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蔡利梅  翁景宁 《医学综述》2008,14(3):372-374
人工晶状体作为植入性医用生物材料,植入眼内后会引起一系列生物相容性反应。根据近年来眼科研究工作者对各类人工晶状体及其不同的修饰方式所作的实验研究,现归纳不同修饰对人工晶状体(IOL)表面特性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为临床IOL的选用和新型IOL的设计提供参考,对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2种不同表面处理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兔眼后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取10只新西兰白兔?(20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每只新西兰白兔随机选择左右眼分别植入不同的IOL,植入经紫外线/臭氧后表面处理、袢表面磨砂化处理的HOYA?Vivinex?XY1?IOL为A组,植入经聚乙二醇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生物材料学的迅速发展,人工角膜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生物相容性作为生物材料研究中的关键要素,决定着人工角膜植入的成败。快速、准确的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对于完善人工角膜材料的设计和缩短研究周期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方法学角度分析现有人工角膜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手段,为新型人工角膜材料的研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可切削生物微晶玻璃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对可切削生物微晶玻璃人工骨进行溶血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及热原试验。结果 该材料安全无毒性.无溶血性.不含热原。符合种植材料要求。结论 可切削生物微晶玻璃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接枝淀粉包裹血红蛋白的新型人造红细胞(GSEhb)进行生物相容性研究。方法通过不同保存条件人工红细胞渗漏试验以及体外实验,包括补体激活以及凝血、溶血实验和体内血小板计数测试实验检测其生物相容性。结果人工红细胞易于保存,对大鼠补体系统C3无明显激活,血浆中凝血酶无增多,凝血因子测定结果合格,溶血率测试合格。输注人工红细胞悬浮液后,对大鼠的血小板无不良影响。结论人工纳米红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离子束溅射沉积氮化钛薄膜在人工晶体上来提高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性能。方法离子束溅射沉积氮化钛薄膜于人工晶体上面。通过SEM、AFM等对人工晶体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且通过人工晶体测量仪测量人工晶体的分辨率和屈光度,并对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人工晶体材料的表面的微观形貌没有变化,光洁度符合要求,分辨率符和屈光度的国家要求,细胞毒性由原来的1级变为0.6级,溶血率符合国家要求。结论离子束溅射沉积不影响物体的表面形貌和基本的光学性能,并能提高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离子束溅射沉积技术为人工晶体的改性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兔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并发症的眼球组织标本制作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眼球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 :兔眼球经固定后 ,分别于眼球上、下方赤道后 11点到 1点、5点到 7点切开 ,切除少许球壁组织。经脱水、浸蜡后 ,用剃须刀片于眼球中央平行于眼球切口的方向垂直切开 ,以此切面为包埋面 ,切片后常规HE染色。结果 :光镜下可见到角膜上皮细胞、虹膜、晶状体上皮细胞、囊膜及视网膜的真实形态。结论 :该制片法是一种良好的观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并发症及研究人工晶状体生物相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评价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从而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热原试验、皮内试验、肌肉植入试验、骨植入试验等生物相容性试验。结果 这种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无毒,无热原性,植入兔肌肉后逐渐发生降解。结论 此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羟基磷灰石涂层高分子人工颅骨的研制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寻找新的颅骨代用品。方法采用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HA)作为医用高分子板材的涂层材料,制作一种新型的羟基磷灰石涂层人工颅骨。按照我国及国际有关生物材料生物相容试验的规定,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人工颅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可作为颅骨修复材料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晶体及其表面修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人工晶体的发展史和目前人工晶体材料的研究状况,包括人工晶体植入眼内引起的细胞反应,免疫反应,血-房水屏障改变,后囊混浊的形成,补体系统激活,细胞外基质以及细胞因子的作用诸方面。详细叙述了如何评价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及为了提高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性所采取的措施。重点介绍了肝素表面修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兔眼植入后IOL表面情况及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将10只日本大耳白兔的双眼晶状体摘除,分别植入两种亲水性丙烯酸酯IOL,在术后90 d对IOL表面及兔眼组织进行扫描电镜及组织病理学研究分析。结果 IOL扫描电镜表明,两种亲水性丙烯酸酯IOL表面均可见少量蛋白膜,巨噬细胞单个分布。眼前节组织病理学观察均表现为角膜组织无水肿,房角大部分开放,视网膜组织正常,边缘方形设计可以阻挡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结论亲水性丙烯酸IOL在兔眼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同生产厂家的同种材料IOL可能引起不同的眼内反应。  相似文献   

12.
当今的屈光手术方法众多,各有其优缺点。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有50年的历史,近10年发展较快,具有可预测性、稳定性、可逆性、保留调节功能等优点,尤其是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posteriorchamberphakicin traocularlens ,PCPIOL)植入术因术后效果好、对前房结构损伤小而更受学者们的关注。笔者就PCPIOL植入术的发展简史、手术方法、并发症及临床效果作一综述。1发展简史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在有晶状体眼植入前房型凹型人工晶体治疗屈光不正,但由于并发症较多,被迫停止。随后出现了前房型虹膜爪式人工晶体(Worst -Fechner)和前房型房角支撑型人工晶体(Baikoff) ,都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它们对前房结构的破坏,尤其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1986年Fyodorov首先发明了PCPIOL ,第一代晶体的材料为硅胶,经过不断的改进,目前应用最广的StarrSurgical人工晶体是由猪胶原和HEMA的共聚物(称Collamer)制成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都大大提高,其商品名为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contactlens ,ICL)...  相似文献   

13.
报道ABC型植入式人工中耳装置急性临床试验及结果,并就该人工中耳作用原理和生物相容性,适应症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设计无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模型眼. 方法:以Gullstrand(1号)模型眼及标准人工晶状体眼部分数据为基础进行数理推导,导出无晶状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模型眼的理论参数. 结果:设计出无晶状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1号与2号模型眼. 结论:无晶状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1号与2号模型眼,为研究无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后的光学系统提供了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5.
报道ABC型植入式人工中耳装置急性试验及结果,并就该人工中耳作用原理和生物相容性,适应症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通常晶状体脱位患者多常采用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我院从2009年应用虹膜夹持晶状体(Artisan)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我们将这种手术和比较常用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了临床对比分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晶状体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国外早有过报导。1949年 Ridley 首次实行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为后来各国眼科学家研究人工晶状体奠定了基础。国内1953年陈文润首次介绍了 Ridley 人工晶状体,1954年张锡华仿制了 Ridley 人工晶状体并初步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我国成都、上海、西安、济南等地相继报道了人工晶状体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我院眼科于1980年开始临床应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现将其效果初步报告如下:材料与手术方法关于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材料,目前各国多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和透明硅凝胶制  相似文献   

18.
表面修饰硅凝胶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碳、钛表面修饰硅凝胶软性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兔眼,以观察其生物相容性.方法:lO只白兔(20只眼)随机分为4组。进行超声乳化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分别植入未修饰及碳、钛表面修饰的硅凝胶软性IOL。于术后第7、15、30、60、90天行裂隙灯检查。结果:术后第7天单纯Phaco组的前房渗出轻于其它3组。术后第60、90天钛修饰的硅凝胶IOL引起后囊混浊的程度较未修饰的硅凝胶IOL轻。并且发现有6只眼发生IOL,移位的并发症。结论:经钛修饰的硅凝胶软性IOL的生物相容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1 概述人工晶状体的发展过程人工晶状体自1949年问世至今已经有50余年,美国的Apple教授等依据人工晶状体固定方式的不同将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英国医生Harold Ridley于1949 年首先发明了第一代人工晶状体,由 Ridley和Mr.John Pike联合设计, Rayner公司生产的双凸圆盘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第二代到第四代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前房型人工晶状体,这种设计主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工晶状体取出术的指征、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了39例患者40只眼,分析手术指征及预后。40只眼均通过前路手术取出人工晶状体,其中清亮角膜切口38例,巩膜隧道切口2例。取出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的34例,未植入人工晶状体的6例。结果人工晶状体取出的原因如下:人工晶状体脱位22例,葡萄膜炎9例,屈光不正4例,继发性青光眼2例,角膜水肿大泡2例,人工晶状体混浊1例。40例人工晶状体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术后1个月26例矫正视力有明显提高。结论人工晶状体取出最常见的原因是人工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葡萄膜炎、屈光不正。及时正确的取出人工晶状体,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同时植入适当的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