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例1:男,17岁,于1981年元月无特殊原因感右下腹持续性隐痛、伴头晕、乏力、纳差。3个月后出现腹泻,继之间歇性解黑便或暗红色血便,不规則发热(38°~39℃)。同年10月入院治疗。体检:消瘦、贫血貌,体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一),肝脾肋下来触及,右中下腹压痛明显,轻度肌紧张,未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30 例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恶性组织细胞病进行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方法: 对南方医院1984 年8 月~1998 年7 月收治的30 例胃肠型恶性组织细胞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热、消瘦发生率为100 % , 突出的消化道症状为: 腹痛21 例;黑便20 例; 腹泻16 例; 肝大21 例; 另外有WBC 降低19 例; 贫血21 例。结论: 提高诊断率的关键是警惕本病的存在、反复多次骨穿和仔细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3.
胃肠型恶性组织细胞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30例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发现的恶性组织细胞病进行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方法:对南方医院1984年8月~1998年7月收治的30例胃肠型恶性组织细胞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消瘦发生率为100%,突出的消化道症状为:腹痛21例;黑便20例;腹泻16例;肝大21例;另外有WBC降低19例;贫血21例。结论:提高诊断率的是警惕本病的存在、反复多次骨穿和仔细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4.
吴某,男性,36岁,农民。三个前开始出现皮肤发冷、发熟、腹痛、腹泻、暗红色血便。以“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收入院。 检查:T38℃,P126s/min,BP12.5/9.3kPa,慢性病容,贫血外貌。大便隐血(+)。血液检查:红细胞3.03×10~(12)/L, 白细胞5.5×10~9/L,血色素为68g/L。X线全消化道造影:胃粘膜纹理紊乱,可见多个小点状钡斑影:小肠内造影剂呈斑点状分布。B超示:肝脾大。肠胃镜检查:胃内有一个溃疡灶,结肠有多发性溃疡。病人入院第6天开始出现寒颤高热(39.5℃)、  相似文献   

5.
<正> 女患,18岁,工人。患者于1981年6月中旬发现左上臂及下腹部皮下肿块并逐渐增大,如枣和鸡蛋大,无痛痒。伴有左颌下淋巴结肿大及不规则发热。7月初在某医院住院行下腹部皮下肿块穿刺:可见较多恶性组织细胞。左颌下淋巴结穿刺:组织细胞增生活跃,以单核样型及淋巴样型为主,可见吞噬型组织细胞,异型组织细胞偶见。分别在左、右髂前上棘骨穿:组织细胞各占3.5%和6%,未见恶性组织细胞。诊断皮肤型恶性组织细胞。用强的  相似文献   

6.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简称恶组)是一种具有恶性肿瘤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以长期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以消化道穿孔为主要表现者罕见。现将我院1977年10月至1990年4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以消化道穿孔为主要表现的胃肠型恶  相似文献   

7.
8.
例1.女,28岁。因发热、乏力、左下腹疼痛1月入院。查体:T40.1℃,P102次/分,BPl4/10KPa。急性病容,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隆起,无包块,肝脾未及,柔韧感明显,左下腹压痛。血Hb90g/L,  相似文献   

9.
患男,57岁,农民。以发热2月加重1月之主诉于 2000年 3月 24日入院。 2月前无诱因发热,T37. 3~38℃。1月前体温持续升至 40. 5℃,伴寒战、咳嗽,咯少量黄脓痰,当地医院查血象骨髓象大致正常,血培养无细菌,胸部X线片示右肺野片状模糊影。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咳嗽减轻,但仍高热乏力纳差转入我院。查体: T39℃, P120次/min,R26次/min,BP 16. 5/10kPa。急性热病容,精神差,左锁骨上可触及2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压痛(+)。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罗青。心音低钝,…  相似文献   

10.
<正>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acytosis),是全身性组织细胞增殖的恶性疾病,我院曾收治一例以浆膜腔积液为主要表现,最后确诊恶组,实属罕见,报告如下: 刘某,男性,31岁。因胸闷,气促,上  相似文献   

11.
关荣凯 《右江医学》1991,19(2):81-83
<正> 恶性组织细胞病(以下简称恶组),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本病国外于1939年由Scott及Robb-Smith首次报道。国内亦发现和报道了不少病例。本院自1987~1990年曾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患者4例,女性3  相似文献   

12.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acytosis),是全身性组织细胞增殖的恶性疾病,我院曾收治一例以浆膜腔积液为主要表现,最后确诊恶组,实属罕见,报告如下: 刘某,男性,31岁。因胸闷,气促,上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2岁,工人。自述1980年10月无明显诱因便血,为鲜红色,量100~200ml,自行停止。以后反复多次,未治疗。1982年2月开始出现发热、消瘦、乏力,体温常在38℃左右,有时高达40℃。入地区医院检查无阳性发现,抗炎治疗无效。1982年4月29日入我院。既往无过敏及结核病史。体  相似文献   

14.
15.
例1 男,13岁.因不规则发热1月,便血3天,于2002年3月5日入院.体检:T 38.5℃,重度贫血貌,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小4个,心肺(-),腹软,肝右肋下1.5 cm,脾未触及.血常规:WBC 1.1×109/L,Hb33 g/L,PLT30×109/L.尿常规:蛋白( ),颗粒管型( ).臆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入院当日便血不止,量多.抗生素、激素、止血药、输血等治疗均无效.次日骨髓涂片检查见大量异常组织细胞.即诊断为恶性组织细胞病.同日放弃治疗出院.  相似文献   

16.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多见于成人,儿童较少见。临床表现依受累器官或组织不同而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故临床极易误诊。据吴风祥等[1]统计该病误诊率高达82%。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男,9岁。因发热半个月、面色苍白1周伴鼻衄1次于1999年4月10日入院。体检:T39.1℃,P118次/min,R28次/min,BP90.0/60.0mmHg。体重20.0kg。营养不佳,神清,精神萎靡,无欲貌,中度贫血外观。全身皮肤粘膜无瘀点、皮疹及黄染。颈部、腹股沟可触及多个黄豆至蚕豆大小,质中、活动、无压…  相似文献   

17.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原发于食道较罕见。我院收治1例,并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来随着免疫组化、分子和细胞遗传学技术的进展,我们对恶性组织细胞病(MH)的认识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十分罕见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所谓的恶性组织细胞病绝大多数是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以及其他疾病,国内报道的病例尤其如此.其病程进展迅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老年人较少见[1].近期我院收治1例老年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申国光  黄晓玲 《广西医学》1997,19(1):143-144
食道恶性组织细胞病一例报告武警广西总队医院放射科申国光南宁市一轻技校卫生所黄晓玲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不规则高热、咽痛月余,经外院治疗无效,转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好,体温38.5°C,脸色潮红,双侧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无压痛及粘连...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14岁.自1995年3月起,反复出现高热、咳嗽,至12月又出现心悸、气急,口唇、四肢末梢发绀.食欲减退,日趋消瘦.1996年2月又出现颜面浮肿.入某县医院就诊,检查结果:WBC 2.0×109/L,乙肝五项中HBsAg(+),HBsAg(+),HBsAg(+).肝功能异常,B超脾大3.1cm,按乙肝治疗一个月浮肿消退,但发热、心悸、气急无改善,于1996年3月25日入心血管科治疗.体检:口唇、四肢末梢中度紫绀,双肺底有湿性罗音,肝肋下3cm,剑下4cm,质稍硬,脾肋下2cm,双指(趾)呈杵状,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辅检:WBC 1.7×109/L,肝功能异常,胸片示肺部感染,心脏彩超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