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11只正常家兔和10只20%体表面积三度烫伤后6h的家兔静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10mg/kg)的药动学观察表明,烫伤后6~12h的丁胺卡那霉素血浓度明显上升(P<0.001),半衰期t1/2β延长(P<0.001),中央室分布容积V_1和表观分布容积Vβ均减少(P分别<0.001和<0.02)。本实验还对1例烫伤后36h静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的家兔进行了药动学的观察发现,烫伤后36~42h的丁胺卡那霉素血浓度较烫伤前下降,V_1和Vβ则增大。  相似文献   

2.
3.
文中建立的马尔可夫模型是研究血液沿静脉、肺、动脉通过器官回到静脉的循环过程中,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该模型综合了生理药学模型和主心模型的优点,并提出了血药浓度衰减的频率因子。.  相似文献   

4.
预报静脉血药浓度的药动学模型C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建立的马尔可夫模型是研究血液沿静脉、肺、动脉通过器官回到静脉的循环过程中,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该模型综合了生理药学模型和主心模型的优点,并提出了血药浓度衰减的频率因子。.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将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烧伤面积在20%以上者称为大面积烧伤。伤后48小时内休克期。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血浆迅速丧失血容量急剧减少,循环紊乱以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因而输液是其主要治疗措施。休克期护理的重点在于观察病情、准确进行输...  相似文献   

6.
陈杭  王选  王强力 《中国医疗前沿》2007,(18):1364-1367
目的 介绍药动学模型生理化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资料,并从生理化的角度对药动学模型进行汇总、分析和综述.结果和结论 在药动学模型中适当地增加生理描述可提高模型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西替利嗪和伪麻黄碱的LC-ESI-MS测定法,以研究健康志愿者口服西嗪伪麻缓释片后西替利嗪和伪麻黄碱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采用随机双交叉实验设计,1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空腹服用和进食后服用西嗪伪麻缓释片1片(每片含盐酸西替利嗪5 mg、盐酸伪麻黄碱120 mg);连续口服西嗪伪麻缓释片7 d,每日2片,采用LC-ESI-MS测定西替利嗪和伪麻黄碱的血药浓度,估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空腹服用和进食后服用西嗪伪麻缓释片1片后西替利嗪的t1/2为(7.6&#177;1.0)和(7.4&#177;0.7)h,tmax为(0.9&#177;0.5)和(2.6&#177;1.2)h,ρmax为(196.3&#177;30.1)和(154.4&#177;28.2)μg&#183;L-1,AUC0-36为(1.51&#177;0.25)和(1.52&#177;0.28)mg&#183;h&#183;L-1;连续口服西嗪伪麻缓释片后西替利嗪的t1/2为(7.5&#177;0.8)h,tmax为(1.0&#177;0.6)h,ρss-max为(246.1&#177;38.2)μg&#183;L-1,ρss-min为(81.3&#177;26.1)μg&#183;L-1,ρss-av为(126.0&#177;24.0)μg&#183;L-1,DF为(1.34&#177;0.31),R为(1.39&#177;0.18),AUCss为(1.51&#177;0.29)mg&#183;h&#183;L-1.空腹服用和进食后服用西嗪伪麻缓释片1片后伪麻黄碱的t1/2为(5.2&#177;0.4)和(5.3&#177;0.4)h,tmax为(4.4&#177;0.9)和(4.6&#177;0.9)h,ρmax为(330.2&#177;68.3)和(341.8&#177;61.6)μg&#183;L-1,AUC0-36为(3.60&#177;0.89)和(3.61&#177;0.98)mg&#183;h&#183;L-1;连续口服西嗪伪麻缓释片后伪麻黄碱的t1/2为(5.3&#177;0.6)h,tmax为(4.3&#177;0.4)h,ρss-max为(456.2&#177;142.6)μg&#183;L-1,ρss-min为(207.8&#177;99.4)μg&#183;L-1,ρss-av为(341.1&#177;118.9)μg&#183;L-1,DF为(0.76&#177;0.17),R为(1.60&#177;0.40),AUCss为(4.09&#177;1.42)mg&#183;h&#183;L-1.结论 所建立的人血浆中西替利嗪和伪麻黄碱的LC-ESI-MS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和空腹服药相比较,饮食影响西嗪伪麻缓释片中的西替利嗪的达峰浓度和达峰时间,对伪麻黄碱的药动学基本无影响.西替利嗪和伪麻黄碱在健康受试者体内不存在蓄积现象.伪麻黄碱具有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8.
刘立新 《吉林医学》2011,(34):7321-7322
目的:探讨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心电图变化及原因。方法:对53例住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面积48%~97%)休克期心电图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心电图正常者1例(1.8%),心电图异常者例52例(98.2%),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居多,占24例(45.3%),心肌受损或ST-T异常改变17例(32.1%),传导阻滞8例(15.1%),心律失常3例(5.7%)。结论:通过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心电图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酮类化合物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5年国内外关于黄酮类化合物药动学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介绍了其在体内的测定方法、药动学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情况。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比较复杂,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其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动力学研究相对还很薄弱。因此,有必要对复方中的黄酮类成分的药动学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是综合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其药效消长之间关系的一种有力工具,其借助数学方法定量表述浓度(或剂量)、时间和效应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药物的研究开发及合理使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针对目前PK-PD结合模型在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就中药效应基础的确定、效应指标的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烧伤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重症烧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94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了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补液、抗休克、早期切削痂手术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连续治疗7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体内炎症因素水平变化以及APACHE 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降低,血小板(blood platelet,)数量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诊断时APACHE II评分基本相当,72h后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中60例在伤后12 h采用基础治疗,设为对照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体治疗和预防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及死亡伤残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及死亡伤残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应做到整体治疗、个体治疗和预防治疗相统筹兼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易保连  陈远胜 《吉林医学》2014,(11):2298-230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对严重烧伤患者急性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治62例严重烧伤患者,于伤后24 h内入院,随机分为治疗组(氟比洛芬酯镇痛)和对照组(肌内注射镇痛药)。检测镇痛开始前及开始后3 h、18 h、24 h、48 h的血浆胰岛素(INS)、血糖(GLU)、促肾上腺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和皮质醇(COR)的水平。结果:用药后两组对比,治疗组VAS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镇痛后3~48 h血糖和8~48 h血浆应激激素与镇痛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尤其是24~48 h效果明显;组间比较,其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幻觉以及呼吸抑制、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抑制严重烧伤患者急性期应激反应,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重度烧伤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改变,探讨烧伤临床诊治有实用价值的监测指标.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1月于杭州整形医院治疗的126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烧伤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检测两组患者的白蛋白(ALB)、总蛋白(TP)、空腹血糖(GLu)、二氧化碳(CO2)、尿酸(U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总胆固醇(CHOL)及血NO浓度,并对两组的体征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烧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烧伤组ALB、TP、CO2、UA、HDL-C、CHOL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烧伤组GLu、AST、ALT及血NO浓度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通过烧伤患者的体征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监测,可给烧伤临床的诊断治疗、伤情监测及疗效判断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数据,有利于临床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减少烧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粉在严重烧伤患者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4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肠外营养支持为主的常规治疗,实验组42例行肠内营养。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两组间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用肠内营养粉支持严重烧伤患者,可显著增加创面愈合率,减少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伙新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549-551,554
目的:探讨早期切痂对重度烧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实施切痂植皮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伤后早期切痂)84例和对照组(非早期切痂)36例,清创后均行暴露疗法,切痂时将Ⅲ度及其周围深Ⅱ度创面全部切除,然后采用自体皮片覆盖...  相似文献   

17.
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我院烧伤科从2007年1月~2010年1月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护理,实施4年后,对烧伤科护理组的各项工作予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和2004年1月~2007年1月的考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医疗意外事件发生率,综合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临床路径护理4年,烧伤科护理组的各项考核评价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医疗意外事件发生率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有明显优势。结论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烧伤科的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医疗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医疗成本、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医护人员遵守医疗规则的意识,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和热休克处理大鼠肾脏热休克蛋白72(HSP72)基因表达,并讨论其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HSP72特异性引物,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肾脏HSP72mRNA变化;用免疫印迹观察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烧伤早期大鼠肾脏热休克蛋白表达是逐渐增加的,到24h,其mRNA和蛋白质均处于高表达水平。②热休克预处理后大鼠肾脏热休克蛋白表达峰值在6h ̄12h  相似文献   

19.
严重烧伤后营养支持途径对机体肠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考察严重烧伤早期两种营养支持途径对机体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19例烧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道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分别于伤后1、4、8、14d测胃泌素、胃动素、MDA、SOD、内毒素、TNF、DAO及肠道通透性。结果:EN组血胃泌素、胃动素PBD4、PBD8显著高于PN组(P〈0.05,P〈0.01)。血浆MDA在PBD4、PBD8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SOD在P  相似文献   

20.
Endotoxemiaanditscomplicationsareanimportantprobleminsurgicalandburnresearches.Assoonastheendotoxinenterstheblood,itrapidlyactivatesmacrophagestoreleaseaseriesofinflammatorymediators,theendothelialcells,bloodcoagulationprocessandsystem.Consequently,pyemia,shockandMOFoccurll].Theuseofcomlplementantibioticscannotdecreasethemorbidityofendotoxemiaanditscomplications.Sometimesitevenaggravatesendotoxemia[2].NoeffectiveagentsusedtoantagonizeendotoxininclinicalpracticehavebeenfoundinChina.Inthisst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