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病、证、症的辩证关系,临证遣药组方可在辨病基础上因病选择"专方/专药",或在辨证基础上因证进行主方加减,或在辨症基础上针对症状灵活配伍"药对/药组",或病-证-症结合综合立体组方。这样辨病、辨证、辨症及病、证、症结合,多模式交叉,点、面、体融合的全面立体组方思路,有利于增强方药对病证的特异性,发挥方药作用的整体性,并突出方药的灵活性,从而全面提高方药疗效,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并有利于临床创制高效新方。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有是证用是方"均是言明方证对应的重要。然而在近代尤其是现代的中医临床上,辨病尤显其重要,因而衍生出不少的专方专药,进而又揭示了一些人们容易忽视的规律:虽说患者的病机证候各有差别,  相似文献   

3.
周学海,字澄之,安徽建德人,自幼人塾,擅长经史词章,为光绪18年进士.其在<重订诊家直诀>自序中有言"医有四科:日脉、日证、曰药、曰方.知脉而后知证,知药而后能方,故脉尤汲汲也",故汇萃百家名论,参以西说,并合己之读书临证心得,而撰<脉学四种>[1].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伤寒论>条文的研读和从其内部进行的历史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仲景"辨××病脉证"辨出来的是病机,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辨识为某种性质的证候.探讨并还原<伤寒论>"辨××病脉证"的精神实质及本来面目,对我们今天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所谓的"证实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董廷瑶儿科临证"九要"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廷瑶集80年之临证经验,将其经验总结为临证九要,即"明理、识病、辨证、求因、立法、选方、配伍、适量、知变",浅识如下.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在五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四逆散的主治即为原文,而六版及七版教材则多了"阳郁厥逆及肝脾不和证"两证,但并没有主次之分.临床上四逆散用途广泛,无论何脏病变皆可应用,但其方义并未能清晰揭示组方之真义,初学者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7.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曰:"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欠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方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七味组成.具有养血通脉,温经散寒之功效.为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血虚寒凝致厥证而设[1]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本方有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及解除肌肉痉挛的功效,治疗某些血管、肌肉、神经等疾患具有较好疗效[2] ,并谨守病因病机,结合血虚寒凝经脉的病理变化规律及其辨证施治的原则,然后再根据每种病证的不同而灵活加减应用,疗效肯定.现将所治疗典型病例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药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荣辉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320-1322
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疗痛性疼痛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理论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尤二,而法则神奇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医的病是机体在正邪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特异性病理反应,有一定的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机体患病后因人、因时、因地、因治等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内经>开始,中医常采用"类病"分类方式,即临床选取"一组反映基本病理特征的特异性主症"作为分类、识病的"纲症"并冠以病名,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证是能够证明当前病人具体病机性质的证据和诊断的凭证.证候是证的外候,病机为其内涵特征.病机信息不同,则证型不同.病-证-类病的关系表现为:证候 = n个类病信息 + 病机信息 + 兼症信息;类病信息 + 病机信息 = 当前病信息.辨证除了要辨病性、病位等病机信息,还要了解"类病"信息(即基本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中,是治疗"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的方剂.药由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组成.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此方加减治疗神经精神科疾病,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医院获得性肺炎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基层的日常诊治里,由于宿主的差异性大,临床表现的隐匿性高,造成诊治迟滞的问题较为突显。中医中药的正确运用仍具有客观优势及现实意义,但识证、议药仍是青年中医工作者的难点,文章通过运用经方,结合医者前后辨治之得失,病情转复前后之对照,究心演绎仲景之术以"保胃气"为议病处方之要害,以期能够为广大青年中医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虚必涉及实.虚实概念最早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搏,可呈现出亢盛有余的实证;相反,正气虚衰,邪势方张,正不胜邪,可呈现出衰弱不足的虚证.<素问·三部九候论>明确地提出了"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更谆谆告诫曰:"无实无虚".<难经>演<灵枢>之义,始明确提出了"实实虚虚"之戒,<难经·十二难>中说:"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医生在临床上用药如用兵,如识药善用,一鼓而战,自可邪却病退;但正如清代凌奂<本草害利>所言:"凡药有利必有害,但知其利,不知其害,如冲锋于前,不顾其后也"[1].若遇颟顸懵懂之流,临证不辨虚实,自始至终抓住几个所谓的"灵丹妙药"不放,则会犯使实者更实、虚者更虚的错误,招致祸害.<顾氏医镜>云:"实而误补,固必增邪,犹可解救;虚而误攻,正气忽去,莫可挽回".中医强调以正气为本,但临床上却多可见到辨证不明虚实,用药枉施攻伐的情况,故尤当以"虚虚"为戒.  相似文献   

13.
李鸿涛  高思华 《中医杂志》2005,46(12):950-951
<金匮要略>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因其立论精当,方论并举,病脉证治体系一脉相承,而垂法后世.其中有关病机的论述尤为精要,其辨治思路并不囿于临床的一般表现,临证察机,随机应变,因而其随证所创之方,只要辨证无误,效如桴鼓.本文就其有关"上下"病机病脉证治的论述,略作阐发,藉此可窥见张仲景辨治思想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好端端一个人生了病,那就是"人"与"病"两者.而中医却无中生有,偏偏掐出一个多余、疣赘第3者的"证",真是无事生非,自找麻烦,多此一举.其实中医的"证",是客观存在的,并非臆测想象得之的.世间事物一失正常运转时,就是"病",而必有"证"比"病"还领先出现.且看北宋·苏老泉(1009-1066年)文章<辨奸论>中的"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即可作证.这里也有三者鼎立,气候环境等于"人",一也;月晕、础润等于"证"二也;风、雨等于"病"三也.又如<左传·庄公十九年>的"妖由人兴".妖是"病","人兴"是"证".人兴现代语为人为的,没有"人为"的决不有"妖"的出现.那么进一步言,你要治妖的着手,就要找到作出"人为"的人去处理它.你不处理这个造祸者的"人为",永远也无法消灭这个"妖".  相似文献   

15.
权红  李文泉 《北京中医药》2008,27(9):687-689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方和谦教授,从医六十余年,临证在认病、用药上有其独到之处:(1)全局性:应诊首先总揽全局,四诊合参.(2)查舌诊脉之见:临证重视查舌诊脉.对于正常的舌象脉象有"舌洁""脉平"一家之言.(3)中西合参:认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的目的 是古为今用;学习现代医学知识是洋为中用,提倡中西医并举.(4)方证相宜:遣方用药先"探探路子",再"效不更方".(5)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认为中医不仅辨证,也要辨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陈言审因用方治疗健忘的学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言,字无择,号鹤溪道人.青田(今属浙江)人.陈言系我国南宋著名医学家,其长于医理,精于方脉,善执简驭繁.陈言于淳熙元年(1174年)撰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下简称<方论>)十八卷.他在自序中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将疾病的病因分为外因(六淫)、内因(七情)和不内外因三类.这种以致病因素为主,结合发病途径、发病部位,并融入脏腑病证体系的"三因"分类法,为中医病因学的创立奠定了学术基础.陈氏提出"别其三因","随因施治"(<方论·三因论>)[1],强调治疗疾病应以因类病,因病辨证,随证治之,这种审因论治的思想,并具体运用到每种疾病的临床实践之中,是中医病因辨治的肇始,是继张仲景六经辨证、脏腑辨证治疗的又一创举,极大地丰富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内涵.<方论>作为中医文献史上首部较为系统地论述病因分类及审因论治的专著,笔者对其研读有年,并发现其在健忘证治方面形成自身的学术特色.陈言在内伤七情及审因论治的理念指导下,论治健忘见解独特.现就陈言对健忘病因病机及治疗方剂的认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焕禄临证辨治冠心病时,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识证。采取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冠心病不同于胸痹,病机不能简单概括为"阳微阴弦",从中医学角度结合现代医学认识考虑"心之气阳虚衰、瘀血阻滞经脉"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并注重冠心病的调神治疗。  相似文献   

18.
呃逆俗称打嗝,中医古称"哕",又称"哕逆",至元代始称"呃",明代起统称呃逆.<素问·宣明五气篇>首先提出其病位在胃:"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至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呃逆>归类为"一日寒呃,二日热呃,三日虚脱之呃".近人治疗呃逆,总不离和胃降逆,而恽铁樵治章椿柏呃逆医案,却不循常道,辨治奇特.  相似文献   

19.
赵曼丽  张伦忠 《新中医》2020,52(13):40-41
<正>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实践工作60年,一直强调"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学习,获益颇多。熊老师要求学生要有清晰的临证思维,诊断疾病要依据全面诊察后的辨证分析,因证选方,因方遣药。熊老师认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两大根本法则,临床诊断疾病、治疗疾病是一个辨证论治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千变万化,所谓"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辨  相似文献   

20.
大道至简     
《中医药文化》2012,(6):12+51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卷十四治病》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