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与人汗腺细胞(hSGCs)共同培养模式,检测融合细胞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hMSCs的可塑性分化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并体外扩增hSGCs和hMSCs;采用在47℃环境下热休克hSGCs 40min建立hMSCs与hSGCs共培养模式并观测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双染和RT-PCR等方法检测融合细胞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特征。结果共培养后镜下可见产生融合细胞,细胞形态发生渐变,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形状不规则,多核和异型核,胞核相互靠近,约占细胞总数的约10%左右。采用抗癌胚抗原(CEA)和抗BrdU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法,检测BrdU标记的hMSCs与hSGCs共培养后的融合细胞,证实该类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独特的免疫特性;与汗腺发生形成密切的基因EGF和EGFR出现高丰度的表达(P〈0.05)。结论热休克共培养后hMSCs具有在形态学和分子水平上向hSGCs分化的潜能,细胞融合现象丰富了皮肤创面修复和汗腺再生理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汗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MSCs和汗腺细胞,将汗腺细胞置于47℃环境中1 h建立汗腺细胞体外休克模型,继续孵育3~5 d,收集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对MSCs分化诱导,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比共培养10 d后MSCs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热休克汗腺细胞(SGCs)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共培养体系中 BM-MSCs的形态和表型变化,为进一步表观遗传学表达谱的检测及汗腺诱导关键转录因子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人BM-MSCs和 SGCs,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以鉴定BM-MSCs 的分化功能。在 Tran-swell间接共培养体系中,培养的BM-MSCs和经47℃高温处理造成热休克的 SGCs 在 Transwell 板中间接共培养;在Transwell+诱导因子共培养体系中,上室的BM-MSCs培养基中添加了汗腺诱导因子(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蛋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监测共培养过程中BM-MSCs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诱导后BM-MSCs的表型改变。结果:经与热休克 SGCs 共培养诱导10 d后,部分 BM-MSCs 有由长梭形变为扁平状多边形的趋势,且局部细胞间连接紧密成片。BM-MSCs 诱导前不表达 CEA 和 CK19;BM-MSCs诱导后,Transwell间接共培养体系部分细胞 CEA 和 CK19表达阳性,Transwell+诱导因子共培养体系CEA和CK19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 Transwell 间接共培养体系。结论:热休克汗腺细胞与 BM-MSCs 在 Tran-swell间接培养以及相关汗腺诱导因子的共培养体系下,BM-MSCs呈现向 SGCs诱导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胰岛样细胞。方法 采用分步法体外诱导后,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诱导前后细胞nestin、胰岛素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诱导前后胰岛转录因子mRNA表达;ELISA检测诱导后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诱导5h,nestin阳性细胞为(44.6±7.3)%。诱导24h,nestin阳性细胞增至(61.8±8.4)%。此后,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开始下降,诱导第14天后,nestin表达基本消失;同时诱导后的细胞可以表达胰岛素蛋白。另一方面,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细胞可以表达胰岛素-1、葡萄糖转运子-2及其转录因子mRNA。ELISA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不同,5mmol/L和25mmol/L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25.53±6.49)和(53.26±7.56)mU/L,而诱导前MSCs不具备上述特点。结论 大鼠BMSCs体外可以诱导成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5.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软骨细胞表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诱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达软骨细胞表型,方法:抽取兔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和粘附分离得到MSCs,用生长因子诱导,考察细胞软骨骨特异性基质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IGF-I和维生素C结合可促进MSCs表达软骨特异性的Ⅱ型前胶原mRNA,但并未促进成骨特异性的碱生磷酸酶合成和钙盐沉积。结论:TGF-β1,IGF-I和维生素C结合诱导可促进MSCs增殖,表达软骨细胞表型,而不产生诱导成骨效应。  相似文献   

6.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加条件培养基体外诱导大鼠 MSCs 向表皮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 Ficoll-Paque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扩增大鼠骨髓 MS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传至第3代的大鼠 MSCs 用表皮生长因子(EGF)、条件培养基等定向诱导 MSCs 分化为表皮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对细胞角蛋白 CK5/8、19(Cytokeratin5/8、19)阳性表达细胞进行检测。结果: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的 MSCs 增殖能力强,细胞表面标志 CD34、CD45阴性,CD29、CD44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纯度高,诱导后7d 细胞免疫化学显示角蛋白5/8、19染色阳性,具有表皮细胞特征。结论: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出的问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强的特点,经诱导可定向分化表达角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及培养扩增后,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技术进行细胞标记.将已标记的细胞以注射方式回植到提供骨髓的猪的皮内及皮下,分别于注射后1、2、4周取材,常规石蜡包埋,行BrdU和角蛋白免疫荧光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大多数BrdU阳性细胞聚集在真皮中的小血管周围.但有少数BrdU阳性标记细胞出现在表皮的棘层和颗粒层,并同时表达角蛋白.结论在皮肤微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表皮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旨在诱导分化出具有分泌神经递质和电生理功能的成熟神经细胞,并提高神经细胞分化率.细胞因子诱导、中药及其提纯物诱导、细胞共培养诱导及提高细胞内环磷腺苷诱导等方案有助于BMSC分化为神经细胞,但体内实验诱导分化率远较体外实验低.不同浓度的细胞因子有不同的诱导分化率,中药及其提...  相似文献   

9.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上皮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MSCs,培养扩增后。用含EGF的不同介质诱导,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鉴定角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GF诱导后3d MSCs角蛋白表达较弱,7d角蛋白表达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EGF诱导后3d表达角蛋白的MSCs较少(3%),7d表达角蛋白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13%)。结论MSCs在体外EGF诱导下可能分化为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长期培养的可行性。方法:自成人红骨髓分离培养BMSCs,通过克隆培养、成骨分化、成脂肪分化鉴定其特性,取第3代细胞重新接种,经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预诱导及β-巯基乙醇诱导后,换维持培养液维持培养,观察其分化及生长情况。结果:成神经元诱导分化0.5h后,多数细胞即开始呈现出神经元样外观,5h后绝大多数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神经元样外观,维持培养1周后,大多数细胞继续维持神经元样外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65%±3.3%的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染色阳性,43%±2.1%的细胞神经微丝-160染色阳性。结论:成人BMSCs经诱导后半数左右的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在优化的培养体系中,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可存活1周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由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分化而来的汗腺样细胞在冻存与复苏后的生物学活性与促汗腺再生能力.方法:分离培养人UCMSCs 和人汗腺细胞,通过两种细胞共培养方式促进UCMSCs向汗腺细胞分化.分化后的干细胞经冻存、复苏处理后,局部移植于裸鼠烫伤脚掌,通过组织学观察和发汗试验观察汗腺组织再生修复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向汗腺样细胞诱导前后表型特征的变化.方法:对hUC-MSCs进行分离、培养、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比较hUC-MSCs经汗腺分化诱导培养液培养前后细胞形态变化及癌胚抗原(CEA)、角蛋白7(CK7)、CK8、CK14、CK18、CK19表达的差异.结果:hUC-MSCs向汗腺样细胞诱导前呈梭形,呈成纤维细胞样;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CD29、CD90表达阳性;而CD34、CEA、CK14、CK19表达阴性.经汗腺诱导培养基诱导后hUC-MSCs分化为外形肥大、不规则、类似铺路石样的细胞,聚集性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CK7、CK8、CK18抗原表达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EA、CK14、CK1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8%,48.47%,20.85%.结论:hUC-MSCs经过汗腺分化诱导培养基培养后能够分化为表达汗腺细胞标记物抗原的汗腺样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培养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健康成年骨髓,Ficol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经连续传代后改用含10 nmol/L地塞米松、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50 μmol/L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细胞表面分子标志鉴定,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Ⅰ型胶原蛋门的表达,同时测定细胞内碱件磷酸酶的含量.结果 BMSCs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诱导培养后细胞形态向成骨细胞转化,经RT-PCR、流式细胞仪、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糖原染色鉴定为成骨细胞.结论 BMSCs经合理的体外诱导培养后符合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有望成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hBMSCs经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取胸外科非血液病患者手术中废弃的肋骨骨髓分离培养hBMSCs,5-aza诱导第2代hBMSCs。取诱导前及诱导后的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α-actin、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和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cTnT阳性细胞百分率;利用人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分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对部分基因进行功能分类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 hBMSCs经5-aza诱导后,部分呈肌细胞样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示诱导前细胞α-actin、cTnT染色呈弱阳性,connexin 43染色呈阴性;诱导后3周细胞α-actin、cTnT、connexin 43染色均呈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示诱导前cTnT阳性细胞百分率为7.43%±0.02%,诱导后3周为49.64%±0.05%。分化过程中共检测到1 814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对其中647个基因分层聚类,聚为5类,生物功能包括信号传导、细胞代谢、增殖分化、发育以及形态发生等。结论 hBMSCs经5-aza诱导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过程受信号传导通路、转录基因、生长因子等多种因素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共同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共培养系统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唾液腺腺泡样细胞的实验.方法:以纯化1代SD大鼠颌下腺腺泡细胞和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共培养实验对象.实验分组:含唾液腺培养液的共培养组;含10%FBS、DMEM/F12的共培养组;含唾液腺培养液的非共培养组;含10%FBS、DMEM/F12的非共培养组.培养1个月经α-淀粉酶(α-amylase)免疫组化染色各组的MSCs,计算阳性细胞数得出MSCs的转化率,并且通过光镜和电镜鉴定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各组诱导的MSCs经α-amylase染色,共培养组阳性细胞数较非共培养组多(P<0.05),且诱导成功的细胞在镜下形态类似于唾液腺腺泡细胞.结论:在共培养条件下成功实现了MSCs向 SGCs的形态学转化,唾液腺专用培养液能够提高SGCs的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红景天苷诱导大鼠BMSCs向胆碱能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影响,以期为红景天苷应用于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4~6周龄Wistar大鼠(体重约120 g)2只分离、培养B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取第2代细胞,根据诱导方法不同将实验分为红景天苷诱导组(A组)、维甲酸诱导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B组BMSCs分别采用红景天苷(20μtg/mL)和维甲酸(5μmol/mL)诱导培养1、3、6、9 d,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细胞相关标志分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神经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及NGF的表达;RT-PCR检测NSE、β-TubulinⅢ、GFAP、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BDNF和NGF含量;Western blot检测N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90和CD106阳性,CD34和CD45阴性,实验细胞为BMSCs。A、B组诱导培养6 d和9 d,细胞增殖活力较C组明显增强(P<0.05)。RT-PCR检测示,A组诱导培养6 d,NSE、BDNF、β-TubulinⅢ、GFAP mRNA表达丰度上调至峰值。B组诱导培养6 d,NSE mRNA表达丰度上调至峰值;1 d时BDNF mRNA表达丰度上调,6 d时达峰值;3 d时β-TubulinⅢmRNA表达丰度上调至峰值;1 d时GFAP mRNA表达丰度达峰值,与其余各时间点及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各时间点均未见GABA 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示,诱导培养3 d,A、B组NSE、MAP2、β-TubulinⅢ和GFAP阳性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诱导培养3、6、9 d,Ach阳性率均高于诱导培养1 d时及C组阳性率(P<0.01);A、B组各时间点NGF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1)。ELISA法检测显示,A、B组诱导培养1、3、6、9 d时,BDNF、NGF表达水平均较C组上调(P<0.01),各时间点A、B组间BDN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组诱导培养6 d、B组诱导培养3 d时NGF蛋白表达最高。结论红景天苷能定向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胆碱能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