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本文旨在探讨深圳市女性宫颈细胞中23种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体检中心的2 109例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标本中提取23种HPV DNA,采用基因扩增及基因芯片技术对其宫颈细胞中的23种HPV基因型别进行检测,并对受检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 109例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标本中检出HPV感染者446例,总的HPV感染率为21.15%(446/2 109),其中单一型别的阳性检出率为15.32%(323/2 109);单一型别的感染中HPV52型为47例,其阳性检出率为2.23%(47/2 109),其次是HPV43和58型均为38例,其阳性检出率均为1.80%(38/2 109),是单一型别感染中最主要的型别.混合型HPV感染123例,其阳性检出率为5.83%(123/2 109);其中HPV16+43、HPV16+58型各5例,均占混合型感染的4.07%(5/123),其次是HPV43+52、HPV43+56、HPV43+66型的二重感染各3例,均占混合型感染的2.44%(3/123),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型别.结论 HPV43、HPV52、HPV58单一型别及HPV16+43和HPV16+58型是感染深圳市女性宫颈细胞的主要基因型别,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标本,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中国女性宫颈HPV感染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该文旨在探讨南京地区已婚女性宫颈细胞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基因谱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南京地区扬子石化集团公司3678例已婚女性职工的宫颈上皮细胞标本中提取23种HPVDNA,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其宫颈细胞进行23种HPV基因型的检测,并对其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3678例已婚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标本中检出HPV感染者397例,总的HPV感染率为10.79%(397/3678),其中单一型别的阳性检出率为9.11%(335/3678);单一型别的感染中HPV43型为80例,其阳性检出率为2.18%(80/3678),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为HPV16型35例、58型33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95%(35/3678)、0.90%(33/3678);混合型HPV感染62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69%(62/3678);其中HPV43型+X型12例及43型+X型+X型10例、43+X+X+X型1例,占混合型感染的37.10%(23/62),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型别;其次是HPV16型的二和三重混合型16例,占混合型感染的25.81%(16/62)。结论 HPV43、16、58型单一型别及43型和16型的混合型是感染南京地区已婚女性宫颈细胞的主要基因型,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适用于宫颈细胞标本,一次可检测23种HPV感染的基因型,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我国已婚女性宫颈HPV感染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已婚女性宫颈细胞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芯片技术对1 722例已婚女性的宫颈上皮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 722例中检出HPV感染者178例,总的HPV感染率为10.34%(178/1 722),其中单一型别的阳性检出率为8.89%(153/1 722);单一型别的感染中HPV43型为27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57%(27/1 722),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混合型HPV感染25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45%(25/1 722);其中HPV16型+X型7例及16型+X型+X型2例,占混合型感染的36.00%(9/25),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型别,其次是HPV43型的2型感染6例和3型感染2例,占混合型感染的32.00%(8/25)。结论 HPV43、58型单一型别及HPV16、43型的混合型是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别,基因扩增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标本,一次性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该文旨在探讨宫颈腺癌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盐城及南京地区47例宫颈腺癌及10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 DNA,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其宫颈腺癌及正常组织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其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47例宫颈腺癌标本中HPV阳性者44例,感染率为93.6%(44/47);其中HPV16和(或)HPV18感染40例,感染率为85.1%(40/47);单一型别HPV感染者13例,感染率27.7%(13/47),其中HPV16型为7例,占14.9%(7/47),是最主要的感染类型;混合型感染31例,占66%(31/47),其中HPV16型+18型6例,占混合型感染的19.4%(6/31),是混合型感染最主要的类型。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腺癌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HPV16和HPV18感染是宫颈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较为快速、可靠的适用于临床进行HPV分型检测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妇女生殖道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亚型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87例CA患者病损组织或脱落细胞中HPV的23种基因型的感染率。结果87例CA患者标本中检出HPV阳性76例,总的阳性检出率为87.4%;共检出13种HPV基因型别,包括5种低危型别HPV6、11、42、43、44和8种高危型别HPV16、18、31、33、45、51、52、58。检出以HPV11为主,占31.0%,其次是HPV6,占20.7%;单一型别阳性检出率为67.1%,混合型感染阳性检出率为32.9%,其中以HPV6+11感染为主,其次是HPV16+18。结论CA患者的生殖道HPV感染情况普遍,故CA患者HPV基因型别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亚型感染状况及不同性别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法对513例CA患者疣体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3例CA患者中单一型低危型阳性率为59.84%(228/381),高危型阳性率为40.16%(153/381);主要HPV型别:6型(23.93%)、11型(19.52%)、16型(8.91%)、52型(7.64%)、58型(6.09%)、18型(4.87%)。女性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高于男性,两都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型HPV感染占74.27%,多重型HPV感染占25.73%,高危型多重感染比例为52.82%(131/248),女性多重感染的比例高于男性,两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型别以低危型和单一类型为主,高危型比例明显上升,且高危型多存在混合感染,主要流行型别是HPV6、11、16、52、58、18型。不同性别的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的特点有差异,男性患者以低危型别和单一型感染为主,而女性以高危型别和混合的多重型感染为主,其中女性感染比例明显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南京地区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不同基因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从196例肛门及肛管尖锐湿疣(CA)石蜡组织标本中提取23种HPV DNA,采用基因扩增芯片杂交技术对其进行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患者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196例肛门及肛管CA病变组织标本中检出HPV总阳性率为67.86%(133/196),其中单一型别的阳性率为55.61%(109/196);单一型别的感染中HPV6型阳性率为28.06%(55/196),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为HPV11型,阳性率为27.04%(53/196);混合型HPV感染阳性率为12.25%(24/196),其中HPV6型与11型混合感染占50.00%(12/24),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型别,此外还有5例4种型别的混合感染,占混合感染的20.83%(5/24).结论 基因扩增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诊断方法,尤其适合开展某种病变中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研究西京医院性病门诊尖锐湿疣患者HPV基因型的感染特点,为尖锐湿疣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9月~2018年9月7 712例西京医院性病门诊尖锐湿疣患者疣体组织,利用反向分子点杂交方法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最后统计分析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 7 712例患者中男性4 935例,女性2 777例,年龄分布多为青壮年,以20~29岁最多,其中0~9岁及50岁以上患者664例(8.61%)。7 712例患者中有50例未检测出任何HPV型别,其余7 662例患者共检测出23种型别,检出频次排名依次为HPV6,11,16,43,52,42,58,51,59和56型,单一基因型感染占58.98%(4 519/7 662),多种基因型感染占41.02%(3 143/7 662),其中二重感染最多占60.77%(1 910/3 143),最多可见同时感染14个基因型。低危型感染占60.66%(4 648/7 662),低高混合型占32.17%(2 465/7 662),高危型占7.17%(549/7 662)。结论 陕西省尖锐湿疣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及老年患者不容忽视。HPV感染特点以单一型和低危型为主,感染型别主要为HPV6,11,16,43,52,42,58,51,59和56型,亦有部分患者未检测出任何HPV型别,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女性宫颈细胞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1827例女性宫颈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其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827例中检出HPV感染者611例,总的HPV感染率为33.44%,其中1种型别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22.44%;1种型别感染中HPV16型为114例,其阳性检出率为6.24%,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HPV58型为48例,其阳性检出率为2.63%;多重HPV感染201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1.00%;其中多重HPV16型68例,占多重感染的33.83%,是多重感染的主要型别,其次是多重HPV11型32例,占多重感染的15.92%。结论 HPV16型、58型1种型别及16型和11型多重型别是感染苏州地区女性宫颈细胞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别,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应用于宫颈细胞标本HPV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西安地区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基因亚型,及不同基因型别与临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63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疣体脱落细胞中的HPV基因型。结果 63例尖锐湿疣检出61例HPV阳性,阳性率96.83%,主要感染型别依次为HPV6(59.2%),11(22.95%),42(8.20%),43(8.20%),52(8.20%),16(6.56%)和18(4.92%)等。43例单一型HPV感染占70.49%(43/61),混合感染1例,占22.95%(14/61);61例患者采用激光治疗,3月后观察复发情况,发现高危组复发率66.67%及混合感染组复发率71.43%明显高于低危组复发率48.78%。结论西安地区女性尖锐湿疣患者HPV基因型主要以低危型HPV6,11为主,多重型别HPV的混合感染及高危型别感染是西安地区女性尖锐湿疣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尖锐湿疣(外阴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的分布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芯片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322例外阴CA组织行23种HPV基因型检测,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22例外阴CA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279例,HPV感染率为86.65%(279/322),单一型感染率56.52%(182/322),多型感染率30.12%(97/322)。结论 HPV感染与外阴CA的发病密切相关,HPV 11和6型是单一型感染最主流的型别,而11+18、11+16、6+11和6+16型是多型感染最常见型别。基因芯片联合PCR技术适用于临床开展HPV分型诊断,敏感性好、特异性高,对女性外阴CA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疫苗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南充地区115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分布状况,为本地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V基因分型技术对南充地区145例男性生殖器疣状新生物及尿道分泌物进行HPV检测,阳性者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145例送检者中检出HPV115例,阳性率为79.3%。其中低危型感染72例,占62.6%;混合感染(同时感染高危型和低危型HPV)37例,占32.2%;单纯高危型感染较少,占5.2%。低危感染型别以HPV6型、11型为主,分别占53.4%、49.1%;高危感染型别以HPV16型为主,占15.5%。结论南充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者HPV感染率较高,且各年龄阶段均易感,感染型别以HPV6型、11型等低危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徐州地区女性宫颈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谱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8 010份徐州地区宫颈细胞标本中提取23种HPV DNA,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基因芯片技术对宫颈细胞23种HPV型别进行测定,同时分析受检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8 010例女性中有1 852例HPV感染者,总的HPV感染率为23.12%,其阳性检出率一重型别为17.17%,一重中最主要感染型别是HPV16型为4.35%,其次为HPV58型2.12%、52型1.82%。阳性检出率多重HPV感染为5.96%;其中16+58型、16+52型、11+16型,分别占多重感染的4.40%、2.94%和2.52%,是多重感染的主要型别。结论一重HPV16、58和52型及多重16+58、16+52和11+16型是感染徐州地区女性宫颈细胞的主要基因型,此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适用于宫颈细胞标本,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我国女性宫颈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江门地区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型别及HPV6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本地区2011年6月-2012年6月尖锐湿疣(CA)患者86例,采用基因芯片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进行检测,研究本地区HPV感染型别及HPV6基因多态性。结果:男性组阳性34例,占82.93%;女性组阳性37例,占82.2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危型9例,占21.95%;女性高危型15例,占33.33%;女性高危型构成比例明显高于男性,两种类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4个点位486、141、1203、1311点位基因呈多态性,17例出现突变,突变率为80.95%。结论:本地区的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型别以HPV6型感染为主,且本地基因存在多点位突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一般女性人群宫颈细胞、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型别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1000例一般女性人群宫颈细胞、10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62例宫颈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000例一般女性人群检出HPV感染者106例,总的HPV感染率为10.60%(106/1000);10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检出HPV感染者99例,总的HPV感染率为91.67%(99/108);62例宫颈癌患者检出HPV感染者52例,总的HPV感染率为83.87%(52/62)。结论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和组织标本,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中国女性宫颈HPV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东莞地区高危男性生殖道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皮肤科、泌尿外科就诊的尖锐湿疣、自诉高危行为男性生殖道分泌物,采用PCR技术检测常见的23种HPV基因亚型。结果共检测1147例样品,其中阳性669例,阴性478例,阳性率为58.33%,其中单一型感染者392例,占总阳性率的58.59%,二重及以上感染者277例,占总阳性率的41.41%。669例阳性样品中23种HPV基因亚型均有检出,总出现1168项次,其中低危型以HPV6、11、43型为主,分别占总阳性率的29.97%、16.52%、5.99%,高危型以HPV16、52、59型为主,分别占总阳性率的7.02%、5.22%、3.77%。按年龄分组小于20岁的61人,阳性45人,阳性率73.77%,其中单一型感染占17例(27.87%),多重感染占28例(45.90%);21~40岁有946人,其中阳性536人,阳性率56.77%,其中单一型感染326(60.71%),多重感染占211 (22.30%);大于41岁有140人,其中阳性87人,阳性率62.14%,其中单一型感染49 (35.00%),多重感染占38(27.14%)。结论东莞地区男性HPV感染以6、11、16型为主,感染在小于20岁男性以多重型感染为主,大于20岁男性以单一型感染为主,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及感染亚型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华东地区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的分布及其分型数据库建立的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506例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6例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检出HPV感染者456例,总的HPV感染率为90.1%,其中一型感染率为75.9%(384/506),多型感染率为14.3%(72/506)。结论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以一型感染为主,多型感染为辅,出现频率最多的型别依次为16、18、33、58、52、31、59、45型,是致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的主流型别,16型尤其突出,占高危型出现频率的65%(344/529)。HPV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的分型检测,对我国女性宫颈癌的防治、HPV疫苗的研发以及宫颈癌组织HPV感染基因型数据库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讨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的分布状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芯片结合PCR技术对63例外阴尖锐湿疣、61例阴道尖锐湿疣和65例宫颈尖锐湿疣组织行23种HPV基因型检测,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63例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56例,HPV感染率为88.89%(56/63);61例阴道尖锐湿疣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55例,HPV感染率为90.16%(55/61);65例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62例,HPV感染率为95.39%(62/65)。结论 HPV感染与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的发病密切相关,HPV6和11是主流型别,以外阴尖锐湿疣最为常见。基因芯片结合PCR技术是适合应用于临床行HPV分型诊断的一种方法,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特点。对女性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该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HPV阳性患者HPV基因型分布状况,确定该地区HPV感染的优势型别.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591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HPV检测.结果 检出HPV阳性者288例,检出率为48.73%;低危型感染116例,占40.28%,高危型141例,占48.96%,混合型感染31例,占10.76%;低危型感染以HPV6、11型为主,分别占48.28%、42.24%;高危型感染以HPV16型为主,占43.26%.HPV易感年龄阶段为20~<40岁,占所有感染者的63.54%.结论 该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以高危型感染为主,且存在与低危型混合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选取我院2014年1~8月尖锐湿疣患者264例,采用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技术(RDB)对其进行HPV基因检测及分型。结果在264例尖锐湿疣患者中发现HPV阳性214例(81.1%),且分型成功,HPV阳性标本中有168例为低危型(78.5%),46例为高危型(21.5%),164例为单一型(76.6%),50例为混合型(23.4%)。用基因芯片检测HPV基因及分型成功率高,适于应用在临床HPV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