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索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整复歪鼻畸形的方法.方法采用鼻前庭入路,鼻骨复位、鼻中隔偏曲矫正、隆鼻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矫正歪鼻畸形.结果2002年11月至2004年4月我院整型外科共收治外伤性歪鼻畸形38例,治愈32例,好转6例.随访1~18个月,外形满意、鼻腔通气功能改善,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鼻骨外伤畸形多因伤后早期未及时有效处理,经手术切开复位、同时鼻整形,消除了引起畸形的原因,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内眦畸形的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内眦畸形的分型及发病机制,并观察各类型的矫治手术效果。方法60例外伤性内眦畸形根据内眦韧带受损部位,分为4型,并根据受损部位制定具体手术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手术。随访1年以上。结果治愈率为90.00%,显效率为100%。Ⅰ、Ⅲ型患者治愈率为87.18%。结论根据外伤性内眦畸形发病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治,可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羟基磷灰石(hydmxyapatite,HA)眶骨膜下植入矫正眼窝凹陷及上睑凹陷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规格为200μm孔径的内连孔HA板块植入眶骨膜下。对32例(32眼)36处外伤性眶骨畸形以HA进行修复。观察6-18月。平均16月,术后行X线或CT检查。结果 32例中3l例效果满意,未见植入物脱出、移位等并发症。术后1年以上X线片或CT未见植入物的密度、边界及大小的改变。结论 HA是良好的用于眶骨缺损及凹陷畸形的填充物。  相似文献   

5.
6.
唇裂继发的鼻畸形结构复杂、治疗难度大,接受多次手术修复才能重建出良好的鼻部外形.在患者鼻部结构发育完成后施行的终期鼻整形是各期手术中最重要的一步,涉及鼻部所有畸形结构的调整、各种整形技术的应用、多种材料的移植,以尽可能达成预定治疗目标.鼻通气功能、鼻小柱短小偏曲、鼻翼不对称是成人唇裂鼻畸形治疗的三大主要内容,近期报道的...  相似文献   

7.
唇裂继发的鼻畸形结构复杂、治疗难度大,接受多次手术修复才能重建出良好的鼻部外形。在患者鼻部结构发育完成后施行的终期鼻整形是各期手术中最重要的一步,涉及鼻部所有畸形结构的调整、各种整形技术的应用、多种材料的移植,以尽可能达成预定治疗目标。鼻通气功能、鼻小柱短小偏曲、鼻翼不对称是成人唇裂鼻畸形治疗的三大主要内容,近期报道的多种新技术致力于提高这些结构畸形的手术修复效果。临床病例研究证实了这些新技术的有效性,但仍需更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伴有中鼻甲气化、中下鼻甲息变肥大以及鼻息肉和鼻窦炎等多种鼻腔病变的鼻中隔畸形如何矫正、切口如何选择,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选择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方法对常州市眼耳鼻咽喉科医院2002—2006年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352例(354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判断手术时机的选择。结果术后视力0.05以上(349眼)占98.59%,0.25以上占86.44%,0.5以上占76.55%,1.0以上占16.95%。结论准确掌握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积极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即使是较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也能获得较好的视力,并有助于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对150例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病人,应用鼻内镜手术矫正鼻中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整复外伤引起的下眼睑外翻的方法,达到恢复下睑功能,改善容貌的目的。方法 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46例下眼睑外翻。其中V—Y成形术6例,Z成形术5例,双Z及多Z成形术7例,水平径缩短联合Z成形术11例、联合V—Y成形术12例,旋转皮瓣5例。结果 随访6个月~1年,无下睑外翻,睑缘位置良好。结论 根据下睑外翻的程度、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或联合术式可以提高手术效果,达到手术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在伤后不同时期内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43例(43眼)2岁以上儿童的外伤性白内障在不同时期行IOL植入术,比较各时间组手术的远期疗效。结果:43眼术后随访视力≥0.5者23眼,占53.49%。伤后5~15天手术者10眼,视力≥0.5者4眼,占40%;16~30天手术者21眼,视力≥0.5者13眼,占61.94%;30天以上手术者12眼,视力≥0.5者6眼,占50.0%。结论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伤后16~30天行IOL植入远期视力稳定,并发症较少,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科1999~2003年的15例外伤性晶状体脱位行晶状体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5例术后视力提高者12例(80%),术后视力不变或下降者3例(20%)。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手术治疗是目前最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雷方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12):1314-1316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213例213眼外伤性白内障,根据其年龄、晶状体外伤性质,其他部位外伤情况及炎症反应程度,选择时机进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原则上是尽早手术,特别是儿童;伴角膜裂伤者,先缝合伤口,视情况进行一期或二期白内障手术;晶状体囊破口较小及挫伤性白内障,待皮质浑浊较充分后进行手术;外伤后炎症反应较重者,先控制炎症,于(1~2)w内手术;晶状体皮质膨胀突出于前房接触角膜及引起严重炎症反应或继发青光眼者,则立即进行手术。213眼中,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187眼,二期植入26眼,均为后房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视力0.05以上者占99.06%,0.3以上者占87.79%,0.5以上者占71.36%,1.0以上者占16.90%。结论正确掌握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复杂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仍能获得较好的视力,并能促进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方法:对50例行手术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根据伤情给予不同处理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2mo,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6mo,最佳矫正视力0.05~0.25者12眼(24%),0.3~0.5者22眼(44%),>0.5者16眼(32%)。结论:根据眼部外伤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外伤性白内障可取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鼻息肉为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疾病,发病机制不明,一般认为多由于变态反应或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所引发,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对阿司匹林不耐受,干扰体内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而最终导致鼻腔黏膜水肿变性,形成息肉。该病患者常可在一侧或双侧鼻腔内见到一个或多个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状赘生物,堵塞鼻腔,病人可出现逐渐加重的持续性鼻塞、闭塞性鼻音、嗅觉丧失、睡眠打鼾,导致外鼻和鼻腔结构畸形,其典型特征为“蛙鼻”,并可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给病人身心造成极大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对87例(87眼)外伤性白内障分成3组,在伤后不同时间做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随访半年后视力都有提高,平均达0.32~0.44,除1例眼内炎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外伤性白内障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1例(11只眼)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单侧外伤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囊移位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预后.患者术前泪囊造影CT检查,评判局部骨折情况、泪囊位置、大小以及鼻腔结构情况,术中见鼻黏膜完整,以中鼻甲附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瘢痕性眼睑畸形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瘢痕性眼睑畸形10例(15眼),分别行瘢痕松解及游离皮瓣移植术4例(7眼),瘢痕松解游离皮瓣移植同时行羊膜移植1例(1眼),瘢痕松解联合“Z”字皮瓣转位2例(3眼),瘢痕松解联合带蒂皮瓣转位1例(1眼);瘢痕松解联合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1例(1眼),瘢痕松解联合睑板楔形切除联合双下眼睑成形术1例(2眼)。结果10例(15眼)手术后获得不同程度满意的外观和功能恢复。结论在眼睑瘢痕修复时,只要能使皮肤缺损和结膜囊完整性得到修复,瘢痕性眼睑畸形恢复眼睑功能及外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