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Zweymüller钛制双锥面螺旋臼以其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在人工髋关节松动翻修病例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其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底磨损翻修病例的报告鲜见。目的:探讨Zweymüller钛制双椎面螺旋臼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底磨损翻修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Zweymüller钛制双椎面螺旋臼翻修术治疗14例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底磨损病例,男8例,女6例;年龄59~78岁,平均71.2岁;均为单髋;术前Harris评分18~64分,平均42.5分。术后根据髋臼假体安装的牢固程度决定下床时间。术后评估:①评估手术满意度;②X线片观察假体位置、与周围骨质匹配情况以及假体骨界面愈合情况;③并发症及副作用;④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48个月。无一例出现感染、脱位等并发症。①随访时均无关节疼痛,患者自我满意度评价非常满意9髋,满意4髋、基本满意1例;②X线片示髋臼假体位置良好,假体与周围骨质匹配良好,无松动和感染征象;③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脱位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④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提高至78~95分,平均84.5分。结论:双椎面螺旋臼适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底磨损病例的翻修术,方法简单,成功率高,早期稳定性良好,中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于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臼杯稳定并难以取出的患者,行保留金属臼杯的全髋关节翻修术的疗效。方法行全髋关节翻修术9例,术中测试髋臼臼杯稳定并难以取出,使用骨水泥将聚乙烯内衬固定在金属臼杯中。结果 9例术后随访平均3年8个月,复查X线片均未见髋臼及股骨侧松动发生。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行保留金属臼杯的全髋关节翻修术早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螺旋臼骨水泥柄组合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骨折患者逐渐增多,针对其常常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结合人工关节固定材料的特点,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螺旋臼骨水泥柄组合对33例(35髋)70岁以上高龄髋部疾患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取得肯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35髋),男性1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在人工髋臼翻修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对28例人工髋臼行翻修手术(20例髋臼松动,8例髋臼磨损).[结果] 28例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获得24 ~ 72个月(平均49个月)随访,无1例出现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6.5分增至术后的平均89.5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5.4%.[结论]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在髋臼翻修术中,固定牢固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交锁翻修柄在股骨侧假体翻修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采用交锁翻修柄(Bicontact和Kent)进行在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手术的疗效。方法 12例股骨侧假体翻修手术(假体松动5例,假体周围骨折7例)均采用现代无骨水泥技术,Bictintact翻修柄8例,Kent翻修假体4例,结合金属网、钢丝线缆握紧系统器械和异体骨移植进行结构重建。结果 平均随访8.40个月,功能优良10例(83.34%),可1例(8.33%),差1例(8.33%),后出现Bicontact假体柄断裂和股骨干骨折。结论 在老年患股骨侧假体翻修术中,运用交锁翻修柄(Bicontact和Kent)能使手术时间和创伤减少,股骨侧固定快且牢固,并允许患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在股骨近端广泛骨缺失而需要大块异体骨移植进行重建的情况下,交锁翻修柄解决了既往各种假体较难固定于异体植骨块和残留的受体股骨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Zweymüller双锥面螺旋臼治疗96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3例因骨质疏松使用骨水泥柄,其余采用生物柄。随访观察疗效并采用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6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髋关节按Harris评分:优45例,良21例,可10例,优良率86.8%。结论 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早期下床功能锻练,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颗粒骨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回顾近阶段国内外关于颗粒骨的临床应用与相关实验研究的进展. 方法广泛查阅近期有关颗粒骨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的文献,综述颗粒骨的应用方法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结果颗粒骨在临床应用中,特别是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表明颗粒骨有很多优点. 结论颗粒骨应用效果良好,虽然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必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WagnerSL翻修型股骨柄在人工髋关节翻修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Wagner自锁式无骨水泥固定型翻修股骨柄对31例患者(共31髋)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41~75岁,平均63.2岁。髋关节翻修术距离初次人工全髋置换的时间是1—20年,平均65.3个月。翻修原因:无菌性假体松动25例,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6例,均为第一次翻修。结果31例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为0.5—6年,平均为2.7年。患者手术后切口均为I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在随访期间没有出现假体松动和感染,假体周围可以看到明显骨长入。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假体下沉,但均无明显的髋部疼痛症状,因此未做特殊处理。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由(36.24±8.27)分提高到(83.78±4.92)分,MedeD’Aubigne评分由(2.54士5.38)提高到(13.42士3.26)分,VAS疼痛评分由(7.32士0.72)分减低到(1.26±0.61)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WagnerS“L”型翻修股骨柄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近期疗效满意,能明显地缓解疼痛,改善了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属垫块结合Jumbo臼杯在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骨缺损重建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两组,42例采用金属垫块结合Jumbo臼杯方式进行翻修为A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4~72(60.57±4.62)岁;41例采用金属垫块联合骨水泥型臼杯进行翻修为B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2~71(58.74±4.25)岁。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1、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golue scale,VAS);根据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髋臼外展角、股骨偏心距以及影像学标准合格率,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25.36±3.59)个月。两组术后1个月Harris疼痛、功能、畸形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2个月Harris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P<0.05),且术后12个月A组Harris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12个月VAS均依次降低(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股骨偏心距均升高(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旋转中心高度及髋臼外展角均降低(P<0.05),且A组旋转中心高度低于B组(P<0.05),但两组髋臼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影像学合格率高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垫块结合Jumbo臼杯治疗髋臼骨缺损可改善髋关节功能,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股骨偏心距以及髋臼外展角,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低温冷冻异体骨移植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髋关节因各种原因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由于假体的磨损和松动常引起骨质腐蚀和溶解,导致严重的骨缺损。报道从1972年~1990年1月,应用大块冷冻异体骨移植的髋关节翻修术212例,获随访1年以上的187例(198个髋),总有效率达85%。讨论了髋关节翻修术中常见的骨缺损类型及异体骨移植方法,以及异体骨的切取和保存,移植亏的免疫反应和转归等。  相似文献   

11.
强力碘浸泡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Ⅰ期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抗生素骨水泥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抗感染以来,Ⅰ期假体翻修术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Ⅰ期假体翻修病例选择严格,主要用于毒力低的革兰阳性细菌感染,且术后再感染率仍达到10%以上,临床广泛应用受到限制^[1]。我们应用病灶彻底清创及强力碘浸泡后假体Ⅰ期翻修的方法治疗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通过平均51.2个月的随访,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6例42侧髋关节。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35-78岁。平均50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16年,平均6年3个月。翻修的原因;髋关节疼痛不伴假体明显松动11例11髋,感染2髋,无菌性松动27髋,假体柄位置异常2例。42个髋臼中无髋臼骨缺损者10髋,GustilloⅠ,Ⅱ型髋臼松动14髋,Ⅲ型髋臼松动10髋,对上述患者直接用纯钛螺旋臼成型或髋臼底加用颗粒植骨,Ⅳ型松动骨缺损8髋。采用颗粒植骨,钛网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成型。40侧股骨进行了翻修术。其中假体无松动12髋。Gustillo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假体柄松动分别为6,8,13和1个髋关节,取出假体柄后视情况植入非骨水泥普通假体柄或加长柄,视骨缺损情况进行假体周围植骨,必要时捆绑带固定。结果:髋臼侧进行了钛网重建植骨的8例患者术后3d可以下地非负重柱拐行走,其余患翥 均可于术后3d下地负重行功能练习,术后随访6-66(平均22)个月。无假体自欺欺人多位下沉等不稳迹象,无需要再重新翻修的病例。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5-54分(平均32.6分)增加到术后的56-98分(平均88.1分)。随访X线片显示部分患者骨质改建,密度增加,未发现假体周围有新出现透亮带的患者。结论:最常见翻修的原因为无菌性松动。其次为股骨头或双动头置换术后金属与髋臼之间摩擦产生的疼痛,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对髋关节进行翻修术后中,近期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钢缆或钢丝环扎固定联合全涂层加长生物柄翻修术治疗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9-06诊治的18例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根据股骨骨折线长度在远端骨折线约1 cm处环扎一道钢缆或钢丝,避免扩髓时髓腔劈裂.清理股骨近端髓腔,股骨近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双椎面螺旋臼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对300例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双椎面螺旋臼假体进行全髋关节置换,观察术中即时稳定性及远期疗效.结果 经过6个月~7年的随防,未发现髋臼假体松动征象,髋关节功能良好,优良率达100%.结论 非骨水泥双椎面螺旋臼全髋关节假体的远期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的早期疗效。方法对15例(15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采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对于骨缺损采用自体或同种异体颗粒骨植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使用钢丝、钢缆固定。结果术后髋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改善。15例获随访6~22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远端出现新透亮带,Harris评分平均89.8分。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早期疗效可靠,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S-ROM(Sivash-range of motion femoral modular stem)假体设计及生物力学特点,以及在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的关节置换及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S-ROM假体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S-ROM假体利用其组配性可以在股骨近端与远端同时达到紧密压配,适用于存在股骨解剖差异以及需行股骨截骨矫形的DDH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以及伴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结论 S-ROM假体组配结合部增大了假体折断及产生金属磨屑的可能,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明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髋关节生物翻修术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方法 选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行生物翻修柄髋关节置换。结果 术后肺部感染2例,急性左心衰1例,谵妄13例。术后随访中,6个月心梗死亡1例,8、10个月脑血管死亡2例,无关节脱位、关节感染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患者12个月的Harris评分优秀19例,良好23例,一般5例,较差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生物翻修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有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Jumbo杯用于髋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翻修手术的远期效果。方法笔者自2003-12—2014-10采用Jumbo杯对11例髋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伴髋臼骨缺损行翻修手术,比较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结果4例失访,11例(13髋)获得随访0.58~11.3(8.3±1.6)年。Harris评分为76~96(88.6±4.7)分,较术前0~23(7.2±3.5)分明显增加,髋关节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VAS疼痛评分为0~3(1.7±0.6)分,较术前5~10(7.3±1.2)分明显减少,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完全或部分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术后90 d)并发症率为27.3%;远期并发症率为10.1%;10年无翻修率为89.9%。结论 Jumbo杯应用于髋关节翻修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大直径陶瓷-陶瓷股骨头在保留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2-12在保留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直径36 mm陶瓷-陶瓷股骨头假体的32例(32髋)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评估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6周、6个月、1年及随后每隔半年随访中临床及X线片评价是否出现假体脱位、松动、下沉、骨溶解、陶瓷碎裂。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6.2(11.0-38.0)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68.9(9.0-87.0)分提高到85.0(39.0-9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6,P=0.013)。均未出现假体脱位、松动、下沉、骨溶解、陶瓷破碎。结论大直径陶瓷-陶瓷股骨头在保留股骨假体的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假体脱位率,不增加股骨侧假体周围骨溶解,可以获得较好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TTM)臼杯、垫块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笔者自2014-01—2014-12对15例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翻修。关节髋臼侧翻修原因:髋关节无菌性松动10例,习惯性脱位5例。均采用3D打印钛合金TTM臼杯、垫块对假体进行单侧翻修,而双下肢平衡及偏心距均通过假体柄及颈的长度来调节。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12~18(13.6±2.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43.9±10.3)分,术后6个月(80.5±4.6)分,末次随访(85.1±5.2)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与术前、术后6个月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96,P0.001;t=30.10,P0.001)。VAS评分:术前(4.4±1.7)分,术后6个月(0.9±0.8)分,末次随访(0.7±0.8)分,末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93,P0.001)。术后无一例出现翻修失败,假体与机体骨交界处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患者下地行走步态良好,随访期间无假体脱位、松动及髋关节异常疼痛影响行走,末次随访患髋屈曲均能达到90°,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并能正常行走、下蹲。结论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应用3D打印钛合金TTM臼杯、垫块的初始稳定性好、早期骨长入良好,短期疗效满意,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