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艳芳 《医学信息》2008,21(3):220-222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复的治疗方法及提高治愈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院2000-2007年56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复治疗的临床经验。结果采用Snodgrass、Duckett、Duplay、Thiersch修复大尿道瘘26例,采用结扎法、切开缝合法和Y-V皮瓣覆盖尿瘘修补法修复小尿道瘘30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一次修补成功率92.8%。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复手术方法的正确选择及手术技能是提高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复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措施,应根据据尿瘘直径大小、位置、数量及局部条件,选择不同的修瘘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采用背侧镶嵌法颊黏膜片移植加镍钛记忆合金尿道支架,对各型尿道下裂行尿道再造的效果。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6月对21例不同类型的尿道下裂,再造尿道内置入镍钛记忆合金尿道支架并经支架内插入6^#静脉切开引流管达膀胱以引流尿液,将颊黏膜之黏膜面朝向支架移植缝合同定于阴茎海绵体腹侧(再造尿道背侧)行尿道再造。结果2例有早期伤口渗尿,14~20d自愈,余19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21例患者随访8~18月,2例发生尿瘘、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尿瘘及吻合口狭窄于术后3~5月成功修复,尿道口及龟头形态良好,阴茎无歪斜。拔除尿道支架后排尿均通畅、尿线粗、无尿瘘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供区愈合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颊黏膜片背侧镶嵌法尿道成形术对治疗各型尿道下裂是简单、效果好而创伤小的方法,尤其适合再造尿道的局部组织不足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在尿道下裂修复术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997年至2006年间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32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32例中27例手术成功。尿瘘5例,手术成功率84.4%。结论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成功率高,效果好,是治疗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4.
改良Duckett术正位修复尿道下裂(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Duckett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7月~2007年12月,对42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加阴囊皮瓣旋转覆盖的方法,正位修复尿道下裂。结果:42例中,39例术后痊愈,2例术后7天发生尿瘘,1例发生轻度尿道外口狭窄,成功率为92.8%。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a。随访时试行尿道扩张示F15探插顺利。结论:改良Duckett术正位修复尿道下裂,适用于阴茎阴囊型及阴囊型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的动静脉内瘘吻合口缝合方式对手术成功率、内瘘年通畅率及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年来317例前臂桡动脉一头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间断及连续动静脉吻合术对手术成功率及内瘘年通畅率及血流量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缝合术一次手术成功率及短期通畅率相近(>0.05),间断缝合术内瘘6个月、2年通畅率及血流量优于连续缝合术(<0.05)。而性别、年龄、肾功能、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等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及内瘘年通畅率均无影响(>0.05),缝合方式对内瘘功能不良起着重要影响。结论间断缝合术优于连续动静脉吻合术,应作为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局部组织缺损的尿道下裂之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阴茎体型尿道下裂7例.其中5例患者有手术失败史,先行一期阴茎整形术,6个月后二期行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另2例初次手术患者行一期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结果:随访8~36个月.5例一期痊愈,术后排尿通畅,尿线粗,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术后半年给予尿瘘修补痊愈;1例术后出现尿道外口狭窄,定期门诊尿道扩张,2个月后排尿通畅.口腔创面黏膜光滑无疤痕形成.结论: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简单,效果好,术后阴茎外观美观.尤其适用于局部组织缺乏的尿道下裂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小儿尿道下裂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尿道下裂术后患儿进行护理及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48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患儿45例手术完全成功,临床治愈,无任何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尿瘘。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盖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OIF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尿道下裂患者进行加盖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其中冠状沟型6例,阴茎体型41例,阴茎阴囊5例,新尿道采用F8~F10号硅胶尿道为支架,术后8~10d拔除尿管。结果随访6月至2年,52例中一次性手术成功37例,成功率71.2%;发生并发症16例,主要为尿瘘,尿瘘患儿术后6个月给予均给予修补并获成功;无尿道狭窄及尿道憩室,阴茎外观良好,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及排尿时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盖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OIF术)治疗尿道下裂术后阴茎外形美观,特别是对中、轻度阴茎下弯,且尿道板发育良好的患者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手术效果。方法:利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对38例尿道下裂(阴茎型33例,阴茎阴囊型5例)进行一期修复手术,同时作膀胱造瘘23例,另15例仅留置导尿管。结果:一次手术成功33例,占86.8%;术后并发尿瘘5例,其中1例术后2周瘘口自愈、3例术后6个月再手术修补成功、1例两次手术修补后成功;尿道狭窄6例,占15.8%,经尿道扩张4~9次痊愈;阴茎旋转4例,获随访2例,分别于术后11个月和15个月恢复正常。结论: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手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鱼嘴状套叠缝合和保留迷走神经干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在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及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196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施行吻合口鱼嘴状斜行套叠缝合加保留迷走神经干术(研究组),与对照组60例常规吻合方式的食管贲门癌手术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症状评估、食管pH值的测定、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等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吻合口鱼嘴状斜行套叠缝合和保留迷走神经干能有效降低胃食管返流、吻合口瘘、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背景: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填塞治疗成人低位肛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修补小儿肛瘘的可行性以及方法。 方法:将138例肛瘘患儿随机分为2组,用可吸收线将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生物补片固定在直肠黏膜下,A组双层缝合封闭内口,B组不游离、缝合内口。 结果与结论:随访观察6个月,所有病例肛周无红肿,外观无异常,外口硬结消失,内口愈合良好,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外形改变。两组在修复后均有部分患儿出现瘘口出流便,但未经特殊处理,症状均自行消失,痊愈。A组术后瘘口漏便患儿人数较B组多(P < 0.01),出现时间较B组早(P < 0.05),但总体愈合时间无差异。说明手术中仅固定补片于内口,而不游离、缝合内口即可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管探查术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71例腹腔镜胆管探查患者,比较其胆管切开方法的差别,观察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分析Ⅰ期缝合胆总管的结果。结果 71例中70例取出结石,全部病人痊愈。胆管壁 直接尖刀切开,电凝胆管壁上的小血管后以专用尖刀或弯剪刀切开胆总管,从胆管穿刺针眼处直接电钩钩开部分胆管壁,超声刀分离胆管前壁后从穿刺针眼处切开胆管等四种胆管切开方法以后二种方法最为方便快捷。行术中胆管造影发现胆管结石11例,全部为术前超声检查及术中观察胆管直径在8-11cm者,9例Ⅰ期缝合胆总管,发生胆漏2例(22.2%)。明显高于放置T管组。结论 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病人痛苦小,恢复快,电钩直接钩开胆管壁是最为方便快捷的胆管切开方法,术中胆管造影应选择性使用,直接缝合胆总管胆漏发生率较高,应严格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国内外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肛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目的:分析改良式脱细胞真皮基质内口缝合外口引流修复新疆维吾尔族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维吾尔族连续性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40例,以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改良式脱细胞真皮基质内口缝合外口引流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引流修复治疗。 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瘘管闭合时间、治愈率及疼痛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试验组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改良式脱细胞真皮基质内口缝合外口引流修复可促使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愈合,可以明显缩短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疼痛时间与住院时间,但结果缺乏多中心随机大样本临床对照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长期尿道狭窄导致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5例尿道下裂术后长期尿道狭窄患者通过行排泄性尿道造影、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超声、静脉肾孟造影及尿路造影(MRU)等检查后确诊。分别对狭窄距尿道口小于1 cm患者行尿道外口切开及外翻缝合;对长度大于1 cm患者行狭窄段尿道剖开及二期成形尿道;皮瓣成形尿道与原尿道吻合处重度狭窄患者行狭窄段切除后再端端吻合;轻度狭窄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输尿管明显扩张返流者行抗返流再植术;膀胱容量小于100 mL的患者行膀胱扩大术。结果 20例患者肾脏轻中度积水且膀胱内有小梁增生;9例患者肾脏中重度积水且膀胱内有大量的小梁增生,隐窝形成。5例术后再次出现尿道狭窄(2例重新手术,3例定期行尿道扩张)。其余30例患者术后肾脏积水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尿道狭窄是尿道下裂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如果发生狭窄需及时采取扩尿道及再次手术等方式解除尿道梗阻,防止长时间下尿路梗阻致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合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77例实施LP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连续缝合,按照缝线和方法的不同分为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合线组(观察组37例)和传统可吸收线组(传统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肾热缺血时间(WIT)、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转移以及肾小球过滤(GFR)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4,P=0.000),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传统组的WI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8,P=0.000);观察组无尿漏、继发性出血、淋巴漏等并发症;传统组出现尿漏1例,无继发性出血、淋巴漏等并发症,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GFR降低幅度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6,P=0.000);术后3个月2组GFR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理学检测显示肾细胞癌3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传统组肾细胞癌3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2组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可靠,能够明显缩短肾热缺血时间,大大降低手术难度,缩短医生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6.
背景:腹部切口的愈合除患者自身情况、腹部切口缝合方式外,还与缝线选择有着密切相关。 目的:观察化学合成可吸收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缝合腹部切口的愈合效果。 方法:将2009-09/2011-05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16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腹部正中切口分别采用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全筋膜层连续缝合和传统丝线分层间断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为(13.45±1.46) min,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切口裂开和排异反应,经换药很快痊愈。对照组切口缝合时间为(22.96±1.95) min,术后切口感染14例,切口裂开9例,排异反应11例,经换药后部分切口延期愈合。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而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切口脂肪液化例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化学合成可吸收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缝合腹壁切口操作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并且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关键词: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腹部正中切口;全筋膜连续缝合;直肠癌;切口愈合 缩略语注释:PDS Ⅱ:polydioxanone Ⅱ,聚对二氧环己酮Ⅱ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6.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