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并殖吸虫病是我国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并殖吸虫成虫可对宿主肺部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准确及时检测出并殖吸虫十分重要。目前,并殖吸虫的实验室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本文就上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并殖吸虫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并殖吸虫的分类定种是以形态学特征为依据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ITS2和CO I基因的DNA序列分析在并殖吸虫分类的应用,使原来在形态上难以区分的虫种得以鉴别,澄清了并殖吸虫分类中长期存在的一些争议问题,使并殖吸虫的分类更加客观合理,为并殖吸虫及并殖吸虫病的深入研究奠定重要的基础.该文对并殖吸虫的种属关系以及虫种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宁海县自1979年以来先后发现了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哈氏并殖吸虫,以及卫氏并殖吸虫的嵌合体型(2n/3n/4n)。1998年,从该县西溪乡的浙江华溪蟹(Sinopota-mon chekiangense)肌肉内分离出一种似并殖吸虫大型囊蚴,凭形态学特征难以鉴定的虫种。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种囊蚴核糖体DNA第二间隔区(ITS2)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以便为其虫种鉴定及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来自中国3省9地11个地域株并殖吸虫进行遗传变异研究,明确它们的亲缘关系,为并殖吸虫的分类提供依据,尤其为湖北省并殖吸虫流行区划分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探讨采用不同虫期标本及其不同保存方法对该研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11个地域株并殖吸虫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带型,计算各株并殖吸虫的遗传距离,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RAPD技术将11个地域株并殖吸虫分为3类:①江西武宁、浙江兰亭、湖北温泉和湖北赤壁;②湖北走马(a)、湖北走马(b)、湖北五峰(a)、湖北五峰(b)、湖北十堰和湖北五里;③湖北神农架。结论11个地域株并殖吸虫在基因水平上存在差异,其中有种间和种内差异。我国湖北、江西和浙江3省存在3种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和一种尚未定种的神农架并殖吸虫;湖北存在除卫氏、斯氏并殖吸虫外不明种的神农架并殖吸虫。采用不同虫期(成虫和囊蚴)标本及其不同保存方法不影响遗传变异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用DNA序列分析我国5种并殖吸虫的分类地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河口并殖吸虫、白水河并殖吸虫、勐腊并殖吸虫、曼谷并殖吸虫及象山并殖吸虫的分类地位。 方法 用明胶、乙基苯基聚乙二醇(NP40)、聚山梨酸200法抽提基因组DNA,用特异引物,PCR扩增ITS2和部分CO基因的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其同源性,构建种系发生树。 结果与结论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白水河并殖吸虫、勐腊并殖吸虫、曼谷并殖吸虫及象山并殖吸虫之间存在较小的差异。种系发生树可见,这4种并殖吸虫在并殖吸虫属中彼此比较接近,分类地位位于卫氏并殖吸虫与斯氏并殖吸虫之间。河口并殖吸虫与斯氏并殖吸虫在进化及亲缘关系上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云南省勐腊县对并殖吸虫的调查和实验观察,证实云南有白水河并殖吸虫存在,对该虫种的囊蚴同小睾并殖吸虫囊蚴进行了比较,补充了白水河并殖吸虫囊蚴的形态研究,定种以囊蚴的排泄囊有树枝状分枝的特征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曼谷并殖吸虫自命名至今已有40多年,期间的研究涵盖虫卵、囊蚴、后尾蚴、成虫,第二中间宿主和实验终宿主的种类与分布、大体形态、超微结构、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等诸多方面,但也遗留下一些空白和值得研究的问题.该文综述了曼谷并殖吸虫的形态学与非形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曼谷并殖吸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并殖吸虫病分布广泛,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均有报道。在我国主要分布于23个省、市、自治区.经过长期的防治,并殖吸虫病在大多数地区已得到控制或消灭。但新的疫区仍不断出现,并殖吸虫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谨对并殖吸虫病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卫氏并殖吸虫病 在世界上43种并殖吸虫中,只有卫氏并殖吸虫呈广泛分布。卫氏并殖吸虫的生物学研究显示,螺类中间宿主是短沟卷属;第二中间宿主是溪蟹;保虫宿主是狗、猫、猪和野生动物。在人群中,肺吸虫可导致肺部感染和肺外感染(包括大脑、脊椎、皮下、肝脏、脾…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从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囊蚴及虫卵中分离出至少6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可能参与囊蚴脱囊、幼虫移行、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免疫逃避等生理过程。虽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卫氏并殖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及酶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但对酶基因与酶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酶蛋白的具体功能仍知之甚少。该酶具有很强的抗原性,能在体内持续释放,有可能用于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免疫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对于并殖吸虫病方面的研究已76年,从形态学、流行病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诊断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并殖吸虫虫种繁多、分布广泛、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变,因此误诊、漏诊率较高。并殖吸虫病的确诊和疗效考核已成为流行病学、寄生虫学以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要难题之一。该文主要就我国并殖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并殖吸虫病是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其病原体通过中间宿主溪蟹、蜊蛄等传播,可寄生于人体及多种哺乳动物组织、脏器内,引起并殖吸虫病。我国是并殖吸虫分布最广且种类最多的国家,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并殖吸虫感染病例的报告。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DNA技术的进步,对并殖吸虫的分类和鉴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同DNA检测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存在差异,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并殖吸虫DNA分类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并殖吸虫的分类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两种染色体类型卫氏并殖吸虫的比较研究王恩荣,李得垣卫氏并殖吸虫有两种染色体类型的发现(1977、1978日本,1982中国),对存在不同临床表现和限定地理分布、表现一定生物学差异的卫氏并殖吸虫的病原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而本虫病原学的深...  相似文献   

13.
卫氏并殖吸虫病是我国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其病原体通过蝲蛄、溪蟹传播,可寄生于人体及多种哺乳动物组织、脏器内,引起肺吸虫病。我国是重要的卫氏并殖吸虫分布国度,有25个省(市、自治区)有分布卫氏并殖吸虫的报告。在卫氏并殖吸虫分类地位的研究中,仅靠形态学技术很难全面揭示该虫种的分子多样性。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各种分子方法对卫氏并殖吸虫进行分类和鉴定的技术展现出很大的优势。分子遗传技术的应用也为阐明卫氏并殖吸虫的生物学、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特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但是,这些分子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其检测时间和花费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场合使用相应的方法。分子方法的应用能更好地揭示卫氏并殖吸虫的流行病学和进化的特性,并能为该虫引起的疾病提供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和防控手段。因此,该文概述了我国用于卫氏并殖吸虫分子鉴定和遗传进化的分子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并殖吸虫对肝脏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殖吸虫是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的病原体。并殖吸虫病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东南亚、非洲与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在我国有并殖吸虫病报告的省、市区达24个。由于并殖吸虫成虫与童虫均具有游走性,在人体除引起肺部病变外,还可移行至肝脏、脑、脊髓、眼等器官,引起异位病变。近年来,在浙江、安徽等省陆续发现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并殖吸虫病,同时,动物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并殖吸虫对肝脏的损害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并殖吸虫肝损害的认识,现将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例并殖吸虫病患者的虫卵DNA序列分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虫卵基因序列鉴定并殖吸虫病类型。 [方法 ]先从并殖吸虫病患者痰中分离出虫卵 ,然后PCR扩增出虫卵中完整的核糖体DNA第二间隔区基因 (ITS2 ) ,并直接用于测序从而获得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时 ,亦用同法分别从动物宿主粪便中分离出的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虫卵中获得ITS2基因序列作为DNA参照分析。此外 ,本文也对从患者痰中分离出的虫卵进行详细的形态学特征描述分析。 [结果 ]来自患者的虫卵ITS2基因序列与参照的卫氏并殖吸虫虫卵的基因序列 10 0 %一致 ,而与来自斯氏狸殖吸虫虫卵的基因序列只有 92 %核苷酸相同。此外 ,从形态学上讲 ,来自患者的虫卵形态特征更与卫氏并殖吸虫虫卵相似。 [结论 ]通过基因序列分析 ,可确诊患者所患的是卫氏并殖吸虫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乡以及晋城市辖区范围内并殖吸虫病流行环节及态势,为防治并殖吸虫病提供依据. 方法 调查当地第一、第二中间宿主阳性率,分离溪蟹中的囊蚴感染家犬,制备并殖吸虫特异抗原,选择部分人群做皮内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现场了解居民对食蟹与并殖吸虫的认知等情况.结果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第一中间宿主拟钉螺(Tricula)的阳性率为0.35%(6/1 688),第二中间宿主锯齿溪蟹(Potamon denticulatum)的阳性率为22.33%(67/300);人群皮内试验阳性率为7.97%(321/4 030),学龄期儿童占87.54%,男女皮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居民对食蟹与并殖吸虫病的知晓率为0. 结论 当地存在并殖吸虫疫源地,并殖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丰宫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丰宫并殖吸虫(Paragonimus proliferus)染色体数目为2n-22,n=11,染色体核型由1对大型和2对小型的中着丝粒染色体(m)、4对大型和4对小型的亚端着丝粒染色体(st)组成。丰宫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与克氏、大平井并殖吸虫以及斯氏狸殖吸虫的核型比较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确立丰宫并殖吸虫在分类学上的独立地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皖南山区卫氏并殖吸虫尾蚴经口感染家犬及SD大鼠后特异抗体、虫卵及虫体变化情况,探索卫氏并殖吸虫感染新传播途径。方法 自安徽省休宁县收集卫氏并殖吸虫尾蚴和囊蚴,分别经口感染家犬和SD大鼠,常规饲养。收集感染动物血清,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收集粪便,检测并殖吸虫虫卵。感染后30周剖杀,检获肺脏或肌肉中并殖吸虫成虫或童虫,比较分析尾蚴实验组和囊蚴对照组得虫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家犬感染并殖吸虫尾蚴后血清IgM和IgG抗体与囊蚴对照组的抗体变化规律一致,仅IgM抗体存在时间较短;实验组SD大鼠感染并殖吸虫尾蚴后血清IgM抗体存在时间和IgG的OD值高水平维持时间均较囊蚴对照组大鼠短。实验组和囊蚴对照组家犬粪便中均检出并殖吸虫虫卵,肺脏中查到并殖吸虫成虫,两组得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囊蚴对照组SD大鼠粪便中均未查到虫卵,在其肌肉中均发现并殖吸虫童虫,两组得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皖南山区卫氏并殖吸虫尾蚴可经口感染家犬和SD大鼠,为当地居民并殖吸虫感染新途径的探索和防治措施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三平正与卫氏并殖吸虫对小鼠寄生适宜性,为并殖吸虫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解剖浙江华溪蟹,分离囊蚴,人工感染小鼠。结果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回收率明显低于三平正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为滞育童虫、三平正并殖吸虫为大型童虫。结论小鼠为二种并殖吸虫非适宜宿主,但三平正并殖较卫氏并殖更适宜  相似文献   

20.
并殖吸虫是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的病原体。并殖吸虫病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东南亚、非洲与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在我国有并殖吸虫病报告的省、市区达24个。由于并殖吸虫成虫与童虫均具有游走性,在人体除引起肺部病变外,还可移行至肝脏、脑、脊髓、眼等器官,引起异位病变。近年来,在浙江、安徽等省陆续发现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并殖吸虫病[1~5],同时,动物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并殖吸虫对肝脏的损害作用[6~8]。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并殖吸虫肝损害的认识,现将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基础研究过去一般多认为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