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产科2006—2008年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对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08围生儿出生缺陷率26.27%。(244/9289),2006年出生缺陷率为25.96‰,2007年出生缺陷率为24.03‰;2008年出生缺陷率为29.3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出生缺陷的原因分布,前5位依次为水肿综合征占33.20%、先天性心脏病占12.30%、唇裂与腭裂占11.89%、脑积水占6.15%、无脑儿占4.92%,足内翻外翻占4.51%。围生儿出生缺陷的转归,活产占43.85%,治疗性引产占39.75%,死胎占16.39%。结论减少出生缺陷的工作重点在预防,应加强优生知识的宣传,提高产前检查,产前诊断技术,降低有缺陷胎儿的活产率,降低出生缺陷的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孕妇年龄与围产期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9-2012年广东省21个地市共58家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网络数据的孕妇年龄和胎儿出生缺陷进行分析,计算出生缺陷率及其RR值,以确定孕妇年龄与出生缺陷的关联.结果 2009-2012年共有789,319例围产期胎儿,出生缺陷有29,11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69/万.孕妇年龄为<20岁、20~24岁、25~29岁、30~34岁和>35岁的出生缺陷率分别为365.43/万、358.02/万、355.30/万、379.41/万和439.74/万,其中25~29岁的出生缺陷率最低(RR:0.97;95%CI:0.90-1.05),>35岁最高(RR:1.20;95%CI:1.10-1.30).结论 孕妇年龄与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关系密切,应加强孕妇尤其是高龄孕妇的孕前、孕早期保健宣传,并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王萍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2075-2076
从我市1994~2002年出生的独生子女病残儿鉴定申请表中得出,鉴定人数142例,发现患有出生缺陷129例,占鉴定人数的90.8%,占同期出生婴儿数的2.4%,远远高于全国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黄新年 《淮海医药》2013,(6):528-529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的状况及系统分布,为降低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2012年我院产科分娩的7 771例围产儿资料,对其中161例出生缺陷儿进行分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07.18/万,出生缺陷的年度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x2=1.62,P>0.05),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率较低(23.6%).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及宣传、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廖彩华  陈禄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07-1708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每年出生缺陷新生儿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一年新增的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1].为了提高胎儿畸形产前超声检出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孕期胎儿畸形的漏诊率,笔者对近3年来胎儿畸形产前筛查情况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2010年来罗定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期超声检查孕妇11 297例,年龄16 ~48岁,孕周13-42周.  相似文献   

6.
李衍  杨春霞 《家庭医药》2009,(11):10-11
据调查,我国现在每年约80万~120万新发的出生缺陷病例,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其中单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出生缺陷所占的比例高达25%。这些先天缺陷儿的出生不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患儿自身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婚前医学检查结果的分析,提高群众对婚前医学检查的认识,达到预防胎儿出生缺陷的目的.方法 对鼓楼区2008~2012年婚前医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年婚检疾病检出率平均14.89%,其中内科系统疾病8.30%,生殖系统疾病5.74%,指定传染病0.31%,严重遗传性疾病0.19%,精神病0.03%.结论 通过婚检能发现对婚育有影响的疾病,通过指导达到预防性伴间的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预防干预出生缺陷,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将2000-2003年(未实行预防干预措施的为未干预组)与2004-2007年(期间采取预防干预措施的为干预组)的新生儿进行出生缺陷对比。结果2000-2007年共出生21503例新生儿,出生缺陷187例,其中未干预组出生缺陷182例,干预组出生缺陷5例,出生缺陷率分别为1.10%和0.09%,通过实施干预使出生缺陷明显下降(P〈0.01)。结论实施预防干预措施后新生儿出生缺陷明显减少,无一例神经管畸形儿出生。  相似文献   

9.
王继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3,(34):181-182,184
目的了解普兰店市人群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为今后监测工作的管理重点和制订出生缺陷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制订的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普兰店市2010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所有孕28周~生后42d的监测对象进行逐一筛查,首次发现的所有出生缺陷病例均应报告。结果2010~2012年普兰店市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并指(趾)、总腭裂。结论降低出生缺陷,预防至关重要,重点应推广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积极处理三级预防,降低因出生缺陷导致的儿童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孕前优生指标的筛查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2月~2011年10月在本院作血清学孕前筛查的1200名未怀孕新婚妇女进行随访调查与筛查,出生缺陷诊断依据《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中列出的23类出生缺陷的定义。结果在1200名未怀孕新婚妇女中,检出出生缺陷高危未怀孕新婚妇女75例,筛查阳性率为6.25%。发现在参加孕前筛查的1200名未怀孕新婚妇女中,发生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者共142例。而缺陷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缺陷孕前优生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可以提高预测并发症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05~2009年锡山区出生缺陷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生缺陷是围产儿常见疾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出生缺陷的发生严重影响人口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现将2005~2009年锡山区出生缺陷监测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4年至2007年番禺地区流动人口中围生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发生类型及相关因素,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在该院分娩的4268例围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其中围生儿出生缺陷的情况以及该地居民与流动人口中的围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268例围生儿中,出现出生缺陷的51例,发生率为1.19%。其中流动人口出生缺陷38例,占同期出生缺陷的74.5%;出生缺陷病死14例,病死率27.5%,为非出生缺陷围产儿病死率的60倍;围生儿出生缺陷涉及18个病种,单发缺陷29例,多发缺陷12例,致死和难治缺陷10例,其中颔面五官缺陷居分类之首;发生出生缺陷的围生儿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但与母亲某些因素相关。结论该地区流动人口出生缺陷率高于该地区居民人口出生缺陷,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该地区内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优生优育知识宣教,规范孕期检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13.
曾萼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43-2745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1-2010年围生儿出生缺陷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2001-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的围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类别和相关因素.结果 10年共监测围生儿540 449例,其中出生缺陷儿10 897例,发生率为201.63/万.出生缺陷主要为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外耳其他畸形等;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71、4.04,均P<0.05).35~岁产妇组中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且高于<20岁组、20~岁组、25~岁组、30~岁组,其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9.17、41.33、58.77、29.10,均P<0.05).2001-2005年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005-2010年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三级预防措施、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水平是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所在1997年即开始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工作,中心内容围绕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开展相应的工作,并强调出生缺陷群体监测和0~6岁残疾儿童监测.现仅对2003-2006年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段分析.  相似文献   

15.
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贵州省住院分娩出生缺陷情况,从1996年以来,在部分省、地、县医院实行了住院分娩出生缺陷病例报告制度。现对1996~2003年出生缺陷报告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本地的出生缺陷水平及其规律,为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燕 《家庭医药》2004,(11):50-51
我国每年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加上0~14岁期间出现的先天残疾率共为4%~6%。这就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残疾儿童80万~120万。  相似文献   

17.
朱丽红  李小英  白治爱 《中国医药》2013,8(9):1297-1298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的发病原因、分类及其致畸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8218例孕妇中有出生缺陷的168例畸形儿发病情况及其致畸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0.4‰(168/8218).肌肉骨骼及眼、耳、面和颈部缺陷所占比例分别为42.9%(72/168)、20.2%(34/168),明显高于其他系统(P<0.05);神经系统缺陷发生所占比例为8.3%(14/168),高于染色体综合征[3.0%(5/168)]、呼吸系统[2.4% (4/168)]、多发畸形[2.4% (4/168)]、皮肤和毛发[0.6%(1/168)]和其他类别[1.8% (3/168)].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2008、2009、2011年[30.8‰(61/1982)比13.5%(29/2152)、17.3‰(35/2028)、20.9‰(43/2056)],2011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2008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不同年龄组孕妇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出生缺陷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城市的孕妇出生缺陷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乡村[80.4%(135/168)比19.6%(33/168),P<0.01].感冒发热、用药、TORCH(弓形体、其他病原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出生缺陷所占比例分别为31.0% (52/168)、29.8%(50/168)、10.7%(18/168),均明显高于其他高危因素(P<0.01).结论 不同地区、孕周、年龄及族别,其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不同;感冒发热、用药、TORCH感染是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孕龄期妇女婚前、孕前、孕期保健,早期补充叶酸,孕期避免吸烟、饮酒;对35岁以上妇女做好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技术,避免高龄带来的胎儿异常的风险增加;早期发现畸形,早期终止妊娠,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变化趋势,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国家出生缺陷监测中心要求对2005~2011年长春地区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05 ~2011年长春地区共监测围产儿360555例,其中出生缺陷3413例,出生缺陷发生率94.659/万.围产儿死亡3537例,死亡率98.098/万.结论 加强孕前保健宣传和产前筛查,积极开展三级预防,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从1996年的0.87%,上升至2007年的1.48%,形势十分严峻。2012年原卫生部在出生缺陷防治报告中指出,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约占5.6‰,新增出生缺陷人数每年约90万~100万例,出生缺陷明显可见的约有25万例[1]。201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以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神经管缺陷  相似文献   

20.
张斌  张姣 《家庭用药》2014,(1):58-58
出生缺陷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极为重视的卫生问题。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出生缺陷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出生缺陷也是围产儿和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约有20%~25%的死亡是由出生缺陷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