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BNP水平的相关性,探讨BNP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抽取血液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并同时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LVEF,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F病人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NP的水平随心力衰竭加重而上升,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813,P<0.001)。CHF病人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随心力衰竭加重而降低,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627,P<0.001)。BN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73,P<0.001),BNP水平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LVEF与中医证型间存在负相关性(r=-0.679,P<0.001),LVEF按照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减。[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BNP具有相关性,BNP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规律,探讨BNP、CRP、LVEF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正常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217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抽取血液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所有病例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LVEF,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F病人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NP的水平随心力衰竭加重而上升,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72,P=0.000〈0.05);CHF病人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随心力衰竭加重而降低,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527,P=0.000〈0.05)。BN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19,P=0.000〈0.05),BNP水平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心功能等级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407,P〈0.05),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LVEF与中医证型间存在负相关性(r=-0.69,P=0.000〈0.05),LVEF按照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减。CHF病人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13,P=0.000〈0.05),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心功能各分级之间CRP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CRP随心衰程度加重而逐渐升。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BNP、CRP、LVEF具有相关性,BNP结合CRP水平、LVEF可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中医分型提供一个较为客观、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分布水平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患者80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格检查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虚血瘀组18例、气阴两虚兼血瘀组23例、心脾阳虚水停兼血瘀组21例、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组18例,分别检测、比较两组血清H-FABP及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FABP、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呈增高趋势;血清H-FABP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观察组各中医证型间血清H-FABP及BNP水平不同,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组心脾阳虚水停兼血瘀组心气阴两虚兼血瘀组心气虚血瘀组。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FABP水平较高,在各中医证型间存在差异性,可作为中医证型量化指标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3):539-54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以指导辨证分型,并探讨其机制,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测定其BNP水平,观察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同时对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BNP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结果:心衰病急性加重期组BNP水平与慢性缓解期BNP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心衰病慢性缓解期组内比较:阳气亏虚、血瘀饮停组和肾精亏虚、阴阳两虚组分别与心肺气虚、血瘀饮停组和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组BNP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心肺气虚、血瘀饮停组与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组BN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气亏虚、血瘀饮停组与肾精亏虚、阴阳两虚组BN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衰病急性加重期组内比较:阳虚水泛组、阳虚喘脱组、痰浊壅肺证组BNP水平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NP水平与心衰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内在联系,其水平高低可为临床辨证施治用药提供一个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主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资料来源]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选择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填写问卷表。证型由2名副主任中医师以上临床医生根据调查表辨证。[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问卷调查。2研究对象:年龄42~?87岁;心功能Ⅱ~?Ⅳ级(NYHA功能分级);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肺水肿、未能控制的3级以上高血压;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导致的心力衰竭及结构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按中医证型等分组,统计各因素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性别构成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年龄: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明显高于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血瘀水停(P0.01)。证型分布频次排列: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心肺气虚心血瘀阻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型不明。病程:各证型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病程明显长于心肺气虚挟瘀、气阴两虚挟瘀(P0.01),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血瘀水停、阴阳两虚肾精亏损,病程逐渐延长。NT-Pro BNP: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肾精亏损阴阳两虚心阳亏虚血瘀水停。心功能等级: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多见Ⅱ、Ⅲ级,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多见Ⅲ、Ⅳ级。[未来展望]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为各发病因素与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衰病中医辨证分型与LVEF(心脏射血分数)、LVED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纽约心功能分级及BNP的相关性,为心衰病中医临床辨证提供一定的客观化指标,同时辨明不同分型间预后差异。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1—12月太仓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住院心衰病病例105例,辨证分别为心肺气虚、瘀血饮停证,气阴两虚、心血务阻证,阳气亏虚、血奈水停证及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所有入组病例均进行纽约心功能评估、BNP检测,完善心超(LVEF、LVEDD),判断不同分型间相关指标差异,同时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证型间1年内再住院情况,判断预后差异。结果: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LVEDD高于其他三型(P0.05),LVEF低于其他三型(P0.05)。BNP、心功能分级各分型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不同证型间一年内再住院情况比较,心肺气虚、瘀血饮停证,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年内再住院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较其他证型LVEDD升高、LVEF降低明显,该指标的改变对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提示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评价NT-proBNP、超声心动参数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检查。检验不同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值越大(r=0.498,P〈0.05);NT-proBNP水平与中医证型亦有相关性,即NT-proBNP水平按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顺序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5)。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EF)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与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56.2%)〉气虚血瘀水停证(37.0%)〉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9%);心功能Ⅲ级患者中气虚血瘀水停证(52.5%)〉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4.4%)〉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13.1%);心功能Ⅳ级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5.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9.2%)〉气虚血瘀水停证(15.4%)。结论NT-proBNP、超声心动EF值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转化,心功能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52例慢性心衰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医辨证分为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阳气亏虚、血瘀水停和肾精亏损、阴阳两虚4个证型组。采用MOS SF-36量表中文版进行患者生存质量问卷调查,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例心衰患者中医证型分布频率从高到低次序为: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51例(33.55%),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38例(25.00%),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5例(23.03%),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28例(18.42%)。不同中医证型,年龄差异不明显(P0.05)。性别对生活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RP和VT 2个健康维度受增龄影响较为明显(P0.05)。152例患者PF、GH、RE和MH等4个健康维度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显著,阳虚、血瘀、水饮、阴阳两虚是影响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指标与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老年CHF患者辨证分型为心肺气虚组(35例)、气阴两虚组(30例)、气虚血瘀组(29例)、阳虚水泛(26例),对4组患者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评定,对LVEF、CO、CI、NT-pro BNP值进行检测,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对比不同证型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4组患者的NT-pro BNP、LVEF、CO、CI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及生存质量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心肺气虚组与气阴两虚组的NT-pro BNP、CO、CI、LVEF值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阳虚水泛和气虚血瘀组(P均0.05)。结论 CHF的中医证型与各项心功能指标有着密切联系,心功能指标监测对CHF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钠肽(BNP)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不同基础病因所致的CHF患者134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水平,以惠普多普勒超声测定LVEF,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CHF证型的转变(痰饮阻肺证→气阴两虚、血瘀水停证→气阳两虚、血瘀水停证),NYHA级别和BNP逐渐升高,LVEF则相应降低(P0.05,P0.01)。结论 CHF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BNP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中医临床辨证时的客观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尿酸水平(UA)以及心力衰竭分期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四型,同时检测患者UA水平,并对心力衰竭予以A、B、C三期分期。结果:不同分期慢性心衰患者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呈C期>B期>A期的升高趋势;不同中医证型间血清UA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慢性心衰A期以心肺气虚证型较为多见,B期以气阴两虚证型为主,C期以气虚血瘀证型为主。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血清UA水平与中医分型以及心衰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衰超声指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评价心衰超声指数、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7例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心衰超声指数,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T-proBNP与心衰超声指数呈正向相关关系,心衰超声指数升高,NT-proBNP也会升高(r=0.634,P0.01)。NT-proBNP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型转化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心衰超声指数也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顺序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658,P0.01)。结论:心衰超声指数、NT-proBNP与CHF中医证型存在明显相关性,可用于指导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分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根据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100例患者分为心功能II~IV级,随后对此100例慢性左心心功能不全患者做中医的辨证分型,依次分为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心肾阳虚型。比较心功能分级与中医的辨证分型有无相互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与中医的辨证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心功能II级患者以气阴两虚型为主,比例比较为气阴两虚型(78.00%)气虚血瘀型(14.00%)心肾阳虚型(8.00%)。心功能III级患者以气虚血瘀型为主,比例比较为气虚血瘀型(76.67%)气阴两虚型(10.00%)心肾阳虚型(13.33%)。心功能IV级患者以心肾阳虚型为主,其中心肾阳虚型(80.00%)气虚血瘀型(15.00%)气阴两虚型(5.00%)。结论: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分级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中医辨证分型中心肾阳虚型患者心功能最差,其次为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近10年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以期能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数据库中慢性心衰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规范处理,得到文献中辨证分型等相关原始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最终得到各类型数据的分布规律。结果:①中医证型分布前六位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阳虚水泛心肺气虚心肾阳虚血瘀水停。②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前六位为气虚血瘀痰浊阴虚阳虚水饮。③心功能等级Ⅱ级、Ⅲ级、Ⅳ级的患者中证型分布最多是心肺气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病性类证候要素则以气虚和血瘀为主。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病位以心为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证候要素以气虚和血瘀为主。初步反映出了慢性心衰常见证型和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552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录入Excel数据库,通过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当以"气虚血瘀证"作为因变量,CHD、HTN、CPD、RVHD4个变量均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气阴两亏证"作为因变量,HTN 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痰饮阻肺证"作为因变量,CPD、RVHD 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阳虚水泛证"作为因变量,CPD 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心肾阳虚证"作为因变量,DCM B 0,P 0. 05,比值比 1。结论冠心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是气虚血瘀证;高血压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气阴两亏证;肺心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痰饮阻肺证和阳虚水泛证;风湿性心瓣膜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痰饮阻肺证;扩张型心肌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心肾阳虚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CHF患者64例,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按NYHA分级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及心肾阳虚证3种证型.用ELISA染色法测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组中医证型组NT-proBNP的水平不同,心肾阳虚证组高于气虚血瘀证和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以(P<0.01).发生终点事件组(心源性死亡,因心功能恶化、急性冠脉综合症、心律失常再入院)NT-proBNP明显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组,其中死亡组的NT-proBNP较再入院组升高,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标记物NT-proBNP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并可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心痹汤治疗气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气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加味心痹汤联合西药对照组(36例)和西药治疗组(36例),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Lee氏心积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6min步行试验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改善心功能、促进LVEF、降低NT-pro BNP、增加6min步行距离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P 0. 05或P 0. 01)。结论加味心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各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内科155例CHF患者,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及中医辨证。检测CHF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结果 CHF患者各中医证型之间心功能级别分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79,P0.01)。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逐渐加重,血清Cys-C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Cys-C与心功能呈负相关(r=-0506,P0.01)。血清Cys-C水平按痰饮阻肺证(1.27±0.20mg/L)、心肺气虚证(1.46±0.20mg/L)、气虚血瘀证(1.66±0.16mg/L)、心肾阳虚证(1.89±0.30mg/L)和阳虚水泛证(2.20±0.47mg/L)的顺序呈逐渐增高趋势。心肺气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心肾阳虚证组、阳虚水泛证组高于痰饮阻肺证组非常显著(P0.01),心肾阳虚证组、阳虚水泛证组高于心肺气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非常显著(P0.01)。结论 CHF患者血清Cys-C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逐渐加重而升高,对CHF病情轻重的临床评估有一定价值;CHF患者血清Cys-C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存在差异,随着血清CysC水平的升高,病变渐趋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5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定量测定NT-proBNP水平,分析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 随着CHF证型的转变(心肺气虚证→气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NYHA级别和NT-proBNP逐渐升高,LVEF则相应降低(P<0.01).结论 CHF患者心功能指标NT-proBNP、LVEF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中医临床辨证时的客观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徐家新  钟志戎 《河北中医》2004,26(10):732-733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 设立正常对照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 )、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rT3)及促甲状腺激素 (TSH)的浓度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各证型组T3水平下降程度按气阴两亏证、痰饮阻肺证、心肺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顺序递增 ,rT3水平上升程度按气阴两亏证、痰饮阻肺证、心肺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的顺序递增(P <0 .0 5 )。结论 T3下降、rT3水平上升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中医证型间具有差异性 ,可作为中医证候的客观表现之一。临床辨证时可以根据T3下降、rT3水平上升程度结合临床表现确定其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