患肢功能,减轻疼痛,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镜像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FMA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FMA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同时,电针联合镜像疗法能明显减轻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疼痛和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胡科  张保朝  樊书领  白方会  刘冠雄 《新中医》2021,53(19):204-207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 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使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使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比较2 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 评分均降低(P<0.05),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 评分、改良Barthel 指数(MBI) 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DASH 评分较低(P<0.05),FMA 评分、MBI 评分较高(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上肢疼痛情况,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8例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眼针组,各59例,在患侧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常规针刺组选取肩髃、肩髎和肩贞等进行常规针刺操作;眼针组取穴心区、肾区、下焦区、上焦区、肝区与脾区,两组均治疗1个月。以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cGill)、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相关理化指标作为观察指标并比较,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肢体疼痛症状、损伤程度、综合运动能力和各指标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RI、VAS、PPI及SHSS评分均明显下降,FMA评分升高,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眼针组较常规针刺组各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均上升,P物质(SP)及血浆缓激肽(BK)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组间比较,眼针组各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眼针组和常规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14%(52/59)和74.58%(44/59),眼针组临床疗效更好(P0.05)。结论:眼针联合康复训练疗法可以明显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肢体疼痛,提高患者上肢活动度,恢复上肢运动能力,优于传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疗法,对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脑卒中是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的总称,因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发,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1]。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交通事业的不断成熟,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均可在黄金期(发病后6 h内)得到及时救治,虽然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其致残后遗症仍为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2]。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为其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多以康复训练为主,通过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恢复以肢体功能[3]。虽然康复训练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起效缓慢,且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较高,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针灸和推拿是中医特色疗法,治疗SHS临床效果较好[4-6]。本文采用电针联合推拿疗法治疗SHS I期患者48例,观察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于金栋  曹世强  吕丽柯 《河北中医》2014,(12):1908-1910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nt,SHS)是指卒中后并发的以突然出现的肩部疼痛,运动受限,手水肿及疼痛,后期可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挛缩畸形,直至患手的运动永久丧失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是影响患肢功能康复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围绕着SHS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我们仅将近5年涉及中医药治疗SHS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孙辉 《中医药信息》2012,29(4):134-137
目的:观察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康复训练和常规中风病针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肩关节局部疼痛及水肿程度、肩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基础加用推拿方法。结论: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中风后早期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梁廷营 《光明中医》2016,(23):3465-3467
目的探索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经我院检查确诊的8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分析、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68%vs 73.17%),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6±1.27 vs 4.85±1.96),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5.60±9.83 vs 26.48±10.3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取得确切疗效,能够降低疼痛程度,增强上肢功能,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曹勇  韩新源  李晴 《陕西中医》2023,(8):1137-1140
目的:探讨靳三针肩三针加减辅助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4例卒中后SH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联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靳三针肩三针加减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小板聚集率(PAR)、红细胞比容(HCT)和血浆黏度(PV)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升高,治疗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降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HBV、LBV、PAR、HCT和PV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HBV、LBV、PAR、HCT和PV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靳三针肩三针加减辅助治疗卒中后SHS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增强上肢运动功能,减轻上肢疼痛,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三组均采用一般康复疗法,A组加入悬吊运动疗法,B组加入冲击波治疗,C组加入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三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法和Fugl-Meyer评测法(FMA)对三组患者的疼痛、肩关节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比较各组疗效。结果:C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C组各项评分均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评分低于A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对脑卒中后SHS I期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浮刺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相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加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浮刺疗法。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比较上肢FMA功能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MA评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FMA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首次治疗前后,两组疼痛VAS评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各时点,两组疼痛VAS评分均存在上升趋势,但治疗24 h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总体治疗前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浮刺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显著缓解患肢疼痛,改善其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及门诊就诊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72例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支持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普通针刺,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浮针疗法,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SHSS、VAS评分均明显下降,而FMA评分则上升,且观察组SHSS、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MA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K、SP水平均明显减少,CGRP含量水平则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BK、SP含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GRP血浆含量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后SHSⅠ期患者应用浮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显著缓解疼痛、肿胀、上肢活动功能障碍等病症,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浆CGRP,降低血浆BK和S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脑梗死、脑出血合并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以灵龟八法针刺治疗(根据就诊时辰选择开穴,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在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肢体运动功能(FM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FMA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龟八法针刺疗法可改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肩关节疼痛、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Bobath技术治疗;两组均每次治疗30 min, 1次/d,每周5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两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手肿胀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UE)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手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MA-UE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改善患者患肢灵活性、疼痛水平及手肿胀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侧肩、肘、手部关节肌肉疼痛和肿胀,提高患...  相似文献   

20.
段红莉 《河北中医》2010,32(10):1582-1584,1592
<正>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水肿、肩手疼痛、肩关节脱位及关节活动受限等。SHS常见于中枢性上运动神经瘫痪的患者,尤以卒中后SHS更为常见,常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发生率12.5%~70%[1]。目前,卒中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