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开展北方部队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学监测,加强网络实验室建设,确保监测网络运行,掌握北方部队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态势,指导部队卫生防病工作。方法战区疾控中心建立冬季呼吸道病原监测网络实验室平台,建立哨点医院呼吸道病原监测网络实验室平台和监测哨点单位。结果运用PCR病原学监测网络实验室的数据,分析各哨点单位官兵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通过对2015-2017年度检测数据分析,近年来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以甲流、乙流和腺病毒感染为主,且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较重,应加以重视。结论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早期发现初始病例,及早采取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为预防与控制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某战区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平台的建立模式,并评估其运行状况和病原监测工作质量,为该战区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在该战区设立监测点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建立急性呼吸道病原监测平台,并利用2014年度和2015年度呼吸道病原监测数据对平台运行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共收集2690例鼻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样本采集量在1月达到峰值,呼吸道病毒阳性率在12月、2月达到峰值.样本量空间分布中,监测点1所占比例最高(44.7%),监测点3所占比例最低(10.0%).阳性率空间分布监测点2所占比例最高(22.1%),监测点4最低(11.8%).阳性样本中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57.4%),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37.3%)和腺病毒(5.3%).共分离得到13株季节性流感病毒.暴发疫情处置规范,但报告及时性、标本送检及时性和病毒分离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 该战区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平台总体运行正常,可为分析该战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趋势及制定疫情防控提供措施依据.应强化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做好病原监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某战区2014年10月-2015年4月期间呼吸道病毒监测结果,及时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动态,探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流行趋势,为部队疫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 通过建立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平台,从2014年10月-2015年4月共收集基层医院采集咽拭子样本1518份,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病原体,并对呼吸道传染病数据进行整理,利用Excel 2007软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518份样本中共检出阳性样本281份,阳性率达18.5%。各单位送检样本量和阳性率于2014年10-12月保持增高趋势,2015年1-3月呈下降趋势。阳性样本中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88.6%),其次为腺病毒(8.2%)和乙型流感病毒(3.2%)。结论 该战区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以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应针对性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由人腺病毒3型引起呼吸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早期判断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9月26日—11月21日北京市西城区4所小学报告的8起呼吸道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调查,描述疫情特征,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病原测定,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及基因型别鉴定。结果 8起呼吸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共涉及68例病例,疫情持续时间平均11.5天,病例病程平均5.4天,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100%)、咽痛(23.58%)和咳嗽(20.69%)为主。基于Hexon,Penton和Fiber 3个基因,构建来源于4所小学的人腺病毒基因亲缘关系树,结果显示,3个基因与人腺病毒3型亲缘关系最近,无重组事件发生且来源于4个学校的腺病毒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100%。结论 8起疫情均由人腺病毒3型引起,加强聚集性疫情症状及病原学监测,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一起小学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类似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报告病例22例,罹患率为1.05%,均为二年级同班学生,临床症状以发热(体温38.0℃~40.7℃)为主(100.0%),其次为咽痛(54.55%)和咳嗽(36.36%)。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12份,均为腺病毒核酸阳性。通过现场采取积极有效防控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结论该疫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与患者密切接触可能是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感染与气象因素的变动关系,为不同气象条件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兰州市2010-2015年发热呼吸道症候群检出病原阳性率及同期气象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气象因素随机新息对呼吸道病原感染的方差贡献。结果 VAR(2)模型总拟合优度为0.642,拟合值与实际值的希尔不等系数为0.193,平均绝对误差为0.07,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22.42%。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雨量和平均气压对病原感染阳性率预测误差的贡献到第15期分别达5.89%、4.34%、8.33%和8.15%。结论 VAR模型可用于分析呼吸道病原感染与气象因素的动态关系。发热呼吸道症候群预警可考虑结合当地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006~2007年成都市发热症状监测系统数据及相关呼吸道传染病分布情况的整合分析,了解成都市发热情况的分布,对成都市发热症状监测系统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热症状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对发热症状及相关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时间、空间、人间分布进行描述。结果成都市以发热为症状的疾病在冬春、夏秋两季更替时达发病高峰;城镇地区的发病例数大于农村地区;发热病人以儿童为主;上呼吸道感染为导致发热的主要疾病。结论成都市症状监测系统的灵敏度高,但特异度低,不能很好地探测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目前预警作用十分有限,必须加入监测疾病相对合适的检测内容,以提高系统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8.
了解西安市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运行状况,为探讨学生传染病相关症状监测网上直报工作对传染病早期预警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参加西安市学生传染病相关症状监测网上直报工作的70所试点学校,对网报的学生因病缺课症状和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3-12月网络直报系统共监测因病缺课信息9 396人次,报告症状预警信息75条,其中8条为学校传染病早期预警信息.缺课症状以发热最多(41.2%),其次为咳嗽(15.5%),发热和咳嗽症状均在12月下旬出现高峰.缺课时间以1d最多,占33.9%.缺课主要疾病为其他非传染性疾病(47.3%)、上呼吸道感染(38.9%)和传染病(6.9%);在传染性疾病中以水痘居多,占49.5%.75条症状预警信息中发热症状预警信息最多,占78.7%;其次是出疹,占12.0%.结论 西安市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运行良好,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学校传染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提出平时要成立防控组织、健全和落实防疫制度,健康宣教、严格管理;疫情发生后要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展开工作,严格隔离制度,积极开展病员救治,查明传染来源,适当扩大检测范围,宣传防控常识、缓解精神压力等方面展开工作;并对部队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从加强基层部队传染病防控力量建设,扩大冬春季部队呼吸道病原监测范围和病原体种类,加强部队传染病防控信息化建设,开展部队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谱分布和流行特征,为防控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2012年3月~2015年2月间收集的576份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576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248例,阳性检出率为43.1%。男、女病例标本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1,P=0.542)。阳性标本中,单一病毒所致感染208例,混合感染40例,病原谱构成以腺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占比分别为19.4%、17.3%和14.1%。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腺病毒、博卡病毒和混合感染在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腺病毒、混合感染以2~岁人群为主,博卡病毒只在2岁以下人群中有发现。各病毒流行季节不同,具有季节差异性(χ2=17.427,P=0.001),春季检出率最低。结论 腺病毒、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是武汉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体,<5岁为主要易感人群。不同流行季节病毒谱也不一致,加强对上述病毒的监测和研究,应作为本辖区呼吸道病毒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1.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让全世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也让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历程, 探讨了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对新出现的传染病监测方法、预警模式进行综述, 寻求未来构建传染病多渠道监测和多维度预警系统的方法, 为提升我国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并完善辽宁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检测平台,了解辽宁省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流行特征和病原谱构成。方法 于2012-2014年在辽宁省内8个地市10家哨点医院收集就诊的发热伴呼吸道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及标本,使用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流感病毒A、B型(Flu A、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和Ⅳ型(PIVⅠ、Ⅱ、Ⅲ和Ⅳ型)、呼吸道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RSV A、B型)、人类冠状病毒(HCov)、人鼻病毒(HRV)和偏肺病毒(hMPV)。结果 共收集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标本670份,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9.70%(132/670)。其中Flu阳性率为39.26%、HRV 14.81%、RSV 15.56%、Adv 14.81%、PIV 9.63%、HCov 5.19%、hMPV 0.74%。以0~4岁幼儿组和5~9岁少年组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结论 辽宁省发热伴呼吸道病毒感染人群主要以<10岁儿童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冬春季节,主要病原为流感病毒,偏肺病毒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上海世博会期间浦东新区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作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探讨该系统在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开发"学生症状监测信息系统",从2010年5月1日起,学校通过信息系统网络报告发热伴呼吸道、胃肠道腹泻和发热伴出疹等3个症状群因病缺课数据以及异常情况事件。结果 478家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加入该监测信息系统,2010年184天世博会活动期间,450家学校及托幼机构坚持每天及时上报症状监测信息;57家(11.9%)学校及托幼机构报告基于暴发疫情早期的异常情况事件409起,共发现11起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集聚性事件,平均每起事件报告病例3.5例。结论 "学校症状监测信息系统"在本地区成功建立并正常运作,对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疫情早期预警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门诊发热患者秋冬季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构成,建立门诊发热患者呼吸道病毒的快速诊断方法,提高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快速检测能力。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205例患者咽拭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人博卡病毒和鼻病毒等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5份标本中有70份标本病毒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4.1%;病毒阳性标本中,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鼻病毒位居第2、冠状病毒位居第3;5份标本检出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以冠状病毒混合感染为主;性别与病毒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89岁患者病毒检出率最高为57.1%,乙型流感病毒在不同年龄段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体温37~37.9℃时病毒检出率最高。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是秋冬季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荧光定量RT-PCR可快速明确呼吸道感染病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阜阳市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患者细菌学病原谱。方法检测120例发热伴呼吸道患者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军团菌7种病原;咽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病原;尿液标本用免疫胶体金方法,检测肺炎链球菌、军团菌病原。结果 120份血液标本培养全为阴性;120份痰液标本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各1株,培养阴性痰标本做核酸检测后测序,最终阳性以3例培养阳性和测序阳性为准;97份咽拭子标本,以PCR结果为最终阳性判断依据,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2.06%,肺炎衣原体阴性;120份尿液标本,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为8.33%,军团菌为阴性。患者病原检出阳性率为24.17%。结论阜阳市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患者致病菌感染主要以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昆明市2018—2020年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流行特征及病原种类,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防控及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哨点医院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上、下呼吸道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CR)方法进行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并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和病原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914份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共检出19种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标本788份,阳性检出率为86.2%,其中混合感染471份。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分别为60.70%、25.16%,占所有检出病原的前两位。不同月份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以12月份(95.2%)、8月份(94.9%)、1月份(92.3%)居于前三位,不同月份病原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39.397,P<0.001);呼吸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男性85.6%、女性87.1%,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0.446,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检出中1~2岁组最高(90.2%),其次为3~5岁组(88.8%),6个年龄组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五号.EPS;P〗=16.361,P<0.01)。结论 2018年—2020年昆明市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鼻病毒,混合感染常见,不同病原有其各自的季节性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监测点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于普陀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相关流行病学信息。采用间隔采样(5:1)方法对监测对象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对监测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病原学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登记2 630例病例,就诊高峰在冬春季及夏季。共采集533例病例的标本,检出阳性病例407例,阳性率为76.36%。共检出菌毒株514株,其中病毒株占70.33%,细菌株占29.77%;检出率前5位的病原体分别为流感病毒、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鼻/肠病毒和腺病毒。不同年龄组的病毒检出率不同(P0.05),有咳嗽症状者总阳性率和病毒检出率均高于无咳嗽症状者(P0.05)。结论流感病毒感染是普陀区监测点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因,应重点关注流感的防控,在流行季节,应警惕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者病原谱分布情况,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4年3月~2016年2月成都市某医院成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者的咽拭子或痰液标本,采用RT-PCR和PCR法检测标本中常见的八种呼吸道病毒;用培养法,生化鉴定和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分离鉴定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和真菌;分析主要病原体和年龄与季节的关系。结果共采集910份标本,病原体检出率为47.58%(433/910);病毒检出率为26.92%(245/910),检出最高的是鼻病毒(9.78%),其冬季感染率高于春,夏,秋季;细菌检出率为13.41%(122/910),肺炎克雷伯菌(6.26%)检出率最高,检出无季节性和年龄差异;真菌检出率为14.51%(132/910),白色念珠菌(11.32%)检出率最高,6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16.268,P0.001)。结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者病原体感染率较高,以白色念珠菌,鼻病毒,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今后应加强病原学的监测,注重病原体在不同人群感染分布和季节性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国入境人群发热症候群和腹泻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数据,促进我国入境传染病网络实验室监测网络技术平台建立和完善.方法通过口岸体温监测、医学巡查、主动申报、健康体检等手段,于2009年5月-2011年3月间,联合9个直属检验检疫局所属口岸建立监测哨点并对筛选出的入境发热及腹泻人员进行样本采集、统一病原谱检测及数据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驻疆某部1991-2008年期间连续监测的传染病发病资料,探讨部队传染病发病趋势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以1991-2008年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为依据,利用军队疫情上报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1-2008年共收到传染病报告7773例,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疾病谱变化不大,但肠道传染病明显下降,呼吸道传染病2000年后呈上升趋势.结论 传染病仍是威胁官兵健康的重要因素,今后应在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控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