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个科学的呼吸道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口岸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方法对检验检疫机构在甲型H1N1流感中的防控经验进行回顾研究,同时采取德尔菲法对风险评估因素进行确认和判定,利用矩阵分析方法确认风险水平。结果确立了口岸呼吸道传染病传入的可能性影响因素和危害程度影响因素,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早期的评估中客观准确。结论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口岸呼吸道传染病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探讨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为防止传染病传入我国,应当对这些可能存在危险性的出入境人员、物品和各类传染病实施风险分析。综合考虑病原学、流行病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因素,建立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科学的方式评估传染病通过口岸传入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危险等级或危害程度,才能提出进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查找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口岸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传染病暴发/流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根据文献查阅、专家访谈以及头脑风暴的方法获得传染病暴发或流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对指标进行必要的增、减、修,最终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 运用专家评分法和专家权威系数确立了每一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可能性和严重性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52和0.48;完成两轮函询的共有24名专家,其中24名专家开展过传染病风险评估研究;第一轮Delphi法专家积极系数均为77.14%,第二轮Delphi法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0%;两轮专家对熟悉程度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63、0.62(P<0.05),重要性评分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59、0.63(P<0.05)。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构建了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通过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构建一套科学、具体、能够普遍适用于大多数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口岸传染病传入、传播和扩散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科学的方式评估传染病通过口岸传入的风险。方法综合考虑病原学、流行病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因素,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果研究确定了风险识别的过程框架和口岸传染病传入、传播和扩散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R、5个准则层(R1-R5)及若干指标层。结论依据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初步建立传染病经口岸传入、传播及扩散的风险因素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建立国境口岸传染病疫情监控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国境口岸传染病疫情监控体系,有效的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方法] 对建立国境口岸传染病疫情体系的目的、组织、任务、监控对象、监控内容、监控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 监控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整合和协同效应,及时发现传染源,迅速通报疫情,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和扑灭疫情。[结论] 建立国境口岸传染病疫情监控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明确职责,精心组织,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合理调配和使用相关资料,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构建学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学校传染病发生的早期主动监测和防控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在文献查阅基础上,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筛选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指标,通过直接评分法确立指标权重,构建指标体系。结果 经过对10位专家的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和90.0%,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773,第二轮咨询一级、二级、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依次为0.340(χ2=6.125,P <0.05)、0.243(χ2=24.068,P<0.05)、0.212(χ2=93.626,P<0.001)。经指标筛选,形成由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6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项一级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学校传染病常态化管理(0.348 1)、学校卫生环境(0.341 9)、学生(家长)健康素养(0.310 0)。结论 建立了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本体系专家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可为贵阳市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提供评估重点。  相似文献   

7.
国境口岸传染病疫情预警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有效的传染病危机管理体系是检验检疫部门在国境口岸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关键措施,其中预警指标体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文献评阅、现有资料整理分析、现场调查等方法构建指标体系框架,使用德尔菲法与专家会议法相结合构建指标体系的组成,使用小组讨论和个别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进一步修正和完善。通过2轮咨询,共筛选出36项指标,以探讨建立科学合理、适合国境口岸传染病危机管理的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境口岸2004~2007年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7年我国国境口岸4 374 343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结果]出入境人员职业以劳务人员居多,占34.42%,不同年度出入境人员职业分布不同(P(0.05);HIV抗体阳性、梅毒、HBsAg阳性3类传染病检出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P<0.05),开放性肺结核检出率随年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HIV抗体阳性、梅毒、HBsAg阳性3类传染病检出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应加强我国国境口岸对这3类传染病的重点监测;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以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建立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用于评估某一特定地区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风险。方法采用情报调研、现状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综合分析梳理某部驻地及营区病媒生物现状。采用文献调研等方法建立部队营区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发生风险指标评估框架,经过专家咨询完善评估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估方法。结果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估体系,经风险分析,某部驻地媒介生物性传染病主要是流行性出血热和乙脑,其中流行性出血热发生风险为中等,乙脑发生风险较小。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风险评估、分析模式,对于某一区域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预警、控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制定病媒生物防治对策和卫生资源的分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指标体系还有待在实践检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对黑河国境口岸1970年~1986年发生的10种主要传染病流行动态分析结果。在这17年间,累计发生13388例急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70.73/10万。10种主要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麻疹年均发病率由1970年~1974年年份段的90.48/10万,到1985年~1986年年份段降到3.69/10万。小儿麻痹症自1976年以来没有病例发生,散发14例疟疾为传入病例.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分别占10种主要传染病构成的40.48%、19.01%、10.99%。作者针对降低发病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北京奥运会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建立2008年北京奥运会传染性疾病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奥运会赛时传染病事件发生扩散的风险,为奥运会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立奥运会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专题研究小组,收集、分析近10年有关传染病和风险评估资料,确定风险评估指标及指标评判内容。结果初步建立北京奥运会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确定6个一级指标,并且根据每个指标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确定20个评判指标。传染病疫情事件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结合监测预警分析、历史资料数据分析及专家经验和会商,利用半定量的方法对风险可能性进行五级等级划分。结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普遍的地区适用性,对于重大活动的保障应对和实施风险管理具有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加强监测传染病的口岸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监测传染病的口岸控制。方法从目前监测传染病的流行简况、监测传染病口岸控制的措施及应注意三方面问题进行阐述。结果加强监测传染病的口岸控制应科学确定监测传染病名录、完善疫情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口岸旅检通道和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和疫情公告制度、专业队伍建设和加强与地方的协作关系。结论加强监测传染病的口岸控制对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王燕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222-1223
目的了解河南油田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油田区域内2004~2008年度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油田区域2004~2008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4种49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12.83/10万,无甲类传染病疫情;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及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结论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及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和肺结核的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建立麻疹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温州市2015年各县(市、区)的风险等级,为当地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指标赋值法,对“基础免疫水平”“麻疹病例监测”和“疫情易发生扩散”3个一级指标开展评估,每个指标包括5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得分相加得到一级指标得分.总评分设为100.00分,得分超过50.00分确定为高风险地区.结果 温州市基础免疫薄弱的是瓯海区(25.50分)和乐清市(23.50分);麻疹病例监测质量不高的是经开区(19.00分)和乐清市(17.00分);疫情易于扩散的是经开区(33.00分)和龙湾区(30.00分).总体麻疹疫情发生风险较高的是经开区(69.50分),其次是龙湾区(63.50分)、鹿城区(56.50分)、瓯海区.(56.50分)和乐清市(52.50分).结论 麻疹疫情风险评估指标能基本反映温州市麻疹疫情风险,疫情总体可控,但部分县(市、区)仍存在薄弱环节.经开区、鹿城区等监测质量不高的县,应加强监管,规范疫情处置并扩大应急接种对象和范围.龙湾区、乐清市等基础免疫水平薄弱的县,应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率.  相似文献   

15.
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险评估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而健全的指标体系是获得准确风险评估结果的关键。不同类型传染病在不同情境下的传播、影响因素复杂,由此而形成的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差异较大。本文对国内外已经建立的、根据传播途径和发生的特定情境分类的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综述,为我国制定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开展卫生处理效果评价工作的有关问题,提出建议。方法:分析口岸实施卫生处理效果评价工作的方法要求和所面临的问题,结合现有实际,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开展卫生处理效果评价工作存在实际问题。结论:应采取综合措施规范、完善口岸卫生处理效果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7.
作者综合利用文献综述、经验判断、层次分析、Delphi专家咨询、专家评议等方法,通过系统分析,筛选出影响化学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关键风险要素,构建了二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合理地给予分值权重。归纳提出计划和准备、实施评估、报告和风险建议的三步风险评估流程,并就风险指数、事件后果严重性、风险发生概率、风险等级的估算或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说明。初步构建的风险评估框架,需在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完善、调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探讨其在大型活动公共卫生保障的应用。方法通过描述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历史数据回顾、专家咨询、风险矩阵等方法,将举办大型活动期间北京市通州区发生重大传染病的风险水平进行分析判断,确定采取应急措施的重点。结果在国庆活动排练基地保障中,共排查出24种重大传染病事件,132个风险隐患点,逐一分析风险源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控制和应对事件的能力。结论北京市通州区首次将风险管理引入奥运城市层面公共卫生保障和国庆60周年活动排练基地保障,建立风险评估框架和体系,在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