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调查评价,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0—12月门诊处方1653张,按《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统计处方的科室、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数、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处方金额等,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院门诊处方中药品名称全部使用通用名,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78种,抗菌药使用率为42.77%,注射剂使用率为34.18%,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301.62元,不合理用药处方占5.26%。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在抗菌药的选用及联合用药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医院须进一步加强监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2.
林燕  沈杰  陶红慧 《上海医药》2010,31(3):142-144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9月儿科门诊处方共5034张,统计并分析用药状况。结果:平均处方用药品种数为3.02种;平均处方金额为78.87元: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53%,占总药费的55.04%;注射剂使用率为47.18%,占总药费的43.15%。结论:我院儿科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对医生在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和药剂人员的审方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强,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邓智建 《中国药师》2009,12(8):1162-1163
目的:以《处方管理办法》附录中的处方点评基本指标调查我院门诊处方及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2008年我院门诊处方25065张,按照处方基本指标及不合理用药项目填写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由3.1降为2.0、注射剂处方数由17%降为5%、抗菌药处方数由36.6%降为27.8%、不合理用药处方数由1.65%下降为0.92%;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我院门诊处方各项基本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合理用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解放军第474医院门诊处方2420张,进行处方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96种;处方平均金额为171.66元;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71%;注射剂使用率为12.61%;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3.5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82%。不合理处方共464张,占19.17%。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其质量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口腔门诊氟康唑片应用情况,为口腔门诊氟康唑片不合理处方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7—12月全部口腔门诊氟康唑片处方进行评价,并统计不合理处方情况。结果:氟康唑片用药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64种,注射剂使用率为0,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1.03%,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平均处方金额为178.01元。不合理处方有19张(占12.93%),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占90%)、用法与用量不适宜(占10%)。结论:氟康唑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应加强对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用法与用量不适宜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院2013年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13年某院1200张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品种数为1.9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注射剂使用率为23%,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7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98.90元,不合格处方29张,不合理率2.42%。结论某院门诊处方指标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濮阳市油田总医院门诊处方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处方23600张,对处方用药基本指标进行统计、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审核归类、分析。结果: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86种;处方平均金额为90.5元;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5%;抗菌药物处方300张,占25%;注射剂处方126张,占10.5%;抗菌药物应用品种11种,抗菌药物应用强度为47;不合理处方1128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4.77%。结论:应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重视处方点评工作,不断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的基本指标要求,研究我院门诊处方特点,并采取干预措施减少不合理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12月每月门诊处方300张,总计3600张进行统计点评,对不合理处方及用药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在随机抽取的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5.09%,基本药物使用率47.3%,平均用药2.60种,合格处方率92.17%。经过一年的持续点评干预,不合格处方率下降到7.83%。结论:处方点评和干预措施改善了我院处方质量。加强门诊审核药师药学知识学习会对降低不合格处方率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院2012—2014年门诊医保处方用药状况,就不合理处方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门诊2012—2014年的医保处方共235120张,每年随机抽取1%。以单张处方药物平均品种数、注射剂使用率、抗病毒药物使用率、医保药品使用率为评价指标,明确本院医保处方情况及趋势。并就抽取处方中的内容进行不合理处方分析,以处方中诊断书写是否规范、用药与适应症是否相符、溶媒选用合理性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门诊医保处方中平均用药品种数3年分别为3.23、3.76和4.58种,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12.01%、13.13%和15.36%,抗病毒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5.27%、78.46%和82.35%,均呈增长趋势;医保药品使用率分别为88.62%、87.37%和86.16%,呈降低趋势。2012—2014年不合理处方数合计98张,3年分别为48、29和21张。年度不合理率分别为6.56%、3.79%和2.46%,3年总的不合理率为4.17%,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本院门诊医保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注射剂使用率、抗病毒药物使用率均偏高,其中注射剂和抗病毒药使用率偏高与本院主要接诊肝病为主且大多需要抗病毒治疗有关。不合理处方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门诊医保用药的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西药处方常见问题,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4年1月-6月1800张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平均每张用药品种数为2.2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31.00%,注射剂使用率平均为28.83%。在1800张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44张,不合格率为19.11%。其中,不规范处方152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4.19%;用药不适宜14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3.31%;超常处方43张,占不合格处方12.50%。结论医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尚存在较多问题,处方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医师和药师需要共同学习,仍需加强对处方的管理、审核及干预以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院门诊处方合理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度门诊处方共66419张,逐一审核并登记处方基本指标并整理不合理处方,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处方基本指标、处方书写质量、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随机抽取每月15日的门诊就诊患者30例(共360例)进行患者关怀指标分析。结果:我院每次就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6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38.7%。处方不合格率占调查总数的7.1%,其中处方书写不合格率占该项调查总数的93.7%;不合理用药处方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6.3%,表现为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当等。患者关怀指标中的平均就诊时间为4.7min,平均取药时间为15.8s,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百分率为99.6%。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急诊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2月~6月的门诊、急诊处方共10 110张,对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10 110张处方,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处方为3 498张。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34.60%。单用1种抗感染药物的处方为3 032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的86.68%,二联用抗感染药物处方为457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的13.06%,二联以上抗感染药物处方为9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的0.26%。结论:我院门、急诊抗感染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改善、提高。  相似文献   

13.
6000张门诊处方基本指标及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我院2008年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样分析,以了解我院门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抽查处方6 000张,人均用药2.36种,其中15.48%的患者使用了针剂,24.18%使用了抗菌药物,通用名的使用率为100.00%,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为73.40%,不合理用药处方占2.03%,人均每次药费为119.47元。结论: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491张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常用麻醉药品6种,哌替啶注射液处方数最多(42.1%),药物总消耗量最多的是吗啡控释片(67.3%),其DUI为1.14,其他药物的DUI基本为1.0。结论: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门急诊处方书写质量,调查处方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抽取2007年度共计12390张门急诊处方,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品种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为主,抗菌药物使用以单一用药为主,注射剂使用主要为静脉给药方式;存在书写不规范处方525张,占抽查总处方的4.24%,不合理用药处方552张,占抽查总处方的4.46%。结论:处方书写质量与用药情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少数问题处方,医务人员应进一步加强责任心,加强学习,药师应充分发挥审核处方的职责,提高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调查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质量,以便减少用药差错或失误,促进和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门诊处方8 000张,按《处方管理办法》中的要求对处方的基本指标情况、一般项目、处方用药适宜性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筛选出不合格处方516张,占总数的6.45%,分别表现在一般项目不合格的处方354张(占4.43%);用药适宜性不合格的处方162张(占2.02%)。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对用药适宜性仍值得研究,应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严格把好处方审查关,提高处方质量,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0年我院门诊氟康唑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和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查阅我院医生工作站系统,统计我院门诊氟康唑注射液使用数据,并对其应用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1-12月我院门诊的所有处方共计373381张,其中使用氟康唑注射液处方为1797张,占门诊处方总量的0.48%。1797张使用氟康唑注射液处方中1774张处方用药合理,合理率为98.7%;23张处方用药不合理,不合理率为1.3%.结论:氟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感染效果好,在我院门诊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医院处方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医院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合理处方占92%(2 208/2 400),不合理处方占8%(192/2 400),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6种,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2.4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结论:通过处方的点评与干预,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我院随机抽查的2400张门诊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264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11%。其中,不规范处方181张(占7.54%)、用药不适宜处方70张(占2.92%)、超常处方13张(占0.54%)。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共同关注与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以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6月份处方数600张,对基本用药、书写规范及用药适宜性等进行分析及简评。结果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27个,平均用药金额为197.32元,抗生素使用率为25.3%,抗生素使用比例较高,合格处方比例为81.2%,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及“不适宜处方”较多。结论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应高度重视处方质量管理,医师、药师应加强协作,以促进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