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亚飞 《中医正骨》1999,11(12):47-48
利用内固定器械对胸腰椎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法。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这一问题做一专题综述。1脊柱后路手术内固定器及内固定方法1.1棘突钢板棘突钢板为一对扁平而微有弯曲的钢板,其上有槽孔,螺栓可穿过槽孔的不同位置而正对棘突并固定双侧钢板于棘突上,其长度应以能固定到损伤平面上下各2个正常棘突为准。据生物力学理论及Denis脊柱三柱概念理论,棘突钢板仅固定了脊柱后柱,故其稳定性较差且无复位作用。Guttman[1]临床应用得出结论为棘突钢板固定的失败率和畸形复发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2.
郑怀亮 《光明中医》2012,27(6):1151-1152
目的 探讨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诊治.方法 回顾2006年1月~2011年2月诊治的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患者12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患者12例经彻底清创、积极灌注引流、换药均治愈,愈合后未见复发.结论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应尽早发现、及早明确诊断,进行彻底清创、必要的充分灌洗引流及内固定取出,控制及消除感染,减少和防止严重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3.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概况王建伟马勇南京中医药大学36信箱(210029南京)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内固定治疗又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有关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内固定器材方面也不断更新,现综述如...  相似文献   

4.
脊柱的胸腰段和腰段活动度较大,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由于脊柱的生物力学特点,对于脊柱骨折的治疗要求达到无痛性稳定,以求最大限度地恢复脊柱的生理功能.该段过多的节段固定会影响脊柱活动,不利于伤后康复训练及脊柱功能的恢复.因此,短节段坚强内固定作为近年来治疗脊柱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临床工作者所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由于操作难度较大,术中出血较多,对患者的干扰也较大.笔者从2000年4月~2000年8月,应用后路环椎管减压,SDRS棒固定系统内固定,配合进行伤椎椎体有椎间关节植骨的手术方法治疗了8例胸腰椎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冯镭 《中医正骨》2007,19(9):61-61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已成为脊柱外科最常用的内固定方法,然而临床上由于螺钉的松动、拔出和移位而导致内固定失败的报道较多,尤其是在骨质疏松和脊柱内固定失败的翻修手术中尤为突出,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的修复问题已成为当前脊柱生物力学研究领域的难点。我院自2003年对17例骨质疏松患者、4例脊柱内固定松动翻修的患者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PMMA)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复位固定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疗效.方法:采用腰椎后路减压,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复位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58例.结果:58例经平均18个月随访,依据日本JOA评分法,优38例,良15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1.4%.结论:用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9例根据手术入路方法分为2组,42例采用后路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47例采用前路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改变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obb角均显著降低,神经功能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神经功能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前路内固定与后路内固定均是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前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更好,可更为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引发的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脊柱外科内固定器械及材料的发展,内固定技术的进步,脊柱外科的内固定更加坚固。然而,再坚固的固定也不能取代植骨术的应用,现代脊柱后路手术中,植骨材料主要取其促进融合,以松质骨为主,肋骨是一个很好的来源。用肋骨与取自体髂骨及腓骨比,其可避免以下多项缺点:①骨量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股骨单侧和双侧皮质内固定的稳定性,对单皮质内固定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取12根新鲜尸体股骨,制成股骨中段缺损骨折模型,实验组6根行单皮质钢板内固定,对照组6根行双皮质钢板内固定,均行疲劳实验,分别对2组即时和疲劳后的稳定性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在同等载荷条件下,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即时及疲劳后的稳定性在行屈伸和侧弯运动时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克服旋转运动时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皮质内固定能获得一定的稳定性,但不能完全代替双侧皮质固定。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骨科出现了许多医疗新技术,包括内固定技术、微创骨科等,有力地促进了骨科相关疾病护理和理论,给骨科护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其代表是AO组织,是一种设计非常精细的内固定系统,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极大的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如胫骨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钢板固定后外加石膏固定.要求护士在进行不同护理的同时还要注重石膏的护理与观察,而现在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了坚强的钢板内固定后,不需加石膏外固定,使护理工作由繁琐变得简单,固定更加牢靠,且患者可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有利于肢体的康复.然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某些方面简化了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以前一些无法完成的高难度的、危险性大的手术现在可以完成.在脊柱外科,可以经胸腔或胸腹联合入路来完成脊柱结核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术[1]、脊柱侧弯的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等,要求护士在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以及术中配合中更需注意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脊柱压缩性骨折以胸腰段多见,常容易合并脊髓损伤.我院自2003年以来对45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程度较重,伴或不伴有脊髓损伤症状的患者采用脊柱后路GSS-Ⅱ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减压、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指采用手术开放复位后用一定的材料将骨折端维持对位的一种技术,是创伤骨科中最常用的手术之一.有效的内固定能使骨折解剖复位,恢复良好血供,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从而使受伤肢体迅速恢复.股骨干骨折是创伤外科常见病,多因强大外力直接作用于下肢所引起,伤后常合并失血性休克等严重情况,并且由于股骨周围肌肉强大,故此类骨折的骨折端易明显移位,属于非稳定骨折,及时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8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经后路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经前路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运动及触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均可取得显著疗效,但前路内固定术在改善患者运动及触觉、减少并发症方面作用明显优于后路内固定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丁方平  王捷 《中医正骨》2004,16(10):55-56
随着外科技术和器械的发展,脊椎伤病的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内固定.坚强的内固定已从四肢骨折的标准治疗方式,逐渐扩展为中轴骨骼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近年来颈椎固定技术发展很快,种类繁多,本文着重介绍下颈椎的常用固定方法、适应症、并发症及生物力学比较及其潜在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锁骨骨折临床上较常见,复位容易,固定相对困难。克氏针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能促进骨折愈合,确切固定骨折端,又便于在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笔者现将73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强 《中医正骨》2009,21(6):71-71
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性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失,应争取期手术减压、复位和内固定。自2000—2007年,笔者采用Dick氏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性骨折3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联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前路病椎切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35例,其中经前路病灶切除、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并前方或侧前方内固定18例;经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并后路内固定13例;单纯前路病灶清除术4例。结果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5~2.5年,平均2年后凸畸形矫正,矫正角度丢失不明显。ESR于术后1个月逐渐下降,3个月后达到正常范围。随访期内病灶未见复发。骨性融合时间平均5个月结论对合适的病例,该法可有效稳定脊柱、维持其畸形的矫正;达到牢固地融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比较脊柱骨折采用内固定结合锥体成形术与单纯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湘潭市中医医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脊柱骨折患者,并通过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接受单 纯内固定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内固定结合锥体成形术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脊柱功能评分、伤椎前高压缩比以及并 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者脊柱功能评分、伤椎前高压缩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功能评分、伤椎前高压缩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 %,低于对照组的 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将内固定结合锥体成型术应 用到脊柱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改善其脊柱功能以及伤椎情况,并且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后路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7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行GSS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做X线及CT检查,评价手术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22个月,67例骨折均愈合,术后伤椎的高度和脊椎cobb角均恢复满意,神经功能术前Frankel分级B~D级均有1~2级改善。结论 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确切、疗效显著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骨折内固定治疗理念由生物力学向生物学的转变,保护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自2003年4月~2004年3月,我科根据生物学内固定的原则,运用微创入路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一组胫骨骨折病人,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