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波记忆     
一.T波记忆的概念T波记忆(Twavememory)现象,又称为心脏记忆和T波电张性调整,1969年由ChatterjeeK最早描述,1982年Rosenbaum最早定义。T波记忆是指在一段时间的异常心室激动终止后,能引起随后的窦性心律出现时间依赖性T波改变,即T  相似文献   

2.
巨大倒置T波     
一.巨大倒置T波的定义可以用高尖、对称、双相、低平和倒置等词描述T波的形态。根据振幅不同,倒置的T波分为倒置T波、深倒置T波、巨大倒置T波。在Ⅰ、Ⅱ、aVL、V2~V6这些QRS波主波向上的导联,倒置T波振幅>1.0mV为巨大倒置T波。巨大倒置T波常见于肥厚型心肌病、急性非ST段抬型高心肌  相似文献   

3.
T波电交替     
T波电交替(T-wavealternans,TWA)是指窦性心律规整时,体表心电图T波形态、振幅及极性的逐搏交替改变。TWA分为两种,毫伏级T波电交替,可从体表心电图上直接观察到,而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 wave alternans,MTWA),  相似文献   

4.
尼加拉T波     
尼加拉T波(Niagara Twave)是由美国哈佛医学院HurstJW教授于2001年命名的,是指脑血管意外等患者出现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巨大倒置T波,因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关,亦称交感神经介导性T波。尼加拉T波最早曾被称为脑型T波或神经源性T波,其形态特异,但相关临床谱较广。  相似文献   

5.
幼稚型T波以右胸导联T波倒置为心电图特征,其属于心电图正常变异,临床上需要与其他一些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病理性情况相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幼稚型T波的定义40岁以下正常成人V1~V4导联同时有2个或  相似文献   

6.
正常成人T波在Ⅰ、Ⅱ、V3~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aVL、Ⅲ、V1导联直立或倒置。1991年,Walder和Spodick首先提出了全导联T波倒置(global Twave inversion)这一心电图新概念,他们在连续30000帧心电图中发现100例患者全导联T波倒置。  相似文献   

7.
Wellens综合征是以心电图T波改变及演变为特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综合征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此类患者因尽早接受PCI治疗而获益。然而,与Wellens综合征T波改变及演变类似的心电图表现也可见于其他一些临床情况,如何进  相似文献   

8.
1903年,Einthoven在心电图T波后描记到一个独立的、低平矮小而光滑的波,按英文字母的排序将其命名为U波。一.正常U波正常U波为单相波,出现在T波后0.02~0.04s,时限0.16~0.25s,平均0.20s。通常与同导联T波方向一  相似文献   

9.
Tp-Te间期     
Tp-Te间期是指心电图T波顶点到T波终点之间的时间间期(图1),代表心脏复极过程中心室外膜下心肌复极结束到中层M细胞复极结束的时间,是目前体表间接反映心室不同肌层跨壁离散变化的唯一指标。尽管没有得到公认,但动物实验显示,Tp-Te间期可能不仅  相似文献   

10.
心室复极差力(VG)是使T波方向由与QRS相反的方向(OB)变为与QRS波方向(OR)相一致的一种力量,可借此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T波改变。本文通过肿瘤者经治疗前后的VG测量,对T波改变的诊断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28岁,运动员。无心脏病病史,进行健康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心电图表现为(图1):Ⅰ~Ⅲ、aVF T波轻度倒置,aVRT波直立,V2~V4 ST段抬高,呈拱形,V4~V6 T波深倒置,倒置的T波深度超过5mm,很象演变中的心肌梗死图形。T波动态变化不大,较稳定。体查发现除在  相似文献   

12.
13.
心室除极形成心电图(ECG)QRS波群,心电向量图(VCG)形成QRS环。心室除极是通过特殊传导系统,将激动电流迅速传给整个心室,正常时限为60~80ms。心室肌细胞在除极之后,均可自行恢复到极化状态,以行下次除极。所以,复极时间一般较除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高耸T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念 T波与心室肌动作电位3相曲线相一致,代表快速心室复极末期的电位变化。正常T波形态平滑呈半圆形,两肢不对称,前半部平缓后半部陡峭。T波方向多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6岁。因心悸、胸闷、乏力7天而入院。体检:神志清,T36℃,P65次/min,BP16.6/14.0kPa(195/105mmHg)。实验室检查:血清钾2.66mmol/L。入院后B型二维超声诊断检查发现右肾上腺区1.0×0.8cm实质性回声。临床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心电图(附图)示P波匀齐,P-P间期0.92s,频率65次/min,各导联可见U波,在Ⅲ、aVF导联高于T波。值得注意的是:各导联T波明显增宽呈双峰状,类似莫氏Ⅱ型2:1房室传导阻滞。T_v_3后峰高于前峰,T_(Ⅰ、Ⅱ、Ⅲ、aVR、V_5)呈微凹状。各导联T波均稍低,Q-T间期达0.48s,ST_(Ⅰ、Ⅱ、aVF、V_5)近似水平型压低≤0.25mV。用安体舒通40mg,3次/天口服,治疗2周后血清钾恢复正常(5.0mmol/L)。复查心电图(图略)双峰T波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但血压仍稍偏高,为18.7/12.7kPa(140/95mmHg)。继续用安体舒通治疗1周,血压接近正常,病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关于ST段、T波与U波标准化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HA/ACC/HRS2009年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简称“09建议”)的第四部分及某些部分对ST段、T波、U波作了阐述,对有关测量、描述、分析都进行了讨论。还包括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复极异常的描述、区分和应该使用的正确名称等。  相似文献   

17.
T波形成机制与T波改变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T波是心室复极顺序发生细微变化的敏感指标。 T波异常是一常见现象 ,它可见于正常人 ,也可见于轻重不一的心脏疾病以及心外疾病。1 .T波形成机制1 .1心室阶差超强电休克可使心室肌同步除极 ,心电图上仅有 T波而无 QRS波 ,该 T波面积即代表心室阶差。它主要来自复极的非均一性 ,依赖复极速率的不同而不是心室肌激动顺序。局部动作电位的轻微变化可引起 T波形态明显的改变 ,但 T波变化并不一定与异常复极的心肌面积成比例 ,因为某些心电向量抵消和不同复极部位对 T波影响可不同。1 .2 M细胞近年研究表明 ,存在于心室壁中层的 M细胞对 T…  相似文献   

18.
良性T波改变的特殊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文锦 《心电学杂志》1991,10(4):235-238
例1 患者男性,23岁。平素健康,好长跑锻炼。偶然作心电图发现 T 波倒置,连续5次复查未恢复,于1979年6月18日拟诊心肌病入院。既往无心肌炎或其他可导致心肌损伤的病因。体格检查:发育良好,心肺(一)。X 线心脏摄片、心音图、心机械图及超声心动图均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及大、小便常规、血沉、转氨酶、血脂、血电解质亦均正常。静息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ST_(Ⅱ、Ⅲ、aVF)及 STv_(1、2-6)略上抬,Tv_1直立,Tv_(3-5)倒置,最深达0.9mV,Tv_2呈正负双相,QRS 及 Q-T 正常。  相似文献   

19.
动态心电图检测T波电交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波电交替是心室复极不一致的表现,提示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是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强有力的独立预测指标。在常规心电图上观察到的T波电交替幅度为毫伏级(mV),又称显性T波电交替。而目前T波电交替的检查已发展为肉眼看不见、幅度为微伏级(μV)的电交替,又称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MTWA),需借助特殊的诊断系统和专用软件检测。  相似文献   

20.
低血钾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它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U波增高、ST段下移、T波倒置等,可同时出现一项或多项改变。但当严重低血钾时,由于U波异常增高并与前面T波互相融合,酷似高尖T波,易误诊为高血钾,必须引起临床及心电图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