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60年代后期宫内节育器(以下简称IUD)已成为一种主要的避孕措施。我国已婚妇女采用 IUD 避孕的约占40%以上。随着 IUD 使用的增多,IUD 并发宫外孕的发生率也有增加。宫外孕是一种危险疾病,如延误诊断或不及时处理可造成死亡。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介绍宫内节育器并发宫外孕近况。一、发生率IUD 宫外孕的发生率,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统计方法及标准,差异较大(1~25%)。 相似文献
2.
王世友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5,(Z2)
本文对36例宫内节育器合并宫外孕进行了初步分析。农村妇女33人(91.7%),其中在乡镇级医院放环24人(66.7%),家庭放环9人(25%);放置5年以上者23人(63.8%)。宫外孕之原因,可能与放环不注意无菌操作及环放置时间较长,导致输卵管炎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经济的避孕方法,因而得到广泛使用。其并发症虽少,但带节育器合并宫外孕者(以下称带环宫外孕),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1972——1983年间收治带环宫外孕13例(本文全部为金属节育环)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发病率:我院从1972——1983年间共收治宫外孕83例,其中带环宫外孕13例,占全部宫外孕患者的15.7%。前6年收治带环宫外孕3例,后6年收治10例,发生率后者比前者明显升高,这可能是由于1978年以后在城乡广泛推广节育环避孕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春虹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1997,(4)
随着宫内节育器(以下简称IUD)的广泛应用,IUD合并宫外孕逐渐增多。我院1990年至1995年住院病例中确诊为宫外孕的269例,其中带IUD64例,占23.79%,输卵管结扎术后45例,占16.69%,用其它方法避孕者30例,占11.15%,未使用节育措施者130例,占48.33%。现将带IUD宫外孕6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20~43岁,平均32.5岁,其中24~35岁者43例,占67%。1.2孕产次:64例中3例为未产妇,放置IUD前都有人流史,占4.69%;分娩过1次者40例,占62.5%;分娩过2次或以上者21例,占32.81%。1.3IUD的种类:60例为不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宫内节育器合并宫外孕的关系。方法: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中行手术治疗的69例中,放置宫内节育器合并宫外孕的34例,进行年龄、产次、发病时间及病理变化等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做好置器后随访工作,并对置器的妇女有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应考虑宫外孕的可能性。结论:对置器1年内的妇女,做好随访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7.
1资料
患者,陈某,女,34岁,以"放置宫内节育器(I UD)6年,阴道不规则出血半年余,下腹坠胀不适三天"为主诉,于2009年6月26日就诊,妇检见阴道少许暗红血迹,子宫颈口见I UD尾丝(约1.5 cm),子宫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考虑节育器副反应予消炎痛、安络血、宫环养血颗粒等回家服用5天未见效。 相似文献
8.
谢兰琴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84,(1)
发生于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宫外孕由于症状不典型,往往会引起患者及临床医师的忽视,如果诊断及处理不及时常常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我们在一九八二年六月至八月连续收治了三例,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例一:林××,四十二岁,住院号48260,于一九八二年六月十四日入院,平时月经正常,17(3-4/30),末次月经一九八二年四月三十日,2—0—0—2,末产十年前,上节育环6年。 相似文献
9.
黎惠琼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87,(4)
对百色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并发宫外孕的情况进行分析。与不放器者宫外孕发生率作了对比。结果为:放器者并发宫外孕的机会较多,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有关资料结果相近。但从总体角度来看,带器宫外孕的发生率仍然是极低的(8.8/万)。 相似文献
10.
宫内节育器以它避孕效果可靠,使用安全、简便及可逆性特点,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主要长效节育措施,并得到了明显的成绩。但任何一种节育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宫内书育器仍存在脱落,带器妊娠,出血,疼痛等并发症。因此,在提高节育手术技巧的情况下,对IUD并发症病因、治疗、预防的深入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收集多位专家的IUD并发症的报道,就其几种常见并发症,报告如下。1宫内书*器与明进出血尽管国内外学者对IUD致出血原因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二个方面:一是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变化。二是子宫膜的某些中介系统(如凝…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宫内节育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其所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却使得许多育龄期女性望而却步,异常子宫出血是宫内节育器最常见的副反应,也是不少育龄期女性放弃使用它的原因,但部分宫内节育器同样对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笔者就近年来有关宫内节育器与异常子宫出血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1982至1991年诊治宫内节育器合并异位妊娠76例,占同期异位妊娠的26.12%。1984年后,异位妊娠与带器异位妊娠数均增加。1990~1991年与1982~1983年比较,异位妊娠与分娩数之比增加1.5倍,而带器异位妊娠与异位妊娠总数之比却增加8.2倍,带器异位妊娠延误诊断半月以上占21.85%,术前按节育器原因误治者34.21%,平均出血量1260ml,>1000ml者占52.63%,合并盆腔炎26.3%,76例中78.9%于放器后有阴道不规则流血史,提示青海地区炎症是带器异位妊娠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宫内节育器所致子宫出血与宫内念珠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带宫内节育器(IUD)所致子宫出血与念珠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宫腔和女性下生殖道标本中念珠菌DNA片段.结果:带IUD子宫出血组的念珠菌阳性率明显高于未置IUD子宫出血组、带IUD无子宫出血组和未带IUD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念珠菌感染可能是带IUD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1986~1993年我院收治的宫内带器合并异位妊娠69例,对IUD与异位妊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对带有宫内节育器者如果发生下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无论有无停经史都必须警惕有异位妊娠的可能,以防延误诊断。本组资料提示异位妊娠破裂早期阶段,末稍血白细胞增多,最高达326×109/L,以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80~90%)。因此,对带有宫内节育器者如果发生下腹痛、白细胞增高,也应首先排除异位妊娠,然后再作其他诊断,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18.
宫内节育器异位是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最严重的并发症,原因有:①子宫穿孔,操作不当将IUD放到官腔外。②节育器过大过硬或子宫壁薄而软,子宫收缩造成节育器逐渐移位达腔外。据报道,因放置IUD致子宫穿孔的发生率国外为0.08%,国内为0.02%-0.88%,放置IUD发现子宫穿孔最短时间为12d,但报道术时发生穿孔致节育环异位者甚兜本文报道的是于2006年12月参加我市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的1例患者, 相似文献
19.
分析11例出血性输卵管炎的临床表现,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认为与宫内节育器无关,而与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20.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作用于局部与性生活无关,对机体功能及全身危害极小的长期避孕方法,具有安全、经济、有效、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