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孕妇用药时 ,大部分药物可以通过胎盘或通过影响胎盘功能对胎儿产生影响。例如孕早期 ,药物的毒性作用可致流产、死胎、畸形。目前已经肯定 ,孕早期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有抗肿瘤药、性激素、奎宁、他巴唑、华法令、放射性药物等。妊娠中晚期用药 ,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死胎 ;近预产期用药 ,也可对新生儿产生持久作用 ,诱发新生儿黄疸(磺胺类、水杨酸类)、新生儿出血等(抗癫痫药)。以胎儿治疗为目的的母体用药 ,常常利用药物能够通过胎盘达到胎儿体内的特点。如促胎肺成熟时使用地塞米松 ;妊高征预防及治疗胎儿宫内窘迫和羊水过少时应用小…  相似文献   

2.
围产期是指女性妊娠满28周至产后一周的时间。此期内胎儿的各个器官已形成,并且快速生长发育。若是药物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以影响有关组织、器官的功能,另外,新生儿对各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极为敏感,所以围产期应当慎用某些药物。 1、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可损害胎儿第8对脑神经,造成听神经功能减退甚至失聪。新生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药物品种多,应用广泛,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也普遍存在,导致细菌对一些常用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如选药与适应证不符,起点高,联合用药配伍不当,长期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等。为了保持抗生素的有效性,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许多药物与酒类在人体内能产生相互作用 ,饮酒后服药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因而饮酒后用药要小心。其中较为常见的毒副反应有如下几种情况。1 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临床常用的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种类很多 ,常见的有安定、安宁、格鲁米特、巴比妥等镇静催眠药 ,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等抗精神病药 ,苯妥英钠、扑痫酮、苯巴比妥等抗癫痫药以及苯海拉明、异丙嗪等治疗变态反应的抗组胺药。酒类与所有的中枢抑制药同时应用均能引起严重的中枢抑制作用 ,可引起昏迷、虚脱、休克、呼吸抑制 ,甚至造成死亡。饮酒时服…  相似文献   

5.
常见抗结核药物的毒副反应种类较多,并因人而异,特别是由于近年来合理短程化疗的大力推广,疗程的缩短,使毒副反应的出现频率相应减少,但药物引起的药热、药疹反应有所增加.现将本组观察的4例病例情况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妊娠时,可因患各种疾病而采用药物治疗。过去认为胎盘屏障可以阻止大多数药物通过而保护胎儿。现已证明绝大多数药物在达到一定浓度时均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有些可引起胎儿功能性疾患,有的则可引起胎儿畸形或死亡。本文对近年有关孕期使用抗生素对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的文献现综述如下: 一、氨基甙类:氨基甙类药物均可通过胎盘屏障,使用氨基甙类药后,测定脐带中浓度相当于母体中浓度的25~50%,链霉素在脐血管及羊水中的药物浓度为母血的40~60%。孕期使用链霉素或其它氨基甙类抗生素,可能影响胎儿  相似文献   

7.
<正>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孕妇服药要更加谨慎。妊娠期间,许多药物对胎儿危害非常大,有些药物可能会直接影响体内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也会造成早产、流产或死胎等现象。有些人喜欢选用中药,其实许多中药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亦十分复杂,特别是各味中药相互配伍以后产生的作用差异较大,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怀孕期间,尤其是最初3个月内,孕妇亦应慎用中药及中成药。下面列出一些对胎儿有害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胎儿发育过程中。如果受到某些药物的毒性刺激。可能造成畸形或死胎。许多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尚未完全肯定。故孕期用药必须十分慎重。切莫顾此失彼,因小失大。一定要权衡利弊。在考虑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更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是否对胚胎、胎儿以及新生儿构成危害。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危害。临床医师必须熟悉药物的孕期安全级别。了解药物有无致畸作用。正确、合理、适时用药。保证胎儿免遭损害。  相似文献   

9.
陈玉琴 《药物与人》2002,15(4):32-32
药物与任何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引起疾病。原因错综复杂,最常见的有九种毒副反应。副作用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伴随治疗作用而出现反应,一般较轻微时机体可以耐受,也可以预防。如盐酸麻黄碱有兴奋神经中枢从而引起失眠的副作用,服用催眠药可以改善。副作用不一定是毒性反应,有时可利用其副作用治疗和预防疾病,如用阿司匹林小剂量可抗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正确掌握好服药的最佳时间,了解服药与吃饭、睡觉之间的关系,既能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又可减少毒副反应,促进疾病尽快痊愈。应在饭前服用的药一些药物,饭前或饭后服用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影响。如助消化药物食母生、胃蛋白酶、鸡内金、六曲等,应在饭前10分钟左右服用,以促进消化  相似文献   

11.
中西药并用是中西医结合的必然产物,为治疗疾病寻求新的方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它具有单用中药或西药所不及的优越性。但是,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还可引起毒副反应,降低药物效果,延误治疗,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等严重后果[1—3]。因此,怎样合理配伍中西药,是当前临床药理学和临床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妊娠期常见的特发性疾病,严重影响母胎安全,也是影响胎儿及新生儿生长发育重要因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所致的胎盘功能减退,可引起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死胎、死产或早产、窒息等多种合并症,且对新生儿各个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也可通过对胎儿神经系统的影响而引起儿童远期认知的不良结局。积极使用降压药物虽然可以降低孕妇血压,但是无论是降压药物本身和降压的速度是否得当都可能对胎儿及新生儿有潜在风险。故产儿科医生应当对妊娠期高血压足够重视,定时做产前及孕期检查,及早发现及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合理评估治疗高血压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争取将妊娠高血压疾病对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发现许多药物孕妇用后,能通过胎盘使胎儿致畸。所以,孕妇要避免和最大限度的减少用药,如万不得已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毒性小的药物,剂量应偏低,且避免与有毒的药物联合应用。 能使胎儿致畸的药物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类: 一、抗生素类药物: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万古霉素等可使胎儿听力丧失;妊娠四个月用四环素,可使小儿乳牙变黄,牙釉质发育不全,易产生龋齿;氯霉素可致新生儿灰色综合症。磺胺类药物可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报告妊娠第七周用新诺明,可致胎儿白内障。 二、解热镇痛剂: 妊娠早期每日服较大量的阿斯匹林,可致胎儿心脏畸形。 三、维生素类药物: 孕期过量服维生素A,可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相似文献   

14.
王绿花 《健康大视野》2007,15(3):123-123
化疗药物引起外漏及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毒副反应之一,要正确处理化疗药物外漏及预防静脉炎,首先应了解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化疗药物注射方法不当常引起静脉炎,造成病人痛苦,所以必须引起护士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孕妇孕期需注意合理用药,若用药不当,可能对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如胚胎畸形、胎儿神经系统损伤、死胎等。因此,为保障胎儿健康生长,孕妇孕期尽量不用药,避免自行用药、随意用药,必要时应遵医嘱用药,用药前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以降低药物对母婴结局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吸烟能引起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甚至癌症等。近几年新发现,它还会严重影响药效,甚而产生毒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减少药物吸收吸烟会引起血管收缩,可使糖尿病人对胰岛素吸收平均降低13%,而在吸烟最初半小时内竟减少31%。吸烟还能延迟胃排空时间,致使丙咪嗪、去郁敏、阿密替林及西米替丁、雷尼替丁与硝酸甘油等吸收明显减少。加速药物代谢香烟中含有大量环芳烃类化合物,尤其是苯并芘,可促使肝细胞内的药酶分泌量增加,从而加快药物的破坏与排泄,造成安定、肝素、速尿、氨茶碱、心得安、慢心律及维生素C等…  相似文献   

17.
人们大多以为服中药比服西药安全,不会有毒副反应;或者认为服中成药更加保险,既不过敏,又无毒性,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其实这些看法并不正确,不但是片面的,而且也是很有害的。“是药三分毒”,不管中药、西药都是如此。早在中药经典名著《神农本草经》中,在肯定中草药治疗功效的同时,亦指出其副毒作用,故有药物“有毒宜制”之说。历代医家也一再告诫,药物不可滥服,即使像甘草人参之类的补药,过量服用也会产生毒副作用。如大量服用甘草可引起脘腹胀满和水肿等;过服人参会引起神经过度兴奋,烦躁不安,血压急遽升高,口鼻流血,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贫血     
<正>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研究表明,贫血对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可造成近期和远期影响,如可导致孕妇抵抗力低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发生率升高,对分娩、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差,增加感染风险,等;对胎儿而言,重度贫血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妊娠期贫血的常见类型很多,包括  相似文献   

19.
李必君 《现代保健》2014,(20):123-125
妊娠期妇女可因各种因素发生如发热、感染、出血等症状及疾病,或本身所患疾病如哮喘、甲亢、糖尿病等复发或加重,必然会用到一定的药物,而胎儿是通过胎盘来吸收营养的,部分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造成如胎儿流产、畸形等。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按照药物对胎儿的危险性把药物分为A、B、C、D、X五个危害等级,临床用药时可供参考。只有掌握了药物的特点,才有安全选择药物的能力。妊娠期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产生先天性畸形不仅有药物的影响,同时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理化因素、母亲疾病、高龄初产等密切相关。孕早期应尽量避免用药,而因疾病必须用药时则应尽早用药。在药物的选择上,能用单药,就避免联合用,尽量选用已有结论对胎儿安全的药物,避免使用无肯定是否对胎儿有影响的新药,并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及用药疗程,使治疗效果与胎儿安全获得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正> 大量调查表明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感染可通过母婴传播使胎儿及新生儿受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及新生儿肺炎、眼炎等。文献报道国外妊娠妇女中CT的感染率为2%~47%,国内为10%~50%,孕产妇中母婴垂直感染率为70%~80%。为了研究CT引起的胎儿宫内感染,我们对130例早孕妇女的宫颈细胞及药物流产绒毛组织进行了CT感染的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