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6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19~68岁,中位数46岁.L4~5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4例、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3例,L5S1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9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3例.单纯腰痛者4例,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者14例,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者1例.病程2~ 12个月,中位数6个月.随访观察症状缓解、并发症发生及腰椎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20 min,中位数75 min.术中出血量10~40 mL,中位数15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中位数3个月.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后1周[(3.1±1.5)分]、术后1个月[(2.3±0.9)分]、术后2个月[(1.3±0.6)分]均低于术前[(7.5±1.9)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术后1周[(29.8±11.6)分]、术后1个月[(24.6±10.1)分]、术后2个月[(18.4±14.6)分]均低于术前[(75.2±7.6)分].参照侯树勋等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6例、可2例.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缓解腰腿部疼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56~62岁,中位数58岁。椎间盘突出节段,L_(3~4)5例、L_(4~5)16例、L_5S_11例。病程3~6个月,中位数4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腰腿疼痛情况,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80~140 min,中位数100 min。术后下床时间16~40 h,中位数26 h。住院时间4~8 d,中位数6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神经根粘连等并发症。腰腿疼痛VAS评分,术前(7.9±1.8)分,术后1 d(2.7±1.4)分、7 d(2.5±1.6)分、1个月(1.9±0.8)分、6个月(1.7±0.6)分。术后6个月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13例、良7例、可1例、差1例。差的1例非手术治疗2个月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采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最终疗效评价结果为良。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减轻腰腿疼痛,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朱杰  李宇卫 《中医正骨》2018,(4):63-64,68
目的:观察强腰祛痛汤联合甲钴胺及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采用口服强腰祛痛汤和甲钴胺胶囊及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残留神经症状患者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25~68岁,中位数39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12例,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31例。病程6个月至10年,中位数4年。手术节段L4~518例、L5S125例。术后7 d下肢疼痛27例、麻木10例、肌力减弱6例。术后7 d开始口服药物,强腰祛痛汤连续服用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甲钴胺胶囊及塞来昔布胶囊连续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开始后6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10个月。治疗开始后6个月按上述标准评价综合疗效,本组治愈17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4%。结论:强腰祛痛汤联合甲钴胺及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综合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赵峪槿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32-132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住院5-7天出院,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7.8±1.4)分,术后1天(2.5±0.3)分,6个月随访时(1.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且较经济等优点,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葛梅 《中医正骨》2014,(9):79-8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方法: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后一般护理、切口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措施,规范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7~58岁,中位数39岁;其中L3~4椎间盘突出4例、L4~5椎间盘突出38例、L5S1椎间盘突出18例。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中位数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无脊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按照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43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结论: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后路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侧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Macnab标准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 VAS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 h VA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ODI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ODI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与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切口小、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差别不大,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单一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观察组(44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小切口开窗手术,观察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67%(P=0.0365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更佳,患者创伤小,且术后恢复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并做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前指导等术前护理及饮食指导、功能锻炼、下床活动指导等术后护理,以及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最终观察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时间为6.2天;VAS评分得到显著降低(P〈0.05);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结合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位训练及出院指导,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男60例,女48例。年龄28~49岁,中位数37岁。椎间盘突出部位,L3~420例,L4~563例,L5S125例。椎间盘突出类型,中央型5例、旁中央型83例、椎间孔型15例、极外侧型5例。病程1个月至3年,中位数1.5年。术后随访观察腰腿疼痛改善、并发症发生及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0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脊髓神经损伤及神经根黏连等并发症。术后1 d、7 d、1个月、6个月、12个月,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的(7.7±2.0)分降至(2.8±1.3)分、(2.4±1.7)分、(1.9±0.9)分、(1.6±0.7)分、(1.5±0.8)分。采用Macnab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78例、良22例、可8例。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迅速缓解疼痛等优点,有助于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方法:搜集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接受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0 d、90 d的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切口开窗手术比较,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更为突出,术后康复效果佳,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有效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并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 LDH 患 者 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价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有效性,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02 例 LDH 患者术中 出血量(40.23 ± 10.26)mL,手术时间(98.64 ± 23.12)min,住院时间(3.04 ± 0.56)d。获得随访人数 90 例,参照改良 MacNab量表,腰椎功能优77例,良9例,可3例,差1例,腰椎功能良好率为95.56 %。术后1 d、4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均较术前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复发 1 例,经椎板开窗术痊愈,术后出现 2 例神经根损伤, 系穿刺反复或套管压积所致,经神经营养及脱水治疗后于 2 个月内恢复;术后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及血管损伤等危重并 发症未出现。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 LDH,腰椎功能改善较好,疼痛状况缓解,有效性明确,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化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常规康复锻炼,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康复锻炼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离床活动时间、JOA评分及随访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比较,术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周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患者术后随访患侧臀部或小腿酸痛不适感等症状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3.3%,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不同MRIPfirrmann分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将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MRIPfirrmann分级不同分为PfirrmannⅢ、PfirrmannⅣ2组,均采用经皮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术后7 d、3个月及末次随访评价2组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nab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26(18.6±3.1)个月。2组术前与术后VAS、ODI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firrmanⅢ组术后7 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优良率分别为83%,83%和78%;PfirrmanⅣ组分别为72%,64%和44%。2组间术后7 d、术后3个月VAS、ODI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末次随访2组VAS、ODI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复发率PfirrmannⅣ组较PfirrmannⅢ显著增多(P0.05)。结论经皮低温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其疗效与椎间盘退化程度有关,Pfirrmann分级对该手术适应证有参考价值,PfirrmannⅢ患者较PfirrmannⅣ能取得更好疗效,且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配合展筋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选例标准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各48例。对照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展筋丹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手术前及术后2周腰腿痛评分(SF-MPQ)与腰椎功能评分(JOA)变化、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周两组SF-MPQ评分、JOA评分均较手术前改善,且治疗组SF-MPQ评分较对照组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 治疗组临床疗效95.83%,较对照组83.33%高(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配合展筋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腰腿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经郑州市骨科医院确诊从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保守治疗无效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中,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两组,对照组24例仅做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24例利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纤维环成形术治疗,对比不同手术方法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48 h的外周血肌酸激酶(CK)值、术末的椎旁肌肉组织内CK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纤维环成形术作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联合术后中医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联合术后中医药辨证治疗。结果:本组90例患者均得到很好的6~18个月的随访,平均11月,均按照Macnab标准,优78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达97.8%,住院时间4~10d,平均7d。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联合术后中医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使用消髓化核汤治疗的作用。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椎间孔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配合术后消髓化核汤加减辨证治疗,将手术前与手术后不同阶段JOA评分进行测定。结果 50例患者均得到很好的2~10个月的随访,平均6月,评分评定术前及术后1d、2周、1个月,2个月时实施配对t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月依据Mac Nab标准临床效果评定成效,优良率可达到90%。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手术指征的病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配合术后消髓化核汤治疗属于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侧后路椎间镜孔下髓核摘除术配合补气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两组均用经皮侧后路椎间镜孔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加用补气活血汤治疗。结果:住院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VAS及ODI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镜孔下髓核摘除术配合补气活血汤能减轻LDH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益督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且术后中医辨证属肝肾亏虚型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并在术后口服益督丸1个月。分别在术前、术后7d及术后1个月,观察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缓解情况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在治疗后各个时间段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7d及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缓解。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联合口服益督丸治疗术后中医辨证属肝肾亏虚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的机理是手术解除直接压迫,达到快速缓解症状作用;术后通过益督丸滋补肝肾,益督壮阳的功效消除压迫所导致的病理影响,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损伤的修复,达到巩固临床疗效,缓解并发症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