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螺旋CT灌注扫描参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肾细胞癌患者与15例健康自愿者, 行肾区CT平扫后选择经肿瘤的最大层面或正常肾脏选肾门平面为靶平面再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经过灌注软件处理分析,分别获得肾癌组织及双侧肾皮质的血流量(BF)、相对血容比(rBV)、平均通过时间(TTP)、通透性(Pm) 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图).24例肿瘤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肾肿瘤Ki-67的表达.将所获灌注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BF、rBV、Pm均有显著性差异.各级别肾细胞癌间及肾细胞癌与正常肾皮质TTP无显著性意义;②各级别肾细胞癌间Ki-67表达均有显著性意义;③CT灌注参数中,BF、rBV、Pm与肾细胞癌Ki-67有明显相关关系;TTP与Ki-67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检测肾细胞癌血流灌注和血管通透性改变, 有助于推测肾细胞癌的术前分级,评价肿瘤细胞增殖状态,为术前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颌面部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PI)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对19例颌面部肿瘤行CT灌注扫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病理标本的Ⅷ因子,检测病灶的MVD,分析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颌面部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增高,且与肿瘤恶性程度明显相关。CTPI灌注参数中灌注量(Perfusion)、峰值时间(TTP)及灌注曲线类型与MVD明显相关,而增强峰值(PEI)及血流容积(BV)则相关不明显。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反映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有助于对颌面部肿瘤血管密度及其预后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陈雁  张谨  戴景蕊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2010,25(1):71-74
目的:测定正常肾脏皮质的各灌注参数,探讨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灌注表现,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的灌注是否有差异。方法:73例肾细胞癌,其中透明细胞癌65例、乳头状癌3例、嫌色细胞癌5例。术前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分别测量肾癌病灶、患侧肾脏及对侧肾脏正常皮质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肾脏皮质BV、BF、MTT及PS分别为(23.53±5.71)ml/100g、(454.32±110.90)ml/(min·100g)、(3.62±1.38)S、(63.95±18.85)ml/(min·100g)。肾癌病灶BV、BF、MTT及PS分别为(17.17±8.34)ml/100g,(261.96±175.86)ml/(min·100g)、(7.08±3.42)s、(25.07±13.20)ml/(min·100g)。其中透明细胞癌BV、BF、MTT及PS分别为(17.97±8.30)ml/100g,(279.61±177.02)ml/(min·100g)、(6.85±3.39)S、(25.78±12.94)ml/(min·100g);乳头状癌BV、BF、MTT及PS分别为(4.82±2.93)ml/100g,(52.00±51.77)ml/(min·100g)、(11.74±3.63)s、(11.90±5.12)ml/(min·100g);嫌色细胞癌BV、BF、MTT及PS分别为(14.22±3.21)ml/100g,(158.49±49.79)ml/(min·100g)、(7.26±1.77)s、(23.69±17.41)ml/(min·100g),肾细胞癌BV、BF、PS较正常肾脏皮质减低(P〈0.01),MTT较正常肾皮质增加(P〈0.01)。透明细胞癌BV、BF均较乳头状癌高(P〈0.05),透明细胞癌MTT较乳头状癌低(P〈0.05),透明细胞癌BV、BF均较嫌色细胞癌高(P〈0.05),透明细胞癌BV、BF均较非透明细胞癌高(P〈0.05),余各病理亚型间各参数无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可以直观地反映肾细胞癌与正常肾脏组织的灌注差异,且各病理亚型的血流灌注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肾透明细胞癌的MS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平扫、皮髓交界期、实质期和排泄期增强扫描。结果:23例中,单发21例,多发2例(1例为单侧2个病灶,1例为双侧7个病灶)。23例共30个病灶,左侧10个,右侧20个。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12 cm,平均4.6cm,其中≤3 cm 12个。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4个,囊性低密度3个,混杂密度23个;钙化6个。增强扫描:除2个较小肿瘤呈均匀强化外,28个强化不均匀;皮髓质期25个病灶明显强化,强化最明显区高于邻近皮质者15个,相似或略低于邻近皮质者10个;实质期肿瘤强化程度降低;排泄期肿瘤与肾实质相比呈明显低密度,病灶边界更清楚;25个病灶内见不同程度坏死、囊变。13个有假包膜。3个囊性肾透明细胞癌,平扫病灶呈囊状,2个表现如单纯性肾囊肿,1个可见网格状分隔;增强扫描1个肾透明细胞癌明显囊变,囊壁及分隔明显不规则强化;2个多房囊性肾透明细胞癌分隔不规则强化。结论:肾透明细胞癌血供丰富,瘤内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及假包膜,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大多可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不同分组肾透明细胞癌CT灌注成像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分组肾透明细胞癌CT灌注成像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的患者40例,术前应用多层螺旋CT(MSCT),选择肿瘤最大层面进行灌注扫描.用去卷积法灌注软件获取肿瘤内多个不同密度感兴趣区(ROI)及双侧肾皮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图.40例肿瘤按是否可见新生血管、肾盂肾盏受累程度及是否有癌栓分组,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分组肿瘤间的灌注差异.结果 可见新生血管的肿瘤表面通透性低于未见新生血管肿瘤(P<0.05);肾盂肾盏受压肿瘤同侧肾脏皮质血流量(C-BF)高于肾盂肾盏无影响肿瘤(P<0.01);有癌栓肿瘤双侧皮质及最高密度点BV均低于无癌栓肿瘤(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能从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功能上为评价肾透明细胞癌进展和预后带来帮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量并初步确定正常肾脏皮质CT灌注各参数值范围及肾细胞癌(RCC)各CT灌注参数值变化特点;分析RCC各CT灌注参数值与其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对26名肾功能正常的志愿者及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CC患者行CT灌注扫描,所得数据送入Advanced Workstation4.2工作站,应用perfusion3软件分别测量正常肾脏及肿瘤各CT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F)值、血容量(BV)值、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值;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素卵白素法(SP法)检测RCC中MVD的表达(人工计数);分析RCC实性部分与正常肾脏皮质间各CT灌注参数值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分析RCC各CT灌注参数值与其MVD计数的相关性,以上两组数据的采集应用双盲法。结果26名正常人肾脏皮质CT灌注BF值(502.73±99.03)ml·min^-1.100g^-1,BV值(25.35±9.12)ml/100g,MTT值(3.13±0.83)s,PS值(62.15±12.29)ml·min^-1.100g^-1;30例肾癌患者CT灌注BF值、BV值、MTT值及PS值分别为(301.74±250.41)ml·min^-1.100g^-1、(18.17±11.54)ml/100g,(6.62±4.91)s和(21.59±12.75)ml·min^-1.100g^-1,MVD计数为(47.67±30.92)条。RCC与正常肾脏皮质间各CT灌注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F=4.904,tBV=3.243,tMTT=-4.376,tPS=14.973),正常肾脏皮质的BF值、BV值及PS值均高于肾癌实性部分;MTT值则相反。肾癌CT灌注的BF值和BV值与其MVD计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6和0.632(P〈0.01);而MTT值与其MVD计数呈负相关,r值为-0.487(P〈0.01);PS值与其MVD计数无相关性。结论RCC CT灌注参数BF值、BV值和MTT值与MVD计数存在相关性,这些CT灌注参数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活体的肿瘤血管生成状况和恶性程度,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食管癌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组织学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探讨MSCT灌注成像无创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价值及可行性,并对CT灌注参数作为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指标的可能性做初步探讨。方法:对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数值;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肿瘤组织切片,经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分析食管癌MSCT灌注成像各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肿瘤组织不同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和浸及深度的CT灌注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31例食管癌BF、BV、MTT、PS平均值分别为:(93.58±4.9)ml.100g-1.min-1、(6.57±1.70)ml.100g-1、(9.15±6.83)s(、12.99±7.30)ml.100g-1.min-1,MVD计数为:(24.80±8.63)。BF、PS与MVD呈正相关(P〈0.05),r值分别为0.426、0.362,BV、MTT与MVD无相关性(P〉0.05)。不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组织学分型的CT灌注参数均无差异,BF在侵及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MSCT灌注成像可间接反映活体食管癌肿瘤血管生成情况,为治疗方案的确定、疗效的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CT灌注成像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52例甲状腺病变患者,良性组40例,恶性组12例,均采用常规CT平扫和同层动态灌注扫描,计算出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良恶性甲状腺结节CT灌注参数各值分别与各组病例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MVD高倍镜下(×400)计数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良性组及恶性组甲状腺结节CT灌注参数及MVD采用t检验.结果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CT灌注参数BV值分别为(13.97 ±11.34)ml/100 g、(22.89±11.56)ml/100 g,良、恶性甲状腺结节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1,P=0.034 <0.05),BF、TTP、PS、MT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234、0.112、0.614、0.709);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MVD间存在显著差异(t=7.621,P=0.000 <0.001);良性组PS值与MVD间呈正相关(r=0.404,P=0.05),恶性组PS值与MVD间呈负相关(r=-0.601,P=0.039 <0.05),其余各指标BF、BV、TIP、MTT与MVD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CT灌注成像可对甲状腺结节微血管血流动力学状况进行量化评估,其各种灌注参数中以BV值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最大,良、恶性甲状腺结节CT灌注参数PS与MV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术前间接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良恶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的MSCT征象,提高各亚型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经穿刺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的影像资料,其中透明细胞癌93例,乳头状癌18例,嫌色细胞癌36例,集合管癌12例。测量瘤体相同ROI平扫及增强扫描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CT值,同时测量邻近正常肾皮质CT值,瘤体增强扫描各期与平扫CT值差值为强化幅度,增强扫描各期瘤体CT值与邻近肾皮质CT值比值为强化指数,将多期强化指数生成强化指数曲线,对不同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的CT征象及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嫌色细胞癌与集合管癌平均直径均明显大于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均P0.05);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与集合管癌平均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三者瘤体形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集合管癌与其他3种病理亚型瘤体形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明细胞癌皮质期、实质期的强化幅度及强化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病理亚型(均P0.05),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和集合管癌增强扫描各期强化幅度及强化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嫌色细胞癌和集合管癌强化指数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理亚型间强化指数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分析瘤体强化幅度、强化指数及强化指数曲线,结合临床特征、形态学分析,可对肾细胞癌的病理亚型作出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16例,从病灶数目、大小、形态、强化方式及与邻近结构关系等方面总结其CT影像特点。结果本组16例均为单发病灶,多位于肾皮质,形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多凸出肾轮廓之外,平均4.7cm(2.2~10cm不等),伴或不伴邻近结构受累;增强扫描大多数(12例)动脉期明显不均质强化,静脉期及分泌期强化程度降低,低于周围肾实质,即典型的"快进快出"式强化,1例动脉期中等度强化,2例仅轻度强化,1例肿瘤内形成动静脉瘘。本组病例其中1例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内可见多发点状及条状钙化,增强后呈中等强化,囊内容物不强化。结论 CT扫描是肾透明细胞癌的重要检查手段,其较特征性的动脉期强化方式是与其它类型肾癌相鉴别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螺旋CT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50例食管癌患者行多排螺旋CT灌注扫描,分析食管癌CT灌注成像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50例食管癌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2%(31/50),阴性表达率为38%(19/50),MVD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F值与MVD呈正相关(P<0.05),BV及PS值与MVD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MTT值与MVD无相关性(P>0.05);PS值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BF、BV及MTT与VEGF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CT灌注成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活体的肿瘤血管生成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挖掘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其术前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诊断的ChRCC患者7例,男例3例,女4例,年龄48~70岁,平均55.1岁。术前均行4层或16层螺旋CT平扫、增强皮质期和实质期动态扫描。回顾性分析肿瘤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等CT征象,其中以肿瘤的相对强化程度评价肿瘤强化表现。结果:肿瘤轴位长径14.8~89.9mm,平均50.0mm,边界均清楚、光整。平扫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2例。不均匀2例中,1例为体积最大者,边缘少许小钙化,内见坏死囊变区及条片状瘢痕,另1例内见星状瘢痕。增强扫描皮质期及实质期病灶轻度强化6例,明显强化1例,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2例。增强皮质期病灶/肾皮质密度比值平均为0.544,增强实质期病灶/肾皮质密度比值平均为0.494。结论:ChRCC瘤体密度较均匀,轻度强化,瘤内钙化、出血及坏死囊变者少,CT对其诊断可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获取肾癌和肾盂癌的灌注图像,并与其分子病理学特征相对照,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肾癌和肾盂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疑有肾肿瘤的患者行MSCT灌注扫描,获得伪彩色的血流灌注参数图,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在瘤体及瘤旁正常肾皮质选取感兴趣区并记录相应的各项参数值。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53例中肾癌47例,肾盂癌6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肾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肾细胞癌的BF、BV和PS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肾皮质,且Ⅲ级肾癌与Ⅰ、Ⅱ级相比,其BF、BV和PS值明显增高。肾盂癌的各项灌注参数值明显低于肾癌。肾癌的BF、BV、PS值与其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正相关(P<0.05),MTT值与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负相关(P<0.05)。肾癌的MVD值与VEGF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生成、血流灌注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助于肾细胞癌的术前分级,并在肾癌和肾盂癌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细胞癌(RCC)的CT鉴别诊断征象,提高乏脂肪RAML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乏脂肪RAML28例、RCC34例患者的资料。对各项CT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发或多发、病灶与皮质交角、假包膜及"黑星征"等4项CT观察指标在乏脂肪RAML与RCC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灶的单发与多发、与皮质的交角、假包膜及"黑星征"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的少见影像学表现,探讨其与病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以提高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典型RCCC19例患者资料。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皮髓交界期和实质期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复习影像及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19例RCCC共20个肾脏病灶。19例中表现为少血供7例;囊性5例;多发性RCCC1例(2个病灶);合并外伤致肾周血肿1例;合并肾外病灶2例,其中1例为腹腔畸胎瘤,1例为肺癌;肾癌并显著侧支循环3例,其中1例合并动静脉瘘。结论 RCCC少见影像学表现包括:肿瘤为少血供,囊性,多发病灶,合并肾外肿瘤,肿瘤致侧支循环及动静脉瘘等。认识这些少见影像学表现有利于提高RCCC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肾癌侵犯肾周间隙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肾癌侵犯肾周间隙的CT表现。材料一方法:分析经CT扫描发现有肾周间隙异常的肾癌58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肾癌累及肾周间隙的主要CT征象有多发结节、条索状影、赘状突起和肾周筋膜增厚,这些CT下象的病理基础为肾周间隙内淋巴结转移,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引起的血管曲张和肾周间隙内桥间隙的流体淤积。结论:熟悉肾周间隙的解剖和仔细分析肾周间隙的CT征象有助于对肾癌的正确分期。  相似文献   

17.
小肾癌的CT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CT检出和定性能力。方法:应用CT和US,对14例手术证实的小肾癌进行观察,分析小肾癌的影像表现,评价其检出率。结果:14例小肾癌,US检出12例,CT检出14例,定性正确CT14例,US8例。结论:正确的CT检查是提高小肾癌检出和定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