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窦源性脑脓肿一向被认为是微嗜氧链球菌所致并应用青霉素治疗。本文报告3例均有需氧和厌氧菌混合生长,包括对青霉素耐药的细菌。例一,男20岁,右筛窦炎并眼球突出及眶周蜂窝织炎,行右筛窦切除术及额窦引流,在用青霉素G 和氯霉素治疗期间发生左额窦炎,行探查术发现额窦后壁缺损,加用灭滴灵后仍无好转,又作右额叶脓肿引流,脓液培养出链球菌LancefieldC 型、嗜血杆菌和黑素类杆菌,因病情需要又作了右额叶部分切除术,以后恢复正常。例二,男15岁,因额窦炎用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又因出现右半侧轻瘫及病灶性抽搐发作经CT 证实为左额叶硬膜外脓肿及左侧全鼻窦炎,行手术排脓,用青霉素G 及磺胺二甲嘧啶治疗期间病情恶化,又  相似文献   

2.
鼻鼻窦源性脑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至今尚无统一原则。研究这种严重、危险的并发症的病原、临床经过特点、用现代方法诊断与正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18例病人做了观察研究。男17例,女1例。年龄16~58岁,作了全面神经学、耳神经学、眼神经学和  相似文献   

3.
处理耳鼻源性化脓性颅内占位性病变虽然在诊断技术、手术治疗和有效抗菌素方面有了很大发展,但治疗上尚存在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及症状不难作出脑脓肿或硬膜外、硬膜下脓肿的诊断,但要精确定位还需作进一步检查。脑血管造影把握性大、危险性最小;气脑造影对枕叶及小脑幕下脓肿的诊断价值比脑血管造影高,但有一定危险性。如欲根治本病,则须适当治疗其病灶及并发  相似文献   

4.
儿童脑脓肿较少见,占脑部疾病的1~2%。1960~1988年作者收治儿童脑脓肿占同期脑外科病变的4.4%,脑脓肿与脑肿瘤之比为1∶18,耳源性及鼻源性脑脓肿占全部脑脓肿的26.9%,共25例。年龄6月~15岁。男14、女11。其中耳源性15例(幕上6例、幕下9例)全部源于慢性复发性中耳炎;鼻源性10例(额叶)全部由急性鼻窦炎引起。全部患者均有头痛、呕吐和低热;15例有脑膜刺激症状。9例  相似文献   

5.
儿童脑脓肿罕见,约占脑病的1~2%,占脑外科病人的4.4%,与肿瘤的发病率比为1:18,其中26.9%系耳及鼻源性者.作者报导  相似文献   

6.
作者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99)锝对耳源性和鼻源性脑脓肿进行诊断。方法是:用~(99)锝的无菌溶液(内含10微克)行肘静脉注射,经20—30分钟后,通常在前后位、左、右侧位和后前位等四个位置行闪烁摄影。作者等曾对12例耳源性脑脓肿(颞叶9、小脑3)和2例鼻源性脑脓肿(额叶)术前扫描,发现全部患者图像显示在脓肿区有显著的放射性~(99)锝微粒聚集,从而正确地提出了相应的诊断。全部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并治愈。由于~(99)锝放射出的γ射线能量低,半衰期短,能在短时间内从体内排出,因而对人体损害轻。且静脉注射后能在半小时内获得扫描图作出  相似文献   

7.
鼻窦源性化脓性颅内併发症近年已少见。作者报道150例住院治疗、均经手术证实的鼻窦源性非化脓性脑蛛网膜炎(16~67岁),其中18~45岁者87例,所有病人均曾经神经科、耳科和眼科检查,颅骨及鼻窦照相,部分病人行脑电图、脑超声图、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断层片及CT检查。本组中绝大多数(84/105)继发于慢性上颌窦炎。鼻窦相发现:77例窦腔明显混暗,26例粘膜呈带状增厚,2例囊肿。鼻镜检查仅34例有改变,另71例虽未发现异  相似文献   

8.
耳源性和鼻源性脑脓肿的诊断,仍是耳鼻喉器官的炎症性合并症的困难领域之一。在脑化脓性疾病的定位诊断中,特别当其位于脑部“少症状区”时,临床学家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制定新的客观诊断脑脓肿的方法就很重要。继脑电描记和超声探测之后,记录同位素在各种组织中的分布是客观诊断脑占位性炎性疾患的另一有前途的方法。但作为鼻源性和耳源性脑脓肿诊断者,文献中尚未遇到。  相似文献   

9.
为了利用各种无创伤性客观检查法进行早期诊断,作者观察了62例耳源性脑脓肿(男43,女19;年龄5~64岁;颞叶42例,小脑20例;多发性6例,其中4例为多房性)及23例鼻源性脑脓肿(男17,女6;年龄3~58岁;额叶20例;多发性4例,其中2例为多房性)。这类脑脓肿,特别是合并其他颅内并发症的,诊断特别困难,如本组有25例就为弥漫性脑膜炎的脑  相似文献   

10.
抗菌素的普遍应用和中耳炎的早期防治,已使耳源性颅内感染明显减少,但耳源性脑脓肿却依然较多,约占脑脓肿的25—82%。不少作者相信这是抗菌素掩盖作用的结果,但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正是由于急性感染为抗菌素所控制,降低了死亡率,人们才有更多机会遇到脑脓肿。Tarkkanen指出,神经外科报导的隐原性脑脓肿多未  相似文献   

11.
耳源性多发性脑脓肿较少见,发生率占耳源性脑脓肿的1.3~17.9%。其发生可能与患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时广泛使用抗生素有关,致诊断困难、确诊较晚。本文报导1950~1979年间作者们治疗的206例耳源性脑脓肿,并对其中多发性脑脓肿21例(10.10%)的临床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本组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6~12岁4例,16~42岁14例,50岁以上3例全部患者均在慢性化脓性中上鼓室炎基础上发生,18例入院时正在急性发作期,14例伴胆脂瘤存在19例患者来自农村;16例入院前已在当地用抗生素和磺胺药治疗1~3周。入院时全身情况严重者20例,诉剧烈头痛者20例,精神抑郁16例呕吐11例,  相似文献   

12.
作者经治10例儿童耳源性脑脓肿(男2,女8,6~15岁)。病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9例,其中胆脂瘤型2例,骨疡型1例,胆脂瘤型+骨疡型6例。并发症种类:小脑脓肿8例,颞叶脓肿2例。合并其他并发症:乳突炎及乳突脓肿3例,硬膜外脓肿2例,脑积水1例。诊断检查方法:CT检查8例,脑血管造影2例。乳突手术术式:改良乳突根治术2例。乳突根治术5例。颅脑手术术式:颅骨穿刺抽吸术2例,颅骨穿刺+开颅术5例。隐匿型脑脓肿4例、小脑脓肿、颞叶脓肿各2例,术前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均在乳突术后一周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  相似文献   

13.
鼻窦源性单眼球突出157例临床分析李桂芝1陈欧1文连姬1许亚辉1双眼突出度差值超过2mm则称为眼球突出。鼻窦与眼眶毗邻,鼻窦疾病的发展常可导致眼球突出和移位。我院1975-1995年间共收治157例鼻窦源性眼球突出,现予小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4.
鼻窦源性单眼球突出症1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窦源性单眼球突出症14例报告冯文杰,胡雨田我科近10年来经手术证实为鼻窦源性单眼球突出症1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6例,女8例;年龄9~56岁。左眼8例,右眼6例。从出现眼球突出至就诊时间1个月~1年。14例中,视力减退6例,复视5例,眶内上缘...  相似文献   

15.
过去常用的脑电图、脑血流图、眼震电图、脑血管造影等方法常不能满足脑脓肿的诊断需要。作者介绍脑超声、CT和放射性核素闪烁照相等三种方法的诊断价值,认为优点很多,无创、信息量大、可用于全身情况严重的患者,可准确判断脓肿的部位和大小,可对疗效做动态观察,帮助鉴别灶性脑炎、脑膜脑炎及脑脓肿。对小脑脓肿的诊断以CT有诊断价值。作者脑超声检查22例患者,凡中线回声偏移  相似文献   

16.
鼻口由于紧密相邻,其疾病往往也紧密相关或者相互影响,特别是鼻腔和上颌窦与上牙列都和上颌骨直接相关,互相毗邻,其疾病也会相互影响或者同源。上颌窦与上颌后部的牙齿之间的骨皮质厚度仅仅在0.5mm左右,并且上颌骨牙槽突的骨皮质与上颌骨的骨皮质连续,这使得牙源性疾病有可能会牵涉到上颌窦,引起牙源性鼻-鼻窦疾病。这类疾病无法通过鼻-鼻窦炎的规范治疗缓解,有时又难以诊断,成为临床诊治上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黏膜源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例鼻腔鼻窦黏膜源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总结鼻内镜下手术加放疗的临床疗效。结果3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肿瘤,术后放疗,随访11—19个月肿瘤元复发。结论对鼻腔鼻窦黏膜源性恶性黑色素瘤,如未发现远处转移,可通过鼻内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能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慢性弥漫性脑膜炎症的视交叉蛛网膜炎(OXA),是鼻窦源性颅内併发症之一,病损部位主要在基底池、视神经和视交叉,患者多为18~30岁青年,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因盲致残,其早诊及预防问题亟需研究。作者观察80例患者,均呈进行性发展,视力急剧下降,视野出现中心绝对暗点,视乳头苍白。其发病常与鼻炎、流感有关。多数患者虽经长期抗炎治疗,但终因鼻窦炎性病灶的存在而发展成OXA。作者强调对患者及时诊治鼻窦炎的重要性,不少患者的鼻窦炎未获确诊或  相似文献   

19.
20.
耳源性脑脓肿76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