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油对正常成人血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邓平建  张永慧 《营养学报》1993,15(3):289-292
将12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每天食用茶油、调和油和市售油50g/d。实验对象膳食保证能量摄入为RDA90%以上,其中脂肪供能约占总能量的30%。经40天实验后,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市售油组血TG浓度比实验前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三项胆固醇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调和油组血TC、HDL-C及LDL-C浓度均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与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关;茶油组血TG、TC、LDL-C浓度均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HDL-C略上升,差异无显著性。茶油的这些效应与其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关,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硬化性疾病,应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棕榈油对成人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坚  王春荣 《营养学报》1997,19(2):186-190
报道了棕榈油(PA),花生油(PE)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在5.5~7.0mmol/L的受试者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51名受试者(男31人,女20人,年龄30~66岁之间)分为两组,一组男15人,女11人,称PE组;另一组男16人女9人,称PA组,预备期3周,膳食以当地日常食用的花生油烹调,实验期6周。PA组受试者食用以棕榈油烹调的实验膳;PE组受试者仍食花生油烹调的膳食。脂肪约占膳食能量的30%,其中60%~65%来自实验油。实验结果表明:与起始值相比,6周末PA组受试者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显著下降,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比值显著下降,全血血小板聚集率未见显著变化。PE组受试者的血脂、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全血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均未出现显著变化。提示,棕榈油作为我国居民家庭烹调用油并不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茶油对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富含油酸的茶油对大鼠的血脂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Wistar雄性大鼠60只.分别饲养基础饲料、高脂茶油饲料和高脂猪油饲料。结果表明,茶油组血清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基础组和猪油组,血清胆固醇(TC)亦明显低于猪油组。同样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猪油组明显高于基础组,而茶油组与基础组未显示差异有显著性。HDL-C/TC(HDL-C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猪油组明显低于基础组,茶油组与基础组差异无显著性.这说明茶油对HDL-C无影响。茶油组的血小板聚集率(1’)和红细胞交形指数与基础组无差别,均明显低于猪油组的。结果说明茶油具有降低血脂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桑蚕蛹油对大鼠血脂水平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观察桑蚕蛹油和桑蚕蛹油加维生素E(VE)对大鼠血脂水平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选取雄性成年Wistar大鼠 40只 ,按血脂水平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高脂对照组 ,桑蚕蛹油组和桑蚕蛹油 +VE组 ,分别喂饲各组饲料。 6周后 ,测定血脂水平和血小板功能。结果显示 ,(1)与高脂对照组相比 ,桑蚕蛹油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 ,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 ;血小板聚集率 ,血浆血栓素B2 (TXB2 )水平以及TXB2 6 k PGF1α(T P)比值显著降低 ,6 酮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水平显著上升 ;(2 )桑蚕蛹油 +VE组大鼠血清TC、LDL C水平显著低于桑蚕蛹油组 ,血小板聚集率 ,T P比值也显著降低。提示 ,富含α 亚麻酸的桑蚕蛹油能降低大鼠血脂水平 ,抑制血小板聚集 ,加入VE后 ,这种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指标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8)和观察组(n=88),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连续治疗1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IMT、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脂水平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指标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TT和P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IL-10、IL-18及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血小板功能,提高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大量脂肪摄取脂肪会升高血脂浓度,导致肥胖、动脉粥样硬化(AS)和血脂异常等疾病[1]。猪油因其饱和程度高,摄入过多可导致血清胆固醇含量过高;摄入由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组成的茶油可降低血脂[2];但MUFA的氧化对脂类代谢同样有不良影响,可导致血脂增高及AS,引起人体衰老、肿瘤、心血管病等发生[3]。  相似文献   

7.
杨平  方堃  张丽萍  井婧  贾娟 《职业与健康》2011,27(9):992-994
目的探讨血脂及年龄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检测绵阳科学城地区5 315名体检者(19~86岁)空腹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和全血血小板(PLT)参数,应用SPSS软件分析血脂及年龄与血小板各参数的关系。结果 PLT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随着年龄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老年人群中(>50岁),PLT与血脂呈正相关,而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血脂异常对MPV的影响并不明显(P>0.05)。血脂(尤其是TC)与PLT、MPV均存在弱的相关性(P<0.01)。结论增龄、高血脂(特别是TC异常升高)与PLT和MPV变化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动态监测PLT参数来观察PLT活性的变化。TC异常升高的年长者中存在PLT增多,在降脂治疗时应同时进行抗PLT治疗。  相似文献   

8.
茶油、玉米油和鱼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冯翔  周韫珍 《营养学报》1996,18(4):412-417
研究了富含不同种类不饱和脂肪酸的三种不饱和油脂─茶油、玉米油、鱼油对小鼠免疫功能及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小鼠分别饲以含茶油(A组)、玉米油(B组)、鱼油(C组)的饲料30天。结果表明:A、B、C三组动物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依次降低,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A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5);A、B两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强度明显高于C组(P<0.01);B组小鼠腹腔吞噬细胞活性最高)A组次之,C组活性最低,与A、B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不饱和油脂对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亦有不同影响,C组小鼠血清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不饱和油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明显不同,尤其是富含n-3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可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免疫细胞膜磷脂中脂肪酸组成改变及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成年SD大鼠,分别喂给猪油、米糠油和玉米油,观察其对血脂、血小板功能、生物膜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猪油组比较,米糠油和玉米油组血清TC、TG、LDL-C、TC/HDL-C均较低,血浆6-K-PGF12/TXB2比值较高,血小板聚集率较低,膜磷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膜流动性较大,心、肝、脑组织中MDA含量较高,肝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低,易于脂质过氧化。米糠油和玉米油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唐茂云  张文敏 《营养学报》1994,16(3):239-246
大鼠分别喂饲猪油、花生油、茶油、豆油、麻油及牛油高胆固醇饲料1~3个月,发现:1.麻油及牛油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远低于诸油及花生油组(P<0.05),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最高(P<0.05)。茶油及豆油组TC与LDL-C居中。甘油三酯以豆油组最高,茶油组最低(P<0,05)。2.各组红细胞膜、心肌线粒体及肝微粒体磷脂脂肪酸与饲料脂肪酸水平呈正相关。RBC膜及心肌线粒体磷脂中,猪油及牛油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茶油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麻油及花生油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较高。3.茶油组血清、肝及脑丙二醛(MDA)水平最低,其余各组均较高。豆油组的肝MDA最高。4.血清、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花生油及豆油组较低。5.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索F_(1a)(6-K-PGF_(1a))比值以麻油组最低、豆油组较高。6.茶油组的生物膜流动性较大,而猪油及牛油组较小。  相似文献   

11.
王明正  武冬梅 《营养学报》1995,17(2):204-208
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0周,造成高脂血症模型,观察莜莅面粉对血脂、血小板聚集和血液粘度的影响。结果:每鼠每日饲莅面粉6g,可明显抑制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致动脉硬化指数(AI),同时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抗动脉硬化指数(AAI)升高。每鼠每日饲鼓面粉6g,亦可明显抑制ADP或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显著降低饲高脂食大鼠的血浆粘度和高切变率(230s”)以及低切变率(5.75s-1)下的全血粘度,而对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明显影响。提示,莜面粉对掇食高脂饲料大鼠的高脂血症、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和高血粘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204例高脂血患者服用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浓缩鱼油对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受试者每人每日服浓缩鱼油胶丸18粒(相当摄入EPA+DHA 3.7g),连服10周。试验期间受试者的生活与饮食习惯与试验前一致,禁服降脂药和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结果表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po)B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体外血栓形成的血栓长度和湿或干重均显著减小;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亦较前明显降低;服后血浆脂肪酸含量变化显著,可诱导血小板聚集的花生四烯酸(AA,C20∶4,φ6)含量显著降低,而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血管作用的EPA和DHA含量成倍升高。  相似文献   

13.
张亚非  周羽并 《营养学报》1996,18(3):274-279
采用幼年SD雄性大鼠30只,体重150±20g,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1)基础饲料组:普通大鼠饲料;(2)猪油组:基础饲料中加入10%猪油和1.5%胆固醇;(3)玉米油组:在基础饲料中加入10%玉米油和1.5%胆固醇,饲养9周,比较玉米油和猪油对大鼠血脂血糖和脑脂褐质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油组TC和LDL-C水平较猪油组低,虽然两组均高于基础饲料组。玉米油组的HDL-C比猪油升高不显著,但HDL-C/TC(%)增加,同时LDL-C/HDL-C比值下降。基础饲料组,猪油组和玉米油组的大鼠平均血清TG分别为1.28,1.21和1.45(mmol/L),各组之间的差别不显著。高脂饲料组动物的空腹血糖(SG)较基础饲料组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饲料大鼠的脑脂褐质(LPF)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基础饲料组大鼠的LPF平均值12.9U/g蛋白质,而玉米油组和猪油组均明显升高,分别为28.3和28.8U/g蛋白质。在以血脂各项指标为自常量,大脑LPF含量为因变量的相关分析中发现,LPF与TC和LDL-C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1和0.547,P<0.01.  相似文献   

14.
棕榈油对血脂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榈油为富含棕榈酸的油脂,为阐明其对血脂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进行了本研究。试验动物为Wistar大鼠,分为三组,即猪油组(LA)、棕榈油组(PA)和精制菜籽油组(RA),每组8只大鼠。饲料含15%油脂和1%胆固醇。结果表明,棕榈油无升高血胆固醇、LDL一C、VLDL一C和降低HDL一C的作用,各参数皆优于LA,而与RA相当。动物肝组织和冠状动脉中甘油三酯含量较高,但心脏含量较低。红细胞、肝脏和心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高于LA,而血清和组织中过氧化脂质(LPO)则明显低于LA,其数值与菜籽油组相近。  相似文献   

15.
蚕蛹油调节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家玉  吕晓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242-2243
[目的]观察蚕蛹油的调节血脂作用。[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蚕蛹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游离脂肪酸含量。雄性SD大鼠按血脂水平分为3个剂量蚕蛹油实验组(0.2g/kg.bw、0.6g/kg.bw、1.2g/kg.bw)和高脂对照组,连续灌胃30d,d30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蚕蛹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占71.97%),其中α-亚麻酸占34.33%,油酸占31.11%。与实验前比较,实验结束时高脂对照组TC和T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脂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实验结束时1.2g/kg.bw蚕蛹油组TG水平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0.6g/kg.bw蚕蛹油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高脂对照组(P﹤0.05)。[结论]蚕蛹油具有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浓缩鱼油对高脂饲料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观察摄取高脂饲料大鼠给予浓缩鱼油后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C/TC比值的变化。分两批实验,每批分三组(高脂组、高脂+橄榄油组和高脂十鱼油组)。后两组以灌胃法分别给予橄榄油与浓缩鱼油1ml/头/天,高脂组不喂其他油脂,实验期一个月。结果显示,鱼油组血清TC值于实验后15~20天即显著低于高脂组和橄榄油组(P<0.05),实验期终止时的差别更加明显(P<0.01),且两批实验结果有一致的规律性。鱼油组血清HDL-C值显著高于高脂组和橄榄油组,但两批实验的规律性较差。鱼油组HDL-C/TC比值明显高于另两组(P<0.01),且两批实验的规律性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