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临床上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根据不同程度的症状将该病称为“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等,现代中医眼科学将其命名为“消渴内障”。本文以络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络脉生理病理以及与目关系的阐述,从理论和临床2方面确立了络脉在DR过程中的作用。针对DR患者在临床上进展至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视网膜激光术后加剧阴虚内热、血瘀水停等病理特点,陈向东教授基于整体辨证与眼底微观辨证相结合的理念,提出“养阴清热、活血利水”的治疗方法,使亏虚之目络得以补、热灼之目络得以清,瘀滞之目络得以通,从而达到改善症状、降低血糖、提高视力、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慢性进行性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根据DR有无新生血管形成常将疾病分为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两种类型,其中NPDR属于比较常[1].在对NPDR的治疗上临床常用西药为降糖及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高,DR致盲的人数也呈逐年上趋势,而糖尿病人群中合并DR者约30%~50%,其中25%有明显视力障碍,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严重下降~([1])。目前对DR的防治尚无特效药物。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严重程度,对于重度非增殖性(NPDR)和增殖性(PDR)的DR进行激光光凝治疗能有效降低致盲风险。然而,作为一种有创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成年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DR可分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早期预防和治疗对阻止DR由NPDR向PDR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采用中药参杞当归活血汤与西药导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医证型与眼底分级的对应关系,为DR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75例DR患者行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FFA),同期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简单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①FFA显示轻、中、重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NPDR)分别是71例、65例和64例。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证型69例、气阴两虚型61例、瘀血阻滞型67例、阴阳两虚型78例。②不同中医证型的DR分级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992,P=0.000。③对应分析显示:阴虚内热型的点集合投影几乎重叠于轻度NPDR的点集合投影;气阴两虚型的点集合与中、重度NPDR的点集合靠近,阴阳两虚型的点集合与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的点集合最近,瘀血阻滞型的点集合没有显示与DR某一分级的紧密关系。结论:随着DR程度由轻、中、重度NPDR→PDR的演变,中医证型也呈现由阴虚→气虚→阳虚的证候变化,而瘀血阻滞的病理改变贯穿于DR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丽 《河北中医》2006,28(6):478-48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本病的特征为:有糖尿病病史,视力减退,眼底有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水肿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等病变,严重时玻璃体出血、机化,可引起视网膜脱离,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1].其发病率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而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DR发病率在视网膜血管病中已居首位[2].研究发现,DR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有所不同,发病5年后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约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其中危害最大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占25%[3].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小RNA-19a(miR-19a)在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NPDR患者30例作为NPDR组,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作为NDR组,收集2组患者血清样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19a的相对表达量,Spearson法分析血清miR-19a相对表达量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应用Pic Tar,Target Scan与MiRanda软件综合预测目的 miR-19a的靶基因,取3款软件的交集作为最终靶基因。结果 NPDR组患者血清miR-19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NDR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所有研究对象血清miR-19a相对表达量与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02,P<0.05)。预测miR-19a靶基因富集在VEGF信号通路、脂类代谢、细胞凋亡、Erb B信号通路中。结论 NPDR患者血清miR-19a表达量显著上调,miR-19a可能通过调控VEGF信号通路、脂类代谢等参与D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病因之一,其发病率随病程发展而增加。发病5年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其中危害最大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占25%[1]。本病常可出现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且严重的眼部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世界性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临床出现DR改变之后,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逆转DR的发展,故早期治疗成为降低DR致盲率的重要措施.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笔者采用降糖护目方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40例,并与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治疗40例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测定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视网膜中央静脉(CRV)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探讨本方治疗作用机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DR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致盲率也逐年升高。非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是DR最常见的类型。DR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为23. 0%,NPDR的发病率约为19. 1%~([1])。DR若得不到及时有效诊治即可导致患者失明,严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为主要表现,后期可因增殖性改变牵拉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失明,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亦是成人主要致盲原因之一。我们对DR从血瘀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焦胜敏 《陕西中医》2012,33(4):503-505
<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e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有文献报道,我国糖尿病患者中DR的患病率达51.3%[1],其中危害最大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占25%[2]。目前尚无理想疗法,药物治疗仅为辅助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控制血糖和全身相关因素如血压、血脂、肾功能、饮食控制  相似文献   

13.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认识增殖前期病变,判断是否进入增殖期以及应用对糖尿病黄斑病变进行诊断与分型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过程中,合理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将会提高对病变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后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病程越长DR的发病率、致盲率也越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与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着密切关联[1]。我们通过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流变化的特点,从而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病因之一,其发病率随病程发展而增加。发病5年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其中危害最大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占25%。本病常可出现玻璃体出血、黄斑水肿,继发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严重损害视力,甚则失明,给病人生活工作带来困难。因此,防止DR的发生发展是糖尿病治疗中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风梅  李冠峰 《光明中医》2013,28(4):855-85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其以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为主要表现,后期可因增殖性改变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失明。在我国,尤其在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DR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40岁以上人群中DR患病率高达7%[1],因此,研究和探索DR的发病机制和  相似文献   

17.
刘罡  伍金林  段俊国  孙影 《四川中医》2007,25(10):103-104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野的变化规律,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可量化的客观方法。方法:测取入选糖尿病患者的视野平均偏差(meandevi-ation,MD)和矫正图样标准差(corrected PSD,CPS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随着DR病程的发展其视功能逐渐损害。结论:视野改变可以准确反映DR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黄斑层厚度和视网膜纤维层进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视网膜病变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无视网膜病变(NDR)组,再选择30例自愿行O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运用OCT技术对黄斑层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厚度进行测量,并且比较分析三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NDR组患者下象限的RNFL厚度明显更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两组其他象限的RNFL厚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PDR组患者的鼻象限、视盘周围平均值、下象限、颞象限以及上象限RNFL厚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NDR组患者和NPDR组患者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和中心凹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NDR组患者和NPDR组患者的黄斑层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给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OCT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微血管病变,有助于预防DR发生。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病因是糖尿病导致的高血糖所引起的炎症、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产物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提高等使得视网膜通透性增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因此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视网膜渗漏,直至失明,临床症状表现为早期视力下降,甚至会发展至失明,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大量研究表明,寻找病程进展中的关键通路的关键信号因子作为治疗DR的生物靶标,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蛋白激酶C(PKC)通路等,对于研发治疗药物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针对DR病程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生物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防治DR的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有所不同,发病5年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5%,10年后增至60%,15年后可高达75%~80%,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占25%[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尚无理想疗法,中医治疗亦仍在探索之中,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研究综述如下。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的中医病机及辨证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是外不见症从内而蔽之,属于中医眼科中“内障”、“视瞻昏痧”等范畴。其发病机制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