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用PCR技术同时检测30例胎膜早破 (PROH) 和22例非胎膜早破 (NPROM) 的亲生儿咽吸出物,胎盘组织及脐静脉血清中解脲支原体 (UU) 感染率,发现PROM组咽吸出物Uu阳性率与63.67%,非PROM组咽吸出物Uu阳性率为9.09%,差异显著 (P<0.05).胎盘,脐血中Uu阳性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ROM产妇中新生儿咽吸出物Uu+的平均LMRD为45.08h;Uu-的平均IHRD为28.34h,差异显著(P<0.05);而孕妇胎盘组织,脐血Uu+组与Uu-组平均IHRD显著差异.结果 表明羊水解脲支原体感染解导改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2.
研究孕妇宫内感染解脲支原体后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技术检测46例足月新生儿盈舯组织,脐静脉血及咽吸出物中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结果:Uu^=的胎盘平均重量与Uu^-的胎盘平均重量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孕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低出生体重儿的病因学关系.方法经产前检查支原体阳性孕妇488例,按实验分组方法随机分成红霉素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比较两组间孕妇支原体感染阴转率、母婴传播率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结果红霉素干预组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的阴转率和母婴传播率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ninis,Mh)的阴转率及母婴传播率在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干预组中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红霉素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孕妇Uu感染,阻断其母婴传播,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淋球菌、解脲支原体、在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 90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做淋球菌和解脲支原体DNA检测。结果  90例性病患者淋球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70 %、16 .7% ,淋球菌合并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达 13.3%。男女性别间淋球菌感染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淋球菌、解脲支原体单一或合并感染率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性病患者中淋球菌感染率高 ,且有性别分布差异。淋病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培养法对340 ? 例性病门诊患者进行了淋球菌(Gc) 、衣原体(Ct) 、解脲支原体(Uu) 、人型支原体(Mh) 、乳头状瘤病毒(Hpv) 等5 种常见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显示:单纯性感染中Gc、Ct、Uu、Mh 、Hpv 分别为15 .88 % 、7 .35% 、17.94 % 、5 .59 % 、4 .41 % ,Uu 检出率最高;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Gc +Uu 、Gc+ Ct、Gc + Mh、Gc+ Hpv、Uu + Ct、Uu+ Mh、Uu + Hpv、Mh+ Hpv、Mh + Ct、Ct+ Hpv 及三重以上合并感染分别为5 .58 % 、4 .41 % 、1.18 % 、2 .06 % 、1 .76 % 、20 .29 % 、1 .18 % 、0、0 .88 % 、1 .47 % 、1 .47 % ,Uu + Mh 检出率最高;男女对于Uu 、Mh 、Ct、Uu + Mh 的感染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 0 .01) ,而对Gc 感染率却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本研究可为临床性病病因学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孕妇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及母婴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培养法对234例孕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其胎膜早破、早产、低出生体重、产褥病率、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高于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畸形、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率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孕妇解脲支原体感染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及母婴产后病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地区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形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技术对256例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分泌物标本进行Uu及Mh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分析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结果:在256例标本中,支原体检出123例,总检出率48. 0%。Uu,Mh及Uu+ Mh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稽留流产与解脲支原体宫内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对稽留流产患者267例(研究组)和同期早孕要求终止妊娠妇女384例(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 urealyticum,UU)的检测,并将检测阳性者的宫内刮出物行UU的PCR检测. 结果 研究组宫颈分泌物UU阳性132例,感染率49.4%;对照组宫颈分泌物UU阳性176例,感染率45. 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宫颈及宫内同时检测阳性者,分别为108例和25例,两组宫颈感染者的宫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稽留流产与解脲支原体宫内感染密切相关,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支原体感染与低出生体重儿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孕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低出生体重儿的病因学关系。方法 经产前检查支原体阳性孕妇 488例 ,按实验分组方法随机分成红霉素干预组和非干预组 ,比较二组间孕妇支原体感染阴转率、母婴传播率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结果 红霉素干预组解脲支原体 (Ureaplasmaurealyticum ,UU)的阴转率和母婴传播率低于非干预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而人型支原体 (Mycoplas mahoninis,Mh)的阴转率及母婴传播率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干预组中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干预组 (P <0 .0 5)。结论 红霉素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孕妇解脲支原体感染 ,阻断其母婴传播 ,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 (UU)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 2 6 0例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UU检测。将UU阳性和阴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6 0例孕妇中UU阳性 10 4例 ,阴性 15 6例。阳性组孕妇的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均显著高于阴性组 (P <0 0 1) ;且阳性组孕妇的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也高于阴性组 (P <0 0 5 ) ;但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有临床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盘质膜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pm)表达水平与非妊娠糖尿病(非GDM)巨大儿发生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产科正常妊娠并足月分娩的40例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 000 g)为巨大儿组,对照组(出生体质量2 500~3 999 g)为随机选择的与巨大儿分娩时间相差3 d以内的新生儿4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产妇和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并采集胎盘和脐血样品。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胎盘组织中FABPpm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脐血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巨大儿组胎盘FABPp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胎盘FABPpm表达水平与出生体质量都呈正相关(对照组:rs=0.337,P=0.033;巨大儿组:rs=0.493,P=0.002),与脐血NEFA浓度在对照组呈正相关(rs=0.334,P=0.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盘FABPpm mRNA高表达可增加巨大儿发生风险(OR=3.138,95%CI=1.050~9.382,P=0.041),且与胎儿性别(OR=3.229,95%CI=1.002~10.403,P=0.049)、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多(OR=3.573,95%CI=1.018~12.543,P=0.047)共同影响巨大儿的发生。结论:胎盘FABPpm表达上调可增加非GDM巨大儿发生风险,提示其可能通过影响脂肪酸转运影响巨大儿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宫体应用缩宫素后的断脐方法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共4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进行晚断脐(即等待脐带搏动自然停止后断脐);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立即注射缩宫素,并按摩子宫,等待出现宫缩时,于近胎盘端断脐.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胎盘残余血量、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新生儿出生5d后外周静脉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新生儿最高1次胆红素值、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是否需要蓝光治疗、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以及10 min复苏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胎盘残余血量、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出生后5d足跟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生后最高1次胆红素值、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是否需要蓝光治疗、新生儿 Apgar评分和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10 min复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试验组较对照组产后出血较少、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高;试验组同样能增加胎盘输血,防治新生儿贫血的发生,并不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脐血瘦素水平/母血瘦素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82例GDM孕妇母血和脐血瘦素浓度及48例正常孕妇脐血瘦素浓度,同时测量新生儿的体重、胎盘重量。结果①GDM患者母血瘦素水平明显高于脐血(P〈0.01),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2);单纯饮食控制组患者的脐血瘦素水平高于正常孕妇组,低于胰岛素治疗组。②GDM患者脐血瘦素浓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胎盘重量有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508,0.484)。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脐血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母血瘦素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前者与新生儿体重及胎盘重量有正相关关系,两者有望成为预测GDM孕妇胎儿体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分娩的302例足月新生儿脐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检测,并分别在生后24 h、48 h及72 h给予脐血总胆红素浓度 >50.1μmol/L或脐血总胆汁酸测量值 >11.295μmol/L的新生儿进行提早干预治疗。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为23.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44%(P<0.01)。生后24 h干预组和生后48 h干预组及72 h干预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总胆红素浓度>50.1μmol/L或脐血总胆汁酸测量值 >11.295μmol/L的新生儿于生后进行干预治疗能有效预防病理性黄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应用扩增解脲脲原体(Uu)MB抗原基因的PCR方法与培养法对照检测了32例新鲜胎盘组织,结果PCR扩增阳性8例,其中属于生物Ⅰ型Uu5例,生物Ⅱ型3例,PCR扩增阳性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平均比扩增阴性的新生儿低062kg,且以感染Uu生物Ⅰ型者更为显著,培养法检出Uu阳性5例。结果提示胎盘组织中Uu检出率,PCR法显著高于培养法,感染胎盘的Uu可引起新生儿体重降低,可能与Uu生物Ⅰ型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艳  庞燕  廖妮虹 《现代医学》2014,(6):658-660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病特点和妊娠结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列为A组,另选择同期住院60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B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前置胎盘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率、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输血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A组新生儿中早产儿、Apgar评分〈7分及死亡率稍高于B组,出生体重稍低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对产妇和新生儿有很大威胁,产科医生要采取多种手段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秀  叶连红  暴蕾 《吉林医学》2010,31(31):5490-5492
目的:探讨FGR孕妇及胎儿脐血清皮质醇浓度的改变与胎盘组织11β-HSD2表达水平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孕妇及脐血清皮质醇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胎盘组织11β-HSD2表达水平;实验所的数据均经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FGR组孕妇及胎儿脐带血清皮质醇浓度和胎盘组织11β-HSD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901.07±365.15vs602.96±237.24;552.75±205.02vs155.40±66.20;101.33±33.48vs135.13±29.951);孕妇血清皮质醇浓度与胎儿脐血清皮质醇浓度呈正相关(r=0.817,P<0.01);孕妇及胎儿脐血清皮质醇浓度与胎儿体重呈负相关(r=-0.388,P<0.05;r=-0.588,P<0.01);胎儿脐血清皮质醇浓度与胎盘组织11β-HSD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85,P<0.05);胎盘组织11β-HSD2表达水平与胎儿体重呈正相关(r=0.649,P<0.01)。结论:母体孕期高浓度的血清皮质醇经胎盘灭活减少,使胎儿血清皮质醇浓度增高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及胎盘组织11β-HSD2表达水平下降是导致FGR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素用于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胎儿生长受限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对照组)、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终止妊娠前,行彩色超声检查,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和脐血流变化,同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记录新生儿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1)UFH组、LMWH组治疗后宫高、胎儿股骨长、头围、腹围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LMWH组胎儿双顶径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1)。(2)两肝素组治疗后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比值)、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肝素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UFH组、LMWH组治疗后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两肝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早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畸形发生情况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足月小样儿发生率明显高于两肝素组(P=0.005),而肝素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LMWH相比,新生儿转重症监护病房(NICU)几率明显升高(P=0.003)。(4)各组孕妇治疗前后各项凝血功能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素可改善胎盘血流,使胎儿体重增加,减少足月小样儿的发生率,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发生机会,对母亲及胎儿都较安全。LWMH治疗FGR,新生儿转NICU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效果优于普通肝素,且使用方便,产妇易于接受,更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 )病人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与母血瘦素及新生儿体质量的关系。②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 30例GDM孕妇血清和其新生儿脐血瘦素浓度及 2 4例正常孕妇脐血瘦素浓度 ,同时测量新生儿的体质量、胎盘质量、孕妇体质量的增加情况等。③结果 GDM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脐血 (t=3.5 1,P <0 .0 0 1) ,但二者无相关性 ;GDM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 (BMI)和孕期体质量的增加呈正相关 (r=0 .5 83、0 .4 13,P <0 .0 5 ) ;GDM孕妇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胎盘质量呈正相关(r =0 .5 0 8、0 .4 84 ,P <0 .0 5 ) ;与正常孕妇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相比 ,GDM孕妇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无明显增高(t=0 .6 5 3,P >0 .0 5 )。④结论 GDM孕妇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母血瘦素水平 ,且与新生儿体质量及胎盘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有望成为预测胎儿体质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296例HBsAg阴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这两组的妊娠并发症,围产儿结局及胎儿发育指标。结果:1. 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胎盘体积较HBsAg阴性孕妇小。孕妇HBV感染状态与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及FGR发生率无明显关系;孕妇HBV-DNA阳性组的胎盘体积较阴性组小,ALT异常组的胎盘体积大于ALT正常组。2. 新生儿HBsAg阳性组的出生体重、身长,胎盘体积均较阴性组低,FGR发生率较阴性组高。3.新生儿HBeAg阳性组FGR发生率较阴性组高,胎盘体积较阴性组小。4.新生儿HBsAb阳性组胎盘体积较阴性组大。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胎盘体积缩小,出生体重降低,新生儿HBsAb对胎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