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晓岚教授从肝胆论治眩晕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晓岚教授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知名中医药专家、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导师。她临证论治眩晕注重调畅气机,善从肝胆论治。兹  相似文献   

2.
甘露消毒丹首载于《医效秘传》,为叶天士所创之方。李士懋教授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以甘露消毒丹加减化裁治疗胸痹、持续发热、臌胀、咳嗽等病症,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甘露消毒丹所治疾病的共同病机是:湿热。  相似文献   

3.
顾仁樾教授从脾论治眩晕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群  傅培红 《河北中医》2007,29(8):683-683
顾仁樾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心内科主任。从医40余载,治学严谨,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学验俱丰,尤其在眩晕诊治方面造诣颇深,临证擅长从脾着手,屡获佳效。我们有幸师承于顾老,亲聆教诲,深受教益,兹将其辨治眩晕的经验浅介如下。1脾虚为本痰瘀为标对眩晕的认识,朱丹溪有“无痰不作眩”及“治痰为先”之说,张介宾有“无虚不作眩”之说,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历代医家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归纳为风、火、痰、瘀、虚5个方面,而顾老认为痰、虚、瘀三者与脾密切相关。一则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忧思伤脾,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则气血生化乏源,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振,血虚则清窍失养,进而作眩。二则脾为阴土,主运化,喜燥恶湿,若嗜酒肥甘,或饥饱劳倦,伤于脾胃,脾虚不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阻滞气机,清阳不升,痰浊上蒙清窍,发为眩晕。三则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行艰涩,可致虚瘀共存;而脾虚不运,痰湿中阻,气血运行不畅,则瘀血内停,久病入络,可使眩晕反复发作,由此脾虚可致痰湿、血瘀。故眩晕证属本虚标实,正所谓“脾胃...  相似文献   

4.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中西医均有发热病名,但二者对发热的认识大有不同,中医不仅仅以体温升高作为诊断发热的唯一标准,但凡是有热像表现,均可诊断为发热。由于发热的致病因素纷纭繁杂,临床表现及兼挟症状不尽相同,因此治疗也各有特色。李士懋教授擅长脉诊,强调以脉为本,临床上根据平脉辨证的理论体系,治疗发热性疾病。笔者针对临床上并不多见的阳虚发热,从李教授的脉理出发,探讨其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处方用药,以期引起同道共鸣。  相似文献   

5.
李士懋教授论血管性痴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名理解血管性痴呆(VD)是有一系列脑血管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症总称,[1]属中医呆证、文痴、健忘、郁证等范畴。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人对此早有认识。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腑。脑为元神之腑,主神明。西汉《春秋元命苞》中有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的记载。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卷一.证治总则》曰:头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明代李时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黄燕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师承全国名中医任继学教授和广东省名老中医刘茂才教授,对中医脑病有深入的研究。黄师认为,眩晕发作与肝密切相关,责之于肝火风阳上冒,而又有挟痰、挟火、挟瘀、因虚之别,从肝论治眩晕,有执简驭繁之效。笔者有幸师从黄燕教授,随诊学习,受益匪浅,兹将其辨证论治眩晕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眩晕致病因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系风、火、痰、  相似文献   

7.
王强 《河北中医》2009,31(10):1449-1449
李士懋教授为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在脉学、伤寒、温病及心脑血管病方面造诣颇深,其应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出神入化,疗效显著。现举凭脉辨证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8.
从肝风论治眩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绍林 《光明中医》2008,23(8):1145-1145
眩晕为临证常见疾患,多见于中老年人,为中风之渐,积极治疗非常重要。笔者从肝风论治眩晕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寐是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临床主要用安神方药治疗,却多有症状不见好转,使医者倍感无奈。李士懋教授熟谙经典,临证发挥,以脉为辨证中心,首分虚实,治疗不寐有其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0.
刘永年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识到眩晕的发生和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机能"升降失衡"有关,通过"平衡升降"法,让不足下陷的,使之充沛上升,亢逆有余的使之平抑下降,壅滞不通的使之调畅通达,如此则气机调畅,络脉通顺,阴阳平衡,升降有序,眩晕自然好转。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中医学中"眩晕""头痛""肝风"等范畴,临床上多从肝肾论治。古书云该病的病机为脾胃气虚,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浊痰上犯清阳之位,提示其病位在脾胃。蒙定水教授即是从脾论治原发性高血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蒙定水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证经验,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12.
李士懋治疗冠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再康 《中医杂志》2005,46(7):499-500
李士懋(1936~),男,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主要学术思想有:(1)辨证伤寒重视阳虚病机;(2)辨证温病重视火郁病机;(3)辨证杂病重视痰瘀互结病机;(4)临床诊断疾病以脉诊为核心,强调脉诊在中医诊断疾病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其著作有<脉学心悟>、<温病求索>.  相似文献   

13.
王仲英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邪入脑是基本病机 本病属于中医眩晕、中风等病范畴.王老认为,病邪入脑是基本病机.因脑为元神之府,只需清阳之气以熏养,而不容半点阴浊之邪侵犯.若有邪犯,则疾病顿时而发.如<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相似文献   

14.
王雪红 《河北中医》2010,32(1):9-10
李士懋教授是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教授注重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善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笔者在跟随李教授侍诊过程中,总结其应用可保立苏汤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永家教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疗经验丰富、见解独到,认为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有年龄分段,即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对高血压病治疗可分为三期,早期血压升高,但未达到2级高血压水平,可先以改善生活方式,中药汤剂调节血压;中期血压升高,需加以西药控制血压;后期靶器官受损,主张中西医并举,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顾仁樾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眩晕病存在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在膏方治疗中首先注重辨识体质,治疗上除平肝潜阳外,还注重滋养肝肾、健脾燥湿、清热养阴、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气养血。  相似文献   

17.
从病因病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成果随证选药等3个方面,介绍顾仁樾教授治疗高血压眩晕病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8.
李士懋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十二大名医”之一。李教授擅长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急症及疑难杂症。升降散出自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嬲,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李教授应用升降散治疗内科杂病,临床取得较好疗效,兹举验案5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董少龙教授认为:老年眩晕病有自身的特点.常因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而发眩晕;或肾精不足则髓海失充,发为眩晕,肝肾阴虚是老年眩晕病的基本病机.因此治疗上在中医整体观和恒动观的思想指导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分别给予补肾、平肝潜阳、健脾等方法,常选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丸等方剂化裁治...  相似文献   

20.
朱亨炤主任医师提出中医辨治眩晕强调肝、但不独责肝、又必及肝的独特见解,形成了以"治肝为主,兼调他脏"和"调治五因,必兼治肝"两种思路为导向,泻肝、平肝、疏肝、养肝四种治法为主线的特色辨治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