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者尿Ⅳ型胶原(Col-Ⅳ)浓度及其与肾组织Col-Ⅳ表达和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一种能反映IgAN肾损害的非创伤性临床检测指标.方法:ELISA法测定IgAN患者血、尿Col-Ⅳ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ol-Ⅳ表达;应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肾小球基质基底膜面密度、小球细胞个数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观察尿Col-Ⅳ浓度与IgAN患者肾组织Col-Ⅳ表达及肾病理损伤的关系.结果:IgAN患者尿Col-Ⅳ浓度、肾组织Col-Ⅳ表达较健康人明显增高,尤其是增生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显著者更为明显;尿Col-Ⅳ浓度与肾组织Col-Ⅳ表达、肾小球基质基底膜面密度、小管间质损害显著正相关,且在轻度细胞外基质积聚和小管间质损害时,尿Col-Ⅳ浓度即增高;与小球内细胞个数呈负相关,而与肾小球系膜区、毛细血管襻区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C3沉积的量和沉积范围无关,与血Col-Ⅳ水平无显著相关.结论:IgAN患者尿Col-Ⅳ浓度明显增高,尿Col-Ⅳ水平可作为监测IgAN患者早期肾硬化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次诊治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IgAN且未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40例,同时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收集临床和病理资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尿NGAL水平,并分别用IgAN牛津分型和Katafuchi半定量标准对病理进行评分。分析血、尿NGAL与IgAN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尿NGAL反映IgAN肾功能情况较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更敏感,与高血压、Scr、BUN、牛津分型的系膜增殖积分(M)、间质纤维化或小管萎缩(T)以及Katafuchi分型的系膜增殖、局灶节段病变、球性硬化、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血管壁增厚、小动脉玻变等多个指标相关性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P<0.01),尤其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各项指标(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显著相关(r均>0.6,P<0.01)。ROC曲线表明血、尿NGAL在IgAN中反映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方面明显优于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NGAL在反映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方面比尿NGAL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结论:血、尿NGAL水平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多个指标相关,更能反映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可以作为评估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的早期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类IgA肾病(IgAN)间质小管中炎性细胞(CD4+、CD8+、CD25+、MAC387+、27E10+)与临床肾功能以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36例IgAN患者肾组织石蜡切片行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CD4、CD8、CD25、MAC387、27E10),利用电子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间质小管面积(mm2),计算单位面积间质小管中炎性细胞数目。结合病理指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及肾活检前后肾功能,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肾间质小管中,CD4+、CD8+细胞均与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r=0.38、0.37,P均<0.05):CD8+细胞与肾小球硬化相关(r=0.40,P<0.05)。间质CD4+、CD8+以及MAC387+细胞数均与肾活检前Scr呈正相关(r=0.37、0.39、0.36,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D8+以及MAC387+细胞数是预测肾功能的主要相关因素。4例ESRD患者27E10+细胞数明显多于非ESRD患者组。结论浸润于间质小管中的CD4+、CD8+、MAC387+在IgAN的肾功能和肾组织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D8+、MAC387+细胞数是影响IgAN预后的独立因素。间质27E10+细胞可能是预测IgAN进展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儿肾小管间质损伤和肾小球损伤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84例患儿的肾脏病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44例(52.4%)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其中肾小管间质损伤Ⅰ级20例(23.8%),Ⅱ级21例(25.0%),Ⅱ级3例(3.6%)。肾小管间质损伤与Lee分级呈正相关(r=0.605,P<0.05)。中度以上系膜增殖在肾小管间质损伤Ⅰ、Ⅱ、Ⅲ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0级组(P<0.05,P<0.01,P<0.01);球囊黏连在肾小管间质损伤各组间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月体形成在肾小管间质损伤Ⅰ、Ⅱ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0级组(P<0.01),Ⅲ级组新月体形成减少,与0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性硬化在肾小管间质损伤Ⅱ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0级组(P<0.05),Ⅲ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0级(P<0.01)和Ⅰ、Ⅱ级组(P<0.05)。结论:多数IgAN患儿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管间质损伤与肾小球损伤相关联,尤其与中度以上系膜增殖、新月体形成和球性硬化密切相关,其中系膜增殖贯穿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始终。肾小管间质损伤可能是IgAN进展的重要原因,而肾小球损伤又将进一步加重肾小管间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儿童IgA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7年09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19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程度及类型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其他临床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肾间质损害总体程度与年龄、性别、体块指数、肉眼血尿发生率、内皮细胞增生程度、肾小球硬化分值、纤维型新月体的发生没有关系。随着肾间质损害的加重,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殖程度、细胞型及混合型新月体的发生率、尿蛋白的排出量逐渐增高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与内皮细胞增生及细胞型新月体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存在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小球硬化。结论:IgA肾病患儿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病变程度相平行,其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程度、新月体形成、与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密切相关。不同的小管间质病理类型与其他病理指标的关系各有区别但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gAN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血/尿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将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复合感染合5/6肾切除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第0、4、8、12周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第0、4、6、8、12周的尿胱抑素C水平的动态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肾小球IgA表达情况,Masson染色观察第12周大鼠IgAN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情况,并进行肾小球硬化积分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积分,分析其与血/尿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复合感染合5/6肾切除组血/尿胱抑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呈时间依赖性上升,并与肾小球硬化积分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积分呈正相关(R1=0.81,R2=0.66,P〈0.01和R3=0.70,R4=0.69,P〈0.01)。结论:血/尿胱抑素C水平可能是反映IgAN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伴足细胞尿的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伴足细胞尿的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入选IgAN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4.1±12.2)岁。1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足细胞排泄的定量检测采用尿沉渣涂片免疫组化染色直接计数。进行尿液足细胞排泄与肾脏病理的相关分析。结果 (1)IgAN患者尿细胞podocalyxin阳性率为61%,健康对照组为0(P<0.05)。(2)与非大量蛋白尿(<3.0 g/24 h)IgAN患者比较,大量蛋白尿(≥3.0 g/24 h)IgAN患者的尿液足细胞检测阳性率、尿液足细胞排泄数、足细胞与尿肌酐的比值以及足细胞占尿液小管上皮细胞的百分数均显著增高(P<0.05)。IgAN患者足细胞排泄水平与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r=0.446,P=0.007)。(3)与无足细胞尿的患者比较,伴足细胞尿的IgAN患者的蛋白尿水平显著增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尿肌酐的比值亦显著增高(P<0.05)。但伴与不伴足细胞尿的2组IgAN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Scr、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血浆脂质代谢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尿足细胞的排泄与细胞新月体或细胞纤维性新月体、小球血管襻腔狭窄和足突广泛融合病变有关,而与系膜、内皮细胞病变及局灶基底膜增厚无关。伴足细胞尿的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更明显(P<0.05)。伴有新月体的患者其尿液足细胞排泄水平、尿液上皮细胞和管型的排泄均增加(P<0.05)。结论 足细胞尿不仅是IgAN患者肾小球损伤的结果,也是IgAN患者活动性损伤的指标。足细胞尿排泄的水平与蛋门尿水平呈正相关,与肾脏病理类型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尿红细胞水平与IgA肾病患者临床指标、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根据时间平均尿红细胞(time average urinary red blood cell, TA-uRBC)检测结果的三分位数分为低、中、高三组,分析比较各组的临床病理及预后,主要结局事件定义为死亡,或到达肾脏结局[包含终末期肾衰竭(透析,移植),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于40%]。结果:共纳入540例IgAN患者,尿红细胞水平与年龄(r=-0.142,P=0.001)、平均动脉压(r=-0.094,P=0.049)、与eGFR水平(r=0.091,P=0.04)正相关。尿红细胞水平与病理损伤中的新月体比例(r=0.196,P<0.000 1)、系膜细胞增生程度(r=0.097,P=0.03)、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程度(r=0.093,P=0.04)呈正相关。与节段性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无相关性(P>0.05)。随访65(IQR 51.00~103.00)个月,随访期间共计40例患者(7.41%)到达终点事件,其中6例进入ESRD,34例GFR下降>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活动病变的关系。方法:将250例经肾活检确诊,慢性肾脏病(CKD)1~2期的IgAN患者,按其临床表现分成3组:表现为镜下血尿或(和)蛋白尿为A组,102例;表现为肉眼血尿为B组,85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为C组,63例。对比各组临床和病理指标,并进行临床与病理活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各组间资料比较:C组的血IgM、C3、C4水平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1),C3沉积强度显著小于A组与B组(P〈0.01);(2)临床与病理相关性分析:尿红细胞计数、尿NAG酶与新月体数目、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尿NAG酶与肾间质炎细胞浸润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尿NAG酶与纤维素样坏死的产生呈正等级相关(P〈0.05)。结论:IgAN的某些临床指标与病理中的活动性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尿红细胞计数和尿NAG酶是反映病理活动性病变指标,这些指标与新月体数目、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间质炎细胞浸润程度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重复肾活检对IgA肾病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重复肾活检观察IgA肾病患者的病理改变.方法:将12例IgA肾病患者行重复肾活检,观察2次肾活检时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肾组织病理积分以及系膜区IgA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尿24 h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01),血IgA水平降低(P<0.05),但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次肾活检比较,系膜增生程度明显减轻(P<0.001),节段硬化和球囊黏连明显减少(P<0.001),肾间质细胞浸润明显减少(P<0.01),新月体全部消失,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P<0.001);球性硬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系膜区IgA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结论:IgA肾病进行早期治疗,不仅临床治愈,组织学也可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