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第一大杀手。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护士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做用。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赋予护士更多角色职能,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即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精湛的临床操作技能,以及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我省,地处高原,少数民族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心血管专科护理显的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士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生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护生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情况、获取途径和法律知识应用情况。结果 56.2%的护生了解各项护理相关法律法规;55.1%护生的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是从学校教育中获取;77.0%护生遵守规章制度,18.5%和29.8%的护生了解护理差错纠纷上报制度和能维护自身权益。结论护生的护理法律意识不强,护理法律知识欠缺。应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强护生护理法律知识培训,以提高护生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3.
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质量有了新的认识,住院患者对医院服务的内容、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现代护士应具备什么样的特性才能更好地满足住院患者的需求?本文从住院患者和护理管理者两个角度对现代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进行了调查,旨在分析两者对护士职业素质认知的异同,希望能给护理管理者在护理人才培训方面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护理队伍的年龄结构明显倾向年轻化。聘用制、合同制护士占临床一线护理队伍的绝大部分。在这改革的过渡时期,几种体制并存仍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如何选拔和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年轻护士,是提高护理质量,真正做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迫切要求。笔者通过对几十年护理工作的回顾和总结,以及对现阶段护理队伍现状的观察和了解,认为急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年轻护士加强培养、培训,使她们在工作中的各项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急诊室是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前沿,24h对外开放,急诊病人病情复杂,具有就诊时间和病种的不确定性。急诊室又是医院面向社会、展示形象的窗口,如何满足患者对急诊救治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待,更好地为部队、社会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科学的发展,人口结构及疾病谱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护士将面对日益扩大的工作领域、社区、家庭将同医院一样成为护士的重要工作场所,这对护士的知识与技能有更高的要求,使护理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下面就现代护士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朱先华 《现代护理》1999,5(9):42-43
近年来,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土的素质要求也就随之提高。就门诊来说,病人入院就诊,一般第一个接触的就是分论护主,通过分诊护土的语言、仪表、行为给病人及家居留下的第一印象,就关系到病人及家属对这所医院、医护人员以及病人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心理环境。因此,分诊护士不再是单纯的通知病人顺序号的护士,而是要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护主。她们基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作者认为分诊护土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良好的职业过植职业道德与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关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是“以病人为中…  相似文献   

9.
护士是人类身心健康的维护者。除应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和高尚的医德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护士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尤其是急诊科护士。笔者从事管理工作多年,现就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谈谈自己几点看法。1 高度的责任心及敏锐的观察力精湛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是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的基本条件。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护士才能及时、准确、客观地发现病人病情变化,以把握病情的发展趋势,并通过给予正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及护理学的发展,注重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多方面的整体护理已取代了只重视病情而忽视人的功能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员的知识价值。如何培养和提高这种素质,是当今护理人员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层级培训在心血管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层级培训模式,对55名心血管系统护士进行护理培训,制订并实施各层级护士的年度培训与考核计划,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反馈.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评估病人问题的能力、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护理文件书写能力、应急能力、带教能力评价总均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 规范化的层级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为临床护理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士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之相关性.方法 采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和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对38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中灵活性、专业技能、工作满意度、沟通交流能力与工作满意度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护士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高的护士其工作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抑郁、焦虑、自尊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92名ICU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ICU大部分护士存在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中等,生活满意度低,尤为工作3~5年的护士和工作10年以上的护士焦虑水平最高,工作2年以内的护士焦虑水平最低。结论 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应采取措施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周国琴  张芳  张辉  唐燕  曾令丹  张萌 《护理与康复》2011,10(4):289-290,293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的健康商数状况.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0名护理人员,用健康商数问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收回问卷196份,护理人员健康商数总分为(25.76±4.45)分,不同年龄、护龄、职称的护理人员健康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人员的健康商数偏低,尤为年轻护理人员,需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心血管内科护士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状况,分析与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的差别,探讨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性,为医院护理临床岗位管理及护理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188名作为观察组,从相同医院随机抽取来自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共30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OSI-R职业紧张量表和MBI职业倦怠量表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护士职业紧张率为63.30%,对照组护士职业紧张率52.67%,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职业倦怠率为71.81%,对照组护士职业倦怠率55.16%,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内科护士和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的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均呈正相关(P<0.01)。心血管内科护士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r值为0.725,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r值为0.349,心血管内科护士的r值高于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的r值,表明心血管内科护士的相关性更高。结论:心血管内科护士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均较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严重,职业紧张可能为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童莺歌  叶志弘 《护理与康复》2010,9(9):747-749,752
目的对浙江省4家三级医院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水平、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方法采用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对622名护士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法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58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05%;调查对象对问卷的答对率20%~80%,平均(48.91±8.81)%;接受疼痛知识继续教育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答对率的2个关键变量(P=0.000)。结论调查群体的疼痛管理知识水平亟待提高,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欠佳,疼痛管理态度和实践之间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17.
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和对手卫生设施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手卫生设施的需求,为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手卫生知识测评、手卫生执行状况自评和对洗手设施的需求.结果 95.6%的护理人员能够掌握六步洗手法,31.9%对洗手的时间不明确,对先洗手、后进行手卫生消毒的指征掌握情况最差;22.2%的护士每天手卫生行为超过50次;导致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最主要原因有担心洗手液伤害皮肤、工作忙碌,顾不上洗手、洗手设施不够充足;对洗手设施的需求主要为干手纸巾和非接触式水龙头.结论 医院应采取宣传、培训、考核、监督等联合干预策略强化手卫生知识和意识,提供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切实提高手卫生行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Aim: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and cardiovascular symptoms and to compar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lifestyle characteristics among nurses.
Background:  Gastrointestinal and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are important health problems in nurses. Although many epidemiologic studies have researched nurses' health problems, few have focused on their cardiovascular an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design was used with a sample of 400 nurses from a medical faculty hospital in northwestern Turkey.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the Physical Health Questionnaire of the Standard Shift Work Index.
Results:  The nurses worked different shifts and provided direct patient care in four different clinical areas in the hospital.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educational status, marital status, work years, weekly working hours and type of work shift among nurses in different units. The mean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subscale score was 17.7 [standard deviation (SD) = 3.2] and the mean cardiovascular symptoms subscale score was 14.4 (SD = 3.7). Compared with results in similar studies, the nurses' gastrointestinal and cardiovascular symptoms scores in our study are quite high. The regression model shows that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re most prevalent in the 20–30-year-old age group [odds ratio (OR) = 13.90] and the cigarette-smoking group (OR = 8.52).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symptoms are marital status (OR = 2.41) and smoking (OR = 2.31).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might help occupational health nurses and other occupational health-care personnel in assessing high-risk nurses who could benefit from interventions aimed at minimizing gastrointestinal and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传染病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传染病医院15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传染病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总分((97.67±18.67)分,属中度水平.经回归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有被感染机会、担心传染给家人、课题压力、受消毒伤害、职称.结论 传染病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疾病传染风险、职业暴露危险和消毒设施对身体的伤害,管理者应加大护士安全工作环境的投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本市58名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加强骨科康复护理的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李娟和徐燕设计的"骨科康复护理知识问卷"对本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58名骨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骨科护士对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58名骨科护士对康复护理知识掌握较差,康复护理总论平均得分(35.21±8.97)分,临床康复护理知识平均得分(52.29±7.45)分;大专学历、7~10年工作年限和专科工作年限的护士康复护理知识得分高于其他学历和工作年限的护士(均P<0.05),而不同职称的护士对康复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8名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欠缺,应加强教育与培训,对不同学历和工作年限的护士采用针对性的培训措施,使其熟练掌握康复护理知识,才能对患者实施早期的康复护理,这对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