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清热化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BM、CNKI、CMCC、VIP、万方医学网收集清热化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文献,时间限制为2000年1月—2017年5月,提取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201例研究对象),其中9项试验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了评定,8项试验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了评定,4项试验对中医证候积分值进行了评定,2项试验对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了评定。试验临床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瘀汤组疗效优于对照组,(OR=3.64,95%CI[2.44--5.45],P0.000 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瘀汤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SMD=-4.41,95%[-5.66,-3.15],P0.000 01);中医证候积分值疗效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瘀汤组疗效优于对照组,(SMD=-6.17,95%[-9.63,-2.71],P0.000 5);日常生活能力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瘀汤组优于对照组(SMD=1.58,95%[1.19,1.98],P0.000 01)。结论:清热化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有明显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上述结论尚待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治疗脑梗死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82%,治疗组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通过清热解毒、涤痰化瘀,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良好的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清热化瘀方颗粒剂;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吡拉西坦片,28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运动功能积分(FMA)、生活质量积分(QLI)、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QL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Q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含量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清热化瘀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获得研究方案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清热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文献,采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11篇随机对照试验105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瘀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总体疗效比单用西药及其他中药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疗法可提高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但由于本次研究存在局限性,仍需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相关指标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化瘀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8月江西省武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自拟清热化瘀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E2)及癌抗原125(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性疾病采取左氧氟沙星联合自拟清热化瘀汤治疗,有效降低E2、CA125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化瘀祛痰熄风汤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化瘀祛痰熄风汤,治疗28 d,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SOD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MDA,C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SOD,MDA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CRP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祛痰熄风汤可能通过升高SOD、降低MDA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相似文献   

7.
将6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拟回春汤口服,每日1剂,每剂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给予消栓再造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服药时间均为10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两组比较变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105-2107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脑特异性蛋白S-100b与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角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92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风火痰瘀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基础治疗+清热化瘀方)和对照组94例(基础治疗+吡拉西坦片),每组用药疗程均为4周。运用改良Rankin量表和BI指数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结局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100b与NSE蛋白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与BI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血清S-100b、NSE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清热化瘀方能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风火痰瘀痹阻证患者的卒中后功能恢复结局和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S-100b、NS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汤保留灌肠治疗缺血性中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降颅压、脑保护、抗血小板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泄浊化瘀汤灌肠。以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观察指标,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3%,对照组5.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泄浊化瘀汤灌肠配合西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缩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化瘀清热法治疗热证型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热证型出血性中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外,同时口服自拟活血化瘀汤。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大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实际完成30例,对照组实际完成29例。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9.7%(2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化瘀清热法治疗热证型出血性中风,可缩小血肿体积,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显著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11.
通栓化瘀汤治疗混合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官成 《新中医》1994,26(12):30-31
对混合性中风急性期患者20例,采用通栓化瘀汤治疗,并设对照组15例观察。结果经X2检验,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为优。并认为本方对混合性中风有双重治疗作用而不致加重出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时,辅用自拟中风回春汤对3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清热化瘀汤治疗炎性、血栓性外痔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峰 《河北中医》2007,29(1):71-71
2000—2006年,笔者自拟清热化瘀汤治疗炎性、血栓性外痔60例,并与三七化痔丸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100例炎性、血栓性外痔(证属湿热下注、气滞血瘀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4~61岁;病程1~3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汤灌肠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辩证施治方药加减将40例分型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4疗程后,有效30%,显效60%,总有效率达90%,结论利用清热化瘀汤灌肠分型辩证治疗卵巢囊肿有较好疗效,应当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表现复杂,致残率高,且大多数证型属于风湿瘀热阻络型,笔者自2003年至2005年用祛风清热化瘀通络方治疗本病,起效快,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RA诊断标准[1]。并排除合并其他风湿病和心血管、肝肾功能、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活动性消化道溃疡;3个月内曾经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药物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对本药过敏者;晚期关节严重畸形,完全丧失劳动力者;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1·2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80…  相似文献   

16.
17.
18.
化瘀通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化瘀通脉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笔者对12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了临床症状,肌力,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超氧化歧化酶的临床对比性观察,结果表明:化瘀通脉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及传统中药,合并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效果更佳,统学显著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9.
化瘀消栓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兰印 《陕西中医》2005,26(2):122-123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采用化瘀消栓汤 (黄芪、葛根、川芎、丹参、天麻、僵蚕、九节菖蒲等 )治疗缺血性中风 6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96.67%。提示 :本方具有补气活血 ,化瘀消栓通络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秀华 《光明中医》2002,17(5):47-47
清热化瘀汤是在张仲景大黄牡丹皮汤基础上化裁而成 ,具有清热解毒、泻热破瘀及散结消肿之功效。临床应用治疗外科和妇科急性腹痛 ,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方药 :黄芩、丹皮各 1 5g,炒白芍 50g ,玄参、公英各 3 0g ,金银花 60g,大黄 8~ 1 5g ,桃仁、红花各 1 2g ,三棱、文术各 1 0g,生地榆 2 0g ,甘草 9g。1 卵巢囊肿钱某 ,女 ,3 4岁 ,2 0 0 1年 1 0月 6日初诊。主诉“左下腹胀痛两个月”。B超提示 :左侧卵巢囊肿约 5cm× 4cm× 6cm ,子宫直肠陷窝积液。查体 :神清 ,左下腹有明显压痛 ,可触及包块。舌苔白腻 ,脉弦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