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傅茶招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4,3(5):90-91
院前急救指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至医院的过程。这对于急诊抢救,挽救病人的生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院前急救的方法和效果,探讨院前急救中护理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院外接诊的706例孕产妇采取有效的救治,实施规范的治疗与护理,总结分析效果与意义。结果:706例病例均在院外救护成功。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在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母婴死亡率,减少产妇并发症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科2011年9 12月200例院前急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常规,观察组实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二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及抢救的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为(21.38±3.84) min和83.0%,观察组为(14.91±3.26)min和92.0%,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院前急救患者实行准确、恰当的预见性护理,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院前急救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受社会性强、随机性强,时间紧急,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情多样复杂,体力强度大等因素的影响[1]。由于救治工作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很多细节方面容易被医护人员忽略,易引起医疗纠纷和安全隐患的发生。我院通过对2003年1~6月院前急救中存在的护理细节方面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杜绝了各种纠纷和隐患的发生。现将存在的护理细节问题分析如下。1院前急救中的护理细节问题及原因①接听出诊电话问题:听不清,问不清,不及时记录等,可延长到达急救现场的时间。②出诊动作不够迅速:急救意识没有提高,责任…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危及中老年人生命的急症之一,现阶段,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其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2021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的院前急救护理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呼救至入院专科治疗时间和院前急救效果,比较2组患者院前急救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指数。结果 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呼救至入院专科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总有效率(81.08%)明显高于对照组(54.05%)(P<0.05);2组患者院前急救前NIHSS评分及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掌握院前急救中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1 251次出车、11 38例病例的出车情况、病情及护理措施的分析,总结出院前急救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 对不同病人采取适当全面、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不仅能降低急救病人的死亡率;而且为病人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结论 做好院前急救病人的护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院前急救2868人次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引起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很多。结论:针对院前急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采取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院前危重患者的急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年来在院前急救护理中运用“急、准、稳”的护理理念,认真掌握院前急救中现场和转途中护理措施并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为医院的后期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程序化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青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Z1)
提出将整体护理程序、急救技术操作常规、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融会贯通形成程序化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 ,运用护理手段 ,关注并解决急、危、重病人的首要身心问题 ,尽早缩短病人无治疗期 ,医护配合 ,合理利用院前急救资源 ,充分发挥作用 ,赢得治疗时机 ,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