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3岁。右小腿上段疼痛一年余。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上段疼痛,活动后加剧,伴轻度肿胀,当地诊断为类风湿,抗风湿治疗无效。1年前在当,地医院就诊,X线和MRI显示慢性骨髓炎可能性大,抗炎治疗疗效不佳,行右胫骨上段活检术,取纵行骨块,大小2.0cm×0.5cm,病理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经表阿霉素、顺铂化疗4d,疼痛消失。患者2006年3月17日来我院就诊,X线、CT、MRI提示右胫骨上段骨质破坏,恶性瘤可能性大。体检:患者右膝关节屈伸活动不受限,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右小腿上段轻度肿胀,有深压痛,骨擦感(+)。局部皮肤未见表浅静脉怒张,皮温略高。X线显示右胫骨骨髓腔中段膨胀增粗,密度低,呈溶骨性改变(图1)。MRI显示右胫骨上段骨皮质变薄,一侧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可见钙化影,周围软组织侵犯(图2)。  相似文献   

2.
胫腓骨造釉细胞瘤伴纤维结构不良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胫腓骨造釉细胞瘤伴纤维结构不良一例吴勇军患者男,30岁,左小腿下段踢伤后疼痛肿胀4年,加重3个月,于1994年7月10日入院。查体:左小腿中下段可扪及一包块,质硬,压痛明显。X线示左腓骨中下1/3交界处有一偏位局限性膨胀性溶骨病变,约6cm×5cm×...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67岁,因右足跟红肿、疼痛、活动受限1个月余入院。DR示右跟骨骨质破坏,可见一直径5.6 cm的包块,其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为肿瘤性病变(图1)。既往2006年1月因右侧卵巢粒层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查体见右侧内踝包块,皮温增高,压痛明显,术中见右跟骨内侧骨皮质破坏缺损,骨组织呈腐肉样改变,肿瘤组织切面呈鱼肉样。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3岁.因左膝部疼痛半个月入院.无明显诱因,呈阵发性钝痛,无明显活动受限,压痛不明显.左膝部未见肿胀,未见静脉曲张,皮温不高.血象正常.髌骨X线片示:左侧髌骨局部密度减低、周围有骨质增生、硬化现象,膝关节在位(图1).CT:左髌骨见不规则形的囊性骨缺损区,周围见硬化环.其余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图2).提示:左髌骨囊性病灶.临床考虑为良性骨囊肿,行左髌骨肿瘤刮除术+异体骨植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affucci综合征伴发内生性软骨瘤恶变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1例Maffucci综合征伴发内生性软骨瘤恶变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55岁女性,因右小腿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年半就诊.X线检查显示右侧肱骨、尺骨和桡骨,双侧股骨、胫骨和腓骨,以及双侧手足短状骨内多发性内生性软骨瘤(Ollier病),其中右腓骨中下段可见巨大块影,伴有骨皮质破坏,周界不清,内有不规则钙化.左肘关节和左跗关节畸形.另于患者的左足背和足趾,右前臂、右小腿和右臀部皮下可见7个直径为1~3 cm的暗紫色结节.临床行右小腿截肢术.镜下显示右腓骨中下段肿块为中-低分化软骨肉瘤,右小腿暗红色结节为海绵状血管瘤,伴静脉石形成.术后随访17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Maffucci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非遗传性软骨发育异常综合征,表现为Ollier病伴发软组织血管瘤.Maffucci综合征常常在早期发生恶变,多为内生性软骨瘤恶变为软骨肉瘤,而血瘤发生恶变者极为罕见.Maffucci综合征伴有恶变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和病理学三者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幼儿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一例黄啸原刘洪洪蔡雷患儿男性,4岁,右膝疼1个月就医,X光片示右胫骨近端干骺部溶骨破坏,边缘不清楚,有明显骨膜反应。继而在某院内服与外敷中草药1个月,X光片示病灶明显膨胀性扩大,于1996年9月25日转来我院治疗。CT片示纯溶骨膨...  相似文献   

7.
例1,男,23岁。2个月前右上臂外伤后疼痛,夜间加重,后局部长一包块,逐渐增大,轻压痛,右肩关节活动受限。X线检查:右肱骨上端干骺区约有14×6cm膨胀性骨质破坏,病变内有肥皂泡沫状分房影,骨皮质变薄,边缘锐利。术中见瘤体呈卵圆形,体积为14×6.5×7.5cm,一处有破损,紫红色,质软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4 9岁 ,农民。因右肩部酸痛 3个月于 2 0 0 2年3月 2 1日入院。入院检查 :无发热 ,咳嗽 ,右肩无明显肿胀 ,右肩前方压痛明显 ,无肢体麻木 ,右肩关节活动受限 ,上举90° ,旋转尚可。X线示 :右肱骨上段溶骨性骨质破坏。CT示 :右肱骨近端干骺端以骨髓腔为中心溶骨性骨质破坏 ,无骨皮质膨胀 ,长径约 8cm ,皮质局限性缺损 ,未见骨膜反应和硬化边缘区、关节腔内积液。诊断为右肱骨近端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考虑转移性肿瘤 ,不除外浆细胞瘤可能。核磁共振 (MRI) :肱骨上段骨质破坏 ,T1UI信号减低 ,T2UI信号增高 ,其中心有信号更高的液…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0岁.因摔伤后右上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5 d,四肢正侧位X线片发现多发骨破坏,于2010年10月20日入院.既往6年前曾因右下肢活动无力行右下肢及右肱骨正侧位X线片检查后,诊断为"右肱骨、右股骨非骨化性纤维瘤".并行肿瘤刮除植骨术治疗.体检;患者智力正常,全身软组织内未触及明确包块.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69岁,发现右小腿包块3个月余。右下肢隐痛伴行走后酸胀感,中下1/3内侧触及直径约3 cm的质硬肿块,影像学示:右胫骨下段见类圆形骨质破坏区,邻近骨皮质缺损(图1),可见平行状骨膜反应,相应区域可见软组织肿块影。病程中患者无发热,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空腹血糖8.14 mmol/L ,经内分泌科会诊后诊断为糖尿病。血沉45 mm/H 。拟“右小腿占位待查”于2018年4月入院,遂行右小腿包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例1,女性,14岁,左大腿上段疼痛伴行走不适,无明显外伤史及其他诱因,病程中无发热、咯血及结核病接触史,影像学检查示左股骨粗隆处囊性改变.术中见肿瘤组织位于左股骨粗隆,有一5 cm×3 cm大小的囊性肿物,外院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并行内固定术.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左髋部疼痛,遂来我院就诊.X线示左股骨粗隆处溶骨性改变,伴渗透性边缘及骨膜反应.再次行病理检查怀疑骨肉瘤可能.例2,男性,59岁,意外跌倒后右大腿上段疼痛伴行走不适,病程中无发热、咯血及结核病接触史,X线示右股骨粗隆处囊性改变.术中见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断端见一2.5 cm×4.5 cm大小的囊性改变,外侧皮质变薄,术后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遂行内固定及自体骨植骨术.术后3个月再次觉右髋部疼痛,遂来我院骨科就诊.X线示右股骨粗隆处髓腔见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区伴条纹状骨膜反应,再行病理检查考虑骨肉瘤可能.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性,11个月,右大腿畸型,活动不利11个月入院.患儿系剖宫产产出,术中损伤致右股骨干骨折,曾在外院“牵引”夹板外固定、石膏夹外固定治疗.入院体检:患儿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右大腿中段稍肿胀、畸型,局部可见假关节形成.X线片示:右股骨中上段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图1a).于2004年11月12日在全麻下行右股骨干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见骨折断端之间有部分骨间肌嵌入,机化成疤痕组织.清除疤痕组织,骨折端复位,用直径3.0mm克氏针1枚行内固定.术后X片示:骨折对位对线固定良好(图1b).  相似文献   

13.
发热、骨痛     
1 病历摘要患儿男 ,7岁。因反复发热 7个月 ,右膝关节、腰骶部痛5个月于 2 0 0 1年 5月 4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1 0月下旬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 ,体温 38 0℃~ 40 0℃ ,呈不规则热型 ,无畏寒、咳嗽、咳痰、皮疹。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降温等处理可使体温暂时下降。 1 2月后感右膝关节疼痛 ,渐延至右大腿上段 ,局部轻度肿胀 ,红肿不明显。症状时轻时重 ,严重时跛行。X线片示 :左髋骨及右股骨病变。考虑组织细胞增生症 ,不能排除恶性骨转移性病变。右大腿病灶活检 ,病理报告为“炎性肉芽组织”。骨科诊断 :多发性低毒性骨脓肿。给…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性,32岁,汉族。3年前因突发抽搐2天入院治疗行左侧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术后病理检查为化生型脑膜瘤,患者术后服用预防癫痫发作药物并定期复查,近2年来患者无不适; 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不自主抖动。头部CT示:顶部大脑镰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内见不规则钙化,病灶周边见水肿带影,中线右移。术中发现:第1次手术见肿瘤破坏硬脑膜并侵蚀颅骨,肿瘤呈灰白色,膨胀性生长,质硬,包膜完整,血供丰富。第2次手术硬脑膜表面即见肿瘤,呈灰白色,质硬,血供丰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9岁,臀部及右下肢麻木1年,加重伴疼痛2个月于2006年2月24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臀部麻木,并放射至右小腿,近2个月加重,伴右腹股沟处针刺样疼痛,且于做曲1髋动作时疼痛明显。行CT检查示右股骨头溶骨性缺损,其间可见少许钙化点,皮质腐蚀,  相似文献   

16.
正1临床资料1例56岁女性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肿胀伴疼痛,行走时加剧,无法独立行走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影像检查:4个月前右膝关节正位平片示右侧胫骨近端骨质密度不均匀(图1A);入院右膝关节正位平片示右侧胫骨近端骨质破坏伴病理性骨折,断裂骨折面呈虫蚀样骨质破坏,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图1B);膝关节MRI示右侧胫骨近端局部骨质破坏并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8.9 cm×8.9 cm×9.8 cm,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33岁。因右腹股沟发现包块逐渐增大3个月伴右下肢肿胀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在右腹股沟下方有一约10×12cm大小质硬包块,触之固定,界不清,压之无明显疼痛,x线示髋关节及耻骨联合处有一强透光区约9cm×10cm大小,与骨及骨膜无关,并无骨膜反应。病理检查,肿物切面呈灰白色鱼肉样,有砂砾感。镜下,肿瘤由大量骨母细胞、纤维母细胞、软骨母细  相似文献   

18.
先证者(Ⅳ2) 男,14岁。因右小腿痛性包块1年入院。体检:头颅五官无畸形,四肢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包块,以双下肢为多。最大约4cm×5cm,最小约0.5cm×0.5cm,均无压痛,质硬,表面凹凸不平,与皮肤无粘连。X线摄片示双股骨下段、右胫腓骨上段及双胫腓骨下段见多发性不规则外生性骨疣。选择右小腿痛性包块手术,切除约3.5cm×4cm×5cm大小骨瘤一个。病理诊断:骨软骨瘤。家系调查(图1):4代32人,有患者15人,其中:男9人,女6人,除Ⅰ1,3已死亡外,余均存活。全部病例均表现多发性骨软骨…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2岁,因左桡骨远端瘤段切除术后2年,左腕部疼痛1月入院。患者2年前因左腕部疼痛,在外院X线片诊断为左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随后在外院臂丛麻醉下行左桡骨远端瘤段切除,自体右侧不带血供近段腓骨移植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骨巨细胞瘤I级(图2a)。术后2年再次出现左腕部疼痛。X线片提示左侧再造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肿瘤生长于移植腓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岁。生后发现右小腿短缩,足部畸形。于1989年10月24日入院。查体:发育营养正常,右下肢及足部肌力均为5级,较对侧短4cm,足部有明显马蹄外翻畸形,踝关节背伸10°,跖屈30°,外翻20°,内翻29°,第五趾缺如。 X线检查:右腓骨缺如,胫骨呈C型弯曲.内侧骨皮质增厚,第五趾缺如。在全麻下,取右内踝后侧“S”形切口,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