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汤联合针刺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6例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小板黏附率均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后遗症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改善脑部供血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治疗组再加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4周后对两组疗效、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与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以及血液流变学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其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其显效率与其疗效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巴塞尔指数明显升高(P<0.05)。患者全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的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黄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的缺损,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为主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同时配合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头穴丛刺为主针刺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经秩和检验,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arthel 指数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丛刺为主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仅能够改善其运动功能,还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刺络结合针刺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05例分为刺络结合针刺组、单纯针刺组、药物组,3组在基础病常规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刺络结合针刺组患者采用大椎、耳尖穴刺络放血,单纯针刺组予以常规针刺,刺络结合针刺组和单纯针刺组14d为1个疗程,药物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常规治疗,3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刺络结合针刺组对各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单纯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刺络结合针刺能改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可用于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及神经功能评分.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按摩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而观察组70例患者采用针灸按摩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FMA、MB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按摩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高压氧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相似文献
9.
头穴丛刺法干预大鼠脑梗死后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急性脑梗死后疲劳大鼠脑内相关区域单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头针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备急性脑梗死动物模型,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观察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内相关区域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基吲哚乙酸(5-HLAA)的影响.结果:造模后第11天,造模组大鼠脑内DA、5-HT和5-HIAA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5-HT/5-HIAA与5-HT/DA值明显升高(P<0.05);给予头针丛刺法治疗10天后,头针组大鼠脑内DA、5-HT和5-HIAA从较模型组明显上升,5-HT/5-HIAA与5-HT/DA值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梗死后疲劳大鼠存在脑内相关区域单胺神经递质含量的减少,头针丛刺法可增加其中枢DA、5-HT和5-HIAA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头穴丛刺疗法,探讨病情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针刺加药物组)、对照组(单纯药物组),每组30例,分别于入院1天、14天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刺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结果:治疗组内比较1天与14天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比较1天与14天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1天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4天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且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脉络宁与高压氧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探究急性脑梗死治疗机制.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内科治疗,然后治疗组制定脉络宁与高压氧联合应用治疗方案,对照组制定复方丹参与吸氧等常规治疗方案,经过一个疗程共计15天的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等五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脉络宁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提高脑内血氧饱和度,有利于神经细胞存活,促进脑组织修复及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7,(10):1390-1391
目的:探讨醒脑静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8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41例。两组患者均首先使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显效率72.3%高于对照组52.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中,轻度脑梗死患者较比中重度脑梗死患者治疗显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SAS、SDS评分均较低,表明观察组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程度低;ADL评分观察组组高于对照组,表明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自我生活能力更高,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对轻度脑梗死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疗效,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头穴丛刺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头穴丛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客观的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自 1998~ 2 0 0 1年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辅以高压氧治疗脑梗死 4 2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作对比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参照 1986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 和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各类脑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全面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按照文献选择标准进行筛选,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与纯西医疗法对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文献59篇,其中14篇观察了高切全血黏度,13篇观察了低切全血黏度,18篇观察了血浆黏度,17篇观察了纤维蛋白原。Meta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比较,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的加权均数差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可靠。结论现有的有限证据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的作用均优于单纯西医组。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的调节作用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7,(12):1770-1771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高压氧在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脊髓损伤患者9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抗炎、脱水以及常规神经功能恢复类的药物加高压氧治疗,采用小型空气加压舱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主穴为夹脊穴,电针刺激夹脊穴,共治疗3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脊髓ASIA损伤分级的分布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ASIA损伤分级运动、感觉平面恢复情况、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多分布于D、E级,且观察组E级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平面、感觉平面的恢复情况分别为(3.46±1.12)、(5.68±1.09)优于对照组患者(2.76±0.92)、(3.21±0.9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高压氧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黏滞度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并在入院第2天接受高压氧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在治疗当日给予补阳还五汤煎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纽(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P〈0.05),Barthel评分提高(P〈0.05),治疗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降低远期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个人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7,(3):280-281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炎症因子(TNF-α、IL-6)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ACI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ACI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脑心通胶囊口服,14d后检测患者血清VEGF、TNF-α、IL-6含量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NIHSS积分为(3.61±0.65)分、TNF-α水平为(23.71±4.93)pg/ml、IL-6水平为(50.36±6.57)pg/ml,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浆VEGF水平为(412.68±43.72)pg/ml,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脑心通胶囊通过提高ACI患者血浆VEGF水平,降低TNF-α、IL-6、NIHSS积分,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耳压配合针刺对多发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1998年2月我院采用耳穴贴压配合针刺丰隆穴治疗多发性脑梗死40例,观察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7岁;病程最长半年,最短24小时.患者大多数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高血脂病史,有的发生过TIAs或卒中.发展相对缓慢,临床表现为面、臂、腿、足、趾乏力或感觉异常;或臂、手共济障碍;或言语欠清;或无临床表现.均经CT证实多发性脑梗死.
2治疗方法
耳穴贴压:取脑、心、脾、肝、肾、神门、皮质下用0.5cm×0.5cm胶布贴压王不留行于耳穴上.术者以指尖垂直按压穴位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时间重复按压,每次按压4~6次.嘱患者如法每日按压3~5次,隔日换1次,每次用一侧耳穴,二耳交替运用,3个月为一疗程.
针刺:取丰隆穴,毫针直刺得气后施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隔日1次,3个月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