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流市原属麻风中流行区,1991年实现了以县为单位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2001年有现症病人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流行情况全市23个镇均有麻风病人发现,全市290个行政村中有114个村有病人发生,占39.3%,全市219个自然村(屯)发现过麻风病,占全市5983个自然村(屯)的3.6%。全市有15个事业单位也有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麻风病流行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位于粤东地区东江中游,总面积为419 km2,属亚热带气候,全区总人口32,3527人。 麻风病在我区流行有较长的历史,但属中流行区,据现有资料统计,从1951年-2000年全区发现麻风病人132例,患病率由最高的1973年0.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武汉市蔡甸区麻风病综合防治与流行趋势分析,其综合防治经验;(1),培训专业骨干,开展普查及线索调查;(二),收治病人,加强管理,切断传染源;(三),开展麻风防治宣传,解决治愈病员出院后工作及劳动;(四),定期给患者实用性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人及时治疗;(五)发挥区、乡、村“三级”基层防治网的作用,开展全方位的麻风病监测工作。通过卅四年综合防治:全区累计发现病人327例,男241例,女86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思茅地区麻风病流行状况凋查,以摸清其流行规律,为制订防治对策及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患者家属检查、疫点普查、自然村线访调查、单-氨苯砜(单D)治愈病人复查、MDT监测。结果 麻风病分布呈散在性集簇状分布。阶段发病率以1976-1980年4.29/10万最高,5年平均患病率最低为0.02‰。民族间发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618.03),以拉祜族发病居高;≤14岁病人占6.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病人畸残率以单D治疗时期显著高于联合化疗(MDT)治疗时期(x^2=88.05);MDT治疗效果非常显著,高于单D治疗效果(x^2=103.32)。结论 今后应重点加强麻风病患者家属中少年儿童的健康检查及单D治愈病人的复查,改善少数民族卫生生活质量,提高早期诊断的能力。联合化疗是治疗麻风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5.
梅州市处理粤东山区,与闽、赣相邻,人口有459700人。 我市从1956年至1996年六年累计发现麻风病人2137人,治愈1672人,未愈死亡445人,现仍有20例现症病人继续接受联合化疗。现据全市历年来各项统计表、各年底麻风报表等防治资料,对我市麻风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流行情况 (1)梅州市各年段麻风病年均发病率、患病率、发现率 从表1中可见年均发现率逐渐下降,从1956~1960年高达11.8/10万,逐渐降至1991~1995年的0.08/10万。发病率也逐渐下降,特别是近5年,病人数在较…  相似文献   

6.
林芝地区 196 5~ 2 0 0 2年累计发现麻风病人 6 72例 ,其中多菌型 (MB)病人 382例(5 6 .8% ) ,少菌型 (PB)病人 2 90例(4 3.2 % )。男 4 0 5例 (6 0 .3% ) ,女 2 6 7例(39.7% )。单疗 (DDS)病人 30 3例(4 5 .1% ) ,WHO MDT病人 36 9例 (5 4 .9% )。累计治愈病人 5 96例 ,治愈率达 89.0 % ,目前尚有现症病人 18例 (MB 13例 ,PB 5例 ) ,以地区为单位患病率降为 0 .11‰。林芝地区麻风病患病率在 1979年最高达 2 .78‰ ,至 2 0 0 2年底降至 0 .11‰ ,下降幅度为96 .0 % ,年递降率达 13.1% ;发病率最高的1970年 70 .2 10万 ,2 0 0 2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河源市麻风病的流行情况,评价近50年防治效果。方法:对河源市1956年~2003年麻风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河源市1956年~2003年累计发现麻风病1326例,现有现症病人15例。我市麻风病流行特征呈持续性下降,发病率、发现率、患病率分别由1956年段的5.29/10万、8.10/10万、0.259‰下降至1999年段的0.044/10万、0.10/10万、0.004‰,下降幅度分别为99.2%、98.8%、98.5%,1994年后未发现儿童患者,1992年后未发现病人家属发病。结论:河源市麻风病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9.
陆丰市原是我省麻风病流行区之一。至1997年累计发现麻风患者3683例,其中死亡654例,外迁,失访224例,治愈2795例(复发106例),现症病人10例。患病率由最高年份1965年的2.57%(257/10万)降至1997年底的0.0082%。,发现率由最高年份1965年的238.  相似文献   

10.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南部 ,国境线长74 0 .8公里 ,面积 70 93平方公里 ,多山 ,平原仅占 3.5 %。人口 19.5万 ,有汉、傣、哈尼、瑶、彝等 2 3个民族 ,5 32个自然村 ,此外 ,尚有麻风患者与其家属于 5 0年代自发开荒组成的 3个麻风寨。勐腊县皮防站建立于 1980年 ,2 0年来共发现 344例麻风患者 ,1983年开始在麻风寨实施FDMDT ,取得了初步成效[1 ] 。随后 ,在全县逐步开展了挨村挨户的宣传、发现和治疗工作。本文通过对勐仑、勐捧两乡的特别行动计划 ,考察勐腊县 2 0年来逐步实施FDMDT的防治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勐仑、勐捧两乡占全…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 患者屈某 ,男 ,40岁 ,农民 ,初中文化。因 1986年自觉面部肿胀 ,有虫爬感。双眉外侧脱落而求医。经查 :双下肢皮肤麻木 ,手足少许干燥、膝关节肿胀 ,面部肿胀发亮 ,双侧眉外 1/ 3脱落。皮肤查菌 2 83 ,病理切片诊断 :LL型麻风。 1988年 4月开始接受MDT的MB方案治疗。经治两个月后 ,出现发热 (T3 9 5℃ ) ,面部潮红浮肿 ,颌下淋巴结中度肿大 ,质硬并压痛 ,腹股沟淋巴结重度肿大 ,压痛明显。四肢及躯干出现大小不等 ,分布对称的红斑 ,边界不清 ,高出于皮肤。双侧尺神经 ,耳大神经 ,腓总神经均重度肿大 ,质硬 ,压痛敏感度高。诊…  相似文献   

12.
13.
剑阁县地处川北剑门山区,海拔最高1300m,最低460m,1000m以上的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0.63%,500~1000m的低山区面积占90.57%.500m以下的深丘区占8.8%。全县共有10个片区、60个乡镇、527个自然村、3561个居民组、140060户、589861人(1985年末),幅员3204k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佛山市南海区近50年来麻风病流行状况,以评价防治效果。方法:对南海区1956-2005年麻风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结合不同时期的防治措施进行讨论。结果:50年累计发现麻风病人2998例,复发107例,累计治愈2082例,自愈400例,死亡605例,外迁12例。2005年底有现症病人6例,患病率从1965年的244.3/10万降至2005年的0.53/10万,下降99.85%;阶段发病率从1956-1960年的19.63/10万降为2001-2005年的0.179/10万。结论:50年来通过三级防治网络,贯彻"查、收、治、管、宣教"方针,尤其是1988年采用WHO推荐MDT治疗方案,控制了麻风病的传播和流行,保持近11年来麻风病患病率控制在0.87-0.53/10万之间,达到基本消除麻风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的麻风流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市螺计发现麻风5430例,已治愈4407例,其中现在活着的有2676例;尚有15例现症病人。上海病人的分布以北部多于南部,与北部临近江苏有关。历年型比呈U型,主要是60 ̄70年年代大量的瘤型被发现,之后迅速减少,后来又以瘤型居多。上海对原来用DDS治愈的MB和部分PB病人用MDT进行了复治,得以防止复发。现症病人的MDT覆盖率为100%,用MDT者至今无一复发。患病率和发现率于60 ̄70年代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歙县麻风病的流行与分布变化.方法用统计学原理回顾性分析1957~1999年底的麻风病人病历资料.结果截止1999年,歙县累计发现麻风病人191人,男148人,女43人;多菌型99人,少菌型92人;通过几代人的防治,患病人数由1966年最多时的82例下降到1999年的2例,患病率由1966年最高的21.4/10万下降到1999年0.39/10万,其中1995~1999年平均患病率降为0.7/10万;平均发病率和发现率自1957~1961年最高的5.66/10万和4.45/10万分别降至1995~1999年的0.11/10万和0.15/10万.自1975年以后麻风病人均散在零星发病.结论(1)歙县已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2)经过继续努力,完全消灭麻风病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东省近10年麻风病新发病例的流行特征,探讨防治策略。方法:对2004~2013年广东省麻风病新发现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13年全省共新发现麻风病1201例,年均发现率0.13/10万,发现率最高年份为2004年(0.17/10万),最低年份为2013年(0.08/10万);年均患病率0.39/10万,患病率最高年份为2004年(0.41/10万),最低年份为2013年(0.34/10万)。新发病例在21个地市均有分布,但地区分布不均,其中户籍病例主要集中在粤东、粤西地区,非户籍病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新发病例中男性病例占65.3%,儿童病例占2.2%,多菌型病例占87.3%,2级畸残病例占13.7%,非户籍病例占25.0%。结论:近10年广东省的麻风病疫情处于较平稳的低流行状态,但仍存在病例早期发现力度不足、非户籍病例比重逐年上升等问题,因此防治工作不容松懈,应加强早期发现力度,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8.
1991~2004年广州市麻风病流行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1997年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验收达标(以下简称达标)为界限,将达标前、后7年的麻风病疫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预测未来3年麻风病患病率。结果:达标后7年麻风病年均患病率、发现率及发病率均较达标前有所下降;而型比、平均发病年龄、平均延迟期及发现方式等未见明显变化;各地区之间麻风病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未来3年,麻风病患病率继续稳定下降。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应继续保持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目前广东省高州市麻风病流行特征。方法:对高州市1956年~2003年的麻风病流行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州市麻风病患病率、发病率及发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03年患病率为0.25/10万、发病率为0.125/10万,处于低流行状态。结论:应加强对综合医院皮肤科医生的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及早发现病人,及早落实治疗措施,巩固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20.
往日的香港,由于居住拥挤和环境恶劣,麻风曾是常见病之一。自从改善了居民住房条件和实施了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WHO—MDT)之后,即使香港人口在1999年底已达6,843,000人,但麻风病患者却自70年代起持续明显地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