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龋病与无龋儿童牙菌斑内细菌菌属的差异,了解牙菌斑菌属的变化与龋病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行口腔检查的122例儿童的临床资料,按乳牙龋失补牙面指数分为无龋组33例(龋失补牙面指数=0)、低龋组30例(龋失补牙面指数1~3)、中龋组29例(龋失补牙面指数4~6)、高龋组30例(龋失补牙面指数≥6)。采集所有儿童全口牙面菌斑,提取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163核糖体DNA(r DNA)扩增后与基因芯片杂交,检测牙菌斑内微生物群落。结果 122例儿童牙菌斑生物膜样本内共分离出86个细菌型,分为5个门类,28个属类;四组唾液链球菌检出率相当,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龋组戈登链球菌检出率为16.67%(5/30),低于无龋组[93.94%(31/33)]、低龋组[70.00%(21/30)]与中龋组[41.38%(12/29)],而其韦荣球菌属检出率为93.33%(28/30),高于无龋组[15.15%(5/33)]、低龋组[43.33%(13/30)]与中龋组[68.97%(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733-734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全冠修复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氧化锆材料修复,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材料修复,修复后12月时,记录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和菌斑指数,利用PCR技术对龈下菌斑标本中的细菌进行检测。行全冠修复后12个月时牙周指标变化情况中观察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菌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龈下菌斑标本致病菌伴放线嗜血杆菌、具核酸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间普氏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钴铬合金全冠修复,氧化锆全瓷全冠修复对患者牙周影响更小,龈下菌斑中致病菌检出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龋病患儿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变化与唾液中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检出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门诊确诊的重度龋病患儿60例(重度组)、轻度龋病患儿60例(轻度组)、无龋病患儿6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患儿唾液中sIgA、MMPs水平,采用实时单量PCR技术检测3组儿童唾液中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水平,并分析sIgA、MMPs与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患儿唾液中sIgA、MMP-2、MMP-9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轻度组sIgA、MMP-9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儿唾液中sIgA、MMP-2水平均分别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儿唾液中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水平均分别高于轻度组、对照组,轻度组唾液中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相关法分析,龋病患儿唾液中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sIgA、MMP-2、MMP-9水平与龋失补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清淀粉酶(S-AMY)、尿液淀粉酶(U-AMY)检测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诊断价值。方法在迈瑞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ABP组和非ABP组患者的Hs-CRP、S-AMY、U-AMY水平,与同步测定对照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ABP组检测Hs-CRP、S-AMY、UAMY水平显著高于非AB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ABP组检测S-AMY、U-AMY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P组三项指标联检阳性检出率与各单项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P组的各单项阳性检出率与非ABP组的各单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ABP组三项指标联检阳性检出率与各单项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联合S-AMY、U-AMY检测有助于提高ABP的阳性检出率,为ABP的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肝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样本同时进行AFP、TP、ALB以及SOD的检测,对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4个指标在肝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肝病患者与肝癌患者间的差异以及其对肝病的检测敏感度. 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肝癌组及肝硬化组的AFP、TP、ALB、SOD检测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与肝炎组的AFP、ALB、SOD检测结果比对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检测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肝癌组与肝硬化组检测结果显示,AFP、S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LB检测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肝癌组与肝炎组检测结果显示,AFP、ALB、S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检测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检验分析样本异常检出率可见3组中AFP、ALB、SOD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阳性检出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肝病患者血清AFP、TP、ALB、SOD与健康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其异常检出率也随之增加,可作为指示肝病患者病情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beta2-glycoproteinI antibody,抗β2-GPI抗体)和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 antibody,LAC)联合检测对复发性流产(ree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85例RSA患者为实验组,50例正常经产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CL、抗β2-GP1抗体和LAC水平.结果:RSA组ACL阳性率为27.06%(23/85),而对照组为8%(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β2-GPI抗体阳性率为21.18%(18/85),而对照组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LAC阳性率为21.18%(18/85),而对照组为6%(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确诊的40例抗磷脂抗体综合症患者中,ACL或抗β2-GPI抗体阳性率为95.00%(38/40),和ACL或LAC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抗β2-GPI抗体或LAC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ACL、抗β2-GPI抗体和LAC均与RSA有关.(2)ACL和抗β2-GPI抗体联合检测可以提高RSA患者抗磷脂抗体综合症检出率,对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8~10岁留守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分析其患龋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重庆市涪陵区8~10岁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各240例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及问卷,比较两组儿童患龋情况,分析留守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及患龋病影响因素。结果留守儿童组牙石检出率、龋均和患龋率均高于非留守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龋病的发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甜食和零食习惯、儿童刷牙次数、方法、时间和漱口习惯等方面,留守儿童中患龋病与未患龋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龄留守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应引起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重视,这类儿童群体饮食习惯不正确,口腔保健意识差,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开展口腔卫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猛性龋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多阶段抽样方案抽取2017年深圳市罗湖区600名学龄前儿童,按照年龄将其分为1~<2岁、2~<3岁、3~<4岁、4~<5岁组。运用Logistic分析法对猛性龋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1~<2岁、2~<3岁、3~<4岁、4~<5岁组猛性龋患病率分别为19.33%、28.00%、34.00%、37.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得知,猛性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母乳喂养时间、儿童是否有吃甜食的习惯、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儿童每天吃零食次数、儿童是否拥有良好的刷牙习惯与父母目前自身的文化水平。结论及早对儿童猛性龋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进行监测,能有效控制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肥胖症的流行现状及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问卷的方式随机调查长沙市天心区2421例儿童,并进行体格测量.[结果]参与调查研究的2421例儿童中234名为儿童肥胖症,检出率为9.66%.其中城市儿童肥胖症检出率为11.84%,城郊儿童为5.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童肥胖症检出率为12.57%,女童为5.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13岁儿童肥胖症检出率为16.6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P<0.01);在学校或单位食堂、饭店及其他地方就餐的儿童的肥胖症发生比例分别为10.87%,10.48%,高于在家里就餐儿童(P<0.05);周末户外活动时间<1h的儿童肥胖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儿童肥胖症检出率较高,性别、年龄、学校地域、周末户外活动时间及就餐地点是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家长应联合学校共同干预,降低儿童肥胖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细胞学(CSFC)的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62例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儿童非中枢感染性疾病患儿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检出率、常规、生化特点。结果观察组单核吞噬细胞检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浆细胞、激活型单核细胞和转化型淋巴细胞的检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FC异常检测率显著高于常规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FC生化检查异常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采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检测率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陈月燕  席云  吴坚 《新医学》2007,38(12):809-810
目的:了解70岁以上老年人群口腔感染的菌群状况.方法:根据口腔余留牙数目分为研究组(余留牙超过20颗)32例和对照组(余留牙少于6颗)41例,比较2组的菌斑百分率、葡萄球菌和白假单丝酵母菌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菌斑百分率为39%,对照组为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葡萄球菌与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及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另外,研究组中具有初中或以上文化程度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70岁以上老年人群存在口腔感染,口腔余留牙数与口腔菌群的控制情况有关,与受教育程度也有一定关系,提示应重视老年人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婴幼儿龋病(ECC)口腔微生物群失调与唾液免疫生物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龋病患儿6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低龋组(n=267)和高龋组(n=333),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婴幼儿100例为对照组。记录各组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杆菌以及双歧杆菌的菌落数,并检测各组唾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包括(MMP-2、MMP-3、MMP-9),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Ig A)及免疫球蛋白G(Ig G),补体C3、补体C4水平。结果高龋组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杆菌菌落数多于低龋组和对照组,双歧杆菌菌落数少于低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龋组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杆菌菌落数多于对照组,双歧杆菌菌落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龋组MMP-2、MMP-3、MMP-9、IL-8、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低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龋组MMP-2、MMP-3、MMP-9、IL-8、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龋组Ig A、Ig 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低于低龋组和对照组,且低龋组Ig A、Ig 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杆菌与MMP-2、MMP-3、MMP-9、IL-8、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与Ig A、Ig 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呈负相关(P 0.05);双歧杆菌与MMP-2、MMP-3、MMP-9、IL-8、IL-6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P 0.05),与Ig A、Ig 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龋病患儿口腔易发生微生物失调,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免疫保护机制状态也会发生相应改变,改善免疫功能可能对防治ECC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筒靴型间断气压治疗仪的间歇充气加压治疗(IPC)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症(DVT)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2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从患者入ICU当日开始给予IPC预防DVT,以7d为观察期,比较观察期内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双侧大腿周径、双侧大隐静脉流速.结果:在观察期内,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下肢周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IPC可预防DVT的发生.结论:IPC是预防重症患者发生DV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120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患者,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52例,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其进行PCT及PA的测定及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PCT 值明显升高,与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PCT 在正常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PA有明显下降,与非细菌感染组相比有差异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PA低于正常数值,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前白蛋白(PA)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中能较好的鉴别细菌及非细菌性感染,可作为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使用氟化泡沫并结合口腔卫生宣教在儿童龋病预防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整个研究时长为24个月,选取450名3-4岁的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孩子均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观察组每6个月使用一次氟化泡沫护齿,对照组孩子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分组时、12个月后和24个月后检测孩子龋齿状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新增龋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儿童龋病方面,氟化泡沫的应用结合口腔卫生宣教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学龄期意外伤害儿童心理行为评估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5例意外伤害儿童(伤害组)及75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EPQ的P、E、N分量表伤害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L分量表得分对照组高于伤害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伤害组男孩在多动、攻击性、违纪、焦虑、社会退缩、体诉6个因子,女孩在多动、违纪、攻击性、体诉、社会退缩、残忍6个因子中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意外伤害儿童性格、行为问题较多,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示建立心理行为全程干预模式,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 E(IgE)及过敏原检测,为 CVA 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德国 AllergyScreen 过敏原检测系统对60例 CVA 儿童患者(CVA 组)、51名非 CAV 型慢性咳嗽儿童(非 CAV 组)进行过敏原体外免疫测试及血清 IgE 定量检测,并计算各种过敏原所占阳性的比例。结果一种以上过敏原阳性率,CVA 组为78.33%(47/60),非 CAV 组为19.61%(1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种过敏原阳性的检出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V 组血清 IgE 水平为(297.8±47.7)IU/mL,非 CAV 组血清 IgE 水平为(87.8±41.2)I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VA 患儿的发病与过敏因素关系密切,其血清 IgE 水平显著升高,过敏原体外检测有助于查明咳嗽病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Carisolv去龋治疗乳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颗龋损乳牙分为2组各50颗牙,观察组采用Carisolv去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牙钻去龋,均应用复合体充填,2 a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失访10颗牙,观察组治疗成功率89.1%(41/46),对照组65.9%(29/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充填物脱落或折断、继发龋发生率以及对牙髓的影响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risolv去龋治疗乳牙龋病疗效确切,较传统牙钻去龋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洁悠神敷料对轻度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影响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牙周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55例轻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8例)在被检牙局部喷涂洁悠神敷料,对照组(27例)喷涂3%双氧水,每组在喷涂后分别采集龈下菌斑,采用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对龈下菌斑中P.g进行检测,分析细菌检出率的变化,同时记录被检牙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牙齿松动度(TM)等相关指标.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检出率分别为79.6%、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牙位的检出率均低于26牙位(P<0.05);洁悠神敷料用药1周后可使PLI、GI、PD、TM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洁悠神敷料作为一种轻度牙周炎的辅助用药,具有良好的菌斑抑制效果和促进正常口腔卫生环境的建立,是一种局部治疗和预防轻度牙周炎的有效抗菌敷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小儿咽部常见病原菌的携带状况,探讨咽部分泌物标本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感染组)和非呼吸道感染患儿(非感染组)各150例,年龄均不超过6岁,采集咽拭子标本后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共分离获得病原菌251株。其中,感染组分离获得155株,检出率居前5位病原菌分别是卡他莫拉菌(43.3%)、肺炎链球菌(22.6%)、A群链球菌(19.3%)、流感嗜血杆菌(9.3%)和副流感嗜血杆菌(3.3%);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肺炎链球菌和 A群链球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他莫拉菌与嗜血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和 A群链球菌在健康儿童中的携带率较低,如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中检出,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卡他莫拉菌在健康儿童中的携带率相对较高,如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中检出,须谨慎判断是否为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